《八零美味人生》第19节

    女人郑重的点点头,然后舔了一圈嘴巴说:“小姑娘,我说实话,你这个鸡蛋仔的手艺真的不一般,我吃过不少吃食,但让我从心底喜欢的,这还是头一次,很期待你的竹筒饭和其他口味。我还会来的,下次希望你剩下的能多一些。”
    她说的很认真,很严肃,话尾处才有一些温和出现,感觉像是食物在她心里,是一件很贵重的事情。
    两个人转身离开,胖小子挽着他妈的胳膊说:“妈,我感觉鸡蛋仔更好吃。”
    “你感觉什么不好吃?可惜没吃上竹子饭。”
    竹筒饭:……
    “你还没吃饱啊,比我多吃了十多个呢!”
    “哪有。”
    “我数学可好了,像你!能吃也像你!”胖小子这一声不小,仿佛是在为自己的爱吃找一个完美的理由。
    “你一点儿也不像我。”女人捏捏胳膊上的手,这么肉,哪像她,她才不能吃,她这么瘦!
    在后面听到这段话的林静好只想说一句,他完完全全就是你!
    他们是拨开人群走了,但是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儿却是久久都散不下去,为了赶上他们吃的速度,林静好做的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一锅接一锅的不停歇,整个公交站都弥漫着一股奶香味儿,让人挪不开步子。
    瞧着两人走远,有些不死心的围观群众不信是卖完了,硬是挪着步子走上前来,哈着腰问:“丫头,还有刚才他们吃那个不?”
    “今天卖完了。”瞧着来人眼生,林静好又加了一句:“我平时早上和晚上都会在这里摆摊,来早些,一准有。”
    围观群准失落的走了,顺便告诉了后面的兄弟姐妹,今天的卖完了,明天得赶早。
    林静好把白桶收好,然后放进木板里面,把那边堵住,又和张美兰一起擦擦赶紧,准备离开,就又看到了那个孩子。
    他还是站在巷口那个位置,今天她忙,没注意看,但是瞧着样子,应该是站了许久,张美兰把抹布收好,叹了一口气道:“咋不见上前来,每次都站那看着,刚才胖小子吃的时候,他都迈步子了,又退回去了。”
    她还真没注意。
    林静好推着三轮车往巷子口走,他看见林静好走过来,两只手死死的抓着衣服下摆,左拧拧,右拧拧,手指关节都泛了白,旁边的小老头看看他,又看看林静好,眉毛一皱,也不知道是不是不高兴了。
    “饿了吗?”林静好走过去,看他还盯着自己,干脆停下脚步来,柔声问了一句。
    猛然来的对话让男孩子有些慌了神,下意识的看了看旁边的小老头,然后低下头去,衣服恨不得被他戳出一个洞来。
    见他不说话,小老头也不吭声,林静好抿了抿嘴,继续推着三轮车准备离开,就听见很细小的,跟蚊子叫一样的声音。
    “嗯。”
    这么一个简单又微弱的音节,让林静好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她回过头,准备说些什么,就看见旁边的小老头露出一脸惊恐的表情,他看着自个儿身边的孙子,布满皱纹的手微微的有些颤抖。
    林静好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只能看着那个不愿抬起的小脑袋说:“姐姐每天都在这里摆摊,有枣花酥,竹筒饭,还有鸡蛋仔,枣花酥和竹筒饭是一毛钱一个,鸡蛋仔是一分钱一个,你要是喜欢,下次早点来,让爷爷买给你。”
    她两只手放在车把上,低着头,看那小男孩抬起头来,两只眼睛亮晶晶的看看她,目光中有期待,有害怕,还有不知所措。
    最后转过脑袋,把目光停留在他爷爷的身上。
    他爷爷正巧在看他,表情从惊讶转为激动,看着他期许的眼神,连忙点点头,眼泪差点没从眼眶子里面钻出来。
    *
    第二天一早,林静好刚把摊儿支上,林静好就看见那个干瘦的小老头走过来,这次他是一个人来的,一路猛走,左边的腿稍微有点瘸,小跑的模样就像是拖着一个东西一般,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他,目标很明确的冲着林静好就来了。
    “要,要五个……”老头指着林静好牌匾上面的鸡蛋仔,充满褶皱和老年纹的手指颤颤巍巍的伸进上衣后袋里面,抓出来一把零零碎碎的钱,熟了五分钱交给张美兰,他和孙子看了那么久,也知道谁是收钱的。
    “要甜的,还是咸的?”林静好挂起笑容,先舀了一勺子甜口的放进铁板里面,这是刚才王大爷要的十个。
    小老头看着林静好,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林静好说:“瞧您孙子昨儿看了那么久,可能更爱吃甜的,不如买甜的?”
