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年代(重生女的全新生活)》第19节

    姜学兵轻轻地摸着新毛衣,感觉很窝心,很温暖,心里像是要溢出什么来一样。这会他的心里激动、喜悦交织,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越发想把媳妇记在心里,印在脑海,再也不想忘记。这份温暖,他想永远记着。想起兰欣要他试试毛衣的话,姜学兵利落地脱下外面的军装和棉袄,换上新毛衣。他自己站在兰欣使用的小镜子前看了看,只看到毛衣领,根本看不到新毛衣穿在身上的情景。
    姜学兵想起兰欣还外面,赶紧走到门口拉开门,“兰欣,我穿好了,你进来看看。”他没想到沈妈也再外面,让姜学兵瞬时不好意思起来,“婶子,你也进来看看,我穿这毛衣挺合适吧?兰欣的手艺真好,看看我的身量就能织出合适的毛衣。”
    沈妈进屋上下打量了一下,说:“真没想到,姑娘织得毛衣真不错,原来没见她织过几回,什么时候手艺这么好了。”
    随后跟进来的兰欣说:“妈,那是你不知道,我跟冬梅学的,她会的比我多,不会我就问她。我没事就用点旧毛线瞎鼓捣,什么都会织了,改天我也给你织一件。”
    “我又不缺毛衣,就不用了。我看学兵穿着挺合适,不错,比我厉害多了。我那时学织毛衣学了好久,边织边问,一件毛衣织了俩月才织好。”
    在农村,像兰欣这么大的女孩,举凡做饭、洗衣服、做鞋、做棉袄、织毛衣等等,这些活基本都会。有些当大姐的,家里弟弟妹妹的鞋和衣服全是当姐姐的做,大人还要忙着去队上挣工分。
    兰欣观量了几眼姜学兵,觉得还行,就是袖子稍微长了一点,快到虎口这个地方,身上略微有点肥。总的来说还是很合适,男人穿太瘦也不好看。
    “行,等你走的时候就拿着毛衣,等再过两天,暖和一点就能穿了。”
    “嗯,谢谢你。”姜学兵当着沈妈的面说不出太热情的话来,只好憋出这么一句。
    沈妈看出姜学兵在她面前不大自在,说了句:“你俩再说说话,等会儿就到这边屋里来。”
    沈妈说完出去了,屋里就剩下兰欣和姜学兵两人。
    姜学兵也不说话,就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兰欣,看得兰欣脸热。她只好找话问:“你都收拾好了吗,明天几点走?”
    姜学兵眼神不动,动动嘴巴说:“收拾好了,明天早晨就走。”
    “那你路上小心点。”兰欣也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了,这时打电话都不方便,远距离不好通信。
    “嗯,谢谢你给我织的毛衣。从小到大,我只穿过奶奶给我织的毛衣。”姜学兵他妈走得早,再说那时候小孩子没那么讲究,没有毛衣毛裤,热了都穿大人做的单褂单裤,所以他只穿过姜奶奶给他织的毛衣。
    兰欣当然早就得知他的家事,同情有之,可她不好说什么,只好闭嘴不言。
    姜学兵看着沉默的兰欣,心里动了动,他走上前,一把抱住了兰欣,凑在她的耳边说:“谢谢你,这是我收到的最喜欢的礼物。我走了,你要想我,我也会想你的。我会给你写信,乖乖等我回来。别忘了我,别忘了给我回信。”
    兰欣被他猛地这么一抱,着实下了一跳,差点叫出声来。后来看他规规矩矩抱住她,并没有别的举动,急速跳动的心缓了下来。她感觉到耳边那温热的气息,听到了低沉的嗓音,他的谆谆叮咛像冬天里的一股暖流,流淌进她的心田,滋润了最干枯的地方。
    兰欣反手回抱了他一下,回道:“嗯,我会等你回来。”
    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信守的承诺,却是两个人的约定。
    姜学兵用力抱了一下兰欣,才把她轻轻放开,注视着她晶亮的眼眸说:“等我。等我回来,咱俩就结婚。”
    兰欣的脸红得就像刚刚盛开的花瓣一样娇艳动人,她都不敢看姜学兵了,怕他的眼神看穿她,让她无所遁形。
    “知道了,咱们赶紧出去吧,要不我妈该不放心了。”
    这话让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姜学兵呵呵直发笑。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送上,谢谢小飞和安佳的打赏,谢谢大家喜欢
    ☆、35【更新】
    姜学兵临走的时候,又塞给兰欣五十块钱的零花钱,说让她千万别忘了给他写回信。
    兰欣本不想要,她刚拿了人家的彩礼钱,再要这钱算怎么回事。现在的五十块可不是小树数目,够一家人花销一阵子了。
    姜学兵把钱放进了她的口袋,一脸坚定的说:“这是给你的零花钱,你身上没点钱不方便,难道给我写回信时,还得找岳母拿钱买邮票?以后你是我媳妇,养你是应该的。等咱俩结婚了,我把工资都交给你管。”
    姜学兵可真够深思熟虑的,连兰欣给他写信都盘算好了。兰欣能说什么,这男人有时候太要面子,太大男子主义,既然他给了,她就安心接着吧,等着抽空再给他寄点东西去好了。
