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分节阅读_184

    御医道:“只是郁结在心,没什么大事,年轻人血气方刚,不用憋着,该发泄的时候发泄一下。”
    御医一把脉就知道曹操的阳气足,比起虚弱的帝王来说,这位中大夫令的阳气像个小火炉!
    御医开了些清热消火的药方后就退下了,刘宏露出微妙的笑容:“阿瞒真的不需要朕赏赐你几个美人吗?”
    曹操无奈道:“不必了,我有儿子了。”
    家里的小家伙养在邹氏身边,曹操突然回想起来,竟是有近七天没有好好与娃娃相处过了,回头点开系统面板一看,里面的评分果真已经变成了不及格的红色。
    他不仅做不好官,做不成一个好儿子,连做父亲都不称职。
    曹操情绪又一次低落下来,比曾经沉默寡言了许多。
    刘宏纳闷:“是谁给你气受了?还是谁欺负你了?”
    曹操不愿意说,他便想出别的法子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刘宏道:“朕今日接到了一份上奏。”
    曹操耳朵一动,微微侧目。
    “蔡邕上奏,言明七事,建议朕提拔朝臣应当举贤能之才,而不该将官职随意赏赐给小人。朝堂之上没有人因为忠信而被赏赐,反而多因诽谤与污蔑被杀害,以至于群臣当起哑巴不敢说话。地方县令太守的职责是治理百姓,为百姓们办好事才是功绩,而不该看他给了上级多少好处,上交了多少财物。”
    刘宏每说一句,都在打量曹操的神情,见他听得认真,轻轻够唇:“朕觉得蔡邕说的很有道理。”
    曹操也跟着点头,终于是眼中有了神采,他忙道:“蔡邕之言,都是治世良言。”
    他学聪明了,没有因为蔡邕的身份而站队,曹操决定站在有真理的一方,况且蔡邕所上奏的内容,正是他内心想要劝谏刘宏的,这如何不让他眼冒亮光呢?
    刘宏于是给蔡邕升了官职,命他将为政要点再写出一些,并且举荐贤能。
    蔡邕终于有了机会,又向帝王上奏,请求帝王清除弊政,弹劾朝臣之中欺上瞒下之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尚书令曹节!
    曹节提拔同乡,任人唯亲,勾结党羽,从洛阳到地方,各地都有他的人脉,小到县令,大到三公九卿,党羽之盛几乎到了一人把持朝政的地步。
    除此以外,蔡邕还弹劾了数十个朝臣,无不与曹节有着密切关系,曹嵩亦在其列。
    刘宏摇了摇头,对曹操道:“原以为蔡邕是个聪明人,没想到也是个不识时务的。”
    曹操闻言,心头一个咯噔,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却听刘宏招来曹节,下令道:“蔡邕诽议朝臣,仇怨奉公,革职查办,押入大牢,若情节严重,杀之于市。”
    曹操阻止道:“蔡邕此举,也是关心朝政,希望陛下清除吏治,他曾经有那么多功劳,就算是将功抵过,这次的上奏也不至于令他获死罪啊!”
    刘宏则道:“他上一封上奏还说不要诽谤大臣杀人,应当要赏赐忠信之臣,下一封奏折就打了自己的脸,前后变卦如此之快,朕以为他是个无耻小人。”
    “他绝对不会是无耻小人,他是盛名在外的名士啊!”曹操说了一半,意识到自己似乎又做了多余的事,忙悬崖勒马,闭上了嘴。
    刘宏想了想,还是下令道:“先关起来再说。”
    曹操有心想要为蔡邕说情,可刘宏却阻止了他。
    “局势不明,你还是先看看再说,”刘宏提醒曹操:“你不能因为曾经是太学生,对这些先生们敬重,就忘记了现在身处的是官场。”
    不久,曹节前来面圣,与刘宏说起了王甫尸体的惨状。
    刘宏轻叹一声:“你去将王甫的尸体收敛好安葬,他到底曾经侍奉朕与太后,还算尽心尽力。”
    曹节低头应下,并不多看刘宏身边的女子,便是用脚想一想,都能猜到那女子是曹操所扮。
    曹操还是没明白这其中的纠葛,接下去几天的发展,就跟看大戏一样神奇。
    先是关入大牢的蔡邕免除死罪,被判刑流放,再有阳球上奏参曹节滥用职权,刘宏大发雷霆,将尚书令曹节罢免官职,打回原形。
    曹节倒得就像是从天空往下倒了一盆水,刷地一下就没了,曹操半天没反应过来。
    他一倒,士大夫们可就普天同庆了,压在众人头顶的巨山被挪去,怎能不令朝臣们亢奋?
    曹操本该高兴的,想到他那自身难保的父亲,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果真,曹节倒下后,那些疯狂庆祝的士大夫们打算乘胜追击,将曹节的党羽全部清洗干净,肃清朝堂!
    刘宏邀来了曹操,将那些士大夫们的参奏指给曹操看。
    御案前,堆满了各种竹简,一摞摞占据着有限空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