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明末之兴汉》242.怀柔
“部堂,此战大局已定,应该不会有什么波澜了。如何上奏朝廷还要部堂多多辛苦一下了。”鲁若麟和陈新甲一起站在城头上,望着远处不肯退去的清军,神情非常放松。
野战都不怕清军,守城更加不在话下,鲁若麟和陈新甲信心足得很。
陈新甲一直在琢磨上奏朝廷的事情,这次的功劳太大,已经不是他和鲁若麟吃得下的了。要是不想做孤家寡人,最好将功劳分一些出去换取利益。
只是这些功劳绝大部分都是金州军打出来的,陈新甲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没有鲁若麟的配合是无法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
陈新甲还在思考怎么说服鲁若麟接受自己的分配方案而不至于闹僵了,鲁若麟就主动提及了这个话题,而且似乎有把主动权交到自己手里的意思,让他非常意外。
“哦,兴汉就这么放心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我吗?”陈新甲继续试探道。
“重要?那是对部堂重要,对我来说杀一万鞑子和杀一千鞑子有什么区别吗?”鲁若麟双手一摊,肩膀一耸,嘴角带着一丝自嘲的讥笑。
陈新甲对鲁若麟的态度有些愕然,随即明白了鲁若麟的意思。
朝廷不可能因为鲁若麟的战功给予他更多的实际利益和权力,最多在爵位和官位上做一下文章。
甚至都不会允许鲁若麟到京城中枢为官,除非鲁若麟放弃现在的一切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富家翁式高官。
显然这绝对不是鲁若麟愿意接受的。
这个话题有点敏感,陈新甲避开不谈,回到开始的轨道:“也好。风头太劲对金州军也没什么好处,适当让一些出来反而更好一些。”
“部堂看着办吧,只要不亏待手底下的儿郎们就好。”这种事情鲁若麟不精通,上次入京师作战卖出去的鞑子首级就有些吃亏了,这次还是交给内行的人来弄好了。
对于鲁若麟的信任陈新甲也很满意,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首级换回来的银子比起朝廷的赏银只多不少,这个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再让他们帮你收拢一些工匠、流民送到天津去。”
“这个可以有,越多越好。”鲁若麟喜笑颜开的样子让陈新甲不知道为什莫名的有些心酸。
要是朝中大臣们都像鲁若麟一样将心思放在发展上,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国事也不至于颓废至此了。
“只要将首级撒出去一些,朝中对你的非议就会少很多,对你以后发展会有不少的好处。”陈新甲现在已经慢慢在心态上有了一些改变。
既然事实已经如此,自己与金州军几乎两位一体,适当的给鲁若麟一些助力对陈新甲也是有好处的。
只要金州军在外面一直强盛,作为朝廷与金州军联系的纽带,陈新甲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没有人会愿意冒着惹怒一个实权军阀的风险去对付陈新甲,内外联手、互为依靠,朝廷为了自身利益也需要一个与金州军沟通的渠道。
“如果可以,山东和江南那边适当照顾一些,以后还要与他们经常打交道的。”鲁若麟恬着脸说道。
对于鲁若麟打蛇上棍的性子陈新甲没好气的瞟了一眼,“本官知道了。”
其实陈新甲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兴奋莫名。
这次金州军的功劳之大,前所未有。而明军和地方官府遭受的损失同样前所未有的巨大,如果没有过硬的功劳,将会有一大批武将和官员职位不保,甚至有性命之忧。
而手握金州军功劳分配的陈新甲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将会有大批的官员和派系找上门来。陈新甲会变得炙手可热、人人巴结,什么举人出身,那都不叫个事儿,鞑子首级不香吗?
更重要的是陈新甲的成功将会大大稳固杨嗣昌在内阁里的地位和崇祯心中的分量,权势与地位也会大大提升。
想到在朝中的局面将因此而大变,陈新甲心中火热。
“鞑子迟迟不退,难道是在等皇太极?”鲁若麟见清军即不进攻也不撤退,心中有了猜想。
陈新甲听了顿时一惊:“奴酋要来?”
