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大明王朝1587》第四十九章 朕既要说漂亮话也要做漂亮事
朱翊钧最终让内阁松口同意在太仆寺试行“民推吏”的办法用的是另外两个理由。
一是他假装在三位辅臣面前生了一回气,抱怨马调不上来,钱也收不到手,二是指出朝廷登记上来的户籍人口和实际人口的数目出现了严重偏差。
第一个问题是十分简单明了的,晚明马政的确已然烂得不成样子了,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比原来那套还烂。
皇帝想另辟蹊径,又不是往科举出身的官员身上开刀,责任又通过厂卫分摊到了马户百姓头上,官员想反对也寻不到非要违拗皇帝的理由。
再说太仆寺交出来的数据也实在不好看。
第二个问题是朱翊钧自己向内阁指出来的,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封建社会中,朝廷账面上的人口却在不停下跌,即使有水患饥荒的因素,人口数量也不会是只跌不涨的。
所以,为了登记有效男性劳动力人口,必须给予交课重税的百姓一定政治权利。
至少要让男丁缴税服役的义务和他们得到的权利等同。
当然了,这只是朱翊钧本人的一套官方说辞,他心里知道,晚明账面人口的持续下跌并非取决于老百姓的觉悟高低。
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官府和民众的关系只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关系,民众掏钱纳税,购买政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现在大明给百姓提供的公共服务又贵又差,一旦出了问题,百姓既不能投诉,也没有第二个出售公共服务的官府给他们选择,他们可不得觉得委屈吗?
在这一点上,朱翊钧不得不与历史上的那个“反贼”李自成有所共情。
这个问题具体分析事例可以参照崇祯年间的征辽饷。
当时支持崇祯皇帝征饷的是时任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他是从阶级角度替崇祯皇帝为加征重饷辩护的。
他认为,崇祯皇帝加税不会造成伤害,因为崇祯年间的税收都是加在土地上的,而土地都在豪强手里。
虽然加上去的税收放在一起总体是一个大数目,但是均摊到地主头上,相当于一百亩地加征不到五钱银子,这不但没有坏处,还能让豪强们增加点儿负担,免得他们钱多了搞土地兼并。
而且关键的问题在于地方官不廉洁,如果地方官都廉洁了,那皇帝再加派一些也未尝不可。
如果当地豪强的承受体量就是那么一点儿,那能收上来税钱就是一个恒定的数目,这笔钱宁愿被皇帝收走去练兵平乱,也比被地方官中饱私囊来的对国家有利。
换句话说,皇帝加派辽饷,就是以朝廷抽派的权力减去地方的“腐败税”。
有了杨嗣昌的这番理论支持,崇祯皇帝又另外征求了内阁的意见,在获得内阁的赞成之后,崇祯皇帝才拍板定案,加征练饷。
结果辽饷一晃征了几年,原来企图解决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了。
官军照样无能,清军反倒越来越强,李自成更由战略性流窜转为战略性进攻,正从西安一路向北京进军,而支持辽饷的杨嗣昌本人也在与张献忠的作战中失利自杀。
直到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前的二十多天,有一位科道官写了份奏疏替皇帝检讨了一下过往政策,认为征加辽饷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祸国殃民的闹剧。
幸亏杨嗣昌当时已经为国殉职了,倘或杨嗣昌不死,皇帝也一定该追究他提议征加辽饷的责任。
当时崇祯皇帝看了那份奏疏之后,为此同当时的内阁辅臣蒋德璟吵了一架,结果是蒋德璟引罪辞职,崇祯皇帝也取消了练饷。
倘或从帝王史观来看,崇祯皇帝无疑是值得被同情的。
他刚登基的时候只是被底下人看作又聋又瞎,不想当了十七年皇帝,最后在大臣们眼中成了一个是非不分的低能儿童。
朱翊钧虽然承认皇帝大多是个聋瞎人,但他也不愿被大臣当作患有认知障碍。
不过从平民的视角来看,崇祯皇帝任由官僚搜刮了巨量白银也还是没为朝廷练出兵来,反倒把天下百姓全部推到了反贼的那一边,确实属于自作自受。
