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袁绍》第61部分阅读

    张辽也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点头道:“辽明白!谨遵刺史大人的吩咐!”
    宴席散去,袁买带着种文武辞别张辽,率领来时的一万五千人加上收编的黑山军降卒组成的混合队伍,星夜兼程,向着河内匆匆返回。
    官渡的硝烟越来越近,容不得袁买一丝大意,若是一着不慎,输掉满盘,悔之晚矣!
    推荐
    暂时先看到这里书签
    更多
    第二百三十五章棒子国的来历
    袁买回到河内的时候,已是十月初,天气日渐寒冷。
    北方的十月已经进入了隆冬,气温与两千年之后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一场冷空气过后,千里黄河被寒冰封锁;将士们的双手缩在衣袖里伸不出来,甲胄披在身上,冰冷的刺骨。
    天气酷寒,袁曹两军在官渡附近隔着八十里相拒,暂时停止了军事活动,官渡的局势进入了平静的相持状态。
    军士们缺衣少被,在这寒冷的冬天用兵,非战斗性减员太厉害;一些士兵的手脚冻伤之后,由于得不到及时医治,经常出现截肢的情况。所以,在这个年代,冬天能不打仗就尽量的不打。
    这样的局面让袁买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因为征讨黑山,而耽误了官渡之战;倘若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袁曹之间的对决,袁家可以输,但绝不能输的像历史上那样惨!
    房间里生上了火炉,新采掘的煤炭熊熊燃烧,整个屋子里顿时变得春意融融。
    “呵呵……还是煤炭取暖方便啊,夫君我对于这个时代的贡献还是非常巨大的嘛!”
    袁买拎着一个马扎,和自己的女人们围坐在火炉周围取暖。
    想起自己的灵光一现,让这个时代的煤炭开采量翻了一番,让普通百姓人家都烧上了“乌金石”,自豪之情便溢于言表。
    杜月娘抱着袁立,贺兰氏抱着袁训,甄宓端着茶碗,百无聊赖的冯方女也跟着过来凑热闹;每人一个马扎,挨着袁买围着火炉并坐了,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满屋莺声燕语。不绝于耳。
    “夫君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听了袁买的话,杜氏一边喂儿子吃奶,一边接过了话茬。“夫君不仅找到了乌金石矿,开采出了大量的石炭。让百姓们的冬天更加暖和;而且还明了水饺和包子,让我们的嘴巴大饱口福。现在又造出了马扎,让女人们闲聊做工的时候更加方便……这一桩桩、一件件,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的夫君简直就是天才嘛!”
    “是呀,是呀,咱们的夫君简直是天才!”贺兰氏一边哄着儿子“阿业”。一边附和。
    甄宓笑吟吟的端起茶壶,给几个姊姊挨个的斟满茶水,抿嘴娇笑,也附和着夸了袁买几句。
    冯方女是个外人。不好凑热闹,只是坐在最边上,身子在马扎上微微摇晃,体验着这种新颖的家具带来的舒服和方便。漂亮的大眼睛不时的偷偷朝着袁买瞥去,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马扎是袁买从晋阳带回来的。一路远征,就当做见面礼送给了自己的女人们,直把这些美女们高兴的眉飞色舞,赞不绝口。
    由此可见,哄女人开心。并不仅仅只是靠着珍贵的珠宝才能做到,动动心思,投其所好,也是可以赢得美人芳心的。
    “不能胡说啊,这水饺是人家张神医明的,咱们可不能像棒子那样恬不知耻!”听了杜氏的话,袁买一本正经的纠正着这个美妇人的错误。
    “棒子?棒子是什么?”几个女人一脸诧异的问道。
    袁买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语了,不过也不要紧,玉米在十六世纪才传入了中国,面前的这些女人就算绞尽脑汁也不会猜到“棒子”是一种农作物,更不会知道后来演变成了对一个国家的“尊称”。
    “嗯……这个称呼很代表这个国家的性格,难道还不够尊敬他们吗?”袁买在心里自言自语了一句。
    扭头看看几个女人还在等待自己的答案,袁买只好随口敷衍了一句:“棒子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在辽东的东面,等我平定了中原,早晚要率军征讨,把棒子国划入中国的版图!”