虽然大家对满清言语之中多有蔑视,但是从心底里还是非常惧怕和敬畏的。
对于皇太极这个比老酋努尔哈赤更厉害的角色,陈新甲充满了惧怕和好奇。
鲁若麟也是神色凝重:“应该是的。这次鞑子的援军就是皇太极亲自统领的,这些只是前锋部队罢了,后面应该还有大军没到。”
人的名树的影,皇太极人还没到,陈新甲就开始紧张了:“兴汉,我们还是不要麻痹大意,这城防是不是要加固一下?”
“部堂不用担心,清军应该不会攻城。即使他们攻城,我也有把握让他们头破血流。”只要火药、箭矢足够,鲁若麟有绝对的信心守住冷口城。
现在经过几次大战,金州军的战备物资还有一半未动用,足够进行一场大型战斗了。想要拿下冷口,就要看皇太极愿不愿用人命来堆了,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成功。
想到金州军以往的战绩,又是守城,陈新甲也安心下来。
“不过也不能太大意,城防就由我们来接管吧。”金州军自己守城当然信心十足,但是换了其他人还真不敢打包票,还是用自己人放心一些。
这一夜相安无事,清军并没有试图夺取冷口,似乎还在等皇太极的命令。
赶了一天一夜路的金州军士兵和百姓们也早早入睡,心里格外的安宁。
第二天上午,更多的清军来到了冷口关外,最醒目的就是由庞大的仪仗队伍组成的皇太极御驾。
随着皇太极的到来,清军那里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之声,原本有些颓废的士气立刻就升了起来。
皇太极在军队里转了一大圈,狠狠的刷了一下存在感,这才来到了中军大帐。
刚刚在外面的时候还满脸微笑、信心十足的皇太极,在进入大帐的一刹那脸色就阴沉了下来,令周围的温度都低了几度。
岳托和巴哈纳及手下的几员重要将领跪在大帐的中间,连头都不敢抬起来。济尔哈朗自知折损了太多的两黄旗旗丁,责任不小,也跪在大帐中间等候皇太极发落。
等到皇太极在主位上坐定,大帐中的将领们跪地高呼:“参见皇上!”
皇太极正在气头上,迟迟没有叫起,众将跪在地上噤若寒蝉。
皇太极盯着岳托他们足足看了几十息,也不知道在心中酝酿着什么,才最终开口道:“平身吧。”
众将这才高呼:“谢皇上!”慢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不过大帐中间跪着请罪的几个人仍然跪在地上没有起身,等待皇太极发落。
“济尔哈朗,你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发动进攻,致使众多大清勇士们战死,实在令朕痛彻心扉,你可知罪?”皇太极厉声喝问道。
“臣无能!臣知罪!请皇上责罚!”济尔哈朗光棍得很,根本就不辩驳,直接认罪认罚。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统军失职,理当重罚。降济尔哈朗为多罗郡王,罚俸一年,并削两个牛录以示惩戒。”皇太极雷声大雨点小,对济尔哈朗的惩罚不疼不痒,可谓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臣领旨,谢皇上宽恕之恩。”济尔哈朗连忙磕头谢恩,脸色的表情非常诚恳,让皇太极很满意。
“平身吧。”皇太极轻声说道。
“喳。”济尔哈朗连忙起身,退到一旁。
处置完济尔哈朗这道开胃菜,真正的大头戏还是在岳托这里。
岳托当初在皇太极登基之时曾鼎力拥护,可谓功劳甚大。只是岳托能征善战,立有很多的战功,引起了皇族中人的嫉妒。加上皇太极对他和代善父子俩的忌惮,爵位几次升降,这其中就有皇太极又拉又打的影子。
皇太极对岳托的才能是又爱又怕,加上岳托一直支持自己,又是代善的长子,所以在岳托的处置上皇太极也不能太草率。
“岳托,你自己说说该当何罪?”皇太极将难题交给了岳托自己。
“臣罪该万死,有负皇上重托,损兵折将、一无所获,还要劳动皇上救援,实在无能至极,恳请皇上处死微臣,以正国法。”岳托虽然罪责重大,但是满清皇族还没有因战事原因处死近支皇族的先例,所以看似危险,其实活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何况岳托还是代善的长子,皇太极的拥立功臣,皇太极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处死岳托。
“你确实该死!损兵两万余,实乃我大清从未有过的耻辱。而且还丢失了大军好不容易获得的战利品,使得大军徒劳无功、虚耗钱粮,甚失朕望。贝勒岳托出师不利、深负朕恩,令夺去岳托贝勒爵位,送盛京圈禁看管。”皇太极最终还是留了岳托一条性命,不过身上的爵位和官职全部被剥夺,也失去了自由。
“臣谢皇上不杀之恩。”岳托没有辩驳,败了就是败了,任何理由都没有用。“这是臣战败之后的一些悔悟,希望皇上以此告诫诸将不要重蹈臣的覆辙。”
说完岳托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双手托起。马上就有近侍走上前拿起奏折转交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打开奏折,里面详细记述了与金州军几次交战的经过,以及金州军的武器装备情况、作战风格、战斗意志、指挥方式等情况。里面不但有大量的客观描述,还有岳托对此的分析以及应对。
