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明末之兴汉》239.出其不意
王忠毅是最早来到白翎岛的那一批人,上岛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如今五年过去,他也长成了一个棒小伙。
他的父亲王老二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哥王铁牛跟着父亲务农,他和妹妹当时年纪不大,就进了鲁若麟创建的学堂。
王忠毅一家人自从跟了鲁若麟,就从濒临饿死变得幸福安康起来。
一年前王忠毅从学堂结业,通过考核加入了金州军。因为有知识、有文化,一开始就从副排长兼班长做起,起点比一般人高得多。
因为知识比较扎实,还被任命为营里的文化教员,以后的升迁之路可谓通畅无阻、前途无量。
面对老者们的诧异与发问,王忠毅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当然要教,否则如何能够明白道理?如何能够令行禁止?如何能够持正自身、济危扶困、保家卫国?”
“兵者凶器也,越是如此越应该让他们明白何为忠君爱国?何为百姓的子弟兵?何时应该是菩萨心肠,何时又应该是金刚怒目。只有当他们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知道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我辈军人就应该是一柄利剑,当国家和平时则韬光养晦、保境安民,当国家危难时则宝剑出鞘、歼灭来敌。”
王忠毅一番军队的定位言论让在坐的几位老者听得神采奕奕、惊诧莫名,兴奋的问道:“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怎么可能?”王忠毅崇拜的说道:“这些都是我家大人告诉我们的,军队里日常也是要学习的。”
“原来如此。只是如此教导只怕花费会不小吧?”有些事情大家明知道是好事,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就会遇到重重障碍。
“确实增加了很多的花费,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王忠毅肯定的说道,“士兵有了知识和文化,会更加容易形成战斗力,而且也不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蒙蔽,利用军队为自己谋私利。而且这些士兵终有一天是会退役的,从军队里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回到社会上也是极为有用的。无论是安身立命还是发家致富,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再多的投入也是值得的。”
“奇才!奇才!难得啊!难得啊!”几位老者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颇为新奇,大为佩服。
赵姓老者则要冷静一些,陡然问道:“如果是你家大人想要利用军队谋私利呢?”
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样,四周士兵看向老者们的眼神似乎都有些不善,显然对于赵姓老者诋毁鲁若麟的言行很不满,不过碍于规矩没有发话。
几位老者也对赵姓老者有些不满,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合适吗?不过他们也知道赵姓老者的脾气,眼里一向容不得沙子,有一说一,直得很,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王忠毅一点都没有受到赵姓老者言语刺激的样子,平静的说道:“这个问题也有人问过我家大人。我家大人的回答是:如果有一天他变得残暴不仁,视百姓如猪狗,治下百姓过得苦不堪言、民不聊生,请务必将他杀死,换一个能够重新带领我们走上正途的人来领导。”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要人人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该如何取舍自然就明白了。”
王忠毅的话不但赵姓老者,甚至所有的在场者听了都是肃然起敬。
不是每个当权者都像鲁若麟这样有如此的胸襟和魄力的,这就是等于给自己上了一道枷锁,赋予了军队反对他的权力。想要军队一直服从自己,就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导和承诺行事,否则就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真大丈夫也!恨不能一见!”郭族长心中的敬佩之情更加高涨,猛的一拍自己的大腿高呼起来。
“是老夫枉做小人了。惭愧,惭愧。”虽然王忠毅的言语不是那么的忠君,但是却非常和赵姓老者的胃口。
赵姓老者虽然谈不上反对皇权,但也是虚君思想的拥立者。
文人嘛,都希望用自己的才干治理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创建传说中的大同之世。想要实现抱负,自然需要相应的权力,这就与皇权产生了冲突。所以有一些文人将皇权视为实现理想的阻碍,希望能够达成圣天子垂拱而治,国事尽数交由文官处置的统治模式,也就是虚君。
只是几千年来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撼动的,所以这样的思想也不占主流。而且这样的治理模式很容易出现权臣,搞不好就会谋朝篡位,与最初的理想背道而驰。何况架空君主是大逆不道的谋逆之举,也没有人敢去主动宣传。
堂堂亚圣孟子都因为重民轻君的思想被太祖皇帝打入冷宫,禁止宣传,何况他们这些细胳膊细腿的儒学后辈。
现在猛然听到鲁若麟的政治理念与自己相似,赵姓老者颇为高兴,开口说道:“还请小哥向鲁大人通传一声,我等老朽想要登门拜访。”