    小老头连忙点头,于是林静好刚好一锅做出来,装进袋子里面递给他,就见他抱在怀里,一瘸一拐的又跑走了。
    带着饭盒来买鸡蛋仔的李姨在路上被他撞了一下,差点摔倒,好不容易稳住身体,正准备发脾气,结果人早就跑远了,看着那离开的背影,李姨愣了下神,随即才朝着林静好走了过来。
    “这老梁头,也不知道做什么慌慌张张的。”李姨遍走过来,还边念叨了一句。
    “您认识啊?”林静好接过来李姨的饭盒,舀了一勺甜的放进铁板里面,浩子可爱吃这个,每天早上都要吃几个才能不闹腾。
    “嗯,城南头的老梁头,也是个可怜人啊。”李姨叹下一口气,这话匣子就直接打开了。
    原来这个老梁头,那是个真正的苦命人,年轻时候家里头不太好,穷得很,三十多岁才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儿子,好不容易养大了,儿子外出务工,找了个媳妇,生了个孙子,日子正要往了好过。
    结果就出了事故,人没了,儿媳妇也跑了,老伴儿被气得直接没了命,只剩下他一个快六十岁的小老头,拉扯着一个半大的孩子。
    偏生自从孩子他娘跑了以后,这孩子就再也不愿开口说话,老梁头也本身就是个闷葫芦,没啥话,一来二去,爷孙俩基本上就没了交流。
    唉,听说那孩子在学校里面也是一句话不说,老师是发脾气也好,哄着也好,就是不说话,也不理人,也不知道那些知识都听进去了没。
    林静好听到这儿,才明白为何昨天老梁头会那么激动,怕是小男孩,也从来没有开口要过什么吧。
    第030章
    这年头, 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网络手机,大家平时的消遣也就是扯皮八卦,李姨说起来就没完,一会儿感慨一番老梁头可怜, 一会儿又心疼人孙子, 连林静好听了也心生几分难过出来, 尤其是想起来老梁头那一瘸一拐的背影,仿佛还清晰可见。
    “得,我不和你说了,浩子还在家等着呢。”见林静好把饭盒递过来, 李姨往怀里一抱,三句一感叹的走了。
    来拿早饭的王大爷听了个尾巴, 当即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似的说了一句:“日子过得不好就算了,心里头的不舒服才是真啊。”
    可不是,那孩子今年八岁了, 都上一年级了,三四年没说话了,也不知道以后……
    张美兰偷偷的抹了一把眼泪,又瞧了瞧自家闺女,心里说不出的酸。
    “妈, 你饿不,给你来几个鸡蛋仔?”林静好看她红了眼睛,伸手捏捏她的胳膊。
    “不饿不饿。你渴不渴, 妈给你去那头买杯豆子水?”张美兰摆摆手,又抹了一把眼角,问林静好。
    “不用了,咱不是带着水呢。”林静好笑,然后趁着没人,和张美兰一块儿把木板子里头收拾整齐,又给竹筒饭加了个热,公交站就陆陆续续的热闹起来了。
    昨儿下午看了一场年度进食大戏的观众,回去跟邻居吹上几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林静好的摊儿已经摆了半年了,吃的花样儿也是变了又变,合着是他们这些平时不坐公交车的人落了伍,那还不赶紧跟上大部队?
