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我在贞观毁修仙》第八十六章 医学,仁心,和逼捐(四千字大章)
太极宫,承乾殿。
这个当年李承乾出生的宫殿,李二陛下的潜邸,到底还是翻修了一下,不过现在李承乾也不住这里了,也就皇帝还会来这儿溜达溜达。
今天陪着皇帝在这儿溜达的,是房谋杜断外加长孙无忌。
“这些人……还是不服啊。”
李二陛下有些咬牙切齿,想到那天在朝堂上的明刀明枪,心怀宽广的皇帝陛下就会难受,特么的老子这么叼,居然还有人敢龇牙?
“便是要动手,总也要等平灭突厥之后。”
身材干瘦的杜如晦很平静地说道,他理解皇帝的心思,但他更知道现在应该干什么。
别看温彦博那天在朝堂上蹦跶的欢,然而皇帝想要动他,还真不好动,因为以他为首的那些人,其实就是世家大族向皇权低头,或者说和皇权媾和的代表,在皇帝陛下还没取得绝对的控制权之前,就不能去动他们。
所以当天的朝会上,虽然给北都豪族放了血,也让温彦博更进一步,进入宰辅序列的事儿添了堵,但皇帝也不敢真就拿着温彦博扎脖放血。
“只怕太原人不老实。”
长孙无忌眯着眼睛,就开始给太原人捅刀子,想让他妹妹从皇后的位置上滚下来的,和想让东宫里住着的不是他亲外甥的,统统都是敌人。
“北都的实力,从武德九年开始,就有所动作了,如今平灭突厥在即,总不急于一时的。”
杜如晦瞅了一眼长孙无忌,知道这老货有点儿上头了,不过他设身处地想想,自己遇到这种事情,还真未必就能淡定下来,所以也只是稍微提了一句。
“如何让太原人掏钱,还得在想些办法。”
李二陛下眯着眼睛,用脚碾碎了地上的一片枯叶,“这些世家,嘿……”
李渊在北都起兵的那会儿,主要的底气是晋阳宫,隋唐的宫室可不是简单的行宫,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战略储备,而当时晋阳宫的副监叫裴寂,那个因为听精神病人吹牛逼,刚刚被流放到静州静一静的前司空。
北都的大族豪强,在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干了些什么呢?
出钱不出人,给粮草可以,给钱也行,但是给人?才行鄙陋,不堪大用不堪大用……
完全就是拿着他们老李家当狗耍,丢块骨头自己玩儿去那种,七岁承袭唐国公爵位的李渊,整个人就和杨玄感那个逗比砸到一个档次去了。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房玄龄叹了口气,世家大族这种国之蛊虫,存在的时间太久了,历代皇帝想要化解他们,想了不少的办法,相应的,他们也想出了不少应对之术。
就特么和抗生素下存活的病毒一样,全然一副越活越顽强的样子。
“总要想些法子的。”
李二陛下有些烦躁地踢了一脚,花圃旁边的一颗石子儿被踢起,带着一溜儿金光,直接镶在了一面宫墙之上。
把李恪用刺史的名义上丢到忻州和岚州,有用亲王之位压着北地豪族的用意,然而毕竟只是个名头,这里面其实还是借了上清门庭的一点儿面子,所以具体能有多大的效果,真不好说。
“圣人,太子来了。”
这边李二陛下正和左右仆射加大舅哥聊天呢,一个阉人小心翼翼地上来请示,四个人转身的功夫,就看见李承乾已经来到了身后,手里捧着一封奏疏,一脸有话要讲的表情。
“孩儿本欲去太极殿寻阿耶的。”
李承乾说着,很腼腆的样子,就这个神态,就让李二陛下有点儿皱眉。
太没有王霸之气了。
“承乾来此,所为何事啊?”
再皱眉也是亲儿子,还是嫡长子,李二陛下也不好在重臣面前喷他,更何况嫡长子今年也不大,还是个孩子。
“前日里上天示警,要让阿耶广施仁德,拯救北地被突厥祸害的百姓,儿臣听了之后,也想了很久。”
李承乾还是很腼腆的样子,不过说话的语气倒是自信了不少,“儿臣便想,恪弟在太白山上潜修杏林之术,又请旨在长安设立同仁堂,又何尝不是阿耶教导有方?”
这话就很有水平,弟弟仁德是老子教子有方,嗯,有那个味儿了。
听了李承乾的话,房玄龄便仿佛想到了什么,眼前就是一亮,然后看着李承乾,就想听听他想说什么。
“故此儿臣想,冬日的百姓有冻饿之虞,平日里的百姓又何尝不受疾病之苦?推广医学,也是彰显阿耶仁德之心的善举。”
李承乾恭恭敬敬地说着,双手递上了奏疏,“这是儿臣想了良久,这才拟定的奏疏,请阿耶过目。”
哦,天命啊,仁德啊……
听着这种重弹的老调,李二陛下就有点儿兴趣缺缺,不过重臣在侧,他也不好不给嫡长子面子,就伸手接了过来,仔细看了看。
奏疏上的字迹很工整,却稍显稚嫩,明显是李承乾自己捉刀的,不是旁人的代笔,单单这一点就很有诚意了。
不过奏疏的内容,却显得有些迂腐,通篇都是讲解各种仁义道德,各种引经据典,讲解着诸州设立医学的好处,显得很是文采斐然,一看就知道左右春坊的牲口没少给提意见。
然而身为太子,身为他李世民的太子,用得着这么扭曲?