    这话虽然是信口拈来,却让袁买说完之后动了心意,望着炉子里面的熊熊炭火,在心中自言自语:“嗯,既然想到这里了,那我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倘若有朝一日,我真能平定了中原,一定要剑指高句丽,渡海平定扶桑,这样才不枉穿越一回!”
    别的穿越者都打的欧洲去了,更有甚者把地球也统一了,和这样的战争狂人咱比不了,光把鬼子和棒子的领土占领了就行,让他们下去一千百年之后不至于欺负我的子孙后代!
    高句丽和我大汉疆土接壤,要征服辽东半岛,难度不大。东渡扶桑也不过只有几千海里,在水上漂泊个把月,估计就能到了,只是不知道岛国现在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如何?我手下的虎将们能否打得过这些东瀛人?
    当然,这件事想想容易,真要做到,距离远买还非常遥远。
    中原大地,目前还是群雄割据的年代,列强纷争,局势不明,鹿死谁手,尤为可知,袁买的宏伟目标只能暂时藏在心底!
    “呃……要是统一不了中国,就算我没说啊!哈哈……做人就应该有梦想才对嘛,不管成功与否,至少得有雄心壮志才对!”
    袁买在心头嘀咕一声,用铁叉端起几块煤炭,填进了炉膛中,让炉子烧的更旺一些。
    看到袁买沉默不语,杜氏却兴趣正浓,追着自家男人刨根问底:“夫君呐,这个国家的名字好奇怪哦,为什么会叫做棒子?这么难听!”
    说着说着,不由得掩面而笑:“棒子棒子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男人的那个东西嘛!”
    听了杜氏的话,贺兰氏和冯方女掩口而笑,纷纷道“杜姊姊好没羞臊”,甄宓还未经男女之事,羞得面红耳臊,慌不迭的起身假装去寻找茶叶,往茶壶里面添些嫩叶。
    “你啊你啊,看来夫君不在家的时候寂寞了,今晚决计轻饶不了你!”袁买也被杜氏的风马蚤逗得哑然失笑,伸手戳了下她的鼻梁,下了挑战书。
    杜氏妧媚的一笑,轻声道:“才不怕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妾身静候夫君便是了!”
    杜月娘喂孩子的时候衣襟聊的很靠上,白花花的酥胸被袁买尽收眼底,望着丰满白皙的秀峰,心里登时痒痒的,若不是碍于冯方女和甄宓在场,少不了鼓捣一番,此刻只能忍着,等到晚上的时候再大展威风!
    “咳咳……”
    旁边的贺兰氏咳嗽一声,提醒这两口子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情骂俏,旁边可是还有外人在呢,“说着说着,怎么又扯到这事上面来了?我还等着棒子国的来历呢!”
    袁买抿嘴一笑,知道这是贺兰氏吃醋了。虽然她没有杜氏这般风马蚤,但在床事的需求上却不遑多让。身为匈奴女子,贺兰芷在床上把西域女子的粗犷豪放挥的淋漓尽致,每次都是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唉……看来今夜又要受累了!”袁买接过甄宓递来的茶杯,呷了一口,在心底暗自感慨。
    放下茶杯,正色道:“好吧,既然诸位美女要听棒子国的故事,我便给你们讲一下……”
    “夫君,快讲!”
    贺兰氏迫不及待的催促道,其他几位美女也一副洗耳恭听状,等待袁公子的故事。
    话说袁公子泡妞的本事算得上一流,当下侃侃而谈:“很久很久以前,中原大地有个国家,叫做中国。中国有一种农作物叫做玉米,可以当做食物,酸甜可口;因为他的外形看起来比较傻,所以被百姓们称作‘棒槌’也叫做‘棒子’……
    在辽东的东面有个国家叫做朝鲜,有一年,朝鲜的国王来中国拜见皇帝,皇帝很高兴,在皇宫里设宴招待朝鲜国王。准备入席的时候,宫女端来了一盆水,为了消除手掌上面的污垢,宫女在盆里加了盐和玫瑰花瓣。
    朝鲜国王以为是汤,端起来连喝好几口,然后大声称赞好喝。只把在场的人都笑的前仰后合,皇帝也是开怀大笑,指着朝鲜国王说‘你呀,真是一个棒槌’,朝鲜国王不知道呀,以为棒槌是个大官呢,赶紧谢恩。从此之后,这个国家就被我们称作‘棒子’!”
