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厨娘》第20节

    ……
    第38章 长安秋·茄鲞
    除去西市里较为固定的菜摊, 坊市中也常有为了省下摊位费,挑着担子大声叫卖的农家老翁。
    不过他们多心疼收成,有些菜蔬即便是磕了碰了也不舍的挑出来, 只混在担子里便宜些买了。
    甄榛是个没耐性的,懒得去挑, 也就买得少了些。不过今日卸门板的时候, 瞟见卖菜老丈的担中的茄子个大光滑, 一看就是仔细挑选过的,索性就买了下来做今日的主菜, 不然成日里往西市里跑,腿都要跑细了。
    茄子在唐代还有个文雅的名字,称作“落苏”,是寺院僧侣的最爱。寻常人家倒是很难做好,也不是什么手艺问题。而是茄子吸油,要想做得好吃, 怕是要用上寻常两三日的油量, 各家主妇们自是舍不得, 因此多做得寡淡无味,难以入口。
    这时还没有什么大豆油,花生更是还在美洲老家肆意生长,而甄榛总觉得用胡麻油做菜有些奇怪。
    因此甄榛多还是自己买了肥肉炼出油板使用, 虽说不那么健康, 可一想古代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油,恐怕只有极富之家才有三高的困扰。
    即然得了茄子, 自然是要做个不寻常的吃法。
    甄榛从一开店就将眼光放在了中产及以上的食客——既吃腻烦了寻常饭菜,又没接触过王公贵族那样的奢靡菜式,因此对新鲜东西接受度也高些。
    至于官吏们则是圣人手书带来的意外之喜, 品阶低些还好,那些身着朱紫官袍的大员,哪个家中没有名厨服侍,也不过买回去吃个新鲜。
    曹公书中记载的茄鲞就很能符合甄榛的要求。
    借凤姐之口详细描述的国公府菜肴,不仅能让刘姥姥大开眼界,应对唐代食客更是绰绰有余——用料精细,虽精贵但又不至于像佛跳墙那般用料奢侈,不过是做法麻烦了些。
    甄榛也只依稀记得步骤,具体的顺序还得自己慢慢摸索。
    茄子去皮留肉,切成细丁,用足足的热油炸出金黄色泽;鸡架吊汤,再用鸡脯子肉、蘑菇、香菇并诸如榛子、核桃之类的干果一齐切丁后,放入熬出精华的母鸡汤里煨干,最后用胡麻油收尾,拌在一起放在小坛子里储存。
    阿多在一旁看得真切,不禁抱怨:“我在山中好久,知想要捉只山鸡也不是容易事,你这一顿饭用的鸡够我费几天功夫了。”
    甄榛忙盛了一勺送到他嘴里,笑道:“你这小老虎还怪节省的,快快用茄鲞堵了你的嘴。”
    不过即便是挂牌出来,因着没听过这种饭食,即便是白芨费劲口舌,许多食客仍觉得落苏不值这个价。因而到了午饭时分,竟还没有限量的佛跳墙卖的多。
    还好茄鲞能放,若是想用,随时从坛子中取了混着鸡胸肉略微一炒便能入口,不然甄榛当真是要心疼坏了。
    苦恼间一位打扮爽利、眉眼间有些异域风情的妇人迈进了饭馆。
    刚进门,这妇人便唤来甄榛,让她把饭馆中的招牌全部摆上。
    甄榛看她心气不顺,怕是来砸招牌的对家,斟字酌句地说:“娘子不知,我家的东西虽然精致,分量可也是足的,点上这么多,怕是要浪费了。”
    “浪费?我要的便是浪费!”原来这娘子家中的郎君好赌,争吵间竟还对她动了手。她一气之下也不愿再洗手做羹汤,挑了个坊中看起来最干净的饭馆,准备将带出来的银钱全用在吃食上,也好过被拿去做赌资。
    甄榛不知她的底细,只能好声好气地安抚她生气归生气,糟蹋东西可使不得。若是当真生气,不若去买些胭脂水粉,既能增添颜色,也不会浪费。
    “你这小娘子倒是好生奇怪,没见过拿生意往外送的。”
    还好这妇人不是不通情理的,稍微消气后朝甄榛摆摆手,说:“那便听你的,来份今日的招牌菜色。店铺里有无清酒?若是有,给我倒上一杯来。”
    在大唐卖酒可不比现代,任哪家饭馆都缺不了几种好酒。现下除了官府,平民百姓是没有权利自行酿造酒的。若要在酒肆饭馆中卖酒,须得向官府申领许可,不然就得去牢房蹲上几日。
    甄榛思量着饭馆中不是女子就是半大孩子,若是食客喝多闹事,怕是应付不来,索性就不卖酒饮。
    摇摇头示意没有清酒,甄榛补充道:“倒是有自家酿的青梅汁,养颜消食,不知娘子是否愿意尝上一尝。”
    那美妇人微微点头,又嘱咐甄榛快些上菜,这才大刀阔斧地自斟自饮起来,江南青梅汁硬生生喝出了几分西北烈酒的感觉。
    甄榛麻利地炒出茄鲞,又添了一道解腻的清炒时蔬,配上一碗粟米饭,甄榛叫来机灵些的白芨,让他送到桌前。
    “店家好手艺,比起我家经年的老厨也竟也不差。”小勺捞起茄鲞继续细细品味,“干果、蘑菇……还有……茄子?”