奏折中分析了清军和金州军的各自优劣势,以及一些如何扬长避短的设想,可以说这份奏折耗费了岳托大量的心血,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战斗经验总结和指导。
皇太极对于岳托能够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学习和反思还是非常满意的。而且这份奏折的实际作用也非常大,对于以后制定与金州军的作战计划非常有帮助。这份才能与眼光确实非常人能比,难怪会受到皇族们的嫉妒和打压。
“回盛京后好好反省。”皇太极处置完之后,语气平淡了许多。
“臣遵旨。”岳托连忙磕头谢恩,然后被卫兵带出了大帐。
处置完岳托之后,岳托手下的将领们也收到了处罚,全都被夺去职位,打了鞭子,送到军前效力去了。圈禁这样的处罚,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到的,只有皇族才会有那样的待遇。
“敌军据守冷口,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大家都议一议吧。”处理完岳托的事情,皇太极开始商议金州军的问题。
大家因为岳托和济尔哈朗的事情,都不敢轻易表态,最后还是范文程出列说道:“启禀皇上,我军奔袭而来,器械不足,攻打冷口实为不智,不如劝降。”
“劝降?这些贼军屡犯天威、顽冥不化,是那么好劝说的吗?”索尼出言反驳道。
范文程得意的笑了笑,说道:“即便不成又如何?此举正好展示了皇上的宽宏大量、不拘一格,只要我们的条件开得优厚一些,世人自然会知道皇上不计前嫌、气吞山河的气魄。而且这金州军与明廷不过是貌合神离,只要我们对其重视一些,不断的劝降增加筹码,不愁崇祯不对其起疑心。”
崇祯性急多疑,满清对明朝的将领多有使用反间计,效果非常不错。此时用在鲁若麟身上也非常合适,可谓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崇祯气量狭小无容人之量,金州军投靠明廷必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我大清海纳百川,欢迎天下的英雄豪杰共创伟业。只要对我大清有功,朕不吝啬以亲王之爵赏有功之臣。有朝一日我大清入主中原,列土封疆亦不在话下。”
皇太极的一番豪言壮语激得在场的众将齐齐跪倒,高呼:“皇上圣明!愿为大清效死!”
现在清军中汉人将军越来越多,如何激起这些汉人将领的斗志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拿大明的土地给这些将领们画饼就非常不错,有这样一根巨大的胡萝卜吊着,也不怕他们不尽心。
“金州军虽屡与我大清作对,但朕爱惜人才,可以既往不咎。只要鲁若麟愿意举兵来投,朕可以许他亲王之位,将辽南赐给他做封地,世袭罔替!”
皇太极开出来的条件让在场的众人深呼了一口冷气:好大的本钱!
241.烤羊肉
243.天方夜谭
小说推荐
明末汉之魂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实在闲得疼
连载
最新章:
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入汉关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三国之蜀汉中兴
寒塘鸦影
连载
最新章:
第2214章 乌孙势力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三宝神
连载
最新章:
第05章 妙计
三国之蜀汉复兴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日出泉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汉末文枭
不幸之人,穿越不祥之夜!这里有道不尽的骨肉亲情,有数不尽的兄弟情义,有诉不完的儿女情长,亦有掺杂着血与泪的沙场争锋!谋士如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猛将如雨,金戈铁马,挥戈长啸,看江山花落谁家?那年,花开正好,那年,血染征袍,那年,少年意气风发,那年,女儿豆蔻年华!乱世将至,英雄并起,有人
李奉先字孔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 大战一触即发
汉当兴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冼青竹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硕鼠就是我
连载
最新章:
第497章春4
兴汉室
无系统,不yy,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偿所望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