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第296章被记入日军自卫队教科书的范天恩

    ~-~
    95年2月5日,点。
    惨烈的中、美军队东、西两线的血肉搏杀还没有结束。
    李奇微惊闻,美第9军军长穆尔(re)少将因“直升机事故”而阵亡了,不由呆住了。
    美第集团军心理战专家建议,暂时封锁消息为好。
    李奇微觉得有道理。
    “传令,暂时封锁穆尔少将死亡的消息,令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暂代第9军军长职务!”李奇微担心影响万正在作战的将士的士气,立即下令。
    而志愿军因“福将”周小兵阵亡,没人知道细节,故没有宣布穆尔少将是志愿军消灭的。
    后来,李奇微于95年2月24日,向全世界新闻界宣布:“24日这天,军长穆尔少将在前往汉江战场视察的途中,直升飞机坠落在汉江的浊流中,发生心脏麻痹而死。”
    李奇微提拔史密斯少将,是因为他知道,史密斯师长以其在长津湖的卓越表现,确实有能力当一个军长!
    正在三六线,与人民军游击队玩得正过瘾的史密斯师长大喜,立即令侦察兵北上侦察道路!
    为什么说史密师师长玩得很开心呢?
    这是因为,他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用直升飞机打游击队的模式,还发明了“武装直升机!”
    要是收专利费的话,估计他能收到好几亿美元。
    这一模式,后来还成为了美军越南战争的主要模式。
    一开始,常堂的陆战一师虽然有25人马,而且是全机械化的部队。
    士兵的军事素质也是一流的。
    但陆战一师却根本不是游击队的对手。
    这股游击队,其实就是人民军第2军,有2万人,主力为人民军第师5人。
    他们活跃在三六线的原州——安东——大邱公路和忠州—大邱公路一带。
    隐藏在从丹阳到安东——永川附近,和太白山、小白山山脉、日月山一带的山区里。
    这些游击队学**的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神出鬼没。
    往往是,陆战队员好不容易发现了游击队,由是用主力去打。
    等主力集结好,游击队早迅速逃散,不见了。
    结果,往往陆战队员跑断了腿,也追不上游击队。
    士兵们经常是望山兴叹,根本不可能捕捉到的游击队。
    等你不追了,他们又打来了。
    由是陆战队员抱怨说:“这不是在驱赶苍蝇吗?”
    后来,陆战队员为了省力气,开始用直升机追赶游击队。
    一来二去,时间久了,陆战队员竟然无意之中发明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战术。
    他们经常将部队埋伏在游击队的退路上,然后用直升飞机侦察村庄。
    通常,由于下雪的原因。
    村庄内一旦有游击队,就会出现人活动少,但脚印会很多,炊烟也很多的不正常现象。
    这时候,陆战一师的直升飞机出现了。
    在此之前,美军还没有用直升飞机来空降作战的先例。
    而陆战队员却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陆战队员用两架直升机编队,一架攻打,一架防备,迫使游击队离开居民区逃跑。
    或是用二十几架直升飞机包围村庄,拼命追击,这样游击队就很难逃跑。
    陆战队员还手持火焰喷火器、机枪、无后座力炮、火箭筒坐在直升飞机上,使直升飞机变成了武装直升飞机。
    等余将直升飞机作为了机动火力使用,忽高忽低,行动敏捷、迅速,对付游击队十分有效。
    后来,这种方法,激发了美**方的灵感。
    他们由此发明了装多管机枪和武装火箭武器的直升机。
    由于使用了这种“直升机战术”,陆战队员追得游击队疲于奔命。
    游击队渐渐抢不到美军的东西和物资。
    游击队人多,为了生存,反过来只得对老百姓开始进行残酷掠夺,军纪越来越差。
    而老百姓本就穷得半死,由是告密的越来越多。
    结果,陆战队员每天开着直升机去抓俘虏,轻轻松松,一抓一个准,爽得半死。
    李奇微下令,“从2月5日起,打游击队的事,交给南朝鲜第2师师长咸炳善准将。陆战一师北上!”