    甄榛惊叹于她的灵敏味觉,多少人经油一煸,配料的滋味就再也尝不出了,更别说茄子这样吸味的食材。
    掀了帘子走上前,笑着夸赞道:“娘子竟是将我这道菜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幸亏娘子不是同行,不然我这饭馆怕是要无人问津了。”
    “哦?小娘子怎知我家不是开饭馆的?”那妇人好奇发问。
    甄榛微微一笑,“娘子双手虽有茧子,却在虎口,可见是个习武之人;且厨娘每日炖煮炙烤,难免会烫伤双手,娘子手上却干净的很,因此我断定娘子不是厨娘。”
    “若不是我来做厨娘,而是家中那个不争气的赌鬼来掌勺呢?”
    “那便更不可能了。在家中有嗜赌之人的情况下,娘子还能将自己收拾齐整,身上荆钗虽不奢靡却也是好物件;虽然有些怒火,眼中却不见颓丧,可见家中银钱应是交予娘子掌管的。”
    妇人微点头,又觉不对,“店家这一通高帽子给我带下来,险些将我绕进去。我掌家同不开酒楼饭馆有何关联?”
    示意她稍安勿躁,甄榛继续说:“既然是老板娘,平日里自然是对铺中生意了如指掌,可娘子方才却问我是否卖酒。要知卖酒需官府审批,我这店门口既没挂酒旗,自然是不卖酒的,若娘子是同行,又怎会连这等小事都不知呢?”
    一番推理下来,不仅这妇人,连同店中其他食客都觉得甄榛实在是心细如发,不去做个捕快可惜了。
    那妇人也拍手叫好,豪爽笑道:“今儿可算是见识到了,没想到这坊中竟这样卧虎藏龙,随便进家饭馆都能遇到小娘子这般有灵气的人,这股子气算是没白生。”
    甄榛刚想回礼谢过夸赞,谁知门口就进来几个武人打扮的壮年男子,门神似的守在门边,倒把甄榛唬了一跳。
    这时一个婢女打扮的年轻女子提裙小跑进来,火急火燎地说:“娘子可叫奴好找,家中险些翻了天,老主人提刀上门,险些把郎君伤了。”
    谁知那美妇人翻了个白眼,回道:“将他砍了才算好,这贺大成亲前甜言蜜语地哄了我,谁知竟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嗜赌就算了,竟还想强抢我的嫁妆。也不看看自己那风吹就倒的样子,本娘子一只手就能将他撂倒。”
    那婢女在一旁连连称是,哄着她快些家去免得真冒出人命。
    这才转身,硬塞给甄榛一两银子,说等得空再来后,施施然地离开。
    等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远了,才有那消息灵通的食客开始八卦。
    “这不是那镇远镖局吴镖头的女郎吗,听说她阿耶是从军中退下,原先曾追随过现在的羽林卫统领,因而无人敢触其锋芒。他家养小娘子也是与众不同,从小便跟着徒弟们舞刀弄枪,前些日子嫁了个书生,没想到竟是入了虎狼窝。”
    旁边一人打断他,说:“对寻常娘子是虎狼窝,对她叫兔子窝还差不多。你没听方才那婢子说,那书生快被吴镖头给砍了!”
