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黑暗至尊》第二百三十一章 种子

    而在剧烈的痛苦中,他也有一丝轻微的感知能够感觉到,似乎的确有一种东西,正在随着这股被挤压的痛苦的感觉,从自己的身体最深处被释放出来。
    随着中年男人经历的痛苦越来越剧烈,除了痛苦的感觉之外,他感知到的那种有东西正在被从自己的身体中挤压和榨取出来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与此同时,表现在外界显示器上的数字也跳跃的越来越厉害,似乎随时都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但是却又始终没有真正的达到百分之一百。
    过了许久,又仿佛只是过了一会儿,在极致的痛苦下,中年男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已经开始变得模糊了。
    在他仅剩的甚至还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中,他似乎看到了,之前在他朦朦胧胧的感知中所感觉到的那种被从自己的体内最深处榨取出来的东西,再也没有一丝一毫多出来了。
    仿佛一口被打干的井,里面再也没有任何一滴水能够涌出来了。
    随着中年男人升起这样的感觉,显示上,显示器上刚才还在疯狂跳跃的数字也渐渐平息了下来,但是,最终的结果依旧是百分之九十九,没有达到百分之一百。
    陈教授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一咬牙,对身后的助手说道:
    “去,把我们之前做的那些种子也都拿出来吧。”
    听清楚陈教授的话之后,助手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致惊讶的表情,随后,他下意识地对陈教授劝阻道:
    “教授你疯了?那个东西怎么能够在现在拿出来?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一连三个问题,助手心中的惊讶与错愕表落无遗,显然,陈教授口中所说的那个种子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东西。
    这是他的助手第一次在实验过程中质疑陈教授的决策,事实上,这在科研中,在任何一个实验中都是绝对的大忌。
    无论如何,所谓主导者,在一次的科研实验中必定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除非主导者出现明显游离于状况之外的状态,从某些外部的因素就已经可以明显看出他已经不适合再做决策,只有这个时候,助手才有一定的参与决策权。
    否则,在主导者的情况明显正常的情况下,对于主导者的任何决定,无论这个决定在助手或者是参与实验的其他人员的眼中看来有多么的荒谬,助手只有服从的份,绝对没有质疑的权力。
    如果是在以前,从这个助手开始质疑陈教授的决策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要被踢出这个课题组命运了。
    甚至于,他的学术生命也基本上可以宣告就已经走到了尽头,毕竟,任何一个领域上有着赫赫声名的大学者,都不会希望在以自己为主导者的实验中,出现一个质疑自己决策的助手。
    这样的助手,往往不会让实验变得更完美,反而只会让一个原本能够成功的实验变得一团糟。
    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科研独裁,这个规则的出现,也并没有剥夺除了主导者之外其他人参与实验设计的资格。
    任何一个实验,在它正式开始进行之前,课题组的任何一个人当然都有权力提出对于这个实验属于自己的看法。
    这个时候,无论是主导者,助手还是其他的人,他们都是处在同一个层次的。
    毕竟,此时还是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一切都还没有定论,关于实验的一切也都是在这样的探讨当中慢慢一点点成型的。
    在这个时候,主导者,助手和其他参与实验的人员之间的上下层级关系并没有划分的十分明确。
    毕竟,对于一个未知的事物,在有些时候,之前的经验和学识并不能起到决定的绝对的决定性作用,反而是一些天马行空,奇兵突出的想法反而会为实验带来决定性的生机。
    就算是知识再渊博,学识再广阔,天赋再高绝的人,也不能说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就能够将一个从没有踏足过的领域的实验进行得完美无缺。
    只有当许多涉猎同一个领域的人聚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将这些看法汇合到一起的时候,才能够尽可能的达到接近完美的程度。
    所以,在实验的全部过程确定之前,当一切还没有成型,都在探讨中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但是,这仅仅只是限于一切还没有定型之前罢了。
    而当实验前的讨论已经尘埃落定,一个实验已经开始到了实践的步骤的时候,那么像这种所有人都可以发表看法,想要修改实验步骤的情况那是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的。
    毕竟在实验的时候,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心中想的一定是盼望实验能够成功,而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状态一定是处于一个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的。
    紧张会让人的思维极度活跃,会冒出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在大多数时候往往都是错误的。
    不用想也知道,紧张时候的思维能力当然肯定不如平时正常状态下的思维能力好。
    人类在紧张的时候之所以会冒出很多平时想不到的想法,不是因为紧张的时候运气有多么的好,对于实验能够产生多大的助益。
    而是因为,在平时冷静的时候,这些想法是根本不用细想就会直接被过掉的。
    但是,人在紧张的时候思维能力下降,这些想法又会重新跳出来,而这个时候,紧张的人的思维能力已经不足以判断这些想法是可行的还是不可行的了。
    原本在冷静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本就不可行的想法,在这个时候都会需要考量一下。
    而在实验的时候,大多数实验的时间并不会很长,甚至可以说就是短短一瞬间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让你用紧张时候下降的思维能力去判断这个想法到底可不可行。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管有什么想法,最好的决定就是按照之前所有人一起商量出来并最终决定同意的实验流程去走。
    因为这样是理论上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最少的,而相反,临时因为一些在实验中突然蹦出来的想法就贸然篡改整个实验流程,在极少数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伟大的发现,并且拯救这个实验。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这些错误的想法都会将原本可能成功的实验毁于一旦。
    因此,从概率论的角度上来说,这些突然出现的想法虽然有一定的可能会对整个实验起到一个升华,拯救,甚至起死回生的作用。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它会将一个原本能够成功的实验彻底毁掉,并且,这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会发生的概率之差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因此,这显然是不合算的。
    所以,当一个实验已经开始的时候,主导者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在一定程度上修改实现流程的权力。
    而其他人则是以主导者为尊,按照主导者的命令去进行整个实验,这已经是科研中默认的流程和潜规则,没有人会去违背它。
    以陈教授的身份,地位和学识,能够成为他助手的人,在本领域的专业知识,至少也是一流水平了。
    尤其是时常跟着陈教授身边耳濡目染,他可以说几乎经历了陈教授所做的所有实验,这样的人,对于这种连初次接触科研的小白都应该知道的规则,早就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了。
    在一次实验中,助手就履行好助手的职责,其他参与人员就最好其他参与人员的本分,至于决策,那是主导者应该做的事情,无论主导者下什么命令,他们只需要去执行和辅助就可以了,对于陈教授的助手来说,这些东西早就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了。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养成的规则,早就和吃饭,喝水,走路,说话一样根深蒂固,不可改变了。
    但是在此刻,当听到陈教授的命令的时候,助手还是下意识的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和不可思议,可想而知,陈教授所下的这个指令,对于他来说,冲击该有多么大!
    陈教授也知道现在自己所下的这个指令,在其他人看来是有多么的荒谬与不可思议,尤其是对于除了陈教授之外对这个实验了解最多的助手来说,这种荒谬与不可思议的感觉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只会变得更多。
    因为他知道的多,所以懂的更多,他更明白陈教授说的这句话代表什么意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因为陈教授自己也知道,自己所下的这个指令是有多么的荒谬与不可思议,所以,对于助手的质疑,他破天荒的没有指责助手半句。
    他自问,如果他和助手的身份对调一下的话,当听到这个指令的时候,恐怕他也会做出和助手一样的反应。
    陈教授没有看助手,而是继续紧紧地盯着显示器,口中叹了口气,说道:
    “去吧,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现在的头脑很清醒。
    我也知道,尽管可能,不,是一定会有你现在所担心的那种后果,但是,我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助手张了张嘴,还想继续说什么,但是最终,他依旧什么都没有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