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分节阅读_335

    是让治下,上上下下全都用纸,将那繁琐的竹简书写全部替换掉,这将是一个开始,一个盛产读书人的智慧时代,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之中酝酿而出。
    曹操不爱钱吗?他有的是钱,钱有屁用?除了给官吏们发俸禄,给将士们发军饷,那些积累在库存里的金银珠宝,良才美玉,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破铜烂铁罢了,与其将它们挥霍一空,不如将它们用到有用的地方,发挥它们的光和热。
    曹操:感谢刘宏,从年少时候陪伴我至今,他真是我可以交托后背的生死兄弟!
    作者有话要说:曹操:郭嘉可真是可以交托性命的好智囊……志才可真是可以交托性命的好知己……
    荀彧:……
    感谢在2020031623:59:30~2020031717:47: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胭脂教主天下第一!28瓶;喵叽地冬、爱奔跑的老虎20瓶;薤生朝露10瓶;素酒清风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九十八章
    在偏僻的山下农村,比起用钱财来购买东西,百姓们更加倾向于以物易物,因曹操重视农耕织业,治下几乎全民皆农,全兵皆农,不仅男人要种地,女人、老人也要种地或织布,脱贫致富,靠的是老百姓们勤劳的双手,更是轻徭役,薄赋税。
    老翁絮絮叨叨地与他们说起这些日子以来的转变:“咱们这地方,之前安稳了一段时间,没多久又乱起来了,乡民们待在村子里,总能听到半夜里有大批人马聚集靠近又走远的声音,大家都害怕着呢,唯恐军队来了,将米粮都征调走。若是连粮种都没了,那日子是真没了盼头。今年是旱年,粮食的涨势本来就不好,又有大批男丁被征调走,地里就更加没人干活了。”
    他说起了那些被袁州牧征调走的男丁又被曹州牧安排回乡耕种,村里有了男丁,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也是在前一段时间,县令带了一批人来教授大家伙造纸的法子,其中学问多着呢!用的原料不同,手段不同,造出来的纸也不同,俺现在做的,是普通百姓就能够造出来的纸,只要打浆认真,一般人家用来写字是足够了,价格也便宜,做礼物送人却是拿不出手的。”
    老翁自豪地说道:“俺打浆技术好,村里的秀才都喜欢来问俺买纸的,郎君看看这些,若是满意可用官府规定的粮食价额交换。”
    造纸不费力,像老翁这样年纪大的也能胜任,需要的是细致与耐心,比例不同,造出来的纸手感质地也不同,若是有人钻研,多造出些花样也是可以的,他们村子小还不明显,像县城里头,都出现好几个用来造纸的作坊了。
    胡昭抚摸胡须沉吟了片刻,对曹操胆大包天的政令竟一点都没感到意外。
    那个人,确实是有这样的魄力去打破城规的。
    看看这儿的百姓接受多好?用不了多久,境内的读书人都会用上纸,百姓们会将其看做是一样稀疏平常的物品,曹操的目地也达到了。
    豫州经历战后,今年的收成果真不好,胡昭地处距离兖州比较接近的颍川境内,因有官道运输粮食来此,这里的百姓还不至于断了粮食,官府以粮换物的举措,似乎也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照着曹操这样挥霍,兖州的存粮能支撑到来年?”弟子在胡昭身边小声问道:“兖州底子也没多少,那曹操又不像袁绍出身显贵……”
    胡昭揉了揉身边小豆丁身形的弟子,温声道:“看实物不能只看表面,曹操底子未必比袁绍差,也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出身,他才能走得比袁绍更远。”
    胡昭谢过了老翁,交出粮食,接过手中洁白中带有些瑕疵的民造纸,又带着弟子往村中的集市走去。
    村里的集市有些简陋,不过是各种茅草与树干打造成的摊位,其中多是当地的民众以物换物,有村中的小吏走访其中维持秩序,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当地的乡勇们来负责集市的安全,由小吏指点调配着。别看这村子破败贫穷,集市之上人丁还真兴旺得很,有叫卖的,也有人走访其中等待着换购的。
    “豫州当地的富户商贾,豪门大族都往南面逃难去了,”小弟子好奇地东张西望,亦步亦趋地跟在胡昭身后:“没想到这么小的村子也有组建起这样规模的集市。”
    至少村民们最基本的生活物品交换得到了保证,还有粮食流通其中,大伙儿家里但凡是有人做事的,便是织布、砍木头的活计,都能换到粮,不至于在大冬天的挨饿。
    “这么小的村子会有,那么其他大一些的村子也会有,”胡昭笑着,又去采购了过冬的衣物与些许肉干、腌菜。
    这时,只见有见到喜色的衙吏拿着铜锣敲打着过来,身边跟着两个帮吏,村民们听见声音纷纷聚集来此,却听衙吏高声喊道:“县令接到上头指令,现征调男丁在咱们村外荒地开坑良田,冬日寒冷,凡是答应来开坑田地的,管饱管缓和,有饭吃,还有调配来的衣服,荒地开垦完成还有奖赏哩!”
    “大冬天的,开恳了新田也不能种粮啊!”百姓们窃窃私语,然这荒地不是他们自己家的地皮,相当于官府雇佣人来干活,愿意赚一笔的都可以去劳动。
    “左右天寒无事可做,能多一件可以做的事为家中增加收入,俺们自然也是愿意的。”
    “是啊!还管吃管衣裳,还有粮面做薪酬!”
    敲锣打鼓了没多久,就有人去寻找衙吏报了名,有了第一个,此后第二、第三络络不绝。
    胡昭围观了片刻,便打算带弟子回山里了,天冷了他也不准备多出来走动,或在家中煮酒弹琴、修习典籍,或教导弟子,写写文章,练练书法。闲云野鹤的生活自在悠闲,冬日最美妙的滋味,就是在初雪来临时居于暖庐,遥看窗外枝头鲜艳的梅花盛开。
    “先生,曹操真有那么多粮食供应?他该不会……”打劫了豪门富户家的粮仓吧?
    胡昭低头问弟子:“仲达家乡的百姓,过的如何?”
    弟子想了想,低落道:“我幼时家乡闹饥荒,家族长辈帮衬同姓宗族已是极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族地中不多走动的,靠着自己自足,倒是能在饥荒中尽可能保全同宗们,可对寻常百姓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时候饿死了许多人,我都不敢上街,直到现在,河内都还没有缓过劲来,大部分粮草,还是主要供应给张杨将军的军队里了。”
    他记得唯一一次上街时的恐惧,看到路边如同行尸走肉的乡民,发善心递出面饼,换来的却是一群人如狼似虎的恨不能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的疯狂追赶,要不是家中护卫拼死护送他回族地,紧闭大门,将那些人隔绝在外,或许小命就交代在那边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