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福晋威武》第70节

    松格里但笑不语,扫了眼一旁独自喝酒,谁也不理的四爷,挑了挑眉,跟刚过来的七福晋哈达那拉氏聊起来。
    主要是她心情好的原因,也没办法跟别人讲。
    四十三年过去,等二月里弘晖就九岁了,过了八岁这个坎儿,松格里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了三分。
    虽然松格里面上一直不显,也不曾跟四爷说过这个问题,可整个四十三年,松格里都是紧绷着的,甚至有些紧张到神经兮兮的。
    起码李思敏就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被松格里叮嘱让他盯紧了弘晖,叮嘱到他没事儿都不爱来正院了。
    所以四十三年过去,对松格里来说,比给前世的弘晖报了仇还让她高兴。
    最近正院里的奴才们也都莫名其妙的呢,明明外院里气压低到奴才们都恨不能哭出来,怎么正院欢天喜地的很。
    不知道的还以为福晋跟四爷打仗打赢了呢。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四爷如今的样子跟松格里也不无关系,只是她不是很在意罢了。
    不就是国破家亡的打击和对自己理想的翻天覆地么,作为一个曾经的皇帝,这些只不过是小菜而已,早晚能消化掉。
    她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看到那个时代时,眼睛都要泣血的难受,以及四爷并非是从皇帝时期重生回来这件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四爷这辈子有些闲云野鹤了,可皇帝还是不能换人呀,总得让他认清楚现实~
    这也算是松格里虐四爷的方面之一了,四爷有些太理想国~
    明天十二点见哦~不见不散!
    第93章 想明白(一更)
    四爷在四十四年的整个春节期间,都有些低沉。
    这种低沉明显到康熙都感觉了出来, 他还私底下派李德全专门去询问了一番, 却没得到什么有用的回答,只说没什么事情。
    可康熙见老四媳妇神采飞扬, 眼见的脸色还挺不错,有些搞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德妃也觉得这事儿蹊跷,听了康熙几句似是而非的暗示,到底是没忍住问了松格里。
    “真没事儿, 要是有什么大事,我们爷早风风火火去解决了,不过是……爷最喜欢的那串佛珠丢了,他觉得这寓意……不大好。”松格里笑语晏晏的回答德妃。
    私底下她想着得让明言记得提醒自己, 让四爷把那串佛珠给收起来, 再别带出来了。
    本来么, 一个皇子阿哥, 天天手上带着遗传佛珠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嫁了个和尚呢。
    “这话儿怎么说的,值当的为了一串佛串这么上脸么, 满朝文武还有皇子阿哥们可都瞧着呢,这老四,你也得跟他说说,他这都二十七八岁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德妃不管信还是不信,反正面上是信了的, 无奈的摇摇头嗔了几句。
    回头德妃不经意把这话透露给了康熙,当时康熙脸色就有点黑。
    过完十五以后,康熙脸色不渝的赏了四爷几串名贵佛珠子,还私底下敲打了他一番。
    大意是:信佛向善是好的,可若是因为这个影响了心情,还不是一天两天的,你可得记得你到底是老子的儿子,若是有个不正常的想法,老子直接送你去西天,那不是更虔诚。
    四爷摸不着头脑,又满身冷汗的被康熙威胁了一通,回到府里,就接到了李福海的信儿,说是福晋正等着他。
    四爷胸中窒了一下,到底还是闷闷的应了下来。
