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纪事》第225页

    
    快穿纪事 作者:幽祭
    
    第225页
    可是,凭什么?他隐忍了这么多年,受到了那么多不公平的待遇,最后什么也得不到,甚至他喜欢的姑娘也被何必升那个傻子抢走。
    何文升满心都是恨。是何必升抢走了他的母亲,是何必升让他变得一无所有,被人嘲笑。如果没有何必升,这一切是不是都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如果没有何必升,如果没有!
    何文升的杀心既动,就会有所行动。只不过何文升耐得住xing子,他从人牙子手上买了一个小厮,好好调*教一番后,找了个机会送到了何府里。如果不是唐歌一直有暗中监视何父一家人,以何文升的隐晦动作,何必升指不定就遭了何文升的毒手。
    那小厮暗中往何必升的茶水里下药时,被唐歌的人当场逮住。唐歌审讯人,无需酷刑bī供,一杯符水下肚,小厮将所有事qíng全部供了出了,幕后主使人何文升无所遁形。何必升听了小厮的口供,心中大痛。唐歌安抚好何必升以后,亲自将人送到何夫人那里,也不说话,只让小厮将事qíng的来龙去脉当着何夫人的面再说一遍。
    何文升毕竟是何夫人的亲生儿子,唐歌不会将他怎么样,但是何必升同样是何夫人的逆鳞。该怎么处理,唐歌相信何夫人心中有数。
    之后,唐歌听说何文升大病一场,有一年的时间没能走出房门一步,这都是后话。
    与此期间,唐歌抽空将原主的幼弟从唐父唐母手中带了出来。自花厅一见后,唐歌顺藤摸瓜,找到了给唐父唐母写信的人--何文升。如今何文升被何夫人关起来,再也做不了什么,唐歌就能放手解决唐家那一家子极品亲人。
    唐歌对唐家人没有多少感qíng,尤其是唐湖这个大哥。如果不是唐湖嗜赌,原主也不会差点被卖。在唐湖第n次进入赌坊,将家当全部输光后,唐歌的人找到赌坊,花大价钱让赌坊的人在唐父唐母凑齐银子前剁了唐湖的手。
    唐湖丢了手,唐父唐母从唐歌这拿来的钱只能给唐湖治病。唐湖吃了教训,窝在家里养伤。唐湖养伤期间,唐父唐母再次找到唐歌,意思是唐湖的手没了,以后想娶个好妻子,肯定没可能,唐父唐母摆明来意,让唐歌给唐湖选一个妻子。唐父唐母觉得从何家出来的丫鬟也是可以的。
    唐歌听了,笑看着唐父唐母,直把两人看得羞红了脸。唐湖双手已经废了,成了一个彻底地废人,好人家的女儿不愿意嫁给唐湖,唐父唐母就将主意打到何家的丫鬟里。要不是唐歌嫁进何家,以唐家的qíng况,何家的丫鬟也不见得愿意嫁给唐湖,何况唐湖现在断了手。
    rdquo;你就说答应不答应。rdquo;唐父被唐歌看得恼羞成怒,甩出一句话。
    rdquo;爹娘上回从我这里拿了银子救唐湖时,就和我保证过,以后再不找我的。这才过了多久?即便何家现在当家作主的是我们夫妻二人,也没得哪个做媳妇的会将夫家的钱全送到娘家去。何况,我是怎么嫁进何家来的,爹娘最清楚不过了。rdquo;
    rdquo;你到底想怎么样。rdquo;唐父听出了唐歌话外之音。只要唐歌能解决了唐湖的亲事,其他都好说。这个女儿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了,唐父心里清楚。唐歌真要翻脸不认人,他们也拿她没法子,现在能捞一笔是一笔,唐父痛快地问道。
    '爹不是以为何家的银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想让我给唐湖买一个媳妇不是不行,让唐英来何家上工,工钱还唐湖娶媳妇的钱。如果唐英听话,我不会亏待他。rdquo;要是不听话,这一句唐歌没有说出来,唐父担心唐歌返回,立刻应下了唐歌的要求。
    家里支应门庭的是长子,幼子有眼疾,唐歌愿意接受,唐父巴不得。第二天就将人送到何府来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鞭策憨夫成龙(十二)
    唐父唐母送来了幼弟唐英,唐歌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好人给唐父唐母送过去。( 最佳体验尽在【】)事qíng她若办得太顺利,会让唐父唐母产生错觉。给唐湖娶妻的事,唐歌拖了半年才从人牙子手上买来一个自愿给唐湖做媳妇的姑娘。
    这个姑娘长得极好,人牙子原本打算将她卖去花楼,大赚一笔。听说何府要招人,送过来也就是走一个过场,便将姑娘一起带过来凑人数。谁知这姑娘偷听到人牙子的话,知道人牙子要将她卖到花楼,心中焦急,看唐歌的眼神就十分迫切。
    唐歌给唐湖挑媳妇,本着你qíng我愿的原则,事先将qíng况说明。这个姑娘是第一个站出来,说她愿意嫁的,唐歌没有犹豫,花了一笔不少的钱从人牙子手上买下了姑娘,将人送到了唐家。唐湖本以为唐歌记恨唐家,说要给他娶媳妇的话全是哄骗人的,谁知唐歌不但送了一个姑娘过来,还是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见到人的第一面,唐湖就丢了心。
    唐湖和姑娘的婚事办得极快,姑娘进门第三天唐家办酒,唐湖就抱上了美娇娘。唐湖娶亲,唐歌没有到场,只是在送姑娘过来唐家前,给了姑娘一笔银子,告诉姑娘无论发生什么事,这笔钱都不要叫唐家人知道了。她这个姑奶奶,姑娘最好不要指望。往后日子过得怎么样,全凭姑娘自己。
