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明末之兴汉》260.鲁若麟进京(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望着远处的京师,鲁若麟心中充满了好奇。
如今的京师被高大的城墙所包围,如同一头巨兽盘踞在大地上。
后世繁华的首都已经将自己的都市圈扩展到了七环,成为了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如今的京师除了城墙里面的部分,外面都是农田和荒野。
曾经京师城外也有一些小镇和村庄,不过自从鞑子开始频繁入关之后,京师城外的这些聚居区被破坏殆尽,也没有人敢再待在城外了。
鲁若麟大致估算了一些脚下的位置,这里应该是在三环附近吧,要是在后世一平米起码要大几万,现在则是一片荒废的农田。
看来再好的地段,没有足够的武力保证安全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实力震慑敌人,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强盗眼中的肥肉而已。
进京之前,山西范家的管事跑到天津找到鲁若麟,想要与鲁若麟合作做生意,被鲁若麟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了。其实是鲁若麟看不上这些卖国商人,只是暂时不想撕破脸打草惊蛇罢了。
那个管事还在那里大肆吹嘘鲁若麟被言官弹劾,处境艰难,范家可以助一臂之力的时候,朝廷下诏让鲁若麟进京受封的圣旨正好到了天津,让这个范家的管家颜面全无的落荒而逃了。
范家不会知道,只要鲁若麟手里握有金州军这支强军,又不造反,朝廷是绝对不会把鲁若麟怎么样的,这就是实力的保障。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没有实力,都只会被外人欺负,没有人会怜悯你的。
鲁若麟此次奉命进京是带着近卫师一起来的,随行的还有德王一家以及经过筛选的清军俘虏们。
对于进京是否安全的问题,鲁若麟也曾经和参谋司仔细的分析过,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鲁若麟不自己作死,朝廷是不敢把鲁若麟怎么样的。
鲁若麟不比其他的招安势力,手底下有钱、有兵、有地盘,从京师到江南,这两个朝廷绝对的要害之地都在金州军的攻击范围之内,除非朝廷想鱼死网破,否则绝对不敢杀害或者扣留鲁若麟。
要是金州军一怒之下和满清勾结在一起,大明朝廷覆灭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朝廷也不是曾经的朝廷了,当年朝廷敢杀招安的汪直,是因为朝廷还有强大的武力和财力做后盾。如今的朝廷风雨飘摇,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
朝廷虚弱到连农民起义军都要招安,那怕他们挖了崇祯在凤阳的祖坟,崇祯都要忍下来,实力更强、更可怕的金州军朝廷是万万不敢逼反的。
何况鲁若麟这次进京如果全身而退,对于朝廷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至少证明朝廷是真心想要接纳招降势力,并保证他们安全的。
所以鲁若麟进京看似冒险,其实安全得很。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鲁若麟还是带了近卫师一起进京。
近卫师小一万人的兵马,既不会太过于刺激朝廷,又能够带来足够的震慑,正好合适。
金州军俘虏的三千多清军俘虏经过了严格的甄别和筛选,有近两千人加入了火凤营,正在接受洗脑、惩罚性劳动以及严格的训练。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鲁若麟手中的利剑。
至于剩下的清军俘虏,鲁若麟全部带到了京城准备交到朝廷手中,是死是活就看朝廷的意思了。
以朝廷的脾气和秉性,这些俘虏的下场可以预料不会太好,何况崇祯现在正在气头上。
不过这些俘虏也是罪有应得,他们基本都是在入关时犯下了严重的罪行,都有肆意杀害百姓的行为。
其实清军几乎人人都有杀害过大明百姓,只是这些被送给朝廷的俘虏格外恶劣一些,他们之中有些人甚至以杀害百姓为乐。这样的人鲁若麟是绝对不会留下来的,正好送给朝廷出气,也算是废物利用。
德王一家则是因为朝廷最近烦心事太多,一时顾不上他们,以至于滞留天津多日,前几天才有宫里的太监前来迎接他们进京面圣。
作为第一个曾经失陷落入外敌手中的大明亲王,要不是卢象升和黄济将他换回来,只怕性命都要保不住。作为苦主,朝廷肯定是要给他一个说法的,至少要安抚补偿一下,否则天下的宗亲都不会干的。
既然朝廷裁撤了各地王府的护卫亲军,那么朝廷就要承担起保护各地王府安全的责任,否则这些王爷们肯定要闹起来自己招兵买马的。