    正月十一这一天,姜学兵带着兰欣煮的爱心茶蛋踏上了回归部队的路。同样是离家,这次他走的时候,只带了些许离愁,总体上来说心情比较放松,嘴角还带着微微的淡笑,看上去心情颇好。让同行的于亮同志大为感叹:“这有了媳妇的人就是不一样,脸色都变好看了,哪有一点铁老虎的模样。”
    姜学兵在部队上比较严肃,整天板着个脸,跟黑铁板似的。只有私下和几个关系好的战友在一起时,情绪才比较放松,能露个笑脸、说个笑话啥的。
    姜学兵把行李拢到一个手中,上前重重拍了拍于亮的肩膀说:“还说我,不知道谁刚刚谁还跟媳妇黏黏糊糊、不想分开来着,我看要是再不走,你这铁铮铮的汉子都快流眼泪了。”
    两个大男人在火车站台前互相吐槽对方,说完后,他们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于亮由衷地感叹了一句:“咱们是军人,不经常回家。媳妇在家挺不容易啊,咱难得回次家,回去就得顺着她们点,对她们好点。这样咱走了,她们才能有点念想,才能好好维持这个家。”
    姜学兵不是古板的人,虽然有点大男子主义,可他那是因为在意,才比较霸道一点。他觉得于亮这话很有道理,就准备疼媳妇以这为准则了,以后回家好好疼媳妇,好让她再也离不开他。
    也是,相隔两地的夫妻,本来见面的机会就不多,若是见了面还吵吵闹闹,那这份感情肯定就很难维持下去。军嫂也是人,她们在家里,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事,男人还不在身边,她们只能自己撑着,照顾孩子和老人,还得干活养家,真得不容易。
    火车长鸣一声进站后,姜学兵和于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踏上了返回的列车。
    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姜学兵得瑟地把兰欣给他煮的茶蛋拿出来显摆,“看,这是我媳妇煮的茶蛋,可好吃了。”他在家可是一个都没舍得吃,就想把东西多留两天,多怀念一下那种接受媳妇给东西时的心情。
    兰欣本来想给他装上十个茶蛋,剩下的留给自家吃。没想到沈妈看不过去,又给未来女婿多装了十个,还说什么穷家富路,天还冷,茶蛋能存放,多带几个路上吃,省得吃不饱。
    大部分茶蛋给姜学兵拿走了,让沈二哥酸了好一阵子,直到沈妈让兰欣再煮一些茶蛋,他才高兴了。让兰欣看了后,总觉得二哥越看越像孩子,什么都吃醋,什么都较真,不过还挺可爱的。
    本来姜学兵给奶奶他们留下了一半茶蛋,没想到奶奶给他放油饼时,又把茶蛋偷偷给他塞上了,还给他装了一饭盒炖肉,生怕路上饿着他。
    于亮听了后说:“弟妹对你还挺好,才定亲,你走她就知道给你煮茶蛋吃,挺细心的人。”
    于亮把他的饭菜拿了出来,是干粮、还有白煮鸡蛋和萝卜炖肉,也是满满一大饭盒。两人都把饭菜摆上,合伙吃起来。
    他们这伙人就吃饭就这样,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抢着吃,吃起来才更香呢。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媳妇,哎,给你说,她还送了我一件毛衣呢,新织的,可好看了,等到了部队,再拿给你看看。”姜学兵怕给弄脏了,就想等到了部队再给某些人看,他也是有人心疼的人了。
    于亮也不客气,拿起茶蛋来就剥皮,还说道:“行,就你能得瑟。要不我吃茶蛋,你吃白煮蛋,咱俩换着吃。”
    两人在东北当兵,学了不少地方话。
    姜学兵立马不乐意了,说:“美得你,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再说不让你吃了。”
    于亮咬了一口茶蛋说:“你别说,这味道真不错,咸滋滋的,还挺香,比白煮蛋好吃多了,下次也让我媳妇给我煮这个吃。”
    “你媳妇会煮茶蛋吗,我这也是第一次吃,原来根本没吃过这东西。”姜学兵开玩笑似地问。
    于亮状似不屑地看着他说:“不会怎么着,不会问你媳妇吗?等咱们下次回来,我带我媳妇去你家,专门向你媳妇请教怎么煮茶蛋。”
    这两个人旁若无人地吃东西,他俩的伙食可比别人那个好多了,又是鸡蛋又是肉的,让一旁的人看了直流口水,人家都啃玉米饼子窝窝头,还有吃煎饼就咸菜的,能不让人眼馋吗。确实,他俩带的都是家里最好的饭菜了,农村过年才能吃上这种饭。于亮家的日子虽说没有姜学兵家好过,可有他的工资支撑着,家里条件比一般农村家庭好不少。
    后座有个五六岁的男孩子闻着香味寻过来了,他站在他爸的大腿上,看着姜学兵和于亮吃东西,小嘴里轱辘轱辘直咽口水。
    “爸爸,我要吃鸡蛋,我也要吃肉。”小男孩的眼神就没离开过两人的饭盒。
    看,孩子闹上了。
    那个爸爸尴尬地看了姜学兵他们一眼,回头把孩子抱下来,“乖一点,等到了家就给你煮鸡蛋,这可是在车上,哪来的鸡蛋吃?”