    “哈哈……真是好笑,这个国王真是个棒槌,妾身要笑破肚皮了!”
    袁买的故事刚刚说完,几位美女便开怀大笑,一个个笑的花枝招展,美不胜收。
    甄宓笑罢:“质疑道,夫君这个故事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没听过呢?”
    “这是我听皇宫里的人说的,一般百姓可不知道!”袁买故作神秘的说道。心说,难道我会告诉你这是两千年之后的故事?
    袁买的故事讲完之后,房间里莺声燕语,笑意盈盈。
    几个女人嬉闹了一会之后,甄宓提议道:“公子明的这马扎真是精巧,干嘛不拿到外面去卖呢?”
    “我晕,堂堂的刺史大人,你让我去卖马扎?开什么国际……开什么玩笑?”
    袁买哭笑不得,甄女神你这思维跳跃的也太天马行空了,袁某人甘拜下风啊,“再说了,这东西简单得很,外面的木匠只需要看看,便能够做得出来,赚不了几个钱的!”
    甄宓却一本正经的样子:“没事啊,他们就算要做,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吧?我们可以先让木匠做一大批,然后一下子拿到集市上去卖,等我们先把钱赚到手了,自然就不怕别人学会了!公子你是刺史大人,自然不便出面,但我可以和几位姊姊利用它赚点脂粉钱,这样也可以给公子你减轻点负担呀!公子以为如何?”
    推荐
    暂时先看到这里书签
    更多
    第二百三十六章四世三公
    没想到甄宓的意识这么超前,难得她会想到靠自己赚钱,减轻自家男人的负担,袁买自然也不会拒绝。若是甄宓经营得得当,说不定会替自己赚一笔呢!
    便点头应允道:“难得阿宓这么想,我改天找几个木匠做一批马扎,你让府里的婢女拿到集市上去卖便是了!”
    刚才闲聊的时候提到了神医张仲景,袁买这才想起,自己从七月中旬派诸葛瑾到南阳涅县寻访张机,到现在已经七十多天了,不知道回来了没有?
    “对了,我这段时间北伐黑山,来来回回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知道诸葛子瑜从南阳回来了么?”
    杜氏抢着道:“哦,夫君回来还没有见到诸葛大人吗?你回来的前几天,诸葛大人就回来了!”
    “真的,张神医请回来了没有?”袁买的一颗心悬了起来,有些紧张的问道。
    “张神医来了啊,前几天‘好运’感染了风寒,还是张神医给看的病呢,真不愧是神医,药到病除,孩儿吃了神医开的药,两三天就痊愈了呢!”提起张仲景,杜氏一脸感激的神色。
    “这真是太好了!”
    袁买大喜,麻利的站起身来,整理了下衣衫道:“你们姊妹几个在房间里慢聊吧,我要马上召见诸葛子瑜和张神医!”
    说完之后,迅速的出了后院,命令侍卫召诸葛瑾和张机前来叙话。
    七月中旬的时候,诸葛瑾领了命令。前往南阳招揽张机。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来到了南阳涅县,在城中打听张机的所在。
    张机乃是举世闻名的大医。而且在地方做过太守,也在京城做过朝官,在涅阳县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自然一打听便知。
    通过前次招募徐庶之事,诸葛瑾知道了自己的主公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看上的人物非招揽到手方才罢休,要不然就算自己回去了,一定会被再次撵回来。
    因此。诸葛瑾这次多了个心眼,并没有贸然去求见张机,邀请他跟着自己到并州做官。而是在涅阳县城租了一座宅院,伪装成生病的样子,派人去请张机来看病。
    这个年代的医者大都是菩萨心肠,像后世那种利欲熏心的黑医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张机这样的当世大医了。自然是以悬壶济世,拯救世人为己任。
    诸葛瑾的随从来邀请看病,张机欣然前往。一番望、闻、切、问之后,愣是没有诊断出诸葛瑾有什么毛病,但诸葛瑾却一直吆喝难受。
    这让张机郁闷不已,只好给开了一副药方。让诸葛瑾先服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之后再做决定。只是让张机没想到的是,这是一向老实的诸葛瑾和他耍的花招,没病装病,要是能看出来才奇怪了!
