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明末之兴汉》441.惶恐的大汉奸们(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在经过了好几天艰难的谈判后,金州军与满清终于达成了妥协。
为了达成议和,满清进贡朝廷战马三万匹,其中有一万匹就是给金州军的。
另外满清同意一次***一万匹战马给金州军,以换取自身急需的各种物资。
金州军除了粮食,不缺其他物资,用来换战马也无所谓,只要目的能够达到就行。
就这样,金州军变相的达成了拿到两万匹战马的目标。
对于各自疆域的划分,最终金州军还是让了一小步,以辽阳南边五十里为边界,使得满清保留了一些矿区,其他的都归金州军所有了。
对于这个结果,岳托已经尽力了。原本金州军是一块矿石都不想留给满清的,后来还是岳托用战马相要挟才勉强保留了一小半。
当协议的最终文书送到鲁若麟面前时,鲁若麟只是简单的看了看,就直接签字用印交给了吴朝杰。
“就这样吧。”鲁若麟脸上看不到一点兴奋。
“都督可是对协议有不满的地方?”吴朝杰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有啊,这几个条件还不错,特别是战马的事情,办的很漂亮,我很满意。”鲁若麟夸奖了一句。
“那为何都督兴致好像不高?”吴朝杰疑惑道。
“朝杰,你认为这个协议可以维持多久的和平?”鲁若麟问道。
“这个,就看鞑子识不识趣、听不听话了。”吴朝杰嘿嘿一笑。
“鞑子表现得再乖巧,只要我认为有必要,该灭还是要灭的。”鲁若麟语气平淡,但是说的话却杀气腾腾。
“那都督是顾忌朝廷的反应?”这是吴朝杰能够想到的最大可能。
“也不是顾忌,只是不想和朝廷撕破脸罢了。”鲁若麟纠正道。
“都督,请恕属下妄自猜测,我们金州军只要发展下去,与朝廷撕破脸是早晚的事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吴朝杰偷偷的看了鲁若麟一眼。
要说金州军的一众官员们不希望鲁若麟建邦立国肯定是不可能的,开国元勋啊,这个诱惑不是一般的大,谁不想青史留名。
要是金州军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就算了,偏偏以金州军的实力完全可以争一争,而且机会相当大。鲁若麟却一直甘愿屈居在朝廷之下,不但帮朝廷赚钱,还帮朝廷打仗。就这样还要遭受朝廷的猜忌和算计,金州军底下的官员们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朝杰,你说世人是喜欢忠贞之士还是噬主之人?”鲁若麟问道。
吴朝杰马上就明白了鲁若麟的意思,连忙辩解道:“都督怎么能说我们是噬主呢?我们不过是名义上属于朝廷罢了而且是朝廷先对不起我们的。”
“世人可不会这么想。只要我们承认过是朱明的臣子,那么与朝廷作对就是叛臣即使夺取了天下也会留下污点被世人所诟病。”鲁若麟摇摇头。
“成王败寇,只要我们成功了史书还不是我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吴朝杰辩驳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再说我也不想背上这个污名。”鲁若麟笑了笑。
吴朝杰没辙了苦笑道:“早知道就不做这个名义上的臣子了。”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归附朝廷还是为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否则也不会有金州军今日的模样。所以在归顺朝廷这一点,我是不后悔的。”鲁若麟并不认为投靠朝廷就是败笔。
以当时金州军的实力,保持独立固然有好处但是也无法从朝廷借到力。特别是人口和资源上的攫取不在名义上归顺朝廷,根本达不到那个规模。
“只是被这个名义捆住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吴朝杰长叹一声。
“你认为这朱明王朝还能存在多久?”鲁若麟问道。
“按照我们的分析,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朝廷应该坚持不了几年了。”吴朝杰小声的说道。
“如果朱明灭亡,谁最可能是凶手?”鲁若麟追问道。
“如果我们不插手十有八九是农民军。”吴朝杰信心十足的说道。
“既然有人帮我们出手解决这个麻烦,我们干嘛要去做恶人留下污点?做渔翁不好吗?”鲁若麟微笑着说道。
“都督的意思是……”吴朝杰恍然大悟。
“当叛徒和为主上报仇雪恨哪个更得人心?”鲁若麟追问道。
吴朝杰点点头,“属下明白了。”
“满清之所以认可这份协议无非是觉得朝廷多少对我还有些约束,协议的内容有一定的保障。如果有一天朝廷不在了或者自顾不暇的时候这份协议能有什么用?和废纸没什么区别就看我们什么时候想撕毁了。”鲁若麟讥笑道。
“那岂不是要便宜鞑子几年。”吴朝杰不甘心的说道。
