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福晋威武》第23节

    “多谢额娘体恤,那儿臣就先告退了。”松格里赶紧站起身,柔柔的给德妃行了个礼,才搀着明言的手,不紧不慢的退了出去。
    等松格里回到正院,正让明心伺候着擦拭脸上的粉时,德妃派来传口谕的人就已经到了四爷府。
    松格里忍不住笑了,这过的舒舒服服也没多难,上辈子自己到底是有多蠢呢!
    若说郑嬷嬷受到德妃派来的小太监申斥,让她老实本分帮福晋管家的时候,她还能用福晋技高一筹来劝说自己的话——李氏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她自从被四爷训斥过以后,就一直呆在自己院子里,天天守着弘昐,一步都不曾踏出过西院儿。
    所以她实在是想不明白,德妃娘娘怎么就突然派了嬷嬷过来斥责她不尊福晋,不守规矩,要求她抄十卷佛经呢?
    她哪儿不规矩了?福晋都那么惩罚她了,她不也是受着了么?就上了眼药想让福晋倒霉,还被四爷训斥,她已经够老实的了好吧?
    可她一句话都不敢说,虽然憋屈又难受,但是对着德妃身边的邓嬷嬷,看着她严肃又冷凝的神色,李氏只能恭顺的磕头应下,还要在两个月内把十卷佛经送到正院去,再由福晋送到永和宫的小佛堂供奉。
    等邓嬷嬷走了,李氏就躺下了,连晚膳都没吃,气都气饱了。
    郑嬷嬷送走传达德妃口谕的小太监以后,也是神色莫名,晚膳倒是用了,却基本上等于没用。
    她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起来以后,眼下都是乌青的痕迹。
    可话又说回来,郑嬷嬷到底是称霸了南三所那么多年呢,凭的可不是嚣张跋扈。
    又是主子,又比自己道行高,若是有机会让四爷整治福晋也就罢了,若是没机会……郑嬷嬷虽然是眼里不揉沙子的性子,可越是这样板正的人,越懂得识时务。
    所以她彻底沉静下来了,本本分分管家,老老实实去正院汇报,也不要求见福晋了,只是跟常嬷嬷汇报完,就老实回自己的院子呆着。
    等邬有道知道的时候,都已经是第二天,他摇头晃脑的喝了几盅小酒,什么话都没说。
    只是伺候他的小厮,听到邬有道喝多了哼唱什么的时候,好像是唱了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什么的,不知道啥意思也就没在意。
    只是一直盯着外院的粘杆处二部头领到底是暗暗记在了心里。
    秋叶不知道堆积了多少的前尘往事,见证了历史时光中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可对于康熙来说,到了初秋,他的心情是很好的。
    且看他给出来的封赏就知道了,大阿哥被册封为直郡王,三阿哥被册封为诚郡王,四阿哥被册封为雍郡王,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都被册封为贝勒,九阿哥到十四阿哥都被册封为贝子。
    四爷这会子已经能确定,那二十年要不是自己的上辈子,要不就是另外一个时空里的自己,他宁愿相信是上辈子,因为根据那些记忆,他做了些事情,钻营了些关系,轻轻松松就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本因为自己孝懿仁皇后养子身份,康熙想要压一压他身份的想法,也通过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和自己的钻营,直接成为了郡王。
    他还记得上辈子被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嘲笑的场景,所以他不惜耗费银子,也不惜礼贤下士,彻底的扬眉吐气了。
    当然这些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偷偷进行的,他对八阿哥当贤王的做法是一点儿都不感冒。
    “舅父是说老四找过王熙?”大阿哥胤禔,新鲜出炉的直郡王,正跟自己的堂舅父明珠坐在自己暂居的宫殿里谈话。
    “十有**,王熙跟皇子们的来往并不密切,他年纪也不小了,并不太管皇子之间的事情,这次反常的替四阿哥说话,若说四阿哥没做什么,谁能相信。”明珠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脸肯定的道。
    “那皇阿玛也该知道才是啊,怎么还会……?”直郡王皱着眉头想不明白为什么。
    “四阿哥在战场上,虽然没有在大前方,可是他跟马尔汉一起管着粮草,你可见他出过一次错?就是冒领钱粮的事情,据万岁爷身边的可靠消息,也有四阿哥的痕迹,万岁爷这次不想直接封四阿哥郡王位,不过是顾虑到四阿哥的身份。”明珠不以为然的解释道。
    “可是现在,你是郡王,太子还是太子,虽然说你立了战功,可是万岁爷要平衡,就不能让你太过出头。太子没有什么可封赏的,四爷又是一副忠君之态站在太子身后,那顺势封了四阿哥的郡王位,不就代表太子手底下的力量又大了几分么。”明珠对于康熙的心态把握的很清楚,所以不管四爷是否得封郡王,他都觉得正常。
    “那要不要跟皇阿玛捅出来四弟钻营的事情呢?”直郡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问。
    “你当万岁爷不知道?还是当四阿哥傻?咱们这位雍郡王,说是做什么都隐秘着些,你信不信,你前脚派人把事儿捅出去,后脚万岁爷就能告诉你早知道了,还是四阿哥亲口说的。”明珠摇了摇头看着大阿哥,觉得他还是有些太冲动了些。
    “按舅父的说法,那以后爷对老四,还得客气着些?”直郡王挑起眉头,一脸桀骜。
    “那倒不用,以前怎么相处还怎么相处就是,眼下最重要的可不是这个。”明珠摇了摇头,一脸认真的看着大阿哥。
    “万岁爷这是要昭告天下,打了胜仗,天子嘛,天命所归,老天还是站在大清这边儿的,接下来得到封赏的臣子和阿哥们怕是就要大肆的庆贺起来了,大阿哥您也得提前准备好才是。”
    “舅父放心,爷早就准备好了,福晋那边都交代好了,只要圣旨一传回去,她就会安排府里动起来,等咱们启程回到京城,肯定都准备妥当了,只等着让皇阿玛瞧好就是。”直郡王骄傲的说道,明珠这才放下心来点了点头。
    被明珠称赞的四爷这会子正在做什么呢?
