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分节阅读_180

    桥玄倒下了,又有更多的士大夫站了起来。
    曹操守护宫门近三个月,不断地看到有人跪拜于承德殿外,帝王不予理会,朝堂之中的贪官污吏为何那么多,其根源竟在于帝王与太后身上!
    曹操实在想不出法子能够令刘宏不再看中财物,沉迷享乐,他感到一阵无力感,只觉得与刘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曹操写了一封信,劝桥玄重新做官:
    我待在中大夫令的职位上,见多了皇宫内的形势变迁。因为献给陛下与太后的财宝合心意而获得官职,因为作出了花团锦簇的辞赋而获得官职,如侍中祭酒乐松、贾护等趋炎附势市井小人竟能伴随陛下左右,我想尽办法都无法将他们驱赶走,若是说的太多,反而惹来厌烦。长此以往,官不治国,小人猖獗,大汉如何才能清除顽疾?桥子是做大事的人,幼子之死深感痛心,可人死不能复生,您不能沉溺于悲痛而放逐自我啊!难道您忘了之前对我说过的雄心壮志,忘了那颗想要肃清朝政的初心吗?
    曹操已经忍耐到了极致,他现在恨不得拽起刘宏的衣领,做一些不敬帝王、欺君罔上的事。可事到如今,学会了动脑子思考,权衡局势的他,已经懂得了一味得野蛮冲撞成不了大事,唯有忍耐不发,寻机突破才是正道。
    在桥玄回归之前,他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坚守自己的岗位,每日去盯养成了习惯的刘宏上朝批阅奏折。
    桥玄的回信很快来了,指点他去寻找京兆尹杨彪,杨彪小声对曹操道:“我掌握了宦官王甫贪污七千万金的证据,现在只等着有机会将这件事暴露出来,我们必须要做到一击必杀,绝不能让尚书令曹节有阻拦我们上奏的机会。”
    杨彪还唆使曹操:“中大夫令守卫宫门,有许多机会接触陛下,不如就由你将我的上奏与证据呈递给陛下,千万不要让尚书令发现了!”
    曹操也秘密搜集了一些贪污受贿官员、宦官的名录,可其中任何一人,都没有王甫那七千万那么扎眼,那可是七千万金啊,这些钱能够修建多少学校、道路与河道!
    曹操郑重接过杨彪递给他的证据承诺道:“我一定将此书呈到陛下面前!”
    对于他来说,要将证据绕过曹节递交给刘宏实在是太简单了。
    盖升贪污受贿,是因他在为太后搜罗财物,可王甫隐瞒帝王与太后,自己贪污受贿,那是将帝王与太后的钱往自己口袋里头揽。
    刘宏不能容忍身边竟有贼在惦记着自己的财宝,董太后亦是如此,她曾经被王甫忽悠利用地有多傻,现在就有多么憎恨偷自家“钱财”的王甫。
    曹操更是在刘宏耳边吹风道:“那王甫有义子与父兄弟在任地滥杀无辜,贪污暴/政,他们搜罗了许多财物,还隐瞒不报藏在任地!”
    这些证据全都是杨彪搜索来的,密密麻麻记录在竹简上,所犯罪行足以让他们死至少十次!
    洛阳城中有人,任地上的宦官亲属就能胆大包天得做土皇帝。而王甫之子在任地之上,与豪门大族合作,欺压剥削小家族,或是当地的富商,变良民为奴隶,强抢、杀人,无恶不作。同样是被弹劾滥杀无辜,卢植是因为惩治豪强,而王家人则是真正的,欺软怕硬,专挑软柿子来杀,因此而经营起了诺大的庄园,全部用来堆积财物。
    终于听到刘宏要严惩贪官污吏,曹操如同打了鸡血,他一个劲儿地帮杨彪与桥玄等人出头,为被污蔑被禁锢的士大夫们说话。
    刘宏仿佛也真的意识到了吏治不清的害处,命司隶校尉查抄罪犯亲故,抄家清点赃物,再派出军队去往王家任上抄家灭族。
    王甫被抓捕入监狱,曾经憎恨他的朝臣们变着法子严刑拷打审问他,要求他供认从犯,交代罪行。
    “王甫死了,”曹操深吸一口气,连日来的阴霾心情,终于在看到胜利曙光的那一刻烟消云散,阳光照射入他的心底,仿佛看到了太阳当空升起,大汉寒冬变暖的未来美景。
    次日,本为曹节人脉的司隶校尉阳球,基于自己的正义之心,向桥玄低头,投入了正义的清君侧队伍之中。
    阳球上奏帝王:参大将军段颍、袁赦、封羽等宦党,贪赃枉法,勾结王甫一同作案!
    一夕之间,朝堂再临血腥,证据确凿之下,所有被参奏的官员全都被抓。
    大将军段颍全家因此而受牵连被关入牢狱,遭受非人的拷问与审讯。
    段颍,惨死牢狱!
    曹操猝不及防接受到了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圈了,他搜集证据到现在,从来都不知道曾经的授业恩师段颍竟和王甫有关系!
    “怎么会呢?段将军,他明明那么厉害,带兵打仗什么都会,还有镇压叛乱的功绩,他为什么要与宦官合作?”曹操喃喃自语,大受打击,疯了似的骑上快马,冲到牢狱去看。
    他被这个消息给砸蒙了,满脑子都是:不可能!
    不会的,教授了他们那么多知识的段子,怎么可能会勾结党羽,担任宦党爪牙?他都已经是大将军了啊!
    曹操到达牢狱外,见四个狱卒正将段颍的尸体抗出来。
    熟悉的师长就在眼前化作了一摊血肉模糊的碎尸,从血迹斑驳的脸上甚至能够辨认出这就是段颍本人!
    惊雷落下,砸中曹操的脊梁骨,他的大脑一片空白,眼睁睁看着那几个狱卒将段颍的尸体丢上车,又陆陆续续扛出别的尸体,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女子,还有小儿,那是段颍年仅八岁的儿子!
    曹操悲伤不能自已,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正在此时,曹节派人松了一封信给曹操,信中则曰:尔父危,速来!
    曹操心头一紧,回头又望了一眼运走段家人尸体的马车,心中对家人的紧张占了上风,当即扬起马鞭,往尚书令曹节府中冲去。
    待到达曹节家中,依然是曹节来迎接他入内,他笑容满面,对曹操连连夸赞:“好!好的很,不愧是大司农家的好儿子,大长秋曹腾的好孙儿,秉公执法,清廉正义!”
    曹节难得夸人,语气有些重,曹操从他的细微表情之中能够分辨出他正处于压抑怒火的状态之中。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