“几年?你也太小看农民军或者说李自成的威力了。最多一到两年,朝廷就抵挡不住的。”鲁若麟的话石破天惊。
“一两年?这么短吗?朝廷还有九边精锐,怎么可能连两年都坚持不住?”吴朝杰有些不相信鲁若麟的判断。
“九边精锐?现在除了关宁军和宣府军还有一点战斗力,其他的边军早就烂透了。何况农民军大势已成,天下苦朱明已久的百姓早就迫不及待了,朱明大势已去,只怕败亡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鲁若麟讥笑道。
吴朝杰默默无语,但还是不敢相信统治天下近三百年的大明会像鲁若麟说的那样败得那么快。
在拿到鲁若麟的认可后,陈新甲和岳托都松了一口气,满清与大明议和的最大障碍消除了,朝廷才会正式与满清缔结合约,并封赏多尔衮。
剩下的就没鲁若麟什么事了,陈新甲和岳托一起回转京师,在那里还有最后的程序要走。
很快,朝廷就昭告天下,满清正式臣服于朝廷,多尔衮从此去帝号,接受朝廷册封的满清王。
这个国号也是岳托据理力争的结果,朝廷的本意是想赐一个归义王、顺义王之类的名号,以此彰显朝廷天下共主、威服四夷的功绩。
可惜岳托嫌那些封号太丢脸,好歹多尔衮是自请撤去帝号,怎么能用那种羞辱性的王号?坚持要朝廷册封多尔衮为清王。
朝廷别的地方不行,在礼仪这种事情上那是真的较真到苛刻的地步。一字王除了大明宗室,其他人还没封过,更不可能给他们眼中的蛮夷。
结果就是议和的事情三两下就搞定了,结果为了封号的名字问题吵了整整七天才最终定下来。最后双方各退了一步,多尔衮得到了满清王的封号,享受大明亲王待遇。
既然多尔衮变成了满清王,那么底下臣子的爵位肯定要跟着往下撸了。王爷变公爷,公爷变侯爷,一级级的往下降吧。
满清接受朝廷册封对北面各方势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蒙古各部来说,他们对满清的态度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科尔沁蒙古各部原本与满清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满清忠实的盟友。但是在满清与金州军的战争失利,丢失近半地盘之后,科尔沁各部对待满清的态度就开始变得暧昧起来。
在满清接受大明册封之后,这种离心力开始愈发变得明显,大量蒙古骑兵以各种借口离开满清回到了蒙古。并且进贡给满清的牲畜开始减少,时间上也在有意拖延。
草原民族畏威不畏德真的是没有说错,他们永远跟随最强者,一旦发现头领不行了,翻起脸来也是毫不犹豫。
对此多尔衮早有心理准备,他实在太了解蒙古人了。只是现在大局还未稳定,他无暇敲打蒙古人,但是这笔账他绝对会记着。
对于多尔衮接受朝廷的册封,受到影响更大的还有一群人,那就是投靠满清的那些汉奸们。
这些汉奸们大多是走投无路,或者妄图搏一把富贵才栖身满清为奴的。现在满清眼看着不行了,他们又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他们现在显得格外的惶恐。
皇太极当初为了拉拢汉人册封了几个汉人王爷,分别是孔有德为恭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因三王名字中都有顺字故而称为三顺王。
其中耿仲明跟随代善战死在盖州城外,满清的汉人王爷只剩下孔有德和尚可喜了。
只是现在多尔衮都只能自称王爷,孔有德和尚可喜的爵位自然也被下调,并且是直接降为侯爵,分别是恭顺侯和智顺侯。
爵位的降低还是次要的,满清的汉人们看不到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满清在这场大溃败中一片混乱,连自己的满族人都无法全部保全,更不用说那些汉人奴隶了。除了送给金州军的那些汉人,还有很多汉人死在了迁移的途中以及因为粮食匮乏而饿死,其中就包括不少汉军的家属,因此汉军士兵对满清普遍心怀怨恨,只是不怎么敢说出来罢了。
满清高层也察觉到了这一点,特意将绝大部分汉军士兵调到了远离金州军的地方,防止他们发生叛乱。
孔有德和尚可喜夹在满清和汉军士兵之间,两头不讨好,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其实他们还算好的,至少手里还有兵权,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满清还要适当的拉拢一下。那些在满清朝廷中当官的汉人,比如像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些人就要惨得多,正在逐渐被边缘化,前途更加暗淡。
孔有德、尚可喜,以及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些人不比普通汉人,还有回归华夏的可能。他们作为声名在外的大汉奸,一旦被朝廷和金州军抓到的话,很有可能被凌迟处死,所以即使再困难也只能跟着满清一条道走到黑。
