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尼成双》第5节

    顾念久咽了一片羊肉下肚,神色和缓了许多,“我哪敢带你回家,兔子都不吃窝边草,你连窝边草都不放过,简直禽兽不如。红叶寺然镜是个头上连草都没有的和尚,你竟然……。”
    说到最后,顾念久都觉得难以启齿,幽闲居然还是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充分证明了他对某人的评价:某人的淡定,其实是脸皮厚到了登峰造极、匪夷所思的地步所表现出来的直观反应。
    幽闲搬了张凳子凑在顾念久身边坐下,严肃认真就像她在讲经谈禅:
    “你要记住二点,第一,我和你才是一伙的,所以,我的窝边草是你,我不吃窝边草的;其二,然镜至于我,就是肉包子之于饿狗,我杀将过去,吃他个干干净净,无论后果如何,这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顾念久冷笑,斯文的拿出丝帕在嘴唇上虚抹几下,“你我都清楚,然镜总有一天会变成对手,到了那天,窝边草和肉包子只能活一个,你会选择谁?”
    幽闲浅笑嫣然,抬起右手,举天发誓:
    “伙伴如手足,情人如衣服,我宁可舍弃衣服裸*奔,也不愿断手断脚。”
    俗话说,夜路走多了必逢鬼;
    俗话又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俗话还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不出两年,预言变成现实,她骑马在大街上裸*奔(详见封面骑马少女),街头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高危患者惊吓过度,当场进了阎罗殿的人数据说能凑齐四座麻将,还剩下三个搓着手围观的。(兰舟画外音:扔一副扑克就能斗地主了)
    根据与幽闲相处五余年的经验,顾念久判断某人的话八成不可信,不过刚才的那番话可以归于剩下的二成。
    所以他放下心来,割了块羊肉,放在盘子里递给幽闲。
    幽闲很满意盘中羊肉的体积,嘴上却不饶人,“西北风配烤羊肉,你的嗜好真是古怪。”
    你能希望狗嘴里吐出象牙来吗?顾念久懒得和她抬扛,将羊腿翻到另一面烘烤。
    烤羊肉的香气飘得很远,顾念久的思绪也飞得很远,记得小时候老师经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他和幽闲绝对不是坦荡荡的君子,所以他们的交往绝对不是平淡如水;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做法很卑鄙很小人,但是他们的往来更不是美酒般香醇;他们是合作伙伴,一起在名利场做着金钱和权势的买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在这条石榴街打群架——他和幽闲,二个人对抗一群痞子;若不是额前的伤疤提醒,他几乎觉得那晚的斗殴根本就是自己虚幻出来的,反反复复回想,他觉得当时他们对抗的不是一群痞子,而且对抗着整个世界。
    那个时候,他的世界还很小,他的世界,只是大宅院阴冷的书屋;他的母亲出生官宦世家,嫁给当时是商会会长的顾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心高气傲的母亲不屑与父亲的姬妾卷进龌龊的宅斗,也不愿敷衍婆媳妯娌关系,所以她终身都无法融入那个庞大的商贾之家。
    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被家族排挤出了大宅院,孤儿寡母守着的一堆财富本可以平淡度过此生,但他们被贪婪的商人盯上了,半骗半抢,不出五年,他们连那所小宅子都守不住了,按规矩,母亲并不是下堂妻,她无法名言正顺的回那个已经败落的娘家,带着避世的想法,母亲带着儿子到红叶镇这个偏僻的地方,租了间破屋栖身。
    母亲到红叶镇的第一天就病倒了,只会读圣贤书的顾念久算盘都不会打,也没有力气去码头给人扛包,更拉不下脸乞讨。他依稀记得儿时厨娘做臭豆腐的法子,去红叶山挖了筐芥菜腌制成卤水,泡上豆腐,卖了套旧炉灶,拿起画过花鸟山水的笔,裁下棉袄里子,写上“顾记臭豆腐”字样——当时他连五个白棉纸灯笼都买不起。
    在一个秋风凄凄的傍晚,“顾记臭豆腐”在石榴街开业了,没有铺面,只能做最辛苦的夜市小食档,他推着独轮车,一个油锅,一筐臭豆腐,几张破椅板凳,赚来的钱勉强维持租金饭食和母亲的药。
    谁知开张的第一天,他的第一笔生意就泡汤了——小尼姑蘸着辣酱吃了十块臭豆腐,抹嘴走人,没给钱。
    追还是不追?这是个问题。他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追了过去,面子没有饭钱重要:
    “喂,这位小师傅,你,那个,忘记给钱了。”
    看着小尼姑无辜纯净的眼神,他觉得很不自在,好像是他欠小尼姑,而不是小尼姑欠他。
