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福晋威武》第103节

    “这是落榜了吧?”
    府衙前头一时间各种声音混杂不堪,好久都没能平静下来。
    二十六日,京城又是一场大雪纷飞。
    乾清宫朝堂上,虽然宫殿四角都点着火盆子,可众人却一点儿都没感觉出来暖和,只觉得像是光着身站在了寒冬雪地里头,恨不能连发抖都被给冻住了。
    “谁能跟我说一下,此事到底怎么回事儿?”康熙的声音并不算特别高,年纪大了以后还带着点儿嘶哑,可底下人却不自觉都颤了颤。
    好半天没人说话,康熙冷笑了一声,眼神看向一直低着头的太子:“胤礽,你来说说看。”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这些日子都在宫中修身养性,并为多加关注……”太子低着头话没说完,就被一本折子拍到了他头上。
    “你先看完这个,再来跟朕说!”康熙静静看着太子,声音比刚才冰冷了不少。
    胤礽心头有些不好的预感,这种预感到了折子被打开,彻底落实了下来。
    这是江南客场舞弊的详细调查证据。
    江南乡试,正主考官左必蕃,副主考官赵晋,十一月初九日发榜,因主考官徇私受贿作弊,士论大哗。
    “今年文场秀才等甚是不平,中者是甚是不公,显然有舞弊行为,因此扬州秀才扰攘成群,将左必蕃祠堂全部拆去。”
    “禀圣上知,舞弊一事,入场前在贡院内埋藏文字,入场后抄写中式者程光奎……请人代笔中式的徐宗轼……夹带文字中式的席玕照 ……”
    江南科场贿通关节之副考官编修赵晋收受贿赂的证据,为何收受贿赂的证据,学子和官员行止等,都在折子当中一一叙述的清清楚楚。
    胤礽死死盯着那句“遵太子密信,学生昼三不敢辞,将信件藏于老母之塌侧,不敢告罪……”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可有话说?”康熙见太子跪在地上不说话,扶着额头轻声问了一句。
    “求皇阿玛明鉴,此事与儿臣无关,必是有人构陷……”太子跪在地上轻声辩驳。
    “够了!证据确凿,你还不知悔改,你当科举是什么?是你卖银子的玩具?你给朕滚回毓庆宫去!毓庆宫一干人等没朕的命令不准外出!”康熙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怒声道。
    太子只是叩头在地上,一言不发,也没有过度害怕的样子,他这种行径让康熙更加生气,只觉得眼前都有些发黑起来。
    “滚出去!现在就给朕滚出去!”康熙高声叱喝,随手砸了一个茶杯下去,太子在瓷片碎裂声中起身,头也不回的出了乾清宫。
    江南科考一案,副考官赵晋及一干牵扯在内的官员都判斩立决,正考官副都御史左必蕃失察革职,舞弊学生终生不得参加科考。
    太子彻底被禁足在毓庆宫内,隆科多被康熙任命为九门提督兼任步军统领,由他派侍卫严加看守毓庆宫,宫内一干人等无召不得外出。
    “哈哈哈……好一个老八,孤倒还是小瞧了他!”本应该凄凄惨惨戚戚的太子在毓庆宫内张狂的大笑,笑声都传到了毓庆宫门口,让侍卫们面面相觑却都不敢言说。
    “去,让老八府里的钉子给孤动起来,老八夫妇不是鹣鲽情深吗?孤看他们这么多年膝下空虚,没孩子怎么能坐上那个位子呢?让孤帮他一把,他们该生个孩子了!”太子冷哼着,虽然眼神阴骘,语气却还是轻柔带笑的斜靠在杏黄色软塌上吩咐。
    “喳,奴才这就去安排。”徐宝儿低着头利落应下来就出去安排了。
    到了除夕,太子终究还是被放了出来。
    在乾清宫宴上,略显清瘦神色淡然的太子,看着脸上粉都遮不住憔悴的八福晋郭络罗氏和眼下青黑的胤禩,唇角一直带着清浅的笑意。
    实际上自从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府里头的妾室毛氏被诊断出来差不多快一个月身孕的时候,八爷府就乱了套。
    郭络罗氏得知消息后,将自己关在正院里,几乎把视线内所有能看到的器具都摔了个干净。
    八爷一直在院子外头等着,她却怎么都不肯见八爷。
    在她俩天没吃东西以后,八爷到底强硬的闯了进去,直说让毛氏打掉孩子,伤心到极点的郭络罗氏,看着八阿哥脸上苦涩憔悴的样子,两个人抱头痛哭。
    毛氏的胎到底还是没能打掉,郭络罗氏伤心生气,可她看到八阿哥听到有人怀孕后一瞬间亮起来的眼眸,心跟掉到了地狱里一般,却还是红肿着眼睛答应留下那个孩子。
    这些天因着这事儿,夫妻两个谁都没有休息好,参加宫宴也只能尽量遮掩好了前来。