    小孩子懂什么,吃不到东西就开始哭,“哇……”
    姜学兵根本不想把茶蛋分给别人,这可是小媳妇特意给他煮的。可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又穿了一身军装,没办法,拿个鸡蛋哄孩子吧。
    姜学兵拿出一个茶蛋递给还在哭鼻子的男孩,“给,拿着吃吧,别哭了。”
    可能是摄于姜学兵的威严面孔和那身军装,或者是马上就能吃上鸡蛋了,小男孩一听姜学兵的话就停了了哭声,呆愣愣地看着他。
    姜学兵直接把鸡蛋塞到他手中,“吃吧,不许哭。”
    男孩的爸爸赶紧挡住姜学兵的手,又把鸡蛋拿回来递给他,说:“孩子小,不懂事,你们吃吧,我哄哄他就行。”
    姜学兵说:“给孩子吃的,就一个鸡蛋,拿着吧。”说完又把鸡蛋塞到孩子手里。其实他的内心在滴血,送出去的不是鸡蛋,是媳妇对他的一片心意啊。
    于亮看姜学兵跟孩子说话乐了,看他那脸严肃的,都不对孩子露个笑脸,把孩子吓得都不敢哭了,就知道傻瞪着。
    于亮乐呵呵地说:“哎,我说,你对孩子笑笑,没看你都快把人家孩子给吓着了吗?”
    姜学兵浓眉大眼,脸上有棱有角,长得又黑,脸再一板,够吓唬小孩子的。
    姜学兵摸摸自己的脸说:“不至于吧,我的脸有那么吓人吗?”
    “一板脸挺能唬人,尤其是孩子,估计将来你家孩子调皮,你这么一瞪他,他就得吓得乖乖的,以后再也不敢犯事了。”
    姜学兵根本没想过孩子的事,原来他连媳妇都没有,孩子更不用提。可这会儿他有媳妇了,再加上于亮这么一提,就琢磨上了。等他和媳妇结了婚,赶紧让媳妇给他生个胖娃娃,那他也有传人了。要是个小子……
    于亮打断了姜学兵的幻想,“想什么呢,看你那傻样,想媳妇了?嘿嘿……”
    “你没想吗,还说我,快吃吧你!”
