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初年》分节阅读_193

    了爷听你的建议,从洋人手中买火器,已经装备成立了重军专克高墙厚城爷就想看看,彼此都有红衣大炮,他宁远还怎么守得住”
    说到最后这句,皇太极目光锐利,眺望着远处,仿佛已经站立在城墙下,剑锋直指墙头袁崇焕的帅旗,身上流露出一种运筹帷幄、杀伐果断而所向披靡的迷人霸气。
    “爷那兰儿就祝您旗开得胜吧”苏浅兰不是那种明知劝不动对方还要唠叨不满的人物,很干脆就同意了皇太极的决定。
    哪怕知道他有很大的几率可能会失败,可重要的是,他一腔热血在为自己的目标拼搏奋斗,那就算最后是败,也败得轰轰烈烈没有遗憾再说了,这历史已经跟原来有所不同,谁又能肯定,拥有了火器部队重军的皇太极,就不能有胜利的希望?
    绿野篇第二百六十六章忧喜参半
    天聪元年五月初六,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由,亲征宁远、锦州一线,史称宁锦战役。
    苏浅兰闭着眼睛就能想起那天,皇太极一身戎装,神采奕奕骑在高头大马上,率领几万人马浩浩汤汤离去的模样,那招摇的旌旗、震天的号鼓,以及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金铁骑,组成了震撼之极的场面。
    然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新成立没有半年的重军,整个重军队伍,人人手里拿的不是传统的刀枪,而是造型奇特的西洋火枪,并且他们的辎重车辆运的不是粮草,而是几十门黑光逞亮的大炮。
    看到这支重军,苏浅兰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眼眶,这真的是古代的军队么?若让那些兵们穿上后世的军装,活脱脱就是一支堪比二战时期的现代新军大金的百姓夹道欢送着离去的军人,面上却不是担忧挂虑的神情,而是信心十足、兴高采烈,仿佛眼中看到的不是开赴前线的军队,而是凯旋归来的勇士,直到军队远离不见,眼底才稍露些许惆怅。
    是的,对大金的百姓们来说,打仗虽然意味着会有伤亡,但是战争同样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是女真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更不要说皇太极即位之初,就打赢了朝鲜,夺得数不清的财帛牲畜和奴隶,更让他们对皇太极这一战信心膨胀。
    也许历史真的不同了只要袁崇焕还是原来历史上的那个袁崇焕,那么拥有了重军的皇太极要拿下他的宁远,恐怕也不是难事据苏浅兰所知,袁崇焕的功绩,不过是守城而已他擅长筑造高墙厚城,挖战壕设拒马,令原来历史上的皇太极数次攻城都遭遇了失败。这样依赖大明财富堆砌出来的城防,其实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守城,当先一个守字,就等于把战争的主动权都交到了敌人手里,赢的是敌人不擅长攻城,敌人的补给跟不上,后勤消耗大,而无法斩杀敌酋,立不世之战功这么一个守法,若遇到了皇太极的重军,遇到了配备先进的攻城利器——火炮,他,还能守得住宁远?
    自然,这年代的火器都还很粗陋,打一枪放一炮之后要间隔很久才能再次射,有这时间耽搁,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大金的其他贝勒们对这东西都抱着怀疑态度,还是皇太极力排众议,坚持建立重军部队,加上这次的作战目标又是攻城,他们才勉强接受下来。
    也亏得皇太极此刻是名正言顺的汗位继承人,没有原来历史上那等乌龙搞笑的四贝勒并坐共治的尴尬,他的决策才能这般阻力甚小的一一得到了落实,否则为达目的,他还得先花费多年时间收拢汗权,连内秘书院都成立不了,更不要说砸钱成立重军部队。
    苏浅兰对军事一窍不通,但粗浅的知识还是知道一些,比如说炮火轰来,立马扑地闪避,就可以把伤亡几率降到最低,再比如说火器的三段式阵列射击,可以弥补射时间间隔长的缺陷等等,她都借着跟皇太极讨论洋人火器好处的机会教给了他。
    别小看了这些基本知识,对后人来说是很粗浅的东西,但在火器出现的早期,却是通过了堆积如山的尸体和血流成河的教训,才一点一点被人总结经验,琢磨出来的。
    当初她对皇太极提出来的时候,别提皇太极有多吃惊了看她的目光就好像在看天外来物一般,弄得她心里都毛毛的。
    不过皇太极主要还是佩服她的想法“天马行空”,并没有真正怀疑她的来历,毕竟穿越这种事,没凭没据的,“穿越”两个字出现之前,想破脑袋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上头去。
    战报从三天后开始,每天一封传递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皇太极给她的只言片语,虽然不能在上面看到皇太极说什么喜欢你、想念你之类的话语,但那字里行间,还是让苏浅兰感到了他的一分牵挂。
    十一日,“……大军已到锦州,围而攻之,明总兵赵率教据城固守……夺得城外据点无数……你且看朕如何克敌”
    这个家伙,是不是也太狂妄自大了些哼教他吃些败仗,也是好的,免得以后目中无人,得意翘辫子。接到这封写给她的,不是明信片的古老“明信片”,苏浅兰暗地轻哼。
    十六日,“明辽东督师袁崇焕,言调水师七万,将至山海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