    “给爷请安。”松格里见四爷一来正院这幅不自在的样子,若不是为了正事儿,她真觉得这样好极了。
    “你可用了晚膳了?”四爷神色淡然的坐在软榻上,不知道该跟福晋说什么,只能从最基本的开始问候起。
    “用过了,臣妾有话想跟爷说。”松格里扫了苏培盛等人一眼。
    苏培盛并明谨几个了然又熟练地退出去,把门关上,几乎是瞬间走了个精光。
    “今儿个额娘问臣妾,爷为何整日闷闷不乐。”松格里坐在四爷的对面,手中端着茶慢慢喝了一口。
    “臣妾说您从潭柘寺请回来的那串佛珠丢了。”
    四爷惊讶的抬起头,他就说皇上怎么突然心不甘情不愿的赏了他佛珠,还说话那么不客气呢,感情根子在福晋这里。
    “臣妾总不能说……爷是被臣妾的话吓到了,毕竟那话臣妾也不能再说一遍。”松格里好整以暇的回视四爷,一点都不紧张。
    “胡说,爷什么时候……吓到了。”四爷不自在的低声呵斥着反驳。
    “那爷天天耷拉着脸,谁都不肯理,是为了什么 ?”松格里毫不客气的问。
    “爷不是……不理你,只是想到你说的话,爷还没彻底想清楚,等想清楚了,爷还会过来的。”四爷低声似是回答似是安慰道。
    “……臣妾是说过年期间的事儿,大臣和阿哥们给你敬酒,你理都不理,别人看见你脸臭,也不敢理你,可不都各自猜测么。”松格里翻个白眼,谁跟他讨论理不理她的事儿了,她恨不能这位爷永远保持这个状态。
    “建议您还是尽快想清楚,毕竟……时不我待呢……”松格里说完这话,就客客气气请走了四爷,充分证明她一点都不在乎这位爷到底来不来正院。
    这番谈话没多久以后,朝上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是松格里跟四爷提起过的事情。
    二月初三,理藩院就俄罗斯人越界杀人及布里亚特人向属大清一事的进度,向康熙汇报。
    俄国来使宣称,喀尔喀蒙古二十人沿俄罗斯汗属地河源而上,至额尔古纳附近敖嫩河一带,想盗索伦杀其头领,并盗其马匹衣物等,态度极其强硬的额要求大清给个说法。
    “臣等已经调查清楚,被送回的伊尔颠等人并未进入敖嫩山中,也并没有杀死俄国人,反而是俄国的打鹿人二百余人进入喀尔喀杀死了我大清百姓,才被伊尔颠等人拿下。”理藩院阿喇尼汇报。
    朝中众人听到后,议论纷纷,脸色都有些不自在。
    本来作为礼仪之邦,前些日子俄使来状告大清百姓杀害俄国人,让朝臣们都觉得这几个人罪大恶极,丢了大清的脸面,哪想到……
    “你可能确认?”康熙坐在上首皱着眉头问,这两国之间,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发生战争。
    “相关证据臣等都已经查证过,确凿无疑。”阿喇尼一脸肯定道。
    “回万岁爷的话,两国外交,此事还需慎重处置啊,不若先致函尼布楚,问清楚缘由再说?也许他们也被蒙蔽了呢。”狡猾的李光地自认为了解康熙的心思,先一步站了出来。
    “启禀皇阿玛,若手段太过温和,怕是会让俄国毛子认为咱们好欺负,儿臣建议向边关发兵。”直郡王向来骁勇善战,也不喜欢用些迂回之计,当即站出来反驳。
    “要知道,俄国的红衣大炮可不是摆着好看的,打起来咱们这边怕是要伤亡惨重,还请皇上三思。”太子一派的老臣站出来,不赞同直郡王的意见。
    “左大人的意思是,我大清因为俄国武器强,就该怕他们,处处忍让?红衣大炮咱们也有!”兵部的大臣看见直郡王皱眉,站出来正气凛然道。
    “非也非也,臣觉得先礼而后兵,是为上策,毕竟我大清也是礼仪之邦,总得有些章法不是。”太傅门生礼部尚书站出来捋着胡子道。
    “老四,你怎么看?”康熙听着底下议论纷纷,见四爷似乎皱着眉头不是很认同的样子,感兴趣的点了他来答。
    朝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听见四爷斩钉截铁的四个字震荡在朝上:
    “决不妥协!”