    他坐在暂时布置好的书房内,拿着郑嬷嬷派人写来的家书,留在府里的粘杆处二部也有回报日志呈上来,看着家书和日志里的内容,他正一脑门的包。
    福晋这到底是要闹到什么时候?即使多了二十年的经验,他也不是很能理解后院里女子的想法,不就是委屈了她一下?冤枉了她,自己这不是也派郑嬷嬷过去帮她管家,这等于是拐着弯儿的给她道歉了(你确定?),还要怎么样呢?
    总不至于要让自己亲口跟她道歉,这女人才肯罢休吧?
    四爷冷着脸头疼了很久,才拿起笔,思忖着给邬有道谢了一封信,又给郑嬷嬷回了封家书。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第一次梦到了自己的福晋,梦里松格里幽幽看着他,眼泪一直不停的落下,不管自己说什么,道歉也好,发火也好,松格里就那么哭着,一句话都不说。
    到最后四爷给急醒了,窗外弯月还高高悬挂,透过窗棱照在地面上带来零星的光辉,就着这点子光,四爷也没惊动下人,靠在床榻上,不知道想什么一直睁着眼睛出神,到天明都再也没能睡着。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四爷:你怎么这么无情,这么冷酷,这么无理取闹,你说你是不是等着爷亲自给你道歉?
    松格里:你怕是梦还没醒!
    四爷:爷堂堂雍郡王,亲口给你道歉,你还想怎么样?
    松格里:麻烦圆润的……你懂的。
    四爷:爷不懂,爷哪儿圆润了?难不成……你喜欢圆润的?嗯……那个如果你乖一点,爷也不是不能考虑……
    松格里:呕~
    四爷:作者你出来!爷一定不打死你!爷都没摸过福晋的小手,她怎么又怀孕了?
    枸杞:呵呵呵~土样土纳一无!
    松格里:说人话!
    枸杞:喳!小仙女们明天十二点见哦~记得收藏枸杞和枸杞的预收小文文呀~浪里个浪~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忘性大的糊涂人 10瓶;蓝莓酱 8瓶;月迷津渡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含羞带怯(一更)
    初秋的京城,仍旧带着散之不去的高温, 只是比起前几个月来, 晒得没那么厉害而已。
    现在京城里最热门的话题, 莫过于皇帝老儿给自己的儿子和臣子们大肆封赏的事情了。
    因为打了胜仗的缘故,连老百姓也有所受益,全国上下免除三分赋税。
    虽说是因为过去几年天灾**多了些,康熙不过是借助打了胜仗的名头,给各地减税, 以休养生息,安抚老百姓,可对与大部分人来说, 约等于普天同庆。
    其他各地且不说, 就说京城里,那等子心思聪慧,鼻子灵敏的商人,早就闻到了味儿。
    圣旨传来不过几天功夫,大部队都还在承德未归呢,就已经开始敲锣打鼓, 红绸子高高挂起,各种酬宾活动, 都早早挂了牌子在门外窗头。
    等七月末,康熙圣驾回銮,老百姓们夹道相迎,主干街道上红绸招展, 人声鼎沸。
    等看到明黄色车架的时候,都自发的跪地,高声呼喊起万岁来,好生一番盛世景象。
    坐在圣驾仪仗里的康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好像很平静的样子。
    只有一旁伺候的李德全,看万岁爷不停打着拍子的手,和明亮含笑的眼眸,就知道他有多高兴。
    其实说起来,康熙不算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少年登基,擒鳌拜平三藩,日常里兢兢业业为大清盛世忙碌,并不爱搞花活儿。
    可他的勤奋挡不住老天爷不配合,什么地龙翻身,干旱洪灾的,这几年就没个消停,再加上前明余孽时不时的出来蹦跶蹦跶,实在是让康熙愁白了头。
    这次好不容易御驾亲征,打了胜仗,就是拼上一个好大喜功的名声,康熙也必须得把老百姓的心给挽回来。
    所以看到这番盛景,听着外头山呼万岁,康熙心头是说不出的妥帖。
    他高兴了,自然不吝啬于让下头人松快松快,所以等四爷回府的时候,竟然还没过晌儿。
    郑嬷嬷一大早就派人去了宫门口等着,听闻四爷早早就从宫里头出来了,赶忙派人给福晋传了话,通知了全府的女眷。
    四爷刚上马车还没走多久的功夫,女眷们早就在门房上等着了。
    其实,按照郑嬷嬷的意思,福晋该带着女眷们在府门口等着才是,但她说了不算么不是。
    快到午膳的点儿了,松格里这阵子喂弘晖喂上了瘾,本就不乐意出来迎接四爷,还想让她站在大太阳底下晒上大半个时辰?