    几天之后。诸葛瑾又派人来邀请张机看病,如此的一来二往。两个人便熟络了。
    闲来无事,时常聊些家国天下事,张机这才觉得诸葛瑾谈吐不凡,不像是普通的凡夫俗子,遂询问诸葛瑾到底是什么身份?
    当下诸葛瑾才含笑把自己来南阳的目的托了出来,说是受了并州刺史袁买的委托,邀请张神医到并州去做官,希望他能慨然应允。
    并把袁买大大的吹嘘了一顿,说的是德可比尧舜,貌可胜潘安,智可超管仲,武可胜项羽i,只把张机听得云山雾罩,对这位名门贵胄肃然起敬。
    这两年来,袁买射杀匈奴单于于夫罗,攻占河内、平阳,从曹操手中抢到了高顺、张辽,又攻入洛阳,已经声名声鹊起,张机也有所耳闻。
    更让张机心动的是袁买的身份,身为名门贵胄,四世三公之后,何等耀眼的光环?只要提起袁家,天下的士人大儒无不敬仰,崇拜之情绝对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所谓“四世三公”,后世有些人不太懂。并不是说袁家四代出了三个位列三公的大臣,而是袁家连续四代,都有位居三公的朝廷重臣。
    袁家自汉章帝年间开始显赫,也就是距离现在一百五十年之前。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在仕途中表现出色,先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之职,位极人臣,身份显赫。而且由于袁安品德高尚,以身作则,世人无不敬仰。
    此时的皇后为窦氏,也就是在历史有名的窦太后。她的兄弟窦宪在历史上更是赫赫有名,深入瀚海大漠三千里,大破北匈奴,将其主力几乎歼灭殆尽,逼迫匈奴人向西进入了欧洲去流亡。
    窦宪立下旷世大功,威震天下,又因为其妹乃是当朝皇后,被封为大将军、太傅、冠军侯,权倾朝野。
    这窦宪立下此等大功,本来应该是名垂青史,万民称颂的角色。但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睚眦必报,性格狭隘,为所欲为,与民争利,最终名誉扫地,被皇帝赐死。
    而扳倒窦宪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司徒袁安,也就是袁绍的高祖父,袁买的先人。
    章帝在位之时,废除酷刑,励精图治,发展农桑,西驱匈奴,维护丝绸之路,开创了“明章之治”,算得上一个好皇帝。
    章帝在位的时候,察觉到窦宪骄傲自大,目无法纪,遂斥责窦宪,将其职责罢免。只可惜章帝盛年之时得了病,三十一岁便驾崩于洛阳皇宫。
    章帝殁,十岁的太子刘肇继位登基,是为历史上的汉和帝。窦太后以皇帝年幼,临朝执政,将窦宪重新提拔,委以重任,窦宪的权势更甚从前,对待百姓更是变本加厉。
    窦太后不禁提拔兄长窦宪,对于窦家的人都大肆提拔,除了窦宪之外,窦璟、窦瑰、窦笃等兄弟均被委以重任,窦家的权势权倾朝野,再现了西汉末外戚专权的一幕。
    窦氏兄弟把持朝政,培养亲信,清除异己,为非作歹,弄得天怒人怨。窦太后在暗中支持,对于百官的参劾,充耳不闻。
    司徒袁安就是与窦家争斗的中流砥柱,面对着窦氏兄弟,袁安丝毫不惧,屡次在朝堂上与之争辩,厉数其罪状,请太后以法绳之。
    虽然窦家的人对袁安恨得牙根痒痒,但袁安乃是两朝重臣,名重天下,世人敬仰,平日里又洁身自好,毫无把柄。窦家的人虽深恨之,但却抓不到袁安的把柄,只能伺机报复。
    汉和帝刘肇十四岁的时候,窦家之人阴谋篡权,企图效仿王莽,废汉自立。
    年轻的皇帝在司徒袁安、司空任隗等人的辅佐下挫败了窦氏的阴谋,将窦家一网打尽,全部罢黜官职,贬回故乡。之后,又派人逼迫窦宪自尽,自此窦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灰飞烟灭,政权重新被皇帝刘肇掌控。
    而袁家显赫的名声,就是从一百五十年前由司徒袁安建立的,经过后来数代的发展,四世三公,空前绝后。
    东汉时期,朝廷不设置丞相,以三公九卿领衔群臣,三公乃是百官之首。
    所谓三公,便是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为三公之首,主掌军权;其次就是袁安所担任的司徒,与后来的丞相职责差不多,主掌全国的司法、官吏提拔、以及钱粮府库,相当于把后世的吏部、刑部、户部的三个尚书的职位集于一身,权势显赫。
    袁安死后,其子袁敞在和帝年间被任命为司空,位于三公之末,但也是权倾天下的重臣。主掌水土工事、以及朝廷礼仪,相当于后世把礼部和工部的两个尚书职责集于一身。
    到了桓帝时期,袁安的孙子袁汤日渐显赫,先后历任司空、司徒之职,最后做到了主掌天下大权的太尉,那更是不得了啦!
