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六百零八章 少年,战斗吧!
夜幕之中,李愔率领卫军骑兵在奔驰。
他现在是心急如焚,要真像李宗和李仙重两人说的那样,吐延设下了针对鬼面骑或者突厥精骑的陷进,想全灭这两支精骑的话。那自己的救援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己舍弃卫军两万多将士去救鬼面骑和突厥精骑也是值得的。可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救到鬼面骑或者突厥精骑,而且又白白是牺牲了卫军给自己争取的机会,放弃了卫军。那么自己岂不成了罪人了吗?
夜晚,月光的照耀下,李愔脸上杀敌之后的血迹还没有被擦去,他就那么神情严肃的骑在战马上目视前方,眉宇间露出了淡淡的忧虑。
突然,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见一名斥候回到李愔面前。
“回将军,前方发现了大股吐谷浑骑兵!”斥候说道。
“还有什么发现吗?”李愔问道。
“还有,在前方似乎有隐隐的战马嘶鸣之声和喊杀声!”斥候继续回道。
“恩?”李愔目光中露出了寒光,目视了吃货一眼,他觉得自己不问的话,斥候估计都不会跟他禀报这第二条情报。
然则,他的心思却在发现的这喊杀声之中。
难道是吐延的计策成功了吗,到底是那支北府精骑被围困了呢?
然而,前方又有吐谷浑精骑在设防,自己该怎么突破才能去营救他们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涌上了李愔的脑海之中,李愔陷入了沉沉的思考之中。
“能绕道吗?”李愔向斥候问道,可这句话开口,他也觉得自己问的幼稚,吐谷浑的领地,大唐的士兵已经很熟悉,他也很清楚这里的地形,想要绕道,那绝对要多走五十公里,可大战即在眼前,绕道岂不就等于见死不救吗?
“不能将军!”斥候回答道。
“前方发现了多少吐谷浑骑兵!”李愔问道。
“大概有三万多人马!”斥候回道。
“传后军诸将周宁!”李愔命令道。
“诺”亲卫领命离开。
“你继续去探吧!”李愔对斥候说道。
“诺”吃货领命离开。
没过片刻的时间,就见一名唐军将领骑马来到了李愔面前。
“末将骑兵后军主将周宁见过李将军!”周宁开口说道。
李愔看着眼前的周宁,周宁年纪已经三十岁了,在卫军中有资历,有能力,要不是自己的北王的弟弟,这个骑兵主将可能就是周宁的。
“周将军,我们这次的任务你清楚吧!”李愔问道。
“清楚!”周宁简单的回答道。
“可是,前方出现了吐谷浑骑兵,他们挡住了我们的路!”李愔淡淡的说道,“本王的主意是,大军兵分两路,第一路杀向这支吐谷浑骑兵,给第二只前去救援的骑兵开路,而等到第一支骑兵跟吐谷浑骑兵战在一起的时候,第二支骑兵快速通过这道防线。”
李愔说道这里,见周宁依旧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便继续说道,“军中就你有这个能力单独领军,现在你自己选吧,是率领第一支骑兵去开路呢,还是率领第二支精骑去救援。”
“将军,对于前面被围困的北府精骑,他们的主将跟你熟悉,你去求援吧,末将愿意领一支精骑为大军开路!”周宁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李愔也不拖泥带水,立即下令道,“那本王就给你六千精骑,只要你的任务完成,务必要快速撤离。”
“诺”周宁领命,大步离开。
看到周宁的背影,李愔没有说话,可他的眼中有点湿润。六千人对阵三万多骑兵,这绝对没有生还的余地,可周宁知道第一支开路大军的危险程度,却依然主动领命,这样的将领,这样的气魄,这样的xiong襟,李愔岂能不佩服呢?
“出发——”李愔骑在战马上,就听见周青的声音。
然后,就看见六千卫军精骑杀向了黑暗深处的吐谷浑游动精骑。
“全军准备!”李愔下达了命令。
他的身边,现在只剩下了一万多一点的骑兵,经历了刚才的一次大战,他的两万人损失了将近三千多。
“铿锵——”
拔刀之声非常整齐,杀气开始弥漫。
李愔和一万多精骑,静静的等待周宁和他的六千骑兵给自己争取的机会。
没有过多久,就听见前面传来了喊杀声。
喊杀声凄凉和残酷,李愔很清楚,这便是周宁和他六千卫军骑兵在以性命为代价,在为自己这一万人开路。
“来人——派出大量的斥候,前去侦查!只要一出现机会,便要前来禀报!”李愔说道。
“诺”亲卫领命离开。
李愔开始下达了命令,一万卫军骑兵开始慢慢的向战场的外围移动。
行走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喊杀声音开始缓缓的远去。
李愔知道,这支周宁在引诱敌人,将敌人引诱到了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而这时,斥候也前来汇报,说前面只有五千守军在守卫,其他大军已经被周宁的精骑引开。
李愔听完,没有回答,而是缓缓的拔出了自己的战刀。
“将士们,知道我们前面有多少人吗?”李愔问道。
卫军一万没有回答,沉默着!
“前面有三万吐谷浑骑兵!”李愔回答道,“可是,现在只剩下了五千,那其余的两万五千人去哪里呢?他们去追杀周宁将军和他身边率领的六千名我们的同伴去了!可以说,我们前面只有五千敌人,那是刚才离开的六千名将士用自己的性命换回来的机会。那我们怎么办?杀——杀——杀——我们要杀过去,我们要杀到吐延的包围圈,我们不能辜负六千名勇士用性命换回来的机会!”