只是这样的行为朝廷肯定不会允许,一旦这些有钱有势的王爷们招兵,那就是天下大乱的前奏。朝廷好不容易将这些王爷们的爪牙都剁掉了,绝对不可能允许他们再长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抚和补偿德王也是做给天下的宗亲们看的,让他们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人,这京师城真是壮观啊。”并骑在鲁若麟身边的周永生望着京师城感叹道,眼中带着一探究竟的兴奋。
“帝国中枢、朝堂所在、皇帝居所,能不大吗?”鲁若麟淡淡的说道。
见识过了后世的繁华,这个时代再大的城池也不可能引起鲁若麟多大的波澜,最多是觉得有些新奇罢了。
对于鲁若麟的进京,朝廷还是非常重视的,前来迎接的官员乌泱泱的一大片。
打头的就是阁老杨嗣昌,虽然不是薛国观,但是作为最受崇祯宠信的阁老,分量依然很足,也算是给足了鲁若麟面子。
跟在杨嗣昌后面的有兵部、礼部、宗人府的官员,鲁若麟的兵马不可能全部进京,朝廷也不会允许,只能听兵部的安排在城外驻扎。
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前来接收战利品和俘虏,因为崇祯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来提振军民士气,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
宗人府的官员则是来迎接德王一家的,明朝的亲王很少有能够进京的,宗人府不得不重视起来。何况人家德王是来京师找皇帝诉苦的,更加不能怠慢了。
杨嗣昌先去拜见了德王,毕竟德王地位最尊贵。
在抚慰完德王,走完过场之后,杨嗣昌等来了鲁若麟。
鲁若麟带着一帮亲卫来见杨嗣昌,行至近前翻身下马,龙行虎步的快步走到杨嗣昌身前,抱拳屈身道:“末将金州总兵鲁若麟拜见杨阁老。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免礼,鲁总兵一路辛苦了。”杨嗣昌话音刚落,鲁若麟回复一声“谢阁老”之后马上站直了身躯。
这时杨嗣昌仔细打量了下鲁若麟,虽然鲁若麟的名字在他耳朵里都快起茧了,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鲁若麟。
鲁若麟身材高大,皮肤有点偏黑,非常健壮。身上全副武装,是标准的武将打扮,但是打理得非常干净。行礼过后身躯站得笔直,面带微笑的看着杨嗣昌,神情淡然,全然没有其他武将的那种畏惧和献媚。
自信、昂扬,沉稳、内敛,完全不似一个粗鄙武夫。想到陈新甲所说的鲁若麟虽然不通诗文,但是其他方面的学识非常渊博,连陈新甲都自愧不如,杨嗣昌心中也就释然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才能、白手起家创下偌大基业的人怎么可能会自卑呢?
杨嗣昌虽然鄙视武将,但是对于有才能的人还是非常宽容的,所以见到鲁若麟的第一眼就满是欣赏,并没有因为鲁若麟未给他行跪礼而生气。
不是特别佩服的人,鲁若麟是不会下跪的。他可以给卢象升行跪礼,那是因为卢象升的所作所为值得鲁若麟那么做。但是在鲁若麟心中,杨嗣昌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算起来鲁若麟还是杨嗣昌这条线上的人,是他和陈新甲的盟友,这样一个割据一方的实权武将,绝对是杨嗣昌和陈新甲在朝中的最大奥援。
只不过杨阁老认为鲁若麟还不是很听话,需要一点挫折和磨砺,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制造点麻烦,使得鲁若麟更依赖自己。
“兴汉不远千里进京勤王,一路追击鞑奴至关外,斩杀鞑奴上万,解救数万被俘百姓,大展我皇明威风,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皇上得知鲁总兵来京,不甚欣喜,特命本官为尔等接风洗尘,入京接受封赏。”杨嗣昌从身边侍者端着的托盘上拿起一杯酒,递向了鲁若麟。
老规矩,战绩扩大、损失缩小,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宣传需要。
鲁若麟连忙单膝跪下,双手接过酒杯,“谢吾皇圣恩。”然后一饮而尽。
“请鲁总兵入城。”杨嗣昌做了个请的手势,鲁若麟连忙说道:“还请阁老先行。”
杨嗣昌也没有推辞,点点头坐上了轿子。
这大明朝可没有阁老为武将牵马坠凳的传统,文贵武贱是深入骨髓的,能够得到阁老郊迎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
鲁若麟的近卫师肯定不可能都进城,只有一个营的警卫兵马随同鲁若麟一起进入京城。
近卫师里的士兵已经是金州军里装备最好、素质最高、战斗力最强的了,警卫营又是近卫师里的翘楚。个个都是彪形大汉,全是从各个部队挑选出来的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警卫营人人都装备有铠甲、手弩、短铳、战刀,并且全都有配备上好的战马。警卫营是加强营编制,全营有近500人,是护卫鲁若麟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都是对鲁若麟忠心耿耿的人,绝对可以为鲁若麟而牺牲自己的。
近卫师其他的士兵自然有兵部的官员负责安置,俘虏也暂时留在了城外,等候献俘时再一起进城。