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土地和人口是密不可分的两种社会因素。
一般而言,田地负担越重,苛捐杂税越多,田地就越不值钱,放弃田地的流民就越多,粮食就越种越少,饥荒就越来越严重。
倘或再加上封建社会的属性,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还要添上皇帝的好坏和贪官污吏的多少这两条。
换句话说,土地价格可以近似地看作官府对百姓压榨程度的浮标,官府压榨越狠,土地价格越低,流民就越多,反贼的队伍就越壮大。
而经过崇祯皇帝的四次加征辽饷之后,明末的土地在顾炎武的书中是这样的价格,“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
即总共值银七八两的地,朝廷要求收缴的税收就多达十两,将近土地本身价格的一点五倍。
这种情况下,地当然是不能要了,因此明末农民即使是没有遭受灾荒的,遇到这样重的地税,也纷纷弃田而走,成为反贼队伍的一分子。
于是崇祯皇帝的加饷平贼成了一种反向效果,皇帝筹饷的规模和努力越大,百姓迎“贼”就越踊跃,“贼”也就越多。
而百姓投了贼,饷就更没处征了,相当于皇帝一个根本不能实现的空头政策为大明换来了更多的敌人和税基的永久消失。
人逃走了,地也荒了,官吏和军队的数目却越来越大,这就致使地方官更加严厉地催逼那些尚未逃走的农民,把他们也连带着逼跑。
官府的税费一征再征,却仍然严重拖欠军饷。
士兵们被迫卖命打仗,却又缺粮断饷,抢劫起来自然理直气壮,将校们碍于许多把官兵逼反的先例也不敢真管。
于是在大明开国之初让朱元璋洋洋自得的“养兵不费一钱”的百万大军成了横行天下的百万豺狼饿虎,就此产生了一个极为恐怖的恶性循环。
朱翊钧的幸运之处就在于他穿越到了万历前期,而不是崇祯后期。
他坚信只要能将经济上开海,政治上民选这两项政策成功推行下去,一定能打破封建王朝“三百年更替,七百年强盛”的历史规律。
也正因为朱翊钧还有时间和余地,他的“民推吏”政策也跟他在云南的玉米番薯实验田一般,都属于他这个普通人皇帝对于帝国体制的小心试探。
朱翊钧对“民推吏”的预期其实是不怎么高的,他也不指望就这一项政策就能让全大明的男丁都抢着去养马,全大明的流民都抢着去登记户籍。
他只希望这项政策能让大明的马户有一点话语权,能减缓一些马户的负担,能让全天下的流民对朝廷对一点信心,那就足够了。
即使这项政策或许在某一天成为了官僚的另一套官样文章,朱翊钧也觉得百姓能听到皇帝说出这样一番漂亮话,总比甚么都听不到来得好。
无数历史经验证明,漂亮话对安抚人心大有作用。
同样是饿肚子,心里以为饿得对,饿得公道,就可能缩在家里等死,倘或心里以为不公道,就很可能骂一声娘,然后出门成了反贼。
这就像“反贼”李自成变成“闯王”李自成之后,便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必要大肆抢掠一场,而是改为派“贼”防守,并且严禁劫掠扰民,以笼络民心。
由此可以看出,漂亮话确实可以当枪用,用好用坏且先不论,但终究是一样武器。
为了让这件武器发生它应有的作用,朱翊钧连着召见了内阁几日,专为此事议定详细章程。
直到五月五日端阳节前,才正式让四夷馆刊印了徐泰时上呈的太仆寺收支明细,经朱翊钧本人查收之后,方与厂卫分发在册马户。
端午节在晚明的宫廷中也是十分隆重的大日子。
阖宫正门的两旁在这一日都放上了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画有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的故事,样式与春节时所挂门神相仿,依规矩要连挂一个月后才能撤下。
宫眷内臣也纷纷换上了应景的五毒艾虎补子蟒衣,大概形制多是前襟左右各缀胸补一片,后襟背补为一整片。
居中绣一蹲卧猛虎,抬爪回首,长尾上卷,额部绣十字纹,周围饰蜀葵、艾叶、山石与五毒,上部为祥云,底部饰山石海水。
朱翊钧穿的皇帝吉服,补子上的五毒艾虎与宫眷们的构图基本相同,只是对襟衣胸补多了一对侧面升龙,背补饰的是一条正面大坐龙,老虎改成了伏卧在底部山石上。
端午节的宫廷庆贺规程年年大同小异,饮用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和加蒜的过水面,接着就是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