    若是郑嬷嬷敢问出口,她就敢喷郑嬷嬷一头。
    等了小半个时辰,想着弘晖这会子肯定是饿了,松格里到底是没耐心继续等下去。
    “我身子不适,郑嬷嬷你带妹妹们在这里迎接爷,我先回去休息了。”还算是敬业的装了个柔弱,松格里甩甩帕子就回去了。
    回去路上松格里还有些后悔,她就多余出来这一趟,只常嬷嬷看着主子这么任性有些担忧,可她现在已经习惯了听主子的不多说话了。
    郑嬷嬷见福晋离开,脸色有些难看,看着福晋毫不犹豫的背影,想到德妃的训斥,她犹豫着到底是没敢开口。
    李氏和乌雅氏包括怀孕的武氏脸色都有些怪异。
    李氏是纠结着要不要给福晋上眼药,乌雅氏则是有些敬佩福晋了,她早就通过乌雅府里接到了消息,说是德妃又开始给四爷相看合适的秀女了。
    德妃一直没有过这心思,福晋进了趟宫,德妃就开始动起来了,若说跟福晋没关系,就见了鬼了。
    可……福晋真的有这么贤惠?还是不把四爷放在心上呢?她是不敢相信,竟然能有女子不把自己的丈夫放在心上的,可是这也不耽误她佩服福晋。
    看起来柔和软弱的福晋,并不像她看起来那么好欺负,在福晋变着法子惩罚李氏的时候她就知道了,这也决定了往后的时间里,乌雅氏比别人都清醒几分,轻易不会招惹福晋。
    武氏的想法比她们两个要单纯多了,福晋能借着身子不适先回去,她挺着大肚子也舒服不到哪儿去,只是看着郑嬷嬷的冷脸,她实在是没胆子说先回去。
    几个侍妾是不敢有什么想法的,就连凝棋,最多也就是嫉妒福晋说走就走的底气而已,虽说作为正院的侍妾,她跟着走的话也不是说不过去,可她到底还有几分小心思的。
    自从隔着窗户听四爷发了一通脾气以后,凝棋已经有很久没能见过四爷了,就算是再热,她也还是想见见四爷。
    所以,众人还是或坐或站在门房里,顶着闷热的空气等着四爷归来。
    被众人等着的四爷,并没有如康熙所想的那么松快,出宫前他去永和宫请安,本以为平平淡淡请个安就过去了,可谁成想他被德妃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
    向来对福晋没什么好脸子的德妃,这次竟然帮着福晋说话,还毫不客气的责骂他宠妾灭妻,不给福晋脸面。
    四爷有些憋闷,若说他平日里多宠着李氏几分,是有的,可是李氏不规矩,他也没视而不见啊!
    宠妾灭妻?他真的很冤,他是个极为重规矩的人,就是再喜欢李氏,他也没想让李氏越过福晋去,更何况现在他心里说不清道不明的……
    不管是管家权也好,还是对外的门面功夫也好,他都没想过交给福晋以外的后院女眷。
    即使上辈子,他因为种种原因,那么厌弃福晋,也没有把管家权放到别人手里,顶多就是在福晋身边多放几个自己的人,盯着紧了些而已。
    等下了马车,四爷看见郑嬷嬷领着一府的莺莺燕燕,唯独不见福晋的时候,这种憋闷感升到了极限。
    lt;/divgt;
    lt;/divgt;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