    “怎么讲?”康熙眉头皱的更紧了,他现在是既想保证大清的颜面无损,又想和平解决此事,见四爷有些激进,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他们既然派来使状告我大清百姓,就不会是受人蒙蔽,最多也就是顺水推舟,其根本原因,在于俄国与我国接壤,心有窥探之意久之,与其摩擦不断,不如直接震慑到他们连红衣大炮都不敢动。”四爷越说,越觉得这段时日以来的犹豫和迷惑,如拨云见日般清晰起来。
    他沉郁了许久的面容也恢复了俊朗,一双利眸闪亮锋锐,几乎要扎伤康熙的眼睛,让康熙不自觉内心一震。
    不等他说什么,四爷一甩袍子,单膝跪地,继续郎朗道:
    “自三十七年开始,俄国小动作一直不断,眼下既然派来使倒打一耙,就证明他们想要试探我国实力的贪念,已经压制不住了。若论兵力,我大清兵力足以压制俄国,可俄国士兵身强体壮,还有手统和红衣大炮助阵,贸然动兵,怕是会自损八百。”
    “嗯,你继续。”康熙这会儿已经听出来一点意思,他点点头,放松了下来。
    “俄国红衣大炮号称射程十里,其实不过六至八里左右,比我们研究的多了近二里地,可前朝曾有能人留下改良图纸,并且我国还有□□,暗器等更精巧的武器,儿臣建议,在大清和俄国边境进行兵力演练,若是一不小心,威力波及到边境外,那我国可以致道歉函,并且问清楚来使所说之事。”四爷这阵子已经查看了许多资料,回答的特别清楚。
    京郊大营一直没停下对红衣大炮的研究,只是并未太过注重前朝资料。
    四爷从松格里那里问过,虽然对兵器不了解,但是她见识过列强的武器,并且知道形状,也曾仔细查看过填充物的制作,即便说不清楚,也比闷头研究要来的有用。
    所以他很是收集了一些前朝资料,并且混了些东西进去,可以肯定,有这些东西在,初秋之际,就能将俄国的小心思一炮打回老巢去。
    “可若是俄国不畏惧我大清的震慑,执意要打呢?”一直未曾说话的太子,面容还算温和的问了一句。
    康熙眼神变了变,却端起茶没有说话。
    “要战就站,我大清儿郎,绝不畏惧强敌!”四爷虽然跪着,可气势却一下子镇住了所有站着的人。
    太子没再说话,低垂着眼眸,掩盖住了自己眼中的震惊和阴翳。
    老四……这是偏向直亲王那边了么?还是要自立门户呢?
    “你说的有道理,胤禔,红衣大炮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伊桑阿,你带领诺敏前去蒙古各旗,跟他们打好招呼,马思喀,由你负责在蒙古练兵,切记在准备好之前,不要挑衅和越界。”康熙点点头,也不管底下人怎么想,利落的吩咐道。
    因为蒙古都统马思喀有些急性子,他专门吩咐了一句。
    “臣遵旨!”三人利落的跪下来接旨。
    “四弟留步,孤有话想要跟你说。”下了朝以后,太子笑着叫住了四爷。
    直郡王等人看了眼长身玉立的四爷一眼,带着复杂不明的神色利落的出了宫,只留四爷眼神闪了一下,带着淡淡的笑转身看向太子。
    “太子请。”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六点见哦~
    第94章 本分(二更)
    其实太子并没有什么正事,他跟四爷只是闲聊了些家常而已, 甚至他连刚刚朝上说的事儿都只字未提。
    可四爷从毓庆宫出来, 一路向外走,仍然心里头沉甸甸的。
    太子话里话外虽言辞温和, 却字字都在试探他的态度,句句都在敲打他。
    太子是觉得他有了别的心思,想要自立门户了。
    这样……也好,若是太子因此更加警醒, 他不介意自己作为一块磨刀石,至于将来,他心中已有别样的成算。
    但若……太子并不能奋发向上,再过几年, 也许他还是得走上老路。
    既心思已明, 他并不畏惧变化, 如此想来, 从毓庆宫出来后沉郁的心思又去了大半。
    一旦拨开浓雾见月明以后,四爷突然特别想见福晋。
    于是回到府里后,四爷连外院都没回, 就直接去了正院。
    正好松格里听明谨说鬼见愁在李思敏身上的实验,出了点岔子,怕是需要更长时间,受更多罪才能回来。
    她的心情不算好,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 李思敏都像是她的定海神针,一想到李思敏正在受苦,并且可能有生命危险,她就很心焦。
    但这是李思敏坚持了一辈子的渴望,她不能说让停下就让停下,李思敏估计也不能听她的。
    所以四爷进了西厢房,看见的就是松格里蔫蔫地斜躺在榻上出神的样子。
    “在想什么?”四爷用手势挥退了众人后,学松格里的样子在她身后揽着她问。
    “在想额娘说的话,李佳妹妹和喜塔腊妹妹都进府半年了,爷还未去过,总是不好交代呢。”松格里看到四爷进来了,她只是不想动,听到四爷的话,敷衍的笑了笑说道。
    lt;/divgt;
    lt;/divg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