    思来想去,第二天还是爬了个大早,就想知道到底有没有那么玄乎,昨儿那母子俩,现在想来,吃的可真是多的吓人。
    咋能吃那么多还能不腻呢?
    还不就是因为,好吃呗。
    林静好也不知道为何今儿大家都来的这么早,生面孔不少,还都是冲着鸡蛋仔来的,五个人最少有四个喊着要甜的,昨儿下午的奶香味在公交车站开始回放,你说要是偶尔来上这么一次,也就是馋一下子。
    但是你说这味儿要是不散,那不就是一直馋了?
    小蛋糕就小蛋糕吧,左右那么多人买,尝一下又没啥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之前不愿意买鸡蛋仔的人站起来了,一毛钱一毛钱的递给张美兰,让张美兰收的都有些手软。
    原先林静好还担心,今儿甜口卖的这么好,不会剩下咸口的吧?不过如今看来,是她多虑了,毕竟觉得不划算的人,还是想尝口新鲜的,都要了咸鸡蛋黄口儿的。
    尝过之后,他们才知道,之前的他们是多么的愚蠢!
    什么小蛋糕啊?
    那能一样吗?你说说那能一样吗?
    咱就不说这味道了,就凭这个模样这个口感,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好不好!
    这新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由此我们可以参考选择困难症青年,他爱上了乐此不彼找人交换口味的日子,作为被他盯上的长期换食对象小红,可以说是心里很苦,因为她本来就很喜欢吃甜的啊,换换换有什么好换的!她不要!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的时候,林静好听见公交站那头传来一声小红的穿透性呐喊。
    “南选泽,你能不能不要再抢我的鸡蛋仔了?!”
    对此,林静好只能感慨一句……这名字起得真是,太合适!
    热热闹闹的一早上,林静好的小白桶直接见了底,本来以为今儿也不会有太多人买,她干脆就比平时少做了一些,没想到,竟然意外的受欢迎。
    中午回去匆匆忙忙的吃了饭,张美兰留下来洗洗涮涮,林静好则拎着篮子揣着钱出了门,她昨儿就计划着要多弄几个口味,这会儿赶早去买材料,回来还能做上一些。
    小跑进了市场,林静好弯弯绕绕的转了一圈,手里面大包小包的回了家,到了楼门口,瞧见那卖奶的,又停下来打了一斤奶,才拎着上了楼。
    张美兰正在泡糯米,瞧见她上来,手都顾不上擦一把就先把她手里面的东西接了过去,问:“这都是啥?”
    “今儿我们尝点新鲜的,妈,一会儿你泡完糯米帮我把做鸡蛋仔的铁板拿进来。”林静好边说着便蹲在地上收拾。
    “好,妈这马上就好了。”张美兰洗了把手,又把糯米都细细的洗了一遍,然后泡起来,盖上盖子,抹了一把手,转身就从厨房出去。
    林静好先分别把红豆拿出来,洗干净之后放在锅里面煮上,又拿了一穗玉米儿,把皮拔掉,露出来一个个黄黄的小脑袋,一点儿也不心慈手软的把它们一粒一粒剥下来,然后放在盆里面,细细的一个个洗干净,趁着奶还热着,抓了一大把泡进了奶里。
    张美兰来的及时,她把小锅递给林静好,然后就帮着林静好把鸡蛋打碎,蛋黄和蛋清分开,蛋黄全部阉了起来,剩下的蛋清装进小瓷盆里头,然后按照林静好教她的比例挖了两勺面粉进去。
    林静好把小瓷盆抱过来,先把玉米捞了出来,把泡玉米的奶倒了进去,加了一小勺红糖,又加了两勺白糖,再来一勺酵母,递给张美兰后把沾着奶的玉米找了小碗放起来。
    刚巧红豆熬熟,林静好用筷子戳了戳,已经软了不少,满意的点点头,让张美兰帮着捞出来,又把绿豆拿出来洗干净,放了水,在火上接着熬。
    不过这一次,林静好在锅上面放了一个屉盘,把玉米的小碗放了上去才盖上盖子。
    等她都弄好,张美兰那边已经把甜鸡蛋仔的面糊糊搅拌好,里面冒着一股一股的奶香味儿,闻着就馋的紧。