    其他人可能看不出来,可太子却瞧得一清二楚,因此虽然因着江南科考舞弊的事情,朝臣都不怎么凑过来,他就着八阿哥两口子难看的脸色,一个人小酒喝的也挺自在。
    不管是八阿哥两口子还是太子的神色,都被四爷和松格里看在了眼里头,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当时并没多说什么。
    “太子倒是一直都挺狠,知道该如何打人打七寸。”在马车上,松格里闭着眼睛冲非得挤在她马车里的四爷道。
    “他毕竟是按储君教导大的皇子,这些东西比爷等兄弟都要学得多些。”四爷在宫里头被十四阿哥拉着没少喝酒,这会儿也闭着眼睛轻声跟松格里聊着。
    “哼,他这样子让人看着,只想让人狠狠将他拉下来,偏偏他自己从来不知道自己失败在了哪儿。”松格里冷哼了一声,四爷没回答她的话。
    只是四爷闭着眼睛忍不住回想起小时候。
    那时四爷跟其他的皇子都需要三更半夜就起身去南书房进学。
    只有太子,虽然也需要早起,可都是在乾清宫后殿由太傅教导,并不跟他们在一起。
    等到大一些了,太子也在皇上的安排下进了南书房,其他人只能后退,远远看着他的背影,先生们也永远是先将太子照顾好,才会关注他们。
    这种从小就根根深蒂固的差异,让一众皇子阿哥们习惯之余,内心却也不怎么平静。
    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大家都是皇子阿哥,每个人心里头都有抹不去的骄傲和芥蒂。
    凭什么他一出生就是太子,凭什么所有人都只能跟在太子身后捡他剩下的……这样的想法多了,慢慢想要将他拉下来,甚至踩在脚底下的想法就多了起来。
    太子好像是不知道这些事情,或者说不在意兄弟们的嫉恨,直到他感觉到威胁,下手稳准狠一直是康熙教导给他最重要的部分。
    他确实也没让康熙失望,种种手段若非只是太子……也未必不能赶上康熙。
    只他到底是忘了做一个皇帝,哪怕是装装样子,仁孝二字都得让所有人以为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才行。
    康熙五十一年的到来,像是带着无声的警钟敲响在了众多皇子阿哥的耳边,也惊醒了危机四伏的太子。
    正月都还没过去,江苏巡抚张伯行上疏弹劾两江总督噶礼,告他在上年科场案中,以五十万两银,徇私贿卖举人,不肯交代实情。
    而噶礼不甘示弱,秘密得到了张伯行的条陈,也捏撰赃款,星夜驰奏,弹劾张伯行有七项罪行,并否认得银五十万两事。
    噶礼,满洲正红旗人,开国功臣何和礼四世孙,他在康熙三十八年七月至四十八年四月任山西巡抚期间,就因贪婪无厌、加派私征、虐吏害民而屡遭御史劾奏。
    只是因他矢口否认,太子一力为他担保且到处运作抹去了许多证据和痕迹,康熙帝才未加觉察,将他升任为两江总督。
    噶礼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明目张胆的挂着太子门生的名头,嚣张跋扈,贪污重刑,让他任上的官员和百姓都苦不堪言。
    而张伯行自很早前就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为官廉正,刚直不阿,见到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视而不见。
    互参案发生后,一时间,朝野大哗,太子在朝堂上的立场也越来越尴尬。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章,太子被废,这几章松格里剧情不多,从下一章开始结束历史进度,松格里就该回来啦~
    还有思敏夫妇的彩蛋嘿嘿~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团子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3章 太天真了
    康熙极为重视互参案, 不只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太子,更因为科举乃是大清朝堂之根本,若是解决不好这件事情,从学子先**起来,一层层一阶阶下去,大清的社稷将会危机四伏。
    因此他先后令尚书张鹏翮、总漕赫寿、尚书穆和伦、张廷枢严审这件案子。
    可太子做了三十八年的太子, 尽管几经波折,本身势力仍然是不容人小觑的。
    因此经历了近半年的时间,由于这些人偏袒噶礼,问题仍然扑朔迷离, 直到四爷捧着厚厚一摞折子, 在傍晚时分,于畅春园求见圣颜。