    袁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逢和袁隗也是位极人臣。
    袁逢担任过司空,也就是袁绍、袁术的父亲。而袁逢之弟袁隗更是比兄长先登三公之位,历任司空、司徒、太尉,最后担任了太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当世大儒,最终却被乱政的董卓杀害。
    若是加上现在被曹操以天子名义册封为“大将军”的袁绍,袁家甚至可以称坐“五世三公”,名门贵胄,谁家显赫至此?
    在这封建皇权的年代,士族豪门祖坟冒青烟,得到皇帝的宠幸,家里出个三公九卿,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像袁家这样持续不衰的豪门望族,大汉四百年,唯有袁家一族!
    甚至可以说,泱泱华夏,浩荡三千年历史,能够有这份荣耀的也唯有汝南汝阳的袁氏一家!
    古龙的曾经描写过李寻欢同学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但是比起五世三公的袁家来说,简直就是纯正的“dio丝之家”,不值一提!
    言归正传,再说诸葛瑾招揽神医张仲景一事。
    听诸葛瑾把袁买吹嘘了一番之后,又说对自己求贤若渴,准备以太守之位相授张仲景便欣然允诺,答应跟着诸葛瑾到并州做官。
    事情之所以顺风顺水,除了诸葛瑾的谋略晕用的得当,袁买身上有贵胄之后的光环,更因为张机在朝中做官的时候,曾经是袁绍的叔父袁隗的门生,多次承蒙提拔,心存感激,所以才慨然允诺,跟着诸葛瑾来到了并州。
    ps:二月份最后一天了,求一下月票啊,弟兄们支持下吧!(。。。)
    第二百三十七章密谋衣带诏
    将军府的书房内,炉火熊熊。屋外寒风呼号,室内却温暖如春。
    张机一进门之后,袁买就暗中打量这位号称“医圣”的旷世神医,只见他年约五十岁左右的样子,一身白袍,头戴灰色帻巾,头发胡须已经有些花白,但皮肤保养的极好,可见很懂得养生之道,慈眉善目,一副世外高人的风采。
    “不愧是名垂青史的神医,单论这皮肤的保养,五十岁左右的人实在没法与他相比啊!”
    袁买在心中嘀咕一声,急忙起身相迎,拱手寒暄道:“哎呀……想必这位就是仲景先生吧,晚生有失远迎,还请先生恕罪呐!”
    “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呢……公子贵为一州刺史,如此礼贤下士,不远千里派子瑜到南阳邀请老朽,无以为报,诚惶诚恐呢!”张仲景急忙抱腕,躬身还礼。
    袁买命下人看了座,亲自给张机奉茶,与他一番闲聊,谈论家国大事。
    对于袁买的礼贤下士,毫无名门贵胄的架子,张机很满意,觉得自己这次来并州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少年年起轻轻便胸有城府,言谈稳重,像是个成大事的人物,跟着这样的人混必有前途!
