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撩夫忙》第105节

    瞬间,捂着耳朵一拥而散。
    痛诉的声音在风中响起:“阿颜,你就唱给老师们听去吧!”
    留下应颜在原地笑得花枝乱颤。
    终于等到放学,萧函组织起了一群糖葫芦,本来说是去礼堂的。可是一说礼堂,那是干什么的地方?
    排练,彩排……
    糖葫芦们一阵瑟瑟发抖,纷纷哀求萧函:“老大,我们不要去礼堂。”
    于是,在糖葫芦们集体抗议下,一群人浩浩荡荡出了学校,跟在应颜身后,穿过小镇,往田野里走去。
    应颜暗笑不已,真要说唱歌的话,哪里不能唱?真是一群单纯得可爱的孩子啊。
    本来挺开心的心情,可在听到镇民们的言语时,多少还是有些不爽的。
    应家之前闹出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简直让众人看尽了热闹,直到应老大终于贼心不死,把老父亲赶出老屋,自己也如愿拿到了老房子起,这热闹似乎也就断了。
    平时应颜更是直接奔波在镇上和县城之间,连镇都不怎么回,众人也是很久没看到她的人影了。
    大家都还惦记着,应颜之前勾搭上了一个很有气场的男人,还在等着应颜被那男人甩掉后痛哭流涕呢。
    结果,人家出都不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让他们一颗八卦心,简直空虚得要命。
    今天,应颜终于出现,镇上匮乏了很久的娱乐新闻,也终于有了主角,也终于可以满足他们空虚的内心啦。
    应颜和萧函并肩在前面走着,一群平日里胡作非为,惹是生非的孩子在后跟着,长舌妇们的言语轰炸,也就紧随不舍的将众人环绕着。
    “你们说,应颜为什么和另一个男生在一起?之前开着小车送她上学那男生呢?”
    “这不清楚啊,好像周末我在县城,就只看到应颜一个人,那开小车的男人,影子也没看到。”
    “之前应颜和开小车的男人在一起时,再不见她跟这群人在一起玩,今天她重新和这群人一起玩了,是不是能说明……”
    “别卖关子,快说说,能说明什么?”
    “哈哈哈,还能说明什么,当然是应颜被甩了啊,人家有钱人玩够了,看不上她这村姑了,所以就不要她了呗。别以为现在稍微会打扮一点,就能变成凤凰了,土鸡永远都是土鸡……”
    “就是,问题孩子也只配和有问题的人一起玩,这才是她的圈子,这才是她的命,应颜啊,我劝你,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应颜咬牙,她想咆哮,她到底是刨这些人祖坟了,还是抢这些人鸡鸭鱼鹅了?
    她才15岁,至于这么针对她吗?
    萧函一行人也听得是鬼火乱冒,就好像阿颜跟他们一起玩儿,就是多丢份的事情一般。
    他们成绩差,他们家庭条件差,但是他们的心不差啊!他们也有好好学习,也有努力去证明他们不是坏孩子,可是这群人为什么要说得这么难听?
    第182章 清流泥石流(五更求正版订阅)
    应颜捏紧手掌又松开,深吸一口气,张开嘴就唱: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又是那犹如金属摩擦,如同女巫尖叫的声音,刺耳,难听,只是一个字,就恨不得自己没长耳朵的声音。
    长舌妇们的讨论瞬间停止,一个个连忙捂着耳朵,愤怒的瞪着应颜。
    糖葫芦们,第一次没捂耳朵,觉得,阿颜的歌声,也并非那么难以接受了。
    等走到田野,应颜如同什么也没发生般,依然笑意盈盈,语气轻松:“怎么,不难听了?”
    萧函一脸谄媚:“阿颜的声音,永远是最好听的。”
    林小磊愤愤不平:“阿颜就该多在他们面前唱一会儿。”
    其他人脸色都谈不上好看,低声嘟囔着:“阿颜你怎么还笑得出来?那群人简直太过分了。”
    “对呀对呀,太过分了太过分了,我们到底把他们怎么着了?我们又没偷没抢,又没打他家孩子吃他家大米,他们凭什么要那么说我们?”
    平日里表现得再叛逆,再不羁,终究,也只不过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啊。
    此刻有人开口,众人也都跟着附和。所有人的愤怒和委屈,在瞬间,似乎都有了宣泄口。
    应颜看得一阵心疼,他们的询问,不就是她的心声吗?只不过,她有了比眼前的孩子们多上十多年的阅历,已经能很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等大家都发泄够了,望着她,她才一拳头砸在萧函的肩膀上,轻松道:“你们看看,你们老大都这么淡定,跟着你们老大学着点。”
    众人一看,可不是,自始至终,萧函都没任何改变。
    他们都知道萧函家庭条件虽然好,但萧函也是他们这群问题学生中,遭受的非议,遭受的异常眼光最多的一个人。
    但萧函,从来都与己无关,我行我素。
    众人若有所思。
    应颜适时开口:“他们为什么瞧不起我们?胡作非为,穿着不主流,成绩差,调皮捣蛋?”
    她边说,众人边点头。
    “如今,我们穿的主流了,不胡作非为了,成绩也好了,可他们为什么还是要那么说我们?”一个女生怯怯问道。
    应颜微微挑起眉头,认识这个女孩,是之前给她借肥皂的那个,叫曹菊。
    她一直就觉得这是个挺腼腆羞涩的丫头,没想到,竟然也是“糖葫芦”一员啊。
    她笑了笑,回答:“为什么?因为说了这么多年了啊,改不掉了啊!”
