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奶爸》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怨

    荀智友正在和黄伯说话,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来。
    看到是自己母亲来电,荀智友告了一声罪,走到卧室关上门才接通电话。
    电话一接通,他母亲就在那边说道:“喂,智友,我有个事想问问你。”
    荀智友听到母亲的口气,就知道母亲肯定遇到了什么不快的事情,连忙开口回答,“妈,什么事情,您说。”
    “好!”
    荀智友的母亲回了一句,然后没有说事情,而是问了一句,“智友,我们这边精准扶贫的名额昨天定了,你知道这事吧?”
    “知道一点!”
    荀智友回了一句,无奈的笑了笑,“妈,这事和我们也没啥关系吧,您关系这个干嘛?”
    “怎么就没关系了?”
    听到荀智友的话,他母亲声音顿时变得不满起来,“我听人说了,精准扶贫的标准,只要是家里没有平房,没有轿车,没有稳定工作,都是扶贫名额。我们家老房子都快塌了,现在你我都是脚踏车,你爸也去了,我连种烟也没人帮忙拉绳子,只能种点玉米,田地还老远,一年到头连个嘴巴都养不走。你也没有工作,连个人情钱都要我自己卖猪肉挣,怎么就不是贫困户了?”
    “妈!”
    荀智友无奈的回应,“话不能这么说嘛,我们家里条件的确比较困难,可是我哥算是有车有房了,我也只是暂时没钱,日子总是能过的,真心没必要去争这个名额。精准扶贫也就是帮忙修个房子,修得大老远不说,还要回收土地。没有了地,您肯定闲不住,村里也没法帮您找什么活儿干。何况我们村本来就穷,需要名额的很多,还要很多家里条件困难的,让他们得名额就好。我也就暂时没钱,用不了多久,就能自己挣钱修房子了,您不要担心这事。”
    “挣钱修房子?你倒是说得好听!”
    荀智友母亲没好气的回话,“你也不看看我们家现在的条件,公路都不通,买点东西还得背几里路远,就算你挣到钱,谁来帮你修?现在村里连个年轻劳动力也难找到,那么多材料,你自己背回来么?而且我听他们说了,家里没有公路的,是优先要选择的,我们村就数我们家距离公路远了,为什么就没有?别和我说你哥的事情,你哥和我们早就分家了,各是各的,他有车有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个……”
    荀智友沉默了一下,才无奈的开口,“妈,这种事情真没什么好争的,修房子的事情您就别担心了,我们家不是在马路边有一片山么,等来年我就在那边去修房子。”
    “路边那片山修房子?你说什么瞎话?”
    荀智友母亲生气的回着,“智友,那边是什么山你不清楚么?不说那边曾经修过庙,山上还到处都是坟地,你打算把房屋建在坟地中间么?要是在那边建房,你自己去住好了,反正我是不去住。”
    听母亲这么说,荀智友顿时无奈了,那片山的确不是什么好山。以前整个村就数他们家里最穷,他父亲又是个老实人,分地都是人家选剩的,大老远不说,还是一片坟地,整个山上密密麻麻都是坟墓。虽说很多都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坟,挖坟建房,的确不是个什么好办法。
    沉吟了一下,荀智友才继续安慰母亲,“妈,实在不行,我们就不在这边修房子了,我积攒点钱,去买块地修房子,我们这边地不贵,稍微花点钱都能买到一块不错的地皮。村里扶贫名额有限,您就不要争这点东西了。我虽然暂时还没什么收入,用不到多久,就能挣到钱了。”
    听荀智友这么说,他母亲略显不耐的回话,“算了,反正这是你的事情,我也懒得管了。不过我们家没有也就算了,你在镇上,有空去帮你小婶问问,为什么他们家也没有?我想我们村,应该找不到谁比你小婶家更困难了吧?”
    “什么?”
    荀智友闻言不敢置信的问母亲,“连我小婶家都没有?这怎么可能,这种家都不扶持,那村里扶贫扶什么人啊?”
    “可不是么?”
    荀智友的母亲在电话里很生气的说,“你小叔死得早,你小婶一个人长期背着药罐子,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你堂弟又是伤残,一条腿不方便,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前些日子这边发大水,你小婶家里房子塌了,他们一家现在还住在白肋烟棚子里,连这样的人都没有扶贫名额,我想到就生气。你可能不知道,不光是你小婶家,水塘洼那边孙老二和孙老幺家里,一样没有名额。孙老二两老都七十多了,儿子四五十还是个光棍,到现在家里还欠着一南山的债,房子也是几十年前的老木屋。孙老幺屋里人半身不遂,儿子前年出事了,儿媳妇跑掉了,剩下个孙子在这里。孙老幺五六十岁,一个人要照顾两个闲饭,连油盐钱都挣不到。”
    听到这话,荀智友顿时默然无语,他母亲说的这三家,算得上村里最穷的了,基本属于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
    荀智友觉得,自己家里没有,也不算什么,可是连这些人家都没有,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他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才继续问母亲,“妈,连这些人都没有,那村里哪些人在享受这名额啊?”
    “一两百户呢,我怎么和你说得清楚。”
    荀智友母亲回了一句,顿了一下才继续开口,“不过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史家岭的史双国,还有王家槽的王文斌以及刘月如他们都能有,你小婶他们这种真正穷的人,却享受不到这些名额。”
    “一两百户,这么多?”
    荀智友还以为扶贫名额多算些也就几十户,没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他们整个村也就五六百户,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能享受扶贫了,这么算起来,他家里没有公路,还真应该算得上贫困户了。不过荀智友倒是不在乎这个,但是他在听说史家王家还有刘家竟然是贫困户的时候,不由得无语的摇头。
    史双国家里还是老房子没错,可是他们家在镇上有店铺,据说存款都快过百万了,王文斌家里去年刚盖了三层小洋楼,刘月如家里更是村里放高利贷的,上次荀智友的车子,就是被刘月如的儿子买走了。这样的家庭,居然享受扶贫名额,着实说不过去。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