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东进的打的口号非常老套:清君侧,至于清的是哪个也非常的明显,就是在南京“残害”文武百官、威逼圣上的安国公鲁若麟。
其实左良玉急着东进南京,除了南京一帮失意者的盛情邀请之外,西安的李自成发兵襄阳,剑指武昌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左良玉与李自成他们糜战多年,大家有几斤几两分外清楚。如今李自成以贡献京师,控制北方的强势姿态南下湖广,左良玉思虑良久,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打不过。即使打赢了,损失也会非常惨重,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引兵东进。既可以享受江南的繁华,又可以保持实力,何乐而不为。
左良玉的东进檄文抵挡南京的时候,确实引起了巨大的骚动。
特别是那些勋贵和武将们,他们在鲁若麟的夺权行动中损失巨大,最期盼左良玉能够把鲁若麟干掉,或者赶走。
至于那些文官,同样有非常多的人不喜欢鲁若麟。究其原因,是因为鲁若麟实力太强,且不受他们控制,这让嚣张了近两百年的文官系统非常的不舒服。
皇帝朱慈烺的态度也非常暧昧。虽然他是鲁若麟一手扶持起来的,但是当初他并没有太多选择,只能依靠鲁若麟。现在到了南京,有了这么多的文武百官以及江南权贵们的支持,强势依旧的鲁若麟对他来说就不再是助力了,反而是巨大的威胁。
当然,在朱慈烺眼里,左良玉也不是什么好鸟。只要是不听朝廷和皇帝号令的武将都是乱臣贼子,朱慈烺最期盼的结果就是鲁若麟和左良玉两败俱伤,自己能够借机重新夺回朝廷的主动权。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京城里真正支持鲁若麟的人就是在太少了。
江南在鲁若麟的规划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肯定不能让左良玉进来破坏了。更何况左良玉身后还跟着一个李自成,他肯定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面对这样两个烧杀抢掠惯了的魔人,鲁若麟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军北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鲁若麟虽然有钱,但是此刻提朝廷打仗,肯定优先用朝廷的钱粮。不过鲁若麟在向朝廷申请钱粮的时候,立马碰了个软钉子。
没钱。
这就是户部对鲁若麟的回答。
鲁若麟也知道朝廷新立,确实没什么钱。但是在大战即将开始的紧要关头,朝廷一点办法都不想,确实就有些过分了。
“没钱?那前阵子修缮皇宫怎么就有钱了?皇帝登基大赏群臣就有钱了?各部衙门最近好像也增添了不少东西,难道这些都不花钱吗?安国军驻守江南几个月,朝廷可是一文饷银都没发啊。”鲁若麟冷笑道。
如今的安国军参议吴朝杰是鲁若麟身边的重要谋士,闻言问道:“那要不让陈阁老施下压?”
“不用,我们安国军不缺那点银子,只是这帮人的做派让人作呕。”鲁若麟摇摇头。
“难道就这么算了?”吴朝杰皱着眉头。
“算了,怎么可能?既然他们把事情做的这么绝,等到把左良玉干掉,再来收拾他们。”鲁若麟早就想对朝廷的那些官员们下手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对于朝廷的税收体制,鲁若麟早就看不顺眼了,只是现在他刚来南京,威信还没有确立,也不好太过强硬的干涉朝廷中的事务,所以暂时还没有动手。
等鲁若麟干掉左良玉,携大胜之威,再来对税收体制改革,估计那个时候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他们不是一直叫唤没钱吗?以为这样就可以难倒鲁若麟,其实鲁若麟就是要他们开这个口,为后面向那些权贵们收税埋下伏笔。
左良玉的大军确实多,浩浩荡荡近百万人,沿着长江开始顺流而下。至于身后的湖广诸城,左良玉直接就放弃了。从决定东进的那天开始,左良玉就没有打算回来过。
长江沿岸的大小船只被左良玉收刮一空,就这样还是有部分的人没有船坐,只能沿着长江两岸跟着船队东进。
左良玉东进,可是害苦了长江两岸的百姓。
左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毫无军纪可言,凡左军所过之地,几乎都是一片狼藉。钱粮被抢,青壮被抓走,那些年轻女子的下场更加悲惨,所作所为比那些农民军都要过分,称之为官军,简直是对朝廷的侮辱。