皇帝则要驾幸西苑,看斗龙舟、划船,到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骑着马表演武术技艺。
朱翊钧其实不太喜欢这种“阖宫欢乐”的集体活动。
费银子倒还在其次,主要是朱翊钧觉得被一众人捧着哄着的气氛极其不舒服。
具体而言,就特别像他在现代读小学,领导来旁听时,那种从老师到学生,全体表演性质地作秀式上课,连笑都透着一股假。
只是现在他朱翊钧成了“领导”,换他来享受别人的作秀式欢乐。
好在待插过了柳之后,女眷们便陆陆续续地都去陪两宫太后另开席面了。
朱翊钧同潞王朱翊镠坐在一起看御马监的表演,总算觉得稍稍轻快了一些。
朱翊镠穿的是吉服又是另一种膝襕袍的样式。
衣身在前胸、后背、两肩处饰有柿蒂形的“云肩”,从左右肩臂部至袖口各饰一条“通袖襕”,前后衣襟下摆处饰横向的“膝襕”,胸背补子纹样是五彩五毒艾叶双缠身蟒。
“前几日,工部奏河南巡抚衷贞吉题报。”
朱翊钧受不了宫苑中这种循规蹈矩的欢快气氛,主动打破沉默道,
“说河南的潞王府快修好了,本来估计要用六十万两银子,现在只用了一半,却修缮得比先前规划得还要宏丽。”
朱翊镠还是那万事不经心的福气模样,闻言先谢了恩,随即又笑眯眯地道,
“那宋纁可就开心了,前两年要建府的时候他就嫌臣花得多,这一下省下了一半,户部手头可宽裕了。”
朱翊钧摆摆手,道,
“也宽裕不到哪儿去,山东巡抚李戴前儿个还上了奏疏说要去泰山为旱情祈雨,潘季驯治水也得花不少钱,再加上开海又得造船、募水兵,再怎么省这国库里也觉得空。”
朱翊镠笑了笑,道,
“空了就再向百姓筹措嘛,老百姓要知道皇上为这些家国大事费心费力,定然感沐圣恩,纷纷为国效力。”
朱翊钧从眼前的武术表演中挪过一道视线,轻笑道,
“你这是话里有话啊。”
朱翊镠笑道,
“没甚么话,没甚么话,臣只是庆幸臣那潞王府规划得早,否则要按照如今的情形,支了太仆寺的银子就要让老百姓知道,那臣还真不敢去河南就藩。”
朱翊钧回道,
“知道又怎么样呢?老百姓的银子,给你花了难道不许交钱的人知道?还不许交钱的人议论两句?”
朱翊镠道,
“百姓原是就知道他们该交钱给咱们花,可花多少,怎么花,他们未必有这个谱,皇上何必去让他们弄明白呢?”
朱翊钧回道,
“不弄明白,这许多事情,朕就没法子去办。”
朱翊镠道,
“可要弄明白了,也有许多事情,皇上往后就怕是很难办了。”
朱翊钧笑问道,
“朕又不是独夫民贼,甚么事儿不能同百姓商量着一起办呢?”
朱翊镠笑道,
“那可多了,譬如娶妻生子,皇上后宫那么多嫔妃,臣后宅那么多侍妾,百姓难道就会心甘情愿地替皇上与臣赡养妻妾吗?”
朱翊钧不以为意道,
“那朕就少纳几个,本来先帝在的时候,也说选秀太扰民,从前先帝一下旨要选秀,民间忙着说亲嫁女儿都来不及。”
朱翊镠道,
“妃嫔可以少纳几个,难道税也可以少收几项,海船也可以少造几条不成?”
朱翊钧仍是笑笑,
“现今还没有到能同百姓商议这些事的地步嘛,只是让百姓论论马政,那民间养马户祖祖辈辈养了两百多年的马了,难道连俵银折色的去向也过问不得?”
朱翊镠道,
“今日能过问俵银,明日就能过问盐粮,到了后天,说不定连对臣都要看不过眼了。”
朱翊钧道,
“你一个亲王在自己府里好好的,百姓怎么会对你看不过眼呢?”
朱翊镠“嗤”了一声,道,
“这可难讲,百姓对有权有势的人一向都看不过眼。”
朱翊钧淡笑道,
“你对百姓的偏见也太深了。”
朱翊镠道,
“这是实话,不是偏见,驭臣虽难,可百姓一旦像大臣们那样有了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势,做出来的事只会比那些大臣们更糟。”
“他们也就是耕地织布的本事,来来去去就是一粒麦穗儿,一根纱线的斤两,能看得甚么长远?”
“就说这马政罢,皇上觉得太仆寺办事不利,又信不过内阁,想要将财权握在手里,可这些事要让百姓一掺和,说不定明年那太仆寺的库银就一分都收不上来了。”
朱翊钧道,
“太仆寺的年例银关系到九边安稳,就是再愚蠢的人,也不会拿自己一家人的性命开玩笑罢?”
朱翊镠点头道,
“是,臣知道皇上是想给那李成梁一个教训,好教他知足。”
“但皇上有所不知,这百姓里头,蠢的人多,聪明的人少,一来一去,总是那大部分的蠢人在百姓里占优势。”
曾为百姓的穿越者朱翊钧听不下去了,
“你这话,不会是慈圣老娘娘让你来同朕学舌的罢?”