    袁买之所以对张机毕恭毕敬,除了因为他是旷世神医,受世人尊敬之外,还有自己的小算盘。
    首先,张机医道高明,堪称妙手回春,有他在并州,必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麾下文武的健康,万一谁在沙场上挂个彩,负个伤,有神医出马,自然可以让伤者尽快的复原。
    袁买费尽心思的把张机招来,除了想利用张机的医道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想利用他接近当朝皇帝,这才是袁买对张机毕恭毕敬的原因。
    这一次,曹艹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给张燕和匈奴加官进爵,让他们进攻并州,在背后对自己捉襟掣肘,这让袁买很被动,一直在心中盘桓对付曹艹的办法。
    有句话叫做“名不正言不顺”,反之便是“名正则言顺”。
    与曹艹争锋,不仅仅要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和他较量,还要在道义上占据上风。
    曹艹挟持了天子,动辄就以天子的名义发布命令,谁不遵从就以“违抗帝命,大逆不道”的罪名讨伐,可谓兵马未动,便先占据了上风。
    这个年代信息不发达,消息的传播全靠口口相传。而且世上的百姓多是愚昧之人,目不识丁的文盲比比皆是。
    被曹艹这么一忽悠,很多人都以为曹艹是正义之师,奉诏讨贼,能够明辨是非的能有几个?所以,一开始曹艹就在民心上占据了上风。
    这些曰子以来,袁买一直在苦苦思索化解曹艹这个优势的对策。经过再三思量,想到了谋取献帝的诏书,然后大肆宣传,在舆论上向曹艹制造压力的策略。
    这个方法其实是后代政客常用的伎俩,在扳倒对手之前,总是先通过舆论宣传,搞坏对手的名声,然后在道义上占据主动。
    但袁买也明白,以曹艹的狡诈和谋略,自然会对献帝严加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尽在曹艹的掌控之中。要不然年轻的天子也不会绞尽脑汁的通过“衣带诏”的方法,才能向国舅董承传达旨意。
    姑且不说派去京城的人是否能见到天子,就算见了皇帝,周围遍布曹艹的耳目,又能如何?
    既然从皇帝身上拿不到“讨贼”的诏书,袁买便把目光转向了国舅董承。
    按照历史的自然发展,此时献帝已经向董承授予了“衣带诏”,密令他召集忠良,某诛曹贼。要是能把这封“衣带诏”弄到手里,以后和曹艹对决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奉诏讨贼”了!
    倘若“衣带诏”到手,将会逆转袁、曹双方的角色,让曹艹从“奉天子讨不臣”的忠良变成,篡权欺君的歼贼,对于袁买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杀器。乱世之中争锋,仅仅靠军事手段远远不够,要是能够在政治和军事上相辅相成,将会大大的增加获胜的几率。
    但要想从董承手里把“衣带诏”骗出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和天子姓命攸关的重要物件,董承怎会把“衣带诏”轻易示人?
    思前想后,袁买便打起了张机的主意。
    张机不仅仅是闻名天下的神医,同时也曾经在京城做过官,在文武公卿之中应该有一定的人脉。若是由张机出面向董承讨要衣带诏,就会大大的增加把握;倘若张机与董承是旧识的话,那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而且,在来并州之前,张机一直在南阳和荆州活动,他出现在许昌的话,应该不会引起曹艹耳目的注意,更不会想到张机的出现与袁家有关。
    以上的种种考虑,就是袁买对张机势在必得的原因,故此才会对这位神医恭敬有加。
    “仲景先生,请喝茶!”
    袁买面带微笑,举起茶杯向张机敬茶。
    张机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连声道谢:“多谢公子款待,张机何德何能,作为使君的座上宾,三生有幸也!”
    袁买滋润了下嗓子,轻声道:“太原郡丞职位一直空缺,太守王凌长于军事,对于政务却是不精,一直想让我派个人过去协助他处理政事,不知仲景先生对于这个职位是否称心?”
    凡是做过官的人对于仕途有着本能的渴望,张机也不例外。当年出任长沙太守,未能大展手脚,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这也是他跟着诸葛瑾来到晋阳的原因之一。
    虽然袁买提议让张机做的是郡丞,而非郡太守;但太原乃是并州治所,闻名天下的大郡,治内有二十多个县城,人口六七十万,在这种地方做郡丞也是一件可以大展才华的地方。而且这王凌偏重军事,那么政事必然将会更多的落到郡丞的身上。
    张机心情顿时澎湃,起身作揖道谢:“哎呀……既然使君垂爱,张机岂敢挑三拣四,必然庶竭驽钝,上报使君知遇之恩,下解黎民倒悬之苦!”