    “让他进来。”康熙晾了四爷一个时辰后,于灯火通明中宣见了四爷。
    一进殿中,清冷的灯光,已经直不起腰背的李德全,这样的场景, 不只是康熙, 四爷也有些神色恍惚。
    似乎几年前, 在这个时候,李德全还是站的笔直, 可眼下……李德全老了,皇上也已经是满脸皱纹。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四爷缓缓跪在了地上,将折子放在了自己一旁的地上, 好好给康熙行了个礼。
    “你这是想好了?”康熙没让他起身,已经有些老花的眼睛不自觉微微眯起,看着正器宇轩昂四儿子缓声道。
    “儿臣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想清楚了。”仍然是脑袋扣在手背上,仍然是低沉坚定的声音。
    不知道是他的心已经冷硬起来,还是这秋末的气温不够低迷,他并未觉得特别冷。
    “起来吧,折子拿过来朕看看。”康熙叹了口气,大体知道四爷带过来的是什么。
    可李德全将折子轻轻放在龙案上以后,康熙过了好一会儿才伸手过去拿,伸出去的手不自觉的有些微颤。
    这些……是催着他将这辈子最疼爱的儿子下放到地狱的通知,也许是年纪大了,他总觉得心头沉甸甸的,甚至有些恶心想吐。
    “都是朕的错,是朕……没有教好他啊。”康熙只看了大概一半的折子,双手就颤抖的不成样子了,李德全赶紧端过一碗药,小心伺候着康熙喝了下去。
    “老四,记得你答应过朕的,你……先退下吧。”
    四爷退出去的时候,隐约还看到了康熙伸手抹了把眼睛,他心头有些难过,却变得更坚定了些。
    现在还只是伤心,若是还有以后,怕只怕皇阿玛会悔不当初,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皇子,他都不会让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五十一年九月十二日,噶礼派人欲毒害张伯行母亲,威胁张伯行认罪的行为被揭穿,被康熙勒令自尽于天牢当中。
    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宣布再度废黜太子。
    “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康熙帝如此奏知皇太后,同时命人将胤礽再度拘禁咸安宫看守,并且命令雍郡王看守他。
    十一月初,有大臣请求再度复立太子,被康熙冷硬的革去顶戴花翎,再不复用,并且当朝下旨:“今后如果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立即诛杀。”
    同时,康熙还令将都统鄂善、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副都统悟礼锁拿候审,将被拘禁在宗人府的原步军统领托合齐判了斩立决。
    朝野内外这才意识到,太子自此再无复起可能。
    咸安宫内——
    “你来了?是要来看看孤到底有多狼狈?”胤礽虽然有些落魄,却仍旧是一副张狂的样子,见四爷走进来,冷笑着斜睨着他道。
    “受人所托,给你带句话。”四爷没有回答胤礽的话,只是淡淡道,见他抬起头冷冷看着他,面无表情坐在了他对面。
    “爷府上的李佳格格去世前有话要跟你说。”
    “哈哈哈……四弟,你这不是来计较孤给你带绿帽子了吧?你放心,你的女人,孤没动过。”胤礽听见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虽然眼神冰冷,但语气却多了几分吊儿郎当。
    “李佳氏托人告诉你,说她后悔了。”四爷低垂着眼眸,并未计较胤礽的张狂。
    他这话出口后,太子猛地楞了一下,随即神色难看起来,眼神也瞬间阴骘了不少。
    “是你!皇阿玛废了孤的那些证据是你呈上去的!”虽然四爷并未明说,但太子还是知道了实情。
    毕竟李佳一族能知道的事情,他认为李佳氏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事情,因着这句后悔,明明白白的说清楚了到底那些最重要的证据是如何来的。
    “是我。”四爷没有否认,他甚至不在乎胤礽的怒火和疯狂,特别淡定的认了下来。
    “就因为孤让人动了你的嫡子?”太子冷冷的问。
    lt;/divgt;
    lt;/divg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