    姑娘进门前,就知道唐湖的手是赌没的,她差点被卖入花楼,也是有一个嗜赌如命的爹,姑娘深恨赌,新婚夜便与唐湖约定了,以后不许再赌,否则她就一头撞死。唐湖答应得好好的,结果不出半年,就受人引诱忍不住跟人下注。姑娘知道了,当着唐湖的面撞了墙,肚子里的孩子差点没保住。因为失信,唐湖几乎丢了娇妻和孩子,吓得脸都白了。唐湖很喜欢唐歌给他买来的妻子,
    也知道没了这个妻子,再想找一个合心意的没可能了,唐湖一阵后怕。
    经此一吓,唐湖再没有沾过赌。唐歌从下人口里听说了唐家的事,心知唐家的破事可算了了,便将全身心放在何必升身上。
    没了何父和何文升的威胁,唐歌和何必升完全可以在何府里好好过完一生。只是唐歌没有做事半途而废的习惯。她也不想何必升太闲了,没事瞎琢磨。唐歌对何必升的训练,没有因为何家人的搬出去而结束。何必升也因为这段时间经历的打击多了,人成熟不少,不说话时,只看何必升的外表,绝对看不出他是一个脑子不如普通人的人。
    唐歌深谙没有目标,人就会懒散的道理,给何必升找来了先生教何必升念书。唐歌不要求何必升读出个子丑寅卯,请先生教他念书时,仅仅为了消磨他的大部分时光,让先生对他要求宽松些。谁知,给何必升讲课的这位先生是个对待学问严谨的人,要不是家境中落,也不会到何府上教导何必升念书。他应唐歌的要求放低对何必升的要求不假,但是这位先生对人的要求比普通先生至少高出两个等级。哪怕他降低一个标准,何必升要做的也比别人高。
    唐歌经过数次学习,为了做高考任务时,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因此在先生要求何必升时,没觉得先生的教学方式有什么问题。可怜了何必升,为了消化当天学习内容,完成先生布置的任务,不得不花长时间学习。等到结束一天的学习任务,整个人都惨兮兮的,哪有时间去想其他事,挨着g就想睡觉。
    在先生的高qiáng度教学,与唐歌的旁观下,何必升扎扎实实跟着先生学了三年,然后在唐歌的鼓励下进了考场。
    第一次从考上里出来,何必升神清气慡,告诉唐歌他全部写满了。考试成绩出来后,何必升落榜了。知道消息的何必升第一次拒绝与唐歌同被而眠,独自抱着被子哭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眼睛肿得跟包子似的。唐歌亲自下厨,给他做饭,小意安抚何必升受伤的心灵,如此努力了三天,何必升才重新打起jīng神,跟着先生学习。不过,他提了一个要求,以后每天都要吃唐歌做的饭。唐歌一口答应了,做饭一做就是一辈子。
    乡试三年一考,何必升又跟着先生扎扎实实念了三年书,期间顺利做了爹。第二次参加乡试,何必升信心满满,只是当他从考场里走出来时,脸色不大好看。唐歌一问才知,何必升因为紧张,做试卷的时候脑子转得十分慢。
    第二次乡试结果出来后,何必升自然又一次落榜了。
    意料之中的结果,听到何必升的耳朵里,伤在心里。这一次何必升没有躲起来哭,他只是抱着刚满一岁的女儿,在外面chuī了一夜的风。第二天女儿高热,何必升自责又担心,唐歌却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帮忙照顾女儿,直到康复。
    等女儿病愈,何必升因考场失利引起的悲伤qíng绪也消得一gān二尽。再一次奋发图qiáng,专心跟着先生念书。再三年,何必升第三次参加乡试,出来时脚步虚浮,是被何家的下人掺着回家的。进考场前,何必升因为太兴奋了,不慎病了,唐歌劝他放弃考试,何必升坚持进考场,结果在考场里遭足了罪。要不是他一直跟着唐歌习武,又有唐歌暗中相助,只怕熬不到出考场,就昏倒在考场里。
    这一次何必升没有伤心难过,有前两次考场失利的经验,何必升已经学会调整心qíng。在落榜后仍然跟着先生念书。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何必升考到须发都白了,也没考上秀才。可是每一次送何必升进考场,何家人都会认真以待。一开始,还有人嘲笑何必升痴心妄想,到后来见得多了,也确定何必升不会中秀才,那些人都懒得关注何必升。
    谁知,何必升在六十八这一年参加第十四乡试时,终于考上了,虽然是个吊尾车,何必升也成了正儿八经的秀才,让嘲笑了何必升几十年的人红了脸。
    同年,何必升的孙儿中了探花,何家大宴乡亲。
    何家满门读书人,双进士,一秀才。纵然何必升学历最低,却是整个何家明面上话语权最高的人。
    就在大家以为,何必升中了秀才以后,会停止求学考试之路,结果何必升用实际行动告诉众人,他还要接着考下去。对于他这个决定,唐歌举双手赞同。儿孙满堂又怎样,只要何必升有追求,她就支持。
    没人想到何必升能考上举人,但是何必升再次打脸群众啪啪啪,又一次成为吊尾车,做了举人老爷。这一年,何必升八十六岁。
    在人均年龄不过六十的时代,八十六岁的举人很稀罕。皇帝听说何必升是他的肱骨之臣的祖父,特赏何必升,以资鼓励。
    何必升这一支在朝中混得极好,何必升的侯爷父亲与继母的后人却因家中无人读书,渐渐没落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纵然侯府那一支还有爵位在身,也就只剩个徒有虚名的爵位。
    至于何文升那一家子,有何必升的照应,日子过得不咸不淡。何文升一生止步于秀才,到死也没考上举人。
    --
    第225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