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人生(快穿)》分卷阅读202

    衬着夜色在大太监的的陪同下,悄悄出了西苑,乘着马车来到了兵部尚书的府邸。
    只是月黑风高的假山后,却有一人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悄悄露出了头颅,问身边的宫人道:“圣上真的出去了?”
    “是的,我看见汪总管准备车驾就马上来通知你了。”
    “他们去了哪里?”
    “我只隐约听到了兵部两个字。”
    “兵部,是杨永昌那个老匹夫,内阁那边今儿可是李大人当值?”
    “是。”
    “快去寻他来见我。”那人的声音还有点紧张。
    而杨大人的府邸里,陡然听闻文帝驾到的消息,正在商讨弹劾李延年之事的叶长青和杨大人都是一顿震惊,眼皮一跳,圣上这时候造访是什么意思?他肯深夜来这里,是不是已经相信了他们的证词,找他们来了解事情来了,想到这里两人都是一阵激动。
    连忙小跑着就把文帝迎到了书房,看着自从一进来就一声不发、脸色阴沉的文帝,两人都是紧张的屏住了呼吸。
    叶长青看了一眼杨大人,见他点了点头后,就猛然朝地上一跪痛心疾首般道:“臣要参首辅大人李延年三条罪状……”
    叶长青正准备酝酿情绪就将李延年做过的那些事情,都一一声泪俱下的展现在文帝的面前,然而文帝却是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过身背对着他们,看着窗外挂着一弯明月道:“李延年的党羽还有哪些人?”
    杨大人和叶长青都是一惊,只不过同时悬着的那颗心也放了下来,太好了,圣上相信了他们的话,圣上站在了他们这边,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文帝问李延年的党羽,叶长青这个朝廷的新秀才当了几月的朝廷命官,自然不可能了解那么多了,杨大人就站了出来,看着文帝萧索冷情的背影,斟酌一番才小心道:“大同总兵、户部、礼部、吏部、甚至工部和刑部皆是他的党羽。”
    原本以为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的文帝,听闻杨大人的话后,还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朝廷一共六部,就有五部都是他的党羽,更何况还有大同总兵一起和他勾结匈奴,这还只是看见的冰山一角,还有其他的没有看见的呢?
    还好兵部还在,如果兵部都到了他的手中,让他掌握了调兵遣将的权利,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恐怕这时候他已经奈何不了他了,他也要玩完了。
    “还有福建靖海侯也是他的人。”尽管深深震惊,文帝还是忍不住补充道。
    联系到李延年勾结匈奴的前科,叶长青再大胆给他补了条罪证道:“靖海侯这些年在西南一带对抗倭寇,虽屡战屡胜,但是沿海一带的海寇却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反而呈递增的迹象,臣斗胆敢问靖海侯这些年真的是在对抗倭寇吗?还是和他们同流合污?”
    叶长青说到这里,略微停顿了下来,看着文帝的背影却看不见他的表情,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交叠在一起的手也开始冒虚汗。
    都说伴君如伴虎,今日这番话他是豁出了性命来说的,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扳倒李延年及其党羽,还大顺朝一个吏治清明的万里河山,想到这里他又继续鼓足了勇气道:
    “靖海侯既然是李延年的党羽,那勾结倭寇的幕后指使究竟是李延年还是靖海侯?”
    第101章 傻子53
    叶长青悲愤的声音在这古朴而又简陋的书房里响起,静默的空气里, 仿佛还能听到一声声掷地有声的回音。
    如果勾结倭寇的这一条罪状属实的话, 那么这又是将李延年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两条勾结外敌的罪状, 早已够他和整个家至死个千八百回了。
    “靖海侯这几年仗确实打得漂亮,漂亮得朕都忘记了沿海的海寇只是有增无减这回事了。”终于文帝冷冷的甚至还带着丝丝残酷的声音悠悠传来。
    “靖海侯也不是每场都胜的,臣还记得半年前两百倭寇杀到南京城的事。”杨大人不知为何却并不满意圣上对靖海侯仗打得好的褒奖,而出声道。
    然而文帝却并没有体会到他的意思,而是顺着他的话道:“后日就是十五,朕打算开一次大朝会,到时候你们就连这个靖海侯一起参了, 把南京城的事归到他的头上去。”
    叶长青和杨大人相互对视一眼, 两人此时都发现文帝性格随性不讲礼法的好处了, 不分青红皂白的就给靖海侯定罪了,这番操作相当令人满意。
    “臣遵旨,只是山西大同那边?”叶长青忧心的问道。
    “李延年既然向匈奴人售卖的是盐铁,那么匈奴人这些年必然铸造了大量的兵器练兵, 这边又求娶了朕的公主来求和意, 私下里肯定是准备了要有一场大战的,养精蓄锐了这么多年,势力必然不可小觑,没有可靠的人,朕不敢轻易动大同。”
    叶长青不禁在心里暗暗佩服文帝的智商,都听人私下里议论文帝年轻的时候才智大略, 乃中兴明君,他今儿倒是真找到了人们所说的一点影子了,只是他不敢动大同,却为何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