朝廷不是没想过要引渡这些大汉奸,但是满清为了自己的脸面着想,拒绝了朝廷的要求。朝廷为了大局,拉拢满清,也没有坚持,暂时放弃了这个要求。
但是这个事情也给孔有德他们敲响了警钟,使得他们时刻生活在恐惧之中。
满清已经失去了争霸中原的雄心,只想在辽东的一亩三分地里苟延残喘,孔有德他们的价值也就跟着大大降低了。
为了自救,孔有德他们也顾不得满清的猜忌,几名满清中比较重要的汉人大臣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范大人,你足智多谋,你说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孔有德直言不讳的问道。
“孔侯爷你们是怎么打算的?”范文程不答反问。
“范大人是担心我们怀有二心?这个请放心,我们和大清休戚与共,绝对不会背叛大清的。”孔有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范文程这才稍微放心的点了点头。
满清对汉人现在戒备的很,像这样的聚会满清肯定会安排耳目,真要是谋划造反,他们绝对活不过今天。
不过这样明目张胆的聚会,只要是稍微理智点的人也知道不可能是谋划造反的事情。
“现在我大清局势艰难,想要王爷重视我们,我们就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行。”范文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连命都可以交给大清,还要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尚可喜愁眉苦脸的问道。
“这年头命可不值钱,王爷也不差为他效死的人,关键是如何体现我们汉人对大清的价值,使得王爷重新重视我们。”范文程看不起动不动就把不要命挂在嘴边的人,实在太没技术含量了。
“范大人,你就别打马虎眼了,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吧。”孔有德懒得猜哑谜了。
“我大清失去了南部的大片土地,现在真正核心的土地只剩下辽阳和盛京一带了。辽阳那边紧挨着金州军,随时都有被攻打的危险,显然不能作为大清的大后方,那么唯一安全的地方只有盛京了。”
“但是盛京周边土地有限,不可能养活所有人,为了大清的长远打算,就必须开拓新的土地。”
范文程得想法有些新奇,大清的土地多的是,但是适合耕种放牧的地方并不多,都是原始森林和荒地,开发起来非常困难。
“开拓新的土地?开拓哪里?”众人有些发蒙。
“向北开拓。”范文程一语惊人。
440.洪承畴和多尔衮(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442.自救(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小说推荐
明末汉之魂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实在闲得疼
连载
最新章:
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入汉关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三国之蜀汉中兴
寒塘鸦影
连载
最新章:
第2214章 乌孙势力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三宝神
连载
最新章:
第05章 妙计
三国之蜀汉复兴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日出泉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汉末文枭
不幸之人,穿越不祥之夜!这里有道不尽的骨肉亲情,有数不尽的兄弟情义,有诉不完的儿女情长,亦有掺杂着血与泪的沙场争锋!谋士如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猛将如雨,金戈铁马,挥戈长啸,看江山花落谁家?那年,花开正好,那年,血染征袍,那年,少年意气风发,那年,女儿豆蔻年华!乱世将至,英雄并起,有人
李奉先字孔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 大战一触即发
汉当兴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冼青竹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硕鼠就是我
连载
最新章:
第497章春4
兴汉室
无系统,不yy,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偿所望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