朱翊镠“嗳”了一声,道,
“是臣自己说的,与老娘娘无关。”
朱翊钧道,
“有关也无妨,反正这事儿朕就想那么办了,你回去知会老娘娘,遣你一个小辈来同朕论教也太离谱了。”
“下回要派人就派个辈份大的,譬如将御马监的文松舅舅派来,那朕说不定就对老娘娘言听计从了。”
朱翊镠“哎呦”了一下,忙站起来向皇帝告罪,
“臣僭越了。”
朱翊钧面无表情地转回了头,干晾着朱翊镠在旁边站了一刻,方挥手让他坐下。
第四十八章 朕要用百姓打赢信息战
第五十章 洋强盗与圣天子
小说推荐
皇朝女帝史之明焕大帝
一代太女,惊艳绝伦,掌权如皇,红颜薄命,憾然离世;一座皇朝,分崩离析,覆灭不存,残留遗民,隐世百年;一家七口,幸福美满,天降横祸,连连遭灾,家破人亡;帝星现,预言始,太女还,隐族出,天地间,风云起,这天下,谁主沉浮?且看复仇之火,星星燎原,重生太女,剑指天下,掀起腥风血雨,成就一代女帝千秋帝王业!一
朝闻可馨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六十章 问号塞,事实悟
辣手兵王
最新章节预览
明朝无酒
连载
最新章:
第1013章 晋级,决赛
明朝航海王
弘治十一年,即公元1498年。此时,大明疆域之内。朱厚照出阁读书,小虎牙露出了锋芒,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王守仁和唐伯虎摩拳擦掌,正在准备科举。小冰河期已经降临,寒冬正在肆虐大地,给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大明沉重一击,朱祐樘再怎么努力,弘治中兴也走到了巅峰,正在由盛转衰…此时,大明疆域之外。鞑靼小王子达延
任弘毅
连载
最新章:
第144章 许栋海盗集团
重建大明朝
重要说明《重建大明朝,曾名《1344年》既来之,则安之。高凡只是想好好享受生活,有吃不尽的美食,有花不光的钱,有泡不完的…那啥,这条就算了吧。可怎么就成了天下第一首富呢?怎么就和朱元璋一起打下了大明江山呢?算了,人生嘛,总是那么不尽人意~Q群:941621682四方居;欢迎进群聊天吹水
岷森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开炮仪式
爆改大明朝
说好了去十七世纪收拾鞑子,却因阴差阳错来到十四世纪末的明初,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举目无亲,左右无伴,詹闶觉得应该搞他一下…于是,在后世史学家的嘴里。他是大明第一神棍,也是现代科学之父;他是顽固的保皇派,也是封建的掘墓人;他是让中华威名响彻宇内的大英雄,也是把血腥染遍欧美非拉的殖民者
羞涩道士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永乐大帝
明朝大贪官
百姓们:贪官啊,你刮地三尺!众美女:你不仅贪了奴家的身子,还贪了奴家的心满朝臣工:何瑾贪婪成性,实乃我等官员之耻!朱厚照:嗯,何卿贪是贪了点,但能陪朕玩闹嘛何瑾闻言怒了:我贪点儿怎么了!要不,我不干了你们来?所有人顿时一凛,谄媚笑道:何大官人莫生气,我们跟你闹着玩儿呢地广人稀、风景独好的读者群:70
千里风云
连载
最新章:
第三九七章 没那么简单......
明朝大纨绔
英国公府小公爷,陌上少年玉公子。张仑最初穿越的时候,真的只是想见识见识技术流派大同婆姨、制服诱惑泰山姑子,高级伴游西湖船娘,当世明星扬州瘦马。然而好折腾的性子,让他最终却选择了扑腾来去,把大明扑腾成了他也不认识的世界
贪狼独坐
连载
最新章:
第五百三十七章 形势终究强于人,鞑靼留神不留形(中)
肱股明臣
东朝大学士
连载
最新章:
第154章 大内斗 一
重振大明朝
穿越,又是穿越,不过怎么穿越到了崇祯皇帝身上?掐指一数,搞不好自己只有十七年的皇帝命啊!怎么这么苦逼?为了不吊死在煤山,为了能和一起来的妹子幸福生活,只能拼命去改变大明,重振(崇祯)大明朝了!魏忠贤,打倒!东林党,打倒!女真人,打倒.打倒!打倒!凡是破坏阻碍我美好生活的,统统打倒!既然都叫崇祯了,怎
万里高歌
连载
最新章:
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征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