所以略略皱了皱眉,李二陛下就把奏疏递给了尚书左仆射:“太子的奏疏,倒也不错,你们也来看看罢。”
作为一个案牍上的老司机,房玄龄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奏疏,然后传给了杜如晦。
虽然改元之后因功受赏的时候,长孙无忌和他们一样,都是实封的一千三百户,但现在长孙无忌是社会闲散人员,在场的四个宰辅,就他地位最低。
房谋之名名不虚传,只不过是片刻的功夫,房玄龄就想出了一条路子,所以等着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看完了,这才开口:“太子的奏疏,文采斐然,可见近日在读书上,也是下了苦功的。”
言外之意很明显,这奏疏就是个道德文章,没什么卵用。
“不过诸州设立医学,总要钱帛,这钱帛从何而来?”
话锋一转,房玄龄就开始引导太子了,“如今平灭突厥在即,民部钱粮都在往北方调动,一时间也便是想设立,也有些困难的。”
房玄龄能想到,旁边的杜如晦怎么能想不到?房谋杜断这种金牌组合,是不可能出现互相拖后腿这种事情的。
所以房谋刚刚说完,杜断就把话接了过来:“可太子说的,也着实有些道理,陛下以一人系天下,这仁德之举,是断不可废的……”
李承乾就有点儿懵逼,他根本就没想过这个。
在他写奏疏的时候,东宫左右春坊的牲口都在群策群力,没办法,这可是和蜀王相关的差事,而东宫的人在数着卖铁锅和卖人参的钱的时候,哪个不念一声蜀王的好?
所以就连王珪这个侍中,都来给提了几点意见,然后语重心长地叮嘱他,太子现在还小,只要提出问题就行,毕竟……太子年幼嘛。
一看大外甥有点儿不给力,长孙无忌就有点儿着急,毕竟前几天就有北都来的豪强,想要让皇帝废后来着,看在自己妹妹漂亮的份儿上,皇帝这才没答应,现在大外甥这样,万一……
长孙无忌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所以咬咬牙,就直接提点了一句:“前日太子在幽州收购靺鞨参,也是为了兼济天下……”
作为一个十三岁的太子,李承乾不可能装逼说“我对钱没有兴趣”,也不可能说“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但他对钱没什么概念倒是真的。
所以当时李恪说要收购人参,他就掺了一手,完全没想着回报点儿之类的玩意,毕竟……他爹爱他嘛。
再所以,今天亲舅舅一提这个事儿,李承乾就反应过来了,也没什么犹豫的,直接说道:“若是民部钱粮不足,便由东宫先出一部分,吾为太子,受阿耶日日教诲,岂能坐视百姓疾病缠身而无处求医?”
三个重臣都这么说了,李二陛下还能反应不过来?
所以当机立断,李二陛下就接过了话茬:“太子能有此心,朕心甚慰,不足的部分,内帑也出一部分罢。”
顿了顿,李二陛下加重了语气:“待明日,便去大朝会上,与群臣分说一番。”
三个宰辅级别的重臣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色,那感觉,简直就是诸葛孔明和周公瑾各自伸手,然后里面都攥了个“火”字一样。
久违的默契感,让他们想起了当年夕阳下的奔跑,那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于是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又一出儿大戏拉开了帷幕。
先是左仆射房玄龄起头,把太子的奏疏丢了出来,开局一个小炸弹,激活了朝堂的气氛的同时,也让其他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明眼人都听到了风声,太子上书想要在各州设立医学这事儿吧,是之前给蜀王的承诺,等着各州医学设立的时候,少不得要提提妙应真人孙思邈,还有他高徒蜀王李恪李逸仙的名字。
所以这件事情吧,得利的是皇帝一家子。
于是本着不能让皇帝再得利的原则,温彦博又站了出来,直接指出问题的根本,朝廷没钱了:“天下诸州设置医学,乃是仁德之举,只是如今朝廷北击突厥在即,民部不说空虚,也是不富裕的,还请陛下三思啊。”
“为民之事,如何能够拖延?”
作为上次废后事件的主角,太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就蹦出来了,说这事儿可不能拖,“前日里,陛下不过是想效仿前汉故事,休养生息,节约民力,一时间忘了北地边民疾苦,便有日蚀降临,若是再无德行,有彗星袭月,当如何?”
天象啊,前几天你就拿着天象怼皇帝,现在老夫搞一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过分吧?