    “兄弟们,别玩了!打仗去!”史密斯师长下令道。
    陆战队员立即高兴的准备北上了。
    对于志愿军来说,史密斯师长当第9军的军长,有好处,也有坏处。
    暂时来说,好处更多。
    这是因为,史密斯师长与李奇微一样,十分谨慎。
    只能以“慢吞吞”来形容。
    正是这两个谨慎的家伙,才导致后来志愿军全军安全的撤退。
    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这封下令的电报,很快被苏联一直盯着陆战一师的高级密码专家破析,并将情报告之志愿军总部……东线,砾平里的援军与志愿军还在曲水里村、注岩里村大打出手。
    砾平里的守军还处在志愿军个团的包围之中……
    闻听周小兵阵亡,第6师第47团团长李刚热泪直流。
    覃十八、马三炮等人无不悲痛万分。
    金永姬立即告别而去……
    “好同志呀,我团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王凤江、周小兵都阵亡了,太可惜了!”李刚叹道。
    第47团为周小兵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战友们为周小兵写的悼词,一篇篇登在团里的小报上……
    “福将”周小兵死了的消息,传遍了全军……
    “福将”之死,对砾平里参战的5师、26师,9师第56、第57团,2师第59团、25师75团的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
    首先发现不妙的是第6师师长汪洋。
    他发现,忽然之间,战士们都沉默了,不说话了。
    其次是徐国夫师长,他发现,部队出现了烦燥情绪。
    第4军军长温玉成发现战士开始叫苦,说敌人的飞机、大炮太厉害了……
    志愿军第一次,出现了基层干部和战士厌战范天恩上的情绪……
    汪洋暗叫不妙,立即将“福将”牺牲的情况逐级上报……
    西线,
    第军第2师第5团,老虎团长场了。
    他可是在松骨峰血战中,威震美帝野心狼的万岁军中出名的传奇猛将。
    范天恩也是被日本写进自卫队军事教科的的志愿军团长,也是战后唯一被日本记入《朝鲜战争名人录》的志愿军团长。
    他坚守的阵地是武甲山、南治岘一线阵地,核心阵地是5高地。
    在此之前,范天恩已经率部与友军在南汉江阵地与敌人打了2天了。
    这次没有友军了,只有自己手中的一个团单干了。
    对手是美军两个军。番号,不知道,实在是太多了。
    敌人比蚂蚁还多。
    但范天恩不能退。
    由于汉江快解冻了,主力为避免背水一战,只得过江。
    只有范天恩率5团和军前指坚守在阵地上。
    最先进攻的是骑兵一师团的5人和第24步兵师25人。
    来了,美军的进攻开始了。
    打得最激烈的是最远的5高地,坚守在此的是5团一营的7人。
    5日白天,敌人的多架飞机狂轰滥炸,多辆坦克一齐开火。
    大量的炸弹和凝固汽油弹丢下来了,5高地浓烟滚滚、弹片横飞。
    美军三个营的54门5、55毫米榴弹炮炮群,4门各口径的中、重迫击炮群,一齐尖啸着,不停地往5高地倾泻装满烈性炸药的弹丸。
    5高地,仅半天就落下二万多发炮弹,将5高地炸得山摇地动。
    密集的炮火将山上的树木全部打光,石头全部击碎。
    炮火是如此猛烈,如此残酷!
    中午时分,敌人又是一顿雷鸣般的炮击。
    “轰隆隆”、“轰隆隆”
    一颗炮弹,击中了5团团部的掩蔽所。
    5团团长范天恩和政委赵霄云,一齐被埋在了泥土里,警卫人员连忙将他们挖了出来。
    汉江边的军军前指矿洞,也命中了一发55毫米重榴弹炮炮弹。
    “轰隆隆”
    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洞范天恩,你可得省着点用兵呀!”梁兴初也急了。
    他手上也没有成建制的部队。
    梁兴初只好一咬牙,把军侦察连给了范天恩。
    不到一个小时。
    范天恩又打电话来,“光了,打光了!”
    梁兴初知道,范天恩在叫苦了,那就真的很苦了……
    确实,范天恩团指的前后左右,落弹如雨,一个营的敌人密密麻麻的冲了上来。
    保卫团部的二营都快打光了……
    梁兴初只得将4师4团的营长刘保平找来。
    “你带一个整营,上5高地!有什么要求吗?”梁兴初说道。
    “有要求!”刘保平说道。
    “讲!”
    “我牺牲了,将我的名字,刻在哈尔滨的烈士陵墓上!”刘保平说道。
    “好,保证做到!”梁兴初说道。
    刘保平敬了最后一个军礼,和教导员刘德胜两人率队上阵,一去不返……
    刘保平亲率连守卫在5阵地上的左翼。
    敌人调来了7架飞机,对连轮番轰炸,战斗之残酷令人难以想象。
    刘保平的连很快打光了。
    刘保平亲自操着一挺重机枪,向敌人射击。
    不一会,他身中数弹,肠子流了出来。
    刘保平瞪着血红的眼睛,一狠心将肠子塞进肚子。
    他手中的机枪又响了,敌人的尸体不断滚下山去……
    刘保平将仇恨的子弹不断打向敌阵,直至鲜血流光,才倒在机枪上……
    战后,刘保平享受了运回祖国哈尔滨烈士陵园的特殊待遇。
    教导员刘德胜见老伙计牺牲了,仇恨的高喊道:“**,兄弟们给营长报仇!”
    刘德胜将全营合并成一个连,继续打。
    范天恩消灭完打团部的敌人后,发现公路上有2个炮兵经过。
    范天恩给他们发枪,每人9颗手榴弹,让他们也上了5高地……
    最后没法,范天恩将团里的24名文化教员、通信班2个会发电报的小伙子,也每人发了5颗手榴弹。
    这些可都是宝贝呀!
    没法子。
    范天恩亲自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榴弹,然后叫这6个人也上5高地。
    这些人上了阵地,靠着机灵劲,竟然打退了敌人好几次冲锋……
    正当西线的范天恩苦苦支撑的时候。
    东线的邓华到了砾平里。
    邓华不是一个平庸的将领。
    如果他是一个蠢才,林标也不会派他代表自己入朝。
    邓华发现,攻原州的42军受到重创,绕到堤川的66军也伤亡极大。
    攻打砾平里与打援的个团的部队伤亡十分惨重。
    而且,西线快顶不住了。
    最要命的是,苏联情报显示,陆战一师25人要北上参战了!
    这可是养好了伤的一条蛟龙!
    邓华反复权衡利害关系,时分。
    邓华终于极痛苦的下了一个令他万分痛苦的命令:“东线全军撒退!”……
    东线的志愿军立即开始撒退……
    2月5日时分,志愿军春季攻势之东线结束……
    汉江边的一个山谷里。
    我忽然从昏迷中,迷迷糊糊的醒来。
    四周一片黑暗。
    黑暗中,我只感到好象有人背着自己,四周是一片嘈杂的脚步声和听不懂的语言。
    不一会,我又陷入昏迷之中……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