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分节阅读_134

    司马隽将前朝的长安开坛沿用到了治下,让更多的文人能够拥有展示自我的平台。
    曹瞒特意用了一天来听开坛授课的文人演说,发现上坛去说稿的文人竟全都有两把刷子,有的人精通农学,有的人精通规划城池供水,有的人善于做文章,说是百花齐放都不为过。
    就连颍川的青楼,都与其他地方的不同,这里青楼里的姑娘卖艺不卖身,一个个都富有才情,若想要见到花魁,除了有“钱”以外,还需要有“才”,唯有答出花魁所设的题目,或写出能够打动她们的文章,她们才会答应将“才子”迎入其中,为他把杯倒酒,歌舞弹琴。
    曹瞒在洛阳有老父亲管着,难得与袁术去青楼玩玩都会被曹嵩念叨半天,现在到了颍川可没人管他了,又挑了一天去颍川当地最大的青楼去玩了玩。
    他不仅自己去玩,还将前来陪伴他逛街的荀彧一起拖了进去。
    荀彧有些抗拒,作为一个正经人,他长这么大从来都没逛过青楼!
    曹瞒笑嘻嘻道:“难道你不好奇吗?”
    荀彧摇头:“不好奇,君子不应沉溺享乐。”
    “可颍川的青楼是不一样的,”曹瞒诱哄道:“听人们说这家青楼有一位‘琴仙’,弹奏的曲子余音缭绕三日不绝,可堪大家,无数文人为了听她一首曲子而等候在大堂,你难道不想听一听‘琴仙’的曲子吗?”
    荀彧犹豫了一下,不过晃眼片刻就被曹瞒拉入了青楼之中。
    到底是文风盛行的颍川,踏入青楼的时候,只觉得一片雅致,里面的姑娘毫无献媚低俗之气,一个个温声细语,礼节到位,就连眼神都清澈见底,丝毫没有勾引人的媚态。
    曹瞒运气好,遇上了新来的花魁弹奏曲子,这位号称是“琴仙”的花魁娘子,自出现起就受到了文人们的一致吹捧,每次她弹琴的时候,大堂中鸦雀无声,聚集了一大批喜爱听她音律的文人。
    只见最高处的台楼上垂下了素白的帘子,后面出现了一道窈窕的身影,待她落座,行云流水的琴声回荡在大堂之中,令聚集在此用膳的人们露出了享受的神情。
    曹瞒侧耳聆听如小桥流水清新自然的音律,想到了在太学教音乐的蔡邕,对比之下,发现还是蔡邕的琴声更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绪,而花魁的琴技只浮于表面,单纯是技术好。这琴声若是放在懂行的面前,或许不是那么顶尖。
    天底下精通琴艺的人并不多,此中行家更是少,人们学习琴技,为的是熏陶气质,多是学个表面,而这位花魁的琴技可堪大家,也难怪在颍川的名声响亮到仿佛是琴仙在世。
    文人们聚集在此,多是聚会而来,总得要做一些附庸风雅的事,赞扬这位“琴仙”成了他们之间互相交谈的话题,能够听到“琴仙”的琴技,仿佛自身都受到了熏陶,整个心灵都被洗涤了呢!
    曹瞒听着听着,感到有些无聊,他托着腮帮子,盯着那“琴仙”的身影微微出神,思索着壮游报告该写哪方面的内容。
    从影子可以看出来那位“琴仙”身形高挑纤细,穿着有流苏的衣裳,长发披肩,肩膀有些宽阔,转身的时候胸部弧度平坦。
    荀彧聚精会神地听着琴曲,他也是善琴艺的,技术还不到大家的水准,鉴别能力却是上佳,能听出弹奏之人如火纯青的技巧令他赞叹。
    曹瞒脑海中闪过了一丝荒谬的念头:这该不会是个男的吧?
    他忙摇了摇脑袋,打住了自己危险的想法。
    青楼里的花魁怎么可能是男人呢!
    他不能因为自己穿女装就怀疑女人裙子下面有东西啊!
    曹瞒暗道了一声罪过,心里的好奇心却像是被逗猫棒晃到眼前的猫一样,悄悄伸出了一只爪。
    他想了想,拉来侍女询问:“我若想要‘琴仙’来伺候,该怎么做?”
    身边的荀彧蓦然一惊,忙拉住了曹瞒:“阿瞒,你这是在做什么?”
    曹瞒回答道:“她弹奏的曲子挺好的,我想再听几首,再说我身上有钱,不花掉可惜了。”
    说这话的时候,曹瞒的表现就跟纨绔子弟无异,将一个前来逛青楼的纨绔子扮演地活灵活现。
    侍女答道:“‘琴姑娘’不伺候恩客酌酒,若您想要她为你们私下‘弹琴’,应当以报出身份。只要证明不是市井泼皮无赖,可用孤本书籍来交换曲子,再支付百两银,若琴姑娘收下孤籍与银两,她就会愿意来为您弹奏。”
    听侍女这样说,荀彧已是微微皱眉:“孤籍难寻,百两银珍贵,非大家族子弟无法拥有,琴姑娘如此作为其中是否有些过了?”
    侍女脸上浮现出了怒意,显然对于荀彧如此说法感到愤怒,她公事公办答道:“姑娘才情过人,靠以曲换籍的法子来学习,是否要给姑娘孤籍全凭自愿,还请公子切莫想得太多。”
    设立这样苛刻的要求,目地不是为了获得书籍,而是为了劝退想要私底下见琴姑娘的人,能付出百两银的公子哥家室不凡。在颍川,家世不凡多是书香门第,正常文人都不会愿意将自家的孤籍给一个风尘女子。况且,若是真有人昏了头,愿意以孤籍换琴姑娘弹奏,也可以以她看不上为理由来拒绝见人。
    侍女对琴姑娘维护的态度,令曹瞒更加坚信这位“琴仙”的不平凡。
    这“琴”姑娘太清高了,犹如高高在上的孤月,令人难以轻易接近,人们以能让琴姑娘为他弹奏而自豪,可孤本难寻,世族子弟附庸风雅是一回事,理智上也不会将自家珍贵的孤本送给一个女子。寻常书籍琴姑娘又看不上,因此,至今没有能够见到琴姑娘的人。
    曹瞒顿时来了兴趣:“孤籍吗?我若回去抄录下来,琴姑娘可会接受?”
    荀彧惊呼一声:“阿瞒,不可!”
    侍女柔声答道:“那要看是什么样的孤籍,琴姑娘看不上眼的会退回来。”
    曹瞒连连点头,问侍女道:“既然如此,我现场来写吧!你去备笔墨,我现在就能将孤籍内容默写下来,若是琴姑娘看不上眼,我再默写别的。至于见花魁的银,银百两或许没有,却有黄金,可代替百两银的贵重,不知可行否?”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