之前鲁若麟救了他们一族老小的性命,也没见他们有这么热情。现在听了鲁若麟的治军思想和政治理念,这些老者们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还请诸位长者安坐。我家大人早就想要拜见各位了,只是一来鞑奴尚未退却,军务繁忙;二来时间和地点也不太适合,有些失于礼数。所以早就通知小子,等回到关内安顿下来之后,自然会第一时间前来拜会各位长者。”王忠毅连忙替鲁若麟解释了一下。
得到这样的答复,老者们更加满意了,对鲁若麟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层。
“是我等操切了,还是等回到关内我们再前往拜访吧。”老者们满面红光的点点头。
面子是相互给的,真要是等鲁若麟登门拜访,他们自觉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他们都不过是地方名流、致仕官员,哪有那么大的脸让鲁若麟这个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主动拜访,何况严格意义上讲鲁若麟还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呢,岂有让恩公主动上门的道理。
“小哥,听说你们都是从辽南过来的,哪边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安全否?”郭族长又问到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金州军开始劝说百姓前往辽南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这些老狐狸。很多百姓在听到那些优厚的待遇之后都颇为动心,愿意前往。相比之下,他们这些权贵人士就有些尴尬了。
人离乡贱,他们的权势和关系大多经营在地方上,扎根在本土乡民之间。如今鞑子的劫掠将他们的根基一扫而空,如果那些乡民们再去了辽南,他们即使回到家乡,也面临无人驱使的境地,这简直就是将他们的根都挖断了。
但是他们又不敢明目张胆的与金州军争夺民心,毕竟京畿警报尚未解除,家乡又不能返回,只能任由金州军摆布,否则大家都要冻死、饿死。
如今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到辽南安顿下来,等战事平息再想办法回去。这样的话,辽南的安全与否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虽然我军收复辽南半年不到,但是已经在辽南修建了一道城墙,将辽南与鞑子彻底的隔开了。否则我家大人千辛万苦将大家救出来,又送到辽南去,却让百姓再次落入鞑子手中,岂不是徒劳无功,为鞑子做嫁衣?我家大人才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王忠毅笑着解释道。
“一道城墙就可以把辽南和鞑子隔开吗?”有老者表示怀疑。
“一般的城墙肯定不行,不过我们修的南关城墙长度有十余里,直接将辽南与鞑子的陆上连接全部隔断。诸位长者可能不知道,这南关堪称咽喉之地,是辽南前往辽北的必经之路,宽度却只有十几里。这鞑子再想到辽南来,要么攻破我们的城墙,要么从海上驾船过来。可惜这两样对鞑子来说都不容易,所以辽南可以说是固若金汤。”说起这南关城墙王忠毅也是非常得意,有了它,辽南就可以安全的发展,将是金州军的又一块根基之地。
但还是有老者对王忠毅的说法表示怀疑,半年不到就可以修建十余里的城墙?豆腐渣工程都做不到吧。
这种事情真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眼见到确实很难让人相信,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见识过水泥的威力。
对此王忠毅也只能信誓旦旦的保证肯定有城墙护卫,辽南安全得很,这些人老成精的老头们只能将信将疑的点点头。
这边老者们因为身份特殊受到了额外照顾,另一边也有一群人享受到了差不多的待遇。
吕墨颂自从表露身份之后,获得的待遇开始大大提高,不但从青壮队里退了出来,而且被安置在了新的队伍里面。
通过他的仔细观察了解,这个新队伍里的人员基本都是工匠、手艺人和读书人,甚至还有几个戏班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让他实在搞不明白金州军的选人标准。
不过待遇说明了一切,金州军对他们这些人相当重视,不但有大量士兵和青壮护卫,口粮也供给得非常充足,还不用干重活,妥妥的成了保护动物。
人以群分,不同的职业和身份之间隔阂还是很深的,大家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身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信息。
吕墨颂身边自然都是文人,有童生,有秀才,甚至还有几名举人。
一旦脱离了鞑子的魔爪,读书人的高贵属性又开始在这群人里显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家开始按照身份排了高低上下。
举人老爷们一改先前的隐藏属性,高调宣布了自己的身份,开始变得矜持又傲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秀才相公们则围在举人老爷们身边奉承着,热情又不显卑微。
童生们则乖乖的走在最外边,带着讨好的笑容,听着这些科场先进们在那里高谈阔论,时不时的应和一下,可惜没有人搭理他们。
等级就是这么明显,规矩就是这么森严。
这个场合下,能够与举人老爷平等交流的自然还是举人老爷。
“陈兄,这鲁总兵今日的做派总算回归正途了,知道要善待我们这些文人士子了。”
“先前战事紧张,我等又隐匿身份不想给鲁总兵添麻烦,自然不会优待我们。现在既然知道了我等的身份,如何敢轻易怠慢。”
“这鲁总兵虽是一介武夫,但还是很晓事理的嘛。”
“如此良将,回去之后我等应当上书朝廷以示嘉奖。”
“理应如此。不过此次鞑奴肆掠,家产尽数被鞑子抢去,实在是痛彻心扉。我看这金州军似乎缴获了不少赃物,是否应该返还一二?”