为了尽量减少左良玉对江南的破坏,鲁若麟在第一时间接到左良玉反叛的消息之后,就下令安国军沿江而上,阻击左良玉。
原本左良玉在上游,占尽地理优势,但是他的军队组织能力太差,当他的大军刚刚离开湖北,来到九江的时候,就正面碰上了严阵以待的安国军。
安国军是逆流而上,出击的距离也比左良玉远的多,居然还比左良玉先到九江,可见左良玉的大军有多差劲了。
这是安国军的舰队第一次深入内陆这么远,好在长江是华夏第一大河,安国军又非常的小心谨慎,这些远洋战舰一路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此次安国军远征到九江的人马总计有十万人,其中有八万的老兵,以及两万的新兵,大小战舰近两百艘。
安国军此次战役的主帅是孙富贵而不是鲁若麟,鲁若麟此时带着两万安国军以及数万新兵坐镇南京,看那些跳梁小丑们如何演戏。
其实鲁若麟对于与左良玉的战斗一点都不担心,出兵十万以及是非常看得起左良玉了。鲁若麟真正的麻烦其实是在南京,以及江南各地的权贵们。
以前有十万安国军镇压,这些人即使有想法也只能忍着,或者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现在左良玉东进,安国军的主力部队已经调走,他们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一时间那些还未来得及整顿的卫所纷纷起兵响应左良玉,高呼着“清君侧”的口号向南京城集结。
为了这次的行动,这些卫所老爷们也是拼命了,纷纷拿出家财,大肆招标买马,只要是能拿得起刀枪棍棒的都要,一时间居然让他们集结起了几十万人。
趁着安国军主力还在九江与左良玉对峙的机会,这些叛军不断的聚拢,开始从四面八方向南京城拥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鲁若麟直接将所有人马全都集中到了南京城,其他地方都放弃了,好像显得非常的害怕。
鲁若麟的举动大大的鼓舞了那些暗中的主事者,认为在如此局势之下,鲁若麟已经毫无胜算可言了。
南京城的局势非常的诡异,朝廷对于那些攻来的叛军只是发了几道不痛不痒的圣旨,要求他们退兵,并没有指责他们谋反,这个态度就非常暧昧了。
对于鲁若麟,内阁和朱慈烺都是好生宽慰,痛斥左良玉和那些叛军大逆不道,表明对安国军坚决支持的态度。
其实鲁若麟明白这不过是因为安国军还掌控着南京城,他们怕鲁若麟狗急跳墙而使的缓兵之计罢了。
既然他们在演戏,鲁若麟自然乐得配合,同样表现得极为强硬,一副与南京城共存亡的样子。
安国公府,鲁若麟书房。
“大都督,孙富贵那边来了战报,询问何时才能全力出击。”吴朝杰将一封密信送到了鲁若麟手里。
鲁若麟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
九江的战事已经开始了,局面看起来对安国军并不是很有利。虽然安国军抢先一步占领了九江城,但是城里的明军已经带着钱粮逃跑,投靠了左良玉,并对城池进行了一些破坏。
安国军虽然抓紧时间进行了抢修,但是依然未能恢复如初,毕竟时间太紧了。
按照孙富贵的想法,根本不用守什么九江城,直接对左良玉大军发起进攻就完事了。可惜鲁若麟为了引蛇出洞,命令孙富贵只守不攻,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不得发起进攻,所以九江的占据很快就陷入了拉锯之中。
左良玉大军打的很艰难,他们徒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始终无法突破安国军的防线。
安国军则打的非常的憋屈,明明拥有超强的战斗力,却要缩手缩脚的打,完全放不开,打的非常郁闷。
安国军只守不攻,其他人看不清里面的门道,以为左良玉占尽优势,自然愈发兴奋的起兵前往南京了。
“那些叛军到哪里了?还有多久到达?”鲁若麟问道。
“江北叛军已到达滁州,江南叛军已到达句容,预计还有七天左右就可以到达南京。”吴朝杰负责南京周边的情报工作,对叛军的情况比较了解。
“七天?这些废物们走得也太慢了吧。”鲁若麟皱着眉头。
“大都督,他们这已经是走的很快了,要知道他们可不是我们安国军,能够有这样的速度已经非常难得了。”吴朝杰苦笑道。
外面的人还以为鲁若麟害怕叛军的到来,那里知道鲁若麟早就等不及了,只想尽快结束这场闹剧。
“林镇远的军队到哪里了?”鲁若麟又问道。
“林将军的军队已经秘密抵达镇江附近,随时可以对南京城进行支援。”吴朝杰连忙回答道。
“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吧?”鲁若麟还是有点不放心。
“大都督放心,松江那边林将军起码留了一半的人马与那些叛军对峙,他们肯定不会知道林将军的精锐部队已经离开了。”吴朝杰补充道。