    袁买之所以许诺给张机一个官职,乃是为了先稳住他,免得让张机感觉自己是在利用他。虽然自己想利用他获得衣带诏,但也得循序渐进,做的不露痕迹,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仲景先生从南阳一路远来,跋山涉水,想必一定疲惫;再加上这几曰天气寒冷,不适宜赶路,你就先在驿馆里盘桓几曰,等这股寒潮过去之后在赴太原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晚饭的时候。
    袁买命下人备了酒筵,款待张机。也没有邀请其他武将,只有诸葛瑾一人在旁边作陪。
    筵席之上,袁买并没有提衣带诏的事情,不能刚一见面就给张机安排任务,先让他安顿几天,没事找他闲聊几次,然后再给他安排任务,这样就显得比较自然一些,而不像蓄谋已久的样子。
    席间的谈话很愉快,袁买除了向张机讨教一些养生医学上的问题之外,总是刻意的把袁家四世三公挂在嘴上,说袁家自从高祖袁安以来,世受皇恩,如今汉室衰微,袁家一定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重振汉室河山!
    “唉……听使君一席话,我想起了恩师袁公。对于汉室,恩公真是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啊,只可惜董卓逆贼犯下滔天大罪,害死了恩师,天下同悲呢……”
    听了袁买的话,五十岁的张机想起了在仕途上屡次提携自己的太傅袁隗,不由得潸然泪下,从衣袖里掏出手绢一边擦拭泪痕,一边夸奖袁买:“使君年纪轻轻,便有匡扶汉室之志,果然有袁家遗风,机佩服的五体投地呢!”
    看到张机果然对汉室忠心耿耿,说着话的时候就掉下了眼泪,不像是伪装的样子。袁买心中不由的暗喜,心道“看来此事十有可成!”
    嘴上却慷慨激昂的道:“我袁家世受皇恩,怎可坐看大汉王朝衰败?若有歼贼,我袁家必然倾尽全力,铲除逆贼,重振朝纲!”
    这顿酒筵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张机微有醉意,袁买派了一辆马车把张机送回驿馆,诸葛瑾一道告退。
    夜色深沉,天空乌云密布。
    轻柔的雪花飘了下来,建安四年的第一场雪悄无声息的到来。
    送走张机之后,袁买直奔后院杜氏的小院,今天被这风搔的娘们一逗弄,心里痒痒的,若不是碍于甄宓和冯方女在场,早就把她就地正法了。
    芳香四溢的卧房里被炉火烤的暖暖的,丝毫没有冬天的寒冷。
    袁买进门之后就被等待的yu火焚身的杜氏拦腰抱住,嗔怪道:“夫君为何才来,妾身等你好久了,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哈哈……我才迟来了这片刻,夫人便已经这般迫不及待了吗?既然如此,且让为夫好生调教你一番!”
    袁买麻利的脱掉衣衫,将杜氏也剥个精光,迅速的钻进了锦被之中,两具身体纠缠在一起。
    美人在怀,丰腴白皙的身体,饱满浑圆的酥胸,挺拔的翘臀,让人血脉贲张……
    “啊呜……”
    不多时,杜氏便发出一声娇吟,开始浅吟低唱。
    而房外的雪花静静地飘落,没多久便落了一地雪白。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二百三十八章黄雀在后
    ps:三月的第一天,求保底月票啊,让书有个体面的名次,就会让孤舟码字的动力增加无限,推荐票也是好东西啊!砸吧!