作为北都豪族在朝廷内的代表,温彦博能怂?那必须不能啊,所以温彦博把脖子一梗,瞪着长孙无忌:“陛下已属意出兵北击突厥,解边民之苦,天心有感,自然不会降下灾祸。”
顿了顿,温彦博的话就带着一股子恶毒:“齐国公如今开府仪同三司,却是久不曾来三省坐堂了,民部的余钱,只怕也不知晓了罢?便是平灭突厥一事,也要北都乡贤用力,何处再来余钱?”
长孙无忌最烦的就是这个,他开府之后就相当于没了权柄,虽然影响力还在吧,但到底是过了气的宰辅,寻常的小事儿,原来的门生故吏给办一办没问题,但是大事儿吧,真不如原来好使。
最起码看朝堂上现在这个架势,这要是放在以前,温彦博敢这么装逼,一定有人会跳出来和他争论的。
一旁围观的人形铜镜琢磨了一下,就想出来劝架,然后这个时候,皇帝开了金口,一张嘴就是淡淡的装逼风格:“民部的苦楚,朕和太子也都是知晓的。”
一听这个,温彦博的眼皮子就是一阵的乱跳,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特么的太子现在还没加元服呢,怎么就知道民部没钱的事儿了呢?所以温彦博就把目光转向太子右庶子兼侍中王珪。
然而老好人王珪现在的位子在他前面,整个人就在那低着头不说话,也看不到是个什么表情。
然后就听皇帝继续说道:“故此,太子欲从东宫出一些钱帛,略作支撑,朕心甚慰啊,这内府,也跟着出了些,推行天下或不可及,可在关中施行,却也勉强足够了……”
特么的皇帝这是要逼捐啊,而且是带头逼捐……
世家大族出身的人,脸色同时都是一黑,可是这事儿太子开了头,皇帝亲自下场装逼,谁敢说不行?
谁敢说不行,谁就是不仁,谁就是立场有问题,下次再来一个天变,那就别怪李二陛下拿着他的狗头祭天请罪了。
所以这帮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儿,一个两个捏着鼻子,喊着陛下仁德,就琢磨着自己这个咖位的家族应该掏出来多少钱……
第八十五章 九月的山里有点儿冷
第八十七章 逼捐
小说推荐
我在贞观开酒馆
李峰穿越了,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不过身怀系统,还在长安坐拥一个小酒馆的他却丝毫不慌“什么?你让我评价玄武门之变?老李,你竟然敢妄议朝政“老李,老房,老孙,还有那个老程是吧?我说的这个土豆没骗你们吧,真的可以亩产千斤“来来来,尝尝我这小酒馆新推出的火锅!不好吃不收钱 就这样,开着小酒馆的李峰,却奇怪的
盛世天下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峰找茬
穿越从贞观开始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从贞观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豢龙独我
连载
最新章:
第29章 天下第一情报门派成立——百晓门
贞观五行劫
炀帝穷兵隋鼎倾,群雄逐鹿终归李。玄武门变世民继,十六年后风云起 成王败寇漫相呼,何人执笔书败寇。休叹孤灯岁月短,万古正气尽可歌 写一部戏说的野史,述五段难解的情缘《贞观五行劫》共分五卷,前四卷独立成章,最后一卷群英齐聚〖第一卷水之卷《山花渐欲迷人眼:一无武技二无内力,一介山野小女子仅凭十分的天真行走
伊真
连载
最新章:
〖第四卷·木之卷〗《云山新雨盟》 第五章 数言片语化纷争
贞观国祚
三省六部想去哪任职?本侯要新建一个衙门!什么衙门?大唐计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因卿不定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感谢支持加更)
贞观俗人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到那时,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木子蓝色
连载
最新章:
第998章 猛太子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 房玄龄“陛下,杜构那祸害太可恨了,必须严惩 李二“那你去砍了他,朕没意见 房玄龄“咳咳,陛下三思啊 魏征“陛下,杜构那竖子太无礼了 李二“那行,朕给你旨意,你去教他礼法 魏征“那个,陛下,臣.公务繁忙 唠闲嗑的街坊邻居“杜家大郎呢?这都好几个时辰没出来惹祸了,还挺想念的
行艺半步
连载
最新章:
第156章 烫手山芋?(1)
贞观之志
一觉醒来图书管理员陈宇居然穿越到了初唐没有系统没有老爸却有着与上一世不同的抱负和理想。血战突厥科技大唐且看陈宇如何镇压一个时代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天下寒门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零二章 抵达剑南 (求订阅 求月票)
调教贞观
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然而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贞观初年的王宁安,却是忙的不行,建书院,搞活经济,败外敌,还新建了大唐都城然后,和李二陛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盛世天下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读书
贞观有新人
一个“新人,悄然来到了大唐贞观四年的长安!张季,本打算在大唐做个悠闲的咸鱼,从此过上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好吧,那就只能展示真正的技术了.这个新人的到到来,给大唐带来了数不尽的“意外!这个新人的到来,让大唐不知不觉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盛世
园外狼
连载
最新章:
第445章 李二也想花钱啊!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