    “我,那个,没有钱。”小尼姑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其实贫尼是下山化缘的,你与我佛有缘,有空来红叶痷捐几个香火钱吧。”
    顾念久愣在原地,还没搞清楚状况,小尼姑已经远去了,他憋了半天,傻愣愣的吐出二个字:“嗯,好。”
    好在这个世界想吃白食的人很多,但是有胆子像幽闲这样吃白食的人并不多,半夜收摊算账,顾念久还赚了几个钱,他回去把这件事情当做笑话讲给母亲解闷,母亲难得展了笑颜,他觉得十块臭豆腐还是挺值得的。
    过了不到五天,小尼姑又来吃臭豆腐,还是十块蘸辣酱,吃完照常抹嘴走人,他朝着小尼姑笑了笑,没有追过去要钱,小尼姑却良心发现似的憨笑摸了摸光光的头,“嘿嘿,忘带钱了。”
    顾念久刚想说没关系,小尼姑却做了个令他瞠目结舌的动作:她跑到蹲在墙角拉胡琴的秦老丐面前,抓了把破碗的铜钱,数也没数全塞给顾念久。
    光天化日之下,打劫行乞的老头?顾念久将铜钱还给秦老丐,秦老丐却一脸同情的看着他,语重心长,“小伙子,人在江湖漂,就得挨一刀,这钱我不敢要,你自己留着吧,地痞打劫要钱,尼
    姑打劫要命啊。”
    ☆、群殴
    过了半年,顾念久淡忘了圣贤书、淡忘了矜持。学会了与菜贩讨价还价;学会用二手油炸臭豆腐;学会修炼厚脸皮向吃白食的小尼姑要债;学会修房子;学会辨认那种野生蘑菇可以吃;学会半夜上山偷猎户陷阱里的野味给母亲补身体;学会哄骗自己在这个小镇卖一辈子臭豆腐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命运在夏初的那个夜市改变,将近收摊,顾念久伺候最后几个客人,一个醉醺醺的地痞发借口辣酱不辣发酒疯,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白斩鸡似的文弱书生了,将醉汉半劝半推,平息了事。
    岂料醉汉半路回转过来,手里拿着板砖就要往他头上敲。若不是小尼姑伸腿将其绊倒,他的脑袋就要开染坊了。他连声道谢,小尼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恩不言谢,记得去红叶痷添些香火钱就行了。”
    他剩下的臭豆腐都放进油锅炸了,奉上二个卤鸡蛋小尼姑权当谢意——实在没有余钱添香火啊,
    小尼姑欣然接受,吃得不亦乐乎。
    悲催的事情终于来了,醉汉带了一群刚在赌坊输完钱的闲汉地痞回来砸场子,顾念久挨了一顿拳脚,不明真相的食客和围观群众轰然散开,有些还乘机浑水摸鱼,黑手伸向他的钱匣。
    “就是她!就是这个臭尼姑绊倒我的!”醉汉将打算偷偷溜走的小尼姑截住。
    小尼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您看错人了,贫尼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朦胧醉眼下,小尼姑身形瘦弱,貌似未成年,好像又不是她,醉汉踌躇了,地痞一把将小尼姑推开:“老子见了尼姑就倒霉,让她滚远点,这死卖臭豆腐的好像没多少油水,逼他写个欠条先!”
    乒!!!
    一声脆响,酸味伴着血腥味散开,地痞像煮熟的面条晃了晃身体,软趴趴倒下——小尼姑方才操起醋瓶给他的脑袋开了瓢。
    “靠!尼姑不发威,你们都当佛祖是死人啊!”
    小尼姑将捅炉子的火钳塞给目瞪口呆的顾念久,抡起椅子砸向冲向地痞们,青灰色缁衣在人群中翻动,所到之处哀号遍野,几个聪明的地痞见小尼姑不好对付,干脆联合起来捏顾念久这只软柿子,“软柿子”挥着火钳,很快败北,腰都快被踢断了。
    哇!嗷唔!妈呀!
    热油不期而至,围着顾念久狂殴的地痞群蓦地散开,个个哭爹叫娘在地上翻滚,烫伤越翻滚越疼,顾念久看着自己手背上烫起的几个燎泡,也呲牙叫疼——这比被踢还疼啊!
    小尼姑冷冷的将空空入也的油锅扔到一边,捡起地上散乱的椅腿在手中颠了颠,像是很满意它的重量,握紧在手。
    “老子跟你拼了!”被烫伤了半个脸的地痞眼中凶光一闪,从靴间掏出一件器物,朝小尼姑扑过去,顾念久见寒光一闪,大呼不好,纵身一跃,扑倒地痞,哐当一声,匕首脱手,在青石板上弹动二次,被一只修长柔韧的手捡起,随即往地痞手上剁去。
    “都住手!”
    在匕首切开手腕的瞬间,一黑衣男子一脚将趴在地上的地痞连着压在他身上的顾念久踢开,匕首插|进青石板,直至末柄。
    一击不成,幽闲拔|出匕首,“奶哥哥,是他们先动手的。”
    顾念久认识黑衣男子,他是武家肉铺的小老板武信旋,听说是个不好惹的人物,没想到小尼姑是他的妹妹。
    “闭嘴。”武信旋轻声呵斥,他上前将幽闲念九护在身后,“只要各位就此罢手,武家既往不咎,以后还是街坊邻居,都在石榴街混饭吃,不要逼得大家都没活路。”
    说完,武信旋捡起一截桌腿,在手心一握,桌腿几声闷响,碎裂成粉。
    当武信旋手心木屑散尽,地痞流氓也溜了个干净,只剩下顾念久压在身下的倒霉鬼还在——他吓晕过去了。
    “然镜?你怎么也在?”