“王兄言之有理,等到鲁总兵前来拜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诉说一二,想来鲁总兵是会通情达理的。”
大家正说道兴头上,其中一位突然抱怨道:“只是我等贵为举人,居然连辆雪橇都没有,这是不是有些太失礼了?”
其实大家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脸面一直避而不谈,现在被人说破了,众人的颜面就有些挂不住了。
“我等身强体壮,怎么好意思和那些老弱妇孺抢雪橇?没看那些官兵们也都没有坐吗?此举正合了我们的仁义之道啊。”
“正是,正是,爱吾老以及人之老,亲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乃我辈之美德也。”
大家相互吹捧了一番,好歹将这个话题圆过去了。
吕墨颂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几位举人老爷的对话,心中非常无语。
你们是哪只眼睛看到金州军对你不敢怠慢了?虽然你们确实受到了优待,但是获得的待遇其实和他们这些秀才、童生是一样的,甚至和旁边的工匠、手艺人、戏子完全没有区别好不好?
还想鲁若麟前来拜会,甚至发还钱财,你们的脸特别大一些吗?
也许他们不知道鲁若麟对待文人的态度,所以在心态上还是高高在上。要是他们知道在金州军,朝廷的那些科场身份等级完全没有什么卵用,不知道会做何想。
在任立中的讲述中,吕墨颂知道了金州军上下对四书五经八股文完全不感兴趣,至少那些东西不是作为做官高低的依据。金州军所看重的只有真本事,可以干实事的本领。
你就是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八股文做出一朵花来,只要不通实务,最多也只能做个教书先生,当官牧民就不要想了。
反之,要是真有本事,不拘于身份限定,任何人都可以走上高位。
最令吕墨颂惊讶的就是金州军的女官体系,完全颠覆了他对为官标准的认识。
那些女官们出身可谓卑贱到了极点,可一旦展现出了才华,鲁若麟用起来几乎是毫无顾忌,而且效果也非常的好。
这一点不但从任立中对女官们的尊重可以窥见一二,甚至金州军强大的实力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女官们的重要作用。
而眼前这些举人老爷们除了夸夸其谈、展示高贵、索要好处,又会什么?
吕墨颂不禁为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举人老爷们感到悲哀,当现实打到他们脸上时不知道该有多疼。
238.清除汉奸
240.草民的力量
小说推荐
明末汉之魂
现代人黄汉魂穿成了一位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之时英勇作战阵亡的明军骑兵,冷兵器战士健硕的体魄和一身骑射本领加上现代人的智慧和领先大明人近四百年的见识,重生的黄汉当然要让历史改写。自尊、自强永远不会屈服的汉民族在这明末乱世浴火重生,汉文明之光普照五洲四海
实在闲得疼
连载
最新章:
隆重推荐儿子的小说《哈利波特之眠龙勿扰》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入汉关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三国之蜀汉中兴
寒塘鸦影
连载
最新章:
第2214章 乌孙势力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三宝神
连载
最新章:
第05章 妙计
三国之蜀汉复兴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日出泉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汉末文枭
不幸之人,穿越不祥之夜!这里有道不尽的骨肉亲情,有数不尽的兄弟情义,有诉不完的儿女情长,亦有掺杂着血与泪的沙场争锋!谋士如林,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猛将如雨,金戈铁马,挥戈长啸,看江山花落谁家?那年,花开正好,那年,血染征袍,那年,少年意气风发,那年,女儿豆蔻年华!乱世将至,英雄并起,有人
李奉先字孔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 大战一触即发
汉当兴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冼青竹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硕鼠就是我
连载
最新章:
第497章春4
兴汉室
无系统,不yy,智商在线,权谋文。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武陵年少时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得偿所望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