    鸡蛋仔做起来要比竹筒饭还有枣花酥都简单,除了咸蛋黄口味的需要腌蛋黄之外,甜口的只需要把面糊糊弄好就行,这个并不难,张美兰跟着林静好,只用了一天就学会了。
    玉米香跟着绿豆香一块儿冒出来,林静好关了火,把玉米碗拿下来,绿豆也装了锅,这才跟张美兰说道:“妈,你去洗衣服吧,剩下的我来就行,不然晚上咱又不能早睡了。”
    “嗳,妈就在那头的水房里,你要是忙不过来,叫一声就行。”张美兰擦擦手,又跟林静好嘱咐了一句,才转身离开厨房,去屋子里面抱了一盆衣服出来。
    和林静好摆了半年摊,张美兰也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得早,又住在吴艳芬这里,她们娘俩肯定是把家务活全包了的,可谓每天都忙得很,一刻不得闲。
    自那次闹了蠢后,她也跟着开了不少窍,学起来也快了不少,尽管开始还有些顾不上,不过日子久了,倒是也得心应手,有啥事也知道先和闺女或者妈商量一下,就算是忙,也是开心的。
    林静好也是一样,尽管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但是还是觉得挺开心,尤其是每天晚上数钱的时候,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她乐呵呵的哼着小曲儿,然后把绿豆和红豆也放进奶里面,在锅上蒸了一分钟,又找来三个小玻璃罐儿,分别把两个捞出来装起来,又把玉米捞出来也装进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红豆和绿豆就算是蒸过也没有也没有玉米那么好入味儿,玉米本来就带着一股甜香味儿,要是放在奶里头蒸,奶本身的鲜味就会被玉米掩盖掉,不过红豆和绿豆不一样,它们的香甜味道没有那么腻,蒸一下反而会给奶里头带着一股豆香味儿。
    都入了罐,林静好把牛奶先收好,然后把做鸡蛋仔的铁锅放在煤气灶上,细细的刷一了一层玉米油,又挖了一勺子面糊糊,浇进去,并没有着急开火。
    她一共刷了十个格子,前三个格子里面她用筷子夹了玉米放在正中间,然后又在其他的格子里面放了红豆和绿豆,最后又加了一个玉米,刚好十个放好,这才开了火,把铁锅合起来。
    这种多种口味混合的一锅,做起来肯定是多多少少会有窜味儿,但是好在都是甜的,她也想试试这味道窜出来有没有很怪异,毕竟要是以后买的人多,她是腾不开手一锅一锅的做的。
    这一锅刚好做二十个,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就买二十个,合在一起做,能省下不少时间。
    好在面糊糊的味道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是香味儿冒出来,也还是那股子奶香味儿,只不过还夹着一些甜甜的清香,这是红豆和绿豆综合在一起出来的味道,还有就是浓郁的玉米味儿,全部融合在一起,那味道,说起来,是很销魂的。
    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甜而不腻。
    吴艳芬坐在屋里头裁了一块布,合计着在给林静好做一个替换的围裙,这针脚刚上去,门缝儿就飘进来一股子香甜味儿,她感觉口水一下子就充满了口腔。
    忍不住笑话自个儿,怎么年龄大了,还这般嘴馋?肯定又是她那大孙女,在做好吃的。
    别说吴艳芬了,林静好把铁板掀开的时候,一股子热气夹杂着猛烈的香味扑面而来,差点把她给熏倒的同时,她的口水也漏了出来,好在厨房里面没什么人,林静好连忙咽了一口,忍着馋,把鸡蛋仔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放在小碗里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