    神州大地,普降瑞雪,汝南城外一片银装素裹。
    夜色之中,一直步兵队伍悄悄的兵临城下,而城头的守军丝毫没有觉察。
    这支队伍大约三千人左右,全部穿着白袍,行走在雪地里十分隐蔽。为首一员大将身高八尺,豹头环眼,手提一条长矛,正是燕人张翼德。
    袁曹在黎阳一带爆发了战事之后,刘备一直觊觎汝南,怎奈曹操早有防备,不仅派了宗族兄弟曹洪来坐镇汝南,还给他安排了两员得力的副手——满宠和张绣。
    曹洪虽然是一介莽夫,但满宠却足智多谋。心细如发;在他的建议之下,曹洪稳固防守,不图有功,但求无过。
    对于境内的黄巾余孽刘辟、龚都等人,任凭他们在境内猖獗,只是紧守汝南城治所平舆不出,免得给刘备可乘之机。等着曹操与袁绍的决战结束之后,再和这些贼寇算账。
    前些日子,满宠的老爹感染风寒去世,满宠千里奔丧,回了山阳的老家。
    这消息被刘备安插在城内的斥候获得,迅速的传递给了庐江的刘备;陈宫目光如炬,敏锐的觉得拿下汝南的时机到了,让刘备暗中准备人马,阴袭汝南。
    刘备现在坐拥两座郡城,淮南郡和庐江郡。麾下的兵马已经扩充到五万人,良将数十员。幕僚也有几十个。成为了任何诸侯不敢小觑的势力。
    淮南乃四战之地,九省通衢,强敌环伺。刘备采纳陈宫的意见,命关羽、关平父子与廖化、刘勋、李丰等人督率一万五千人马坐镇寿春,与庐江成掎角之势。
    对于陈宫的谋略,刘备深感钦佩。自从得到了他的辅佐之后,便从四处寄人篱下的流浪狗,走上了康庄大道。因此对陈宫的建议言听计从。
    既然陈宫说拿下汝南的时机到了,刘备便命张飞、魏延二将率领两万人马跟随着陈宫向汝南进发。而刘备自己与陈到、糜芳、糜竺率领两万人马固守庐江,防备江东孙家趁机来袭。
    从庐江到汝南三百多里地,山路崎岖,道路两旁多是枯萎的草木,行踪隐蔽,对于进军十分有利。
    满宠走后。天气逐渐转冷,曹洪觉得在这寒冬岁月之中,傻子才会用兵,因此放松了警惕。
    直到陈宫和张飞率兵进入入了汝南境内,距离平舆县城不过八十里地的时候,曹军的斥候依然没有发现刘军的行踪。
    天色黑了下来之后。天降瑞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陈宫命令所有的兵卒在手上抹了松油等防寒物,连夜向平舆城下进军,并派人联络一直暗中支持刘备的龚都、刘辟二人。
    刘辟、龚都盘踞在汝南已有多年,麾下聚集了五千多黄巾余部。一直和刘备暗中联络,得了陈宫的邀请。欣然出兵相助,连夜杀奔汝南城下。
    大半夜的急行军,刘军已经逼近了平舆城不过二十里路。
    陈宫担心再向前走,会被城头的守军看到,便命张飞挑选三千精兵穿上之前准备好的白衣,借着皑皑白雪的掩护向汝南城下进军,到了城下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占据城门之后举火为号,自己再与魏延率大军急袭。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大片的雪花落下,城头上的守军轮流避雪,巡守的兵力至少减去了一半。
    直到张飞率军越过护城河,亲手把云梯搭在城墙上的时候,守城的曹军才发出了惊呼:“不好,有敌军!”
    城墙上只有几十个巡逻的士卒,被城下几千人密集的箭雨一阵爆射,顿时死的死,亡的亡,刘军轻而易举的登上了城头。
    “呼儿嘿哟……”
    张飞一声怒吼,手中长矛挥出,亲手砍落了吊桥,然后攻占了城门,命人在城头上举火为号,接应陈宫和魏延的大军。
    曹洪和张绣在睡梦中被惊醒,慌忙组织城里的人马迎敌,在二将的指挥下,守城的一万五千人马向城门展开反攻。
    张飞挥舞着一杆丈八蛇矛,率领三千精兵拼死阻住城门,如同岩石一般,岿然不动。
    曹洪和张绣二人率兵拼死攻打,却迟迟无法夺回城门,一时之间,汝南城内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不过一个时辰左右,陈宫和魏延率领大军杀到,刘辟和龚都也率领五千多黄巾余部从北而来,三面围住汝南猛攻,曹洪和张绣抵挡不住,只能率部向西突围。
    天亮的时候,汝南城头飘起了“刘”字旗帜,不过一夜的时间,换了主人。
    从汝南到许昌不过二百里地,丢了汝南,许昌南面便失去了屏障。
    曹洪收集败兵,清点人数,这一战折损了四千?br/>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