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是个小画手》分卷阅读166

    炊具行定了,只等房子和新厨房修好了便能去拿,面粉糖盐猪油果仁等等原材料也要预备起来,于是薛韩两人临走前便给了王多宝十两银子让他去置办。
    王顺见瑶光这两间铺子地段都不错,尤其漱玉街那间还可借借曹娥店里现有的人气,瑶光又直接把管事的活儿交给了他儿子,想来只要不出大差错,这铺子生意应该不错,如此一来,他儿子儿媳也都有着落了,一颗老心彻底放下肚子。只是不知道瑞莲坊那间铺子瑶光预备卖什么。
    瑶光神秘一笑,“这铺子不急,再等等吧。”她和薛娘子原先想的是,瑞莲坊的铺子暂时租出去,有租金旱涝保收,是份固定收入,要是点心铺子生意好得不得了,就在这儿再开一家分店——她们算过梨溪山香客的客流量,太清宫一年四季香火鼎盛,每天雇骡马车上山的就有三百多辆,这还没算步行上山和自己有车马的人呢,在年节假日人流更多,而且几乎一年到头每个月都有节日,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都有庙会,清明、端午、中元、重阳则是有大型法事活动,届时人流很可能翻倍——这么多人,就算每十户香客中只有两户买她们的点心,一天也能卖出一两百盒点心了。一盒点心按八块算,一天就得做上千块,单是一间铺子恐怕做不来。
    但是,自从瑶光想到了做包包的主意,薛娘子就建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梨溪山上开一家像芸香楼、紫绛阁那样的专门为女子服务的店呢?
    待瑶光“发明”出了胸罩和松紧带内裤,薛娘子这主意更坚定了——我们已经有了其他人都没有的两样独家商品:包包和胸衣(她仍然不肯直呼这内衣的学名“胸罩”,觉得莫名羞耻),这是多大的优势啊!而且,这两样东西正适合山上的女冠们使用,至于胭脂水粉,绸缎珠宝什么的,等咱们生意越做越大了,自然有人主动来和我们接洽,或者,更容易的,跟芸香楼或紫绛阁联手,她们负责货源和人手,我们提供柜台给她们,收租就成了,大家互相借势,就像曹娥的干果浆水店和我们的点心店一样互惠互利。
    于是,两人改了主意,打算将瑞莲坊的铺子改造成女子“精品店”。
    我穿进了《我在古代做美食》
    第六十四章 第一样点心
    安置好多宝、秦婆子一行人瑶光薛娘子回到灵慧祠时已近傍晚。
    两人又商议了一会儿接下来的生意如何做才睡下。
    从第二天起多宝每天傍晚便使他媳妇金桂来灵慧祠报告店铺装修的进展。
    金桂再不是第一天时那种木讷老实的样子了十分伶俐讨喜来了几日后灵慧祠上下提到这个年轻媳妇都挺喜欢。
    这一日她又来报告说留给曹娥的那块厨房已然做好了,保留着原来的炉灶,多搭出来了一块刚好能将磨豆浆的石磨等物放进去如此一来,院落就更清爽利落了。此外,店铺之间的隔墙已完工了。
    多宝想着将来若是曹娥的干果店搬走了,还得再把分隔铺面的墙拆了,可不是多事?而且砌墙还得等墙面上的泥灰都干了、气味散完才能开店。他们又是卖吃食的,气味不好可不行。于是他便问了瑶光的意思,着工匠在店堂中间起了一道木槅扇,边上留了一道门两边都能开,以后便是曹娥走了,另一半店面难道不能租给别人?或是放几张桌子给客人在店中现吃也好。不过做玻璃槅扇墙比砌一道砖石墙更费钱。
    金桂继续说:“曹姐姐说明日她便回来开店铺了。不过从明日起她只上午卖浆水下午卖些凉茶。”
    金桂汇报完毕,用手帕擦擦额头上的汗珠。
    瑶光便叫竹叶给金桂一杯二花露。
    连日来天气越来越热,漱玉街那院子中虽有地窖和水井,曹娥还是怕米浆豆浆从早上放到下午会馊。要是客人喝坏了肚子赖上她可麻烦了倒不如减少供应量,早上卖浆水,过午之后就煮些凉茶卖。反正金银花、罗汉果、菊花、甘草这些药材也不贵,煮着也不费事,一杯仍旧卖两文钱,还省了泡发豆米、磨豆浆米浆的工夫了。
    瑶光暗想,这曹娥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一边思索自己的点心店要开张时最先推出的点心应该选什么。
    炎热夏季,喝甜豆浆、杏仁茶的人都少了,那油腻的点心肯定销量不如从前。
    有没有什么现代的夏季点心能搬过来的呢?
    又隔了两天,金桂来报,曹娥的店重开张后生意依旧红火,凉茶生意比早上的豆浆杏仁茶还好呢,于是曹娥干脆连杏仁茶也不做了,早上只卖豆浆,下午的凉茶又增加了两个品种。
    还有就是,新厨房快盖好了,按照瑶光的图纸那样砌的,炉灶烟囱也通过火了,“烤箱”也装上了,师傅也试过了,但还得晾一两日才能用。
    瑶光听着,心里很是羡慕曹娥家生意红火,不知她自己的店得什么时候开,想到这儿,又把原先定的杏仁酥从开张点心的名单里划掉,换成烤蛋挞。
    这天吃晚饭时,瑶光仍在琢磨到底要准备一个什么样的新奇点心开张,吃得心不在焉。她看到一盘水晶肘花,轻轻“咦”了一声,夹起一片肘花发呆。
    薛娘子和站在一旁的竹叶交换个眼神,心照不宣:这是又想出什么古怪主意了。
    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