    “噗……”本来是没什么笑点的话,被应颜说出来,众人忍不住都笑了。
    应颜见气氛好转一些,才说出了今天叫来他们的目的:“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中专考试,中考,你们说说你们的打算吧。”
    涉及到的是未来,“糖葫芦”们眼神立马就灼热了起来,款款而谈。
    应颜发现,全过程,林小磊和曹菊,都一直默默的听着,一言不发。
    反而,眼神中有着深深的黯然。
    大家讨论着讨论着,就热火朝天起来,也忘了来这里的目的,只顾着互相问候:“诶,你要去哪个学校上学?”
    “我要考中专……”
    萧函似乎看出了应颜的疑惑,走到她的面前,轻声说道:
    “虽然他们家境不算好,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家长觉得他们成绩差,又不听话,经常被老师请家长,所以对他们会有些失望。但是,现在他们成绩好了,老师也经常会在家长面前夸奖他们,他们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就提高了。至少,读个高中的钱是有的,这点不用担心。
    但是林小磊和曹菊,家庭条件有些复杂。林小磊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年没回来了,杳无音信;曹菊,从小就没父母,死了,是跟着姑妈家一起生活的,所以,他们俩可能初中读了,就不会再继续读书了。
    毕竟林小磊的爷爷身体也不好,曹菊的姑妈家庭条件也差,他们已经不能再拖累。之前他们俩专门找到我,说之后不许我再帮忙,他们出去打工就行了,因为他们也都16岁,可以去城里工作了。”
    应颜若有所思:“他们的成绩?”
    萧函摇摇头:“很努力了,但是,就那样的生活环境,你想想……
    林小磊跟着爷爷,他的爷爷身体越来越差,经常犯迷糊,连自己的大小便都弄不了,林小磊经常上课,上着上着,就被邻居喊回家。如果不是信念支撑,他估计现在都不读书了。曹菊更是,姑妈家有个妹妹,经常指使她做这做那,折腾得她哪里有功夫好好读书?曹菊的旷课早退迟到,几乎全是被那妹妹折腾的,所以你看她和我们不太一样……”
    应颜感觉这话题实在沉重,在听完萧函的话时,为缓解心头的压抑,望着萧函调侃道:“你也知道人家曹菊是清流,你是泥石流啊?”
    萧函脖子一梗:“阿颜,我也是清流……”
    “嗤……”应颜嗤之以鼻,显然不信。
    “阿颜,你也说说,你想去哪里读高中?还是考中专?”萧函还想继续证明两句自己是清流的,但是其他人见应颜没参与讨论,赶忙跑来询问。
    应颜目光从林小磊和曹菊身上掠过,这才回答:“我啊,到时候是要考云都一中的。”
    “哇……”人群中爆发出惊叹声。
    他们只敢考阳县中学,他们的成绩也只能冲刺阳县中学。至于云都一中,他们是想也不敢想的。
    但还是很替应颜高兴:“阿颜,我们支持你,对我们支持你……”
    应颜找了块石头坐下,托腮望着众人:“我有一句话想跟你们说说,你们听不?”
    众人点头:“阿颜你说。”
    应颜想到这个年代,确实的,中师中专虽然难考,但出来,就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且能转为城镇户口,出来后,他们也就是端着铁饭碗的国家干部。
    读书,改变的就是命运,吃商品粮,告别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命运。
    如今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谁也预计不到将来会怎样,所以,这是最稳妥,见效最快的途径。
    但将来是如何蓬勃而快速的发展,她是知道的啊,所以,不说些什么,她良心难安。
    第183章 特么受够了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想着要考中师中专,甚至决定,如果没考上,复读几年都要考上。其实我想说,如果你们的条件允许,不妨考考高中,到时候读大学,给自己的人生多一种选择性。
    你们想想,中专是在县城读,毕业分配,也是在周围,低头抬头间,总冷不丁会碰到几个熟人,跟你来个别开生面的打招呼,哟,这不是那谁谁谁?而大学,将会走出阳县,走出云都,会认识更多的人,见识到更广阔的风景。
    以后各种岗位,各种机会,肯定对高学历的人的需求也更大,有兴趣的,条件允许的,不妨挑战一下高中和大学?”
    应颜说完,一身轻松,其他人,也陷入了沉思。
    本事热血的年龄,应颜给他们点通了另一道他们不敢多想的道路。这让他们觉得,可以想想。
    一群人又一起聊了闹了好一会儿,天色将晚,陆续回家。
    应颜落在最后,和林小磊和曹菊随便聊聊,进一步了解了两人的情况,如萧函所说,两人都只想早些挣钱。
    而林小磊更复杂,他如果出去打工,他的爷爷怎么办?他不出去打工,那两个人的生活怎么办?
    两人不知道应颜问他们这些是干什么,应颜也没说,骑上车,便往县城去了。
    赵金秋已经回家,在忙碌着晚饭,嘴角上翘,显然心情很好。
    应颜想到之前赵金刚说的,应志雄因为故意纵火,对村民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又没钱能还。所以,被拘留起来改造了。
    等到时候应志雄出来,她肯定已经考上高中,他们也离开这小县城了。
    应颜想,可能正是因为没了糟心事,未来可期,所以赵金秋心情才这么好吧。
    “妈妈,这是装修图纸,我给你说说,到时候咱们就这么装修。”应颜坐在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跟赵金秋讲起来了她对新门面的要求。
    赵金秋认真的听着,她虽然性格软弱,不争不抢,也没什么见识。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笨人,所以,应颜讲过,她也就领会了应颜的意思。
    讲完后,应颜想到什么,狐狸般的笑容再现:“到时候装修过程中,有什么为难的,你就去找歌舞厅的经理,他是肯定会帮忙的。”
    lt;/divgt;
    lt;/divg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