因为到京的俘虏数量与鲁若麟上报的不一样,兵部的人还提出了质疑。不过俘虏的数量在开平的时候就已经核对过了的,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所以鲁若麟曾经俘虏三千多鞑子是没有疑问的。
鲁若麟借口鞑子太多带到京师不安全,其他的都送到辽南去了,让兵部的官员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在鲁若麟带到京师的俘虏也有近一千,足够办一场热热闹闹的献俘仪式了,所以兵部的官员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鲁若麟将周永胜留在了城外掌军,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周永胜将警卫营营长邢广才拉到身边,严肃的说道:“广才,一定要保证大人的安全,哪怕是你们全都死光了,大人也不能有一点闪失。”
“师长放心,想要动大人,除非我们都死光了。”邢广才连忙点头应是。
“要是大人有什么万一,你们即便死光了又有什么用?保持警惕,一旦情况不对立即通知我,我马上派兵接应。”周永胜严厉的批评道。
“是!末将明白!一旦情况不对立即护送大人出城!”邢广才说道。
周永胜这才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永胜和邢广才都配备了对讲机,而且带足了备用电池,以保障在突发情况下维持城里城外的联络畅通。
杨嗣昌挑开轿子的帘子,看了看后面随鲁若麟一起入城的警卫营,心中大为羡慕。
这绝对是一支劲旅,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行动之间极有章法,将鲁若麟死死的护在中间,警惕的观察着周边的动静。
这支队伍除了战马偶尔的嘶鸣,几乎鸦雀无声,无形之中都透露着一股杀气。能够有这样的强军,难怪可以视鞑子如无物。
五百人虽然不少,但是相比十几万人驻扎的京师又算不得什么了,杨嗣昌一点也不担心鲁若麟的警卫营进了京会对朝廷有什么影响。
不过对于鲁若麟如此谨慎杨嗣昌也很理解,毕竟进了京城就等于将主动权交到了朝廷的手上,不能不小心一点。
好在朝廷并没有出手对付鲁若麟的想法,至少这个时候不会有,所以对于鲁若麟带500精锐进京杨嗣昌也没有怎么在意。
鲁若麟和警卫营被安排在了驿馆,单独给他们配备了一个大大的院落。在这里鲁若麟他们将休整两天,养足精神,在三天后参加献俘仪式。
朝廷对这个仪式非常重视,毕竟这是朝廷难得的遮羞布了,所以专门派了礼部的官员前来沟通指导,保证仪式举行得浩大顺利。
鲁若麟在京师里没有几个熟人,又是刚到,所以也没有人前来拜访,安安静静的休息了一天,但是收到的拜帖却有好几张,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成国公折叠朱纯臣的请帖了。
259.大开杀戒
261.两个选择(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小说推荐
明末汉之魂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实在闲得疼
连载
最新章:
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入汉关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三国之蜀汉中兴
寒塘鸦影
连载
最新章:
第2214章 乌孙势力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三宝神
连载
最新章:
第05章 妙计
三国之蜀汉复兴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日出泉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汉末文枭
不幸之人,穿越不祥之夜!这里有道不尽的骨肉亲情,有数不尽的兄弟情义,有诉不完的儿女情长,亦有掺杂着血与泪的沙场争锋!谋士如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猛将如雨,金戈铁马,挥戈长啸,看江山花落谁家?那年,花开正好,那年,血染征袍,那年,少年意气风发,那年,女儿豆蔻年华!乱世将至,英雄并起,有人
李奉先字孔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 大战一触即发
汉当兴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冼青竹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硕鼠就是我
连载
最新章:
第497章春4
兴汉室
无系统,不yy,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偿所望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