    顾念久看见一个和尚从暗处走来,小尼姑扔掉匕首,诧异的问道。
    “然镜小师傅,麻烦你送幽闲去红叶痷。”武信旋指着遍体鳞伤的顾念久,“你,随我去医馆看伤口。”
    顾念久像条脱水的鲤鱼,在地上蹦蹬了几下,就是站不起来。
    “我和你一起去。”小尼姑扶起顾念久。
    “该回去了。”一直沉默的和尚突然开口,像拧麻袋般把幽闲扛在肩头,风一般的消失在街头。
    “小,小尼……。”顾念久晃着被揍成猪头的脸往前追了几步,晕倒在地。
    一个月后。
    顾念久在家给母亲煎药,门在响。
    他一边打开房门,一边用最谦虚讨好的口气说:“房东太太,租金月底一定……。”
    “小九儿,你的臭豆腐摊怎么不出了?”
    来者不是嘴角有痣外加一枚油光可鉴黑毛的刻薄房东太太,是那个小尼姑,她抱着一纸袋糖炒栗子,对着顾念久笑。
    他们成了朋友,至少当时的顾念久是这样认为的,幽闲骂走了房东太太,请小镇最好的大夫给母亲看病,还塞给他一些珍贵的药材,对来源缄口不语,只是说你记得还我就行。
    母亲缠绵病榻,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有一天,幽闲说,“其实你母亲只需要一样东西就能好起来。”
    “是什么?”顾念久明知她不着调,还是不死心的问。
    “白绫,一尺白绫。”幽闲很认真的看着他,“你母亲根本就没有求生之意,你看不出来么?她
    一心求死,如果她有力气从床上起来,肯定会选择一尺白绫结束痛苦。”
    顾念久狠狠的剐了一眼幽闲,却没有否认,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选择顺从母意。
    那年的夏末很是干旱,一夜骤雨后,母亲去世了,她很瘦,顾念久清晰的记得,幽闲给母亲足足裹了三层棉被,才使得棺材不过分空荡。
    幽闲在他母亲灵前念了一夜的经文,顾念久不知道她念的是什么,一句句经文从幽闲嘴里吟唱出来,木鱼阵阵,起初听起来凄婉而哀伤,到了后来渐渐变得平和而温暖,像是在抚慰母亲的亡魂。
    死亡并不能终结痛苦,有些痛苦,是死亡也无法终止的,无论是亡者或者生者都被困在其中。
    佛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前提是人要悟出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应感受到的色,声,香,味,触,法五蕴,都是空无、虚幻的,才能够应对一切苦难。
    佛门之中,有几人能做到五蕴皆空?更可况是蝼蚁般的红尘中人!
    葬下母亲后三天,幽闲抱着坛梨花酿找顾念久,“顾家富甲天下,你却连片瓦栖身都不到,我可以帮你夺回家产,重返商会,不过你得到的财富要分我一半,怎么样?”
    “你?”
    “嗯,你缺权势,我缺金钱,我们只有交换合作,才能脱离这狗屎般的现状。”
    一年后,顾念久在商界混的风生水起,他回红叶镇祭奠母亲,遵守诺言,将一半财富分给幽闲。
    幽闲看都没看摊在桌面上的交割清单,只是问了一句,“你听说过东方异世的吕不韦吗?”
    顾念久点点头,“知道,他出身商贾,最后辅佐东方异世的秦始皇统一了九州大地。”
    幽闲提壶倒了两杯梨花酿,端起一杯递给顾念久,
    “你愿意做我的吕不韦么?”
    顾念久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如果你要做脚下伏尸千里的孤家寡人,我就是你的吕不韦。”
    那年幽闲十四岁,灯下的她娇美如同春雪中的梨花,不染凡尘,顾念久心中暗暗感叹,梨花只是表象,染上鲜血的花朵,只能是火焰玫瑰。
    顾念久一生,充满了鲜血、背叛、贪婪、杀戮、欺骗,史书中的他强悍铁血,杀人如麻,他的很多作为令后世许多史官困惑不解:如此强大的权臣为什么会得到皇室充分的信任,尘埃落定之后,他居然还能做到全身而退(至少历史是这样认为,现实早就和时间一起化为灰烬,谁人知
    晓?)。
    他信守着诺言,倾其所有,他进过最龌龊的监狱,熬过最残忍的酷刑,生命所剩无几之时,是诺言支撑着他和敌人斡旋。
    逃出牢笼之后,他每日和乞丐混在一起,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双腿病变,渐渐没有知觉,就靠两条胳膊爬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