    俩人三下五除二吃饱了午饭,把饭盒啥的都收了起来。
    姜学兵走了,兰欣的日子恢复了正常,又呆在家里宅起来,轻易不出门。冬梅知道兰欣在家,倒是经常来找她聊天。反正兰欣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一点烦恼都没有。
    等兰欣再进空间的时候,灵宝告诉她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原来空间交易系统是有限制的,只能交易和植物有关的东西,比如说水果、种子、蔬菜等。本来这个系统就是为了给大师的女儿玩的,顺便赚点零花钱用,根本没弄那么齐全。原来那个位面的网上交易是分类的,有专门倒卖药材的系统,有专门倒卖武器的系统等,分成了多类,空间附带的这个交易系统,只是大师给女儿炼制附加的一个小玩意,只有植物这一个类别,别的根本没有。
    兰欣听了有点失落,但是一会她就想开了,有这个空间就很好了,起码还能种东西,就算是不能交易,她也占了不少便宜,她因为空间重生了,可不会把空间当成依赖,毕竟她还是得在空间外生活,那里才是她的家,才是她落跟的地方。这个空间,就当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算了。再说空间还有加速植物生长的作用,还有灵泉,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些足够她使用的了。
    不过这样的话,留下的那几瓶丹药她就得斟酌着使用了,不能浪费了。那可是不能再生的珍品,吃完就没了,兰欣开始盘算着丹药怎么分。
    这个事也没烦恼兰欣太久,她很快又被大哥的亲事吸引了。
    ☆、36【更新】
    沈妈趁着家里都不忙的时候,想让铁生婶子去问陈家最后一次。要是彩礼的事情真没得商量,她就再托媒人另寻个姑娘当儿媳妇。就她家这条件,找儿媳妇还是很好找的。
    此时,陈家也乱糟糟的,因为陈家大哥陈建华和他喜欢的那个姑娘偷偷领了结婚证。
    这时候领结婚证简单地很,只要在大队开个证明就行了。不知道陈丽华新任的大嫂玉秀是怎么开出的证明,两个年轻人一狠心、一闭眼,就把结婚证偷着领了。那张证明两人已经结婚的大红纸确实已经拿到手,这事让玉秀的父母勃然大怒。
    陈建华和玉秀是在镇上看下乡文艺宣传的时候认识的,后来他们又偶遇过几次,就互相有了好感。再后来,陈建华到了说亲的年龄,他家托媒人去玉秀家说亲,玉秀的父母死活不同意两人的婚事。所以吗,他们两人算是偷偷自由恋爱的典型了。
    玉秀的父母知道陈家穷,不想让闺女嫁过去,就非得要“四大件”彩礼。而且,玉秀她父母还指望大闺女养老,压根就不想同意他们的婚事。玉秀有姐妹两个,他们家没有男孩,玉秀的父母就想让大闺找个上门女婿,既能传宗接代,又给家里添个能干活的劳力。
    陈建华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弱的弱,要是他走了,那这一家子就完了。他作为长子,不可能当人家的上门女婿。陈建华和玉秀两人私下见了几面,两人的事情一直拖着,毫无结果。陈建华迫于家庭压力,又不想耽误妹妹的亲事,就想和玉秀分手,玉秀不同意,这个大胆的丫头最后撺掇着陈建华去领了结婚证,她觉得这样她爹娘就那他们没办法了。
    玉秀喜欢陈建华,觉得他家虽然穷点,但是他人能干,看上去很踏实,她就是满心眼的喜欢。就为这事,玉秀跟父母怄气好多次,也闹过,也求过,也没少哭鼻子;她就是个拧脾气的人,这脾气也是她父母惯出来的,她就这么一直跟父母死犟着。
    陈建华有个不错的朋友,知道他缺钱娶媳妇,就告诉他一个赚钱的法子,看他敢不敢冒险。两人趁过年前后,去城里干了些倒票的事,每人赚了一百多块钱。也幸好两个人机灵,看有点苗头不对,就赶紧溜,这样他们才没被抓住,没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
    陈建华把冒险赚来的钱给了玉秀,就是想让她看到他的努力。玉秀确实被他的诚恳打动了,就自己想出两人先领证的歪主意,就是觉得“生米煮成熟饭”,可以过她父母那一关。
    两人领证后,就回家向双方父母回错。等到事情全盘摊开,这下子可炸锅了。玉秀的父母知道此事,糟心地要命,闺女一声不吭,偷偷跟人领了证,当父母的能不难受吗?
    玉秀她父母就跑到陈家来闹腾,骂陈家家昧良心,就会忽悠她闺女,没花一分钱就想娶她家闺女……什么“脸皮厚”、“不要那张老脸”等等,反正玉秀她妈把不好听的词句都用上了。这话让陈建华他爹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玉秀的妹妹玉娟劝她妈,不要在外面丢人,又喊又闹,这样名声不好。
    玉秀她妈一下子就急了,“谁丢人,还有比他陈家丢人的吗?没钱还想娶媳妇,做梦!把你姐给我拉回家去,以后别让她出来丢人!”
    玉娟呆立这不动弹,她是左右为难,一边是姐姐,一边是父母,到底向着谁?
    陈建华他爸气得直咳嗽,他能咋办?孩子先斩后奏,这事他都不知道。要是他知道,说什么也不能让两个孩子这么干。至于陈建华他妈,就更不用说了,性子比较懦弱,她就是干着急,却使不上力。
    玉秀她妈这一闹,恨不能全村的人都围过来看热闹了。大伙都指指点点的,有嘲笑陈家穷的,有说俩孩子不懂事的,反正到了这时候,说什么的都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