“杀——杀——杀——”卫军一万精骑低沉的吼道。
“出发——”李愔喊道,第一个催马冲向了前方。
万马奔腾,就像阵阵惊雷。
守卫的五千吐谷浑骑兵听到了马蹄声,不清楚到底的敌人的骑兵还是自己的同伴。
然则,等到他们看清眼前出现的唐军骑兵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就见第一个看清唐军骑兵身份的人,刚要开口说话,就被第一个冲杀来的李愔一刀砍飞了头颅。
李愔身后的卫军骑兵也一样,快速的像闪电一般的划过吐谷浑骑兵的身前,战刀就像一股闪电,划破了挡在自己面前的吐谷浑骑兵的喉咙。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五千吐谷浑骑兵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们清醒时发现唐军一半人已经冲破了他们的防线。
“唐军——杀啊!是唐军——”吐谷浑骑兵惊呼道。
可是,为时已晚。
唐军在李愔的率领下,就像一阵秋风,飘过了五千吐谷浑精骑防守的领地,除了砍飞了一千多名吐谷浑骑兵的头颅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战场上,哲羽和鬼面骑已经陷入了苦战!
自己三万人对上了敌人七万人,哲羽一边厮杀,一边也就准备好了要跟敌人同归于尽的想法。
所以,他开始率领鬼面骑士兵,往敌人最为密集的地方冲杀,不顾一切的、以命换命一样的杀向了吐谷浑精骑的中军位置。
“噗嗤——”哲羽的战刀锋利的就像划开匹夫的刀片,瞬间就割破了自己面前的敌人的咽喉。
这是一种战斗技巧。
就是利用最小的代价,最小的力道,解决最为强大的敌人。
这是黑衣卫精骑必须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杀人技巧。
那就是出刀快、狠、准,必须要做到一击必杀,要对准敌人最为脆弱的地方,咽喉。
因为,在骑兵战中,敌人的全身都包裹了甲胄,只有咽喉处最为脆弱。
吐谷浑精骑倒在了战马上,哲羽继续领着鬼面骑冲杀,似乎已经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他的眼里之下生杀戮,杀戮,还是杀戮。
然而,就在这时。
哲羽突然一惊。
因为,他听到了喊杀声,他听到了马蹄的奔腾声。
是的,绝对是喊哈声和马蹄的奔腾声。
“噗嗤——”哲羽砍翻了一名杀向自己的吐谷浑精骑。就见远处的黑暗中冲出了一起快马,马上战将黑衣黑甲,而他身后出现了一支精骑。
“唐军——”哲羽惊呼道,他没有想到还会有自己的友军前来救援自己。
振奋!
这绝对的振奋!
“杀——”哲羽吼道。
鬼面骑士兵也看到了杀进阵营的唐军骑兵,也是精神再次大振。
李愔第一个冲杀进了吐谷浑精骑的阵营中,他远远的就看见了哲羽,就率领身后我卫军骑兵杀向了哲羽。
哲羽也看到了李愔,也率领自己身后的鬼面骑杀向了李愔。
两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合兵一处,再次冲杀,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第六百零九章血战到底:/l
/l
第六百零七章 战吧!
第六百零九章 血战到底
小说推荐
回到大唐当皇帝
回到大唐当皇帝
公子令伊
连载
最新章:
第1550章 商似云来
回到大唐当皇帝
大唐神龙二年,现代人李俊重生到唐中宗太子李重俊的身上,表面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大唐,实则已经陷入内忧外患。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籍外戚之便利,把持朝政,构陷忠良,剪除皇裔。突厥、吐蕃蠢蠢欲动,侵扰中土大地 危难时刻,太子李重俊挺身而出,铲奸除恶,重整大唐河山
玉楼银海
连载
最新章: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还是好儿媳
回到唐朝当首辅
陶然在一次车祸中意外穿越到大唐贞观初期,从此开始了波澜起伏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我爱黑妮
连载
最新章:
第一一七章马芳消失
回到唐朝当首富
靠!老子游个泳也能穿,太扯淡了吧 咋人家穿了条件这么好,偶穿了却是个穷鬼 偶的神呀,偶的钱呀 咋样才能实现大事小事不用管,听歌小曲妹妹来的生活 不怕,老子有技术 看谁能有我牛逼 爆笑美文,请自备防雷用具进场,谢谢
爱上刺猬的鱼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三章
回到明朝当大帝
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杀建奴,灭流寇,斩贪官,开海禁,扬国威。这个太子很凶残,打仗比建奴还可怕,剿匪比流寇还折腾,搂银子比贪官还彻底。我大明,将士铁骨铮铮,文人傲骨长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
朱慈烺小说
连载
最新章:
第1181章以步对骑,无情屠戮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连载
最新章:
完本感言
回到明朝当大帝朱慈烺
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杀建奴,灭流寇,斩贪官,开海禁,扬国威。这个太子很凶残,打仗比建奴还可怕,剿匪比流寇还折腾,搂银子比贪官还彻底。我大明,将士铁骨铮铮,文人傲骨长存—大明天武大帝朱慈烺
全文免费阅读
连载
最新章:
第1181章以步对骑,无情屠戮
回到宋朝当暴君
明明吞了一堆安眠药,赵洞庭一觉醒竟然成了宋朝皇帝,可等他反应过来时却自闭了:内有奸臣挡道,太后专权,外有蒙古铁骑来势汹汹,这样一个烂摊子硬生生的砸在他身上。赵洞庭幽幽的叹了口气:既然亡国之君不好当
贰蛋
连载
最新章:
第1891章 1567.糜战京兆
回到明朝当暴君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
天煌贵胄
连载
最新章:
关于上一章章节错乱的解释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