“恩,让林镇远注意隐藏行踪,能不能将那些老鼠们一网打尽,就看这一次了。要是将他们放跑了,再想抓起来就麻烦了。”鲁若麟叮嘱道。
“林将军久居江南,比我们更熟悉江南的情况,肯定不会漏出马脚。”吴朝杰对林镇远还是很有信心的。
“恩。”鲁若麟点点头。
鲁若麟来南京的时候,在松江驻扎的林镇远大军他并没有动,而是当做了后手。
林镇远现在手上有两万大军,是松江府及周边最强的军事力量。在那些叛军们绝对进攻南京时,自然不会忘记这个鲁若麟留在江南的钉子,安排了十几万大军进行围攻。
林镇远同样没有将那些乌合之众看在眼里,不过为了大局着想,只能与他们慢慢的纠缠,同时派出了五千精锐协助鲁若麟作战,目的就是将那些跳出来的家伙们一网打尽。
“大都督,最近那些勋贵们频频出城,明显是出去与那些叛军汇合的,要不要将他们留下来?”吴朝杰问道。
“干嘛留他们,让他们出去。只有他们出去了,才能将他们隐藏的所有力量都带来,到时候才能将他们的罪名钉死,多好的事情。魏国公最近在干嘛?”鲁若麟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
“魏国公最近没有任何动静,一直待在府里没有出来,也谢绝来客上门,安静得很。”吴朝杰回答道。
“徐家扎根江南近三百年,势力早就深入到了江南的方方面面,他想要与外界联系,方法简直不要太多。徐家是江南勋贵的领军人物,没有徐家点头,你以为外面的那些叛军能这么快聚集起来?徐文爵呢?”鲁若麟对徐家从来不敢轻视,想要真正将江南掌控在手里,徐家是必须要清除掉的。
“徐文爵也待在府里没有出来。”吴朝杰此时对这个消息也不敢太确定了。
“徐弘基那个老狐狸既然知道大战将起,肯定不会把徐文爵也留在南京城,只怕已经把他送出去了。”鲁若麟非常肯定的说道。
“城门一直是我们的人在把守,徐文爵怎么可能出得去?”吴朝杰还是有些不敢信。
“人家是南京城几百年的地头蛇,想要出去肯定有的是办法。黄良功和刘良佐现在在哪里?”对于马士英带来的这两队人马,鲁若麟在接手大都督之后就让他们回去了,按道理他们应该在回去的路上,但是现在恐怕就不一定了。
“最新的消息是他们在来安城就停住不走了。”吴朝杰轻声的说道。
“来安?与滁州不过上百里,看来这两位也是有想法的人啊。”鲁若麟笑了笑。
小说推荐
- 明末汉之魂
-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 实在闲得疼连载
- 最新章: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 汉室可兴
-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 长歌入汉关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 三国之蜀汉中兴
- 寒塘鸦影连载
- 最新章:第2214章 乌孙势力
-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 三宝神连载
- 最新章:第05章 妙计
- 三国之蜀汉复兴
-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 日出泉城连载
- 最新章: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 汉末文枭
- 不幸之人,穿越不祥之夜!这里有道不尽的骨肉亲情,有数不尽的兄弟情义,有诉不完的儿女情长,亦有掺杂着血与泪的沙场争锋!谋士如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猛将如雨,金戈铁马,挥戈长啸,看江山花落谁家?那年,花开正好,那年,血染征袍,那年,少年意气风发,那年,女儿豆蔻年华!乱世将至,英雄并起,有人
- 李奉先字孔明连载
- 最新章:第390章 大战一触即发
- 汉当兴
-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 冼青竹连载
- 最新章: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 汉兴
-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 硕鼠就是我连载
- 最新章:第497章春4
- 兴汉室
- 无系统,不yy,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 武陵年少时连载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偿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