    “真是有失斯文,有失斯文啊!”开口的大抵是个迂腐书生,不去怪罪强抢娘子嫁妆的赌徒,倒是倒打一耙,说起吴娘子的不是来。
    甄榛微微皱眉,刚想上前反驳,有熟识的食客先笑话起他来。
    “我说老书生,连官家都定了女子嫁妆由其自行处置的,你倒在这抱起不平了,是嫌弃我大唐律法不好?再说那吴镖头就这一位掌上明珠,就算和离了,由阿耶养上一辈子又有何不可,你啊,还是操心操心自己吧,都考了这么多回了,连个秀才都不是,家中老妻怕是要怄死了!”
    “你、你……”
    看着他吃瘪的样子,甄榛心满意足地回了柜台。掂了掂手中的银子,甄榛暗自感叹这位吴娘子不仅性格豪爽,连出手都不一般。
    不过就算没有这银子,甄榛仍真心实意的希望她能从这桩糟心姻缘中脱身,不拘是再嫁还是独身,总好过对着厌烦的人虚耗年华。
    ……
    作者有话要说: 1用了《红楼梦》里的茄鲞,但不是照搬哈,别来说我抄袭,俺胆子小!
    2卖酒是需要官府许可,但是酒旗是我胡诌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3这两天流量有点差,大家有什么意见就在评论区提呀!感谢在20200820 23:58:14~20200821 20:04: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甄由美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长安秋·大闸蟹与月饼
    饭馆初开, 每日都忙忙碌碌,不觉间已经将近中秋。
    中元节时因陆深伤势未好,抽不出手来做花馍, 甄榛损失了大笔生意,现下自然是不会错过卖月饼的大好时机。
    这个时候的中秋还没被赋予“团圆”的含义, 也不像中元那样是一年到头少有的大节, 至于“月饼”的出现, 更是要等到宋代才有记载。长安人民多在这一日登高赏月,饮酒颂诗, 又因秋日丰收,许多人家还要摆好贡桌祭拜土地神。
    不过这并不妨碍甄榛做月饼的计划。不仅要做月饼,还要做出个名堂来,美名言之:世上本没有习俗,吆喝的人多了,便成了习俗。
    甄榛早几日便做好了木质宣传栏放在饭馆门口, 又专门请了先前做花笺的书生掌笔, 画了唐代第一张广告传单——借用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又在下方画了杵药的月兔、砍树的吴刚,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手持月饼的嫦娥。不仅如此,嫦娥仙子旁还用正楷工整地写了两行字:一家饭馆接受团圆月饼礼盒预定, 数量有限, 订完为止。
    甄榛看着张贴出来的传单,悄声给嫦娥仙子告了声罪, 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虽宣传语有些过于直白,不过有名句珠玉在前,也不用讲究许多, 只要能把意思说明便好。
    既是礼盒,肯定要做得精致些。
    既能为拿来当做礼品的食客挣足脸面,又能凭着包装卖个好价钱。因此光是这雕花木盒甄榛就花了不少银钱,又请书生画图纸,又让木匠雕花纹,折腾许久也不过交出五十个木盒。
    看来生产力低下果然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甄榛极不情愿地让书生写上限量二字,转过头来还不要自我安慰,好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饥饿营销有饥饿营销的好处。
    甄榛考虑的全面,一个礼盒内既有适合做贡品、较为耐放的酥皮月饼,又有孩童老人更喜爱的冰皮月饼,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经典的烤制月饼。
    至于馅料也是丰富多样,枣泥、豆沙和五仁是经典中的经典,蛋黄和莲蓉也是不可或缺,另外还附庸风雅了一下,以鲜花做馅,制成香甜清香的鲜花月饼。
    甄榛最喜欢的便是咸蛋黄馅,不拘豆沙、莲蓉亦或是芋泥,均是绝配。咸香同糯甜结合在一起,一口气吃上两三个绝不在话下。
    这咸蛋黄月饼比起五仁,用料算是精简许多,精华更全在蛋黄上。品质良好的咸蛋黄,蛋黄流油、质地沙糯,放入口中的一瞬间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充斥着满满的幸福感。
    甄榛专门挑选了品质上好的鸭蛋,取蛋黄备用。蛋清也不浪费,混到一个碗中,等腌制完蛋黄,放些辣椒一起做个辣椒炒蛋,也极为下饭。
    面粉和盐巴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擀面杖戳出圆形的浅坑,小心翼翼地将蛋黄倒进去,再用盐覆盖上表面,取干净的木盘倒扣在腌制的容器上,放到阴凉处腌制两天便成了。蛋黄一做好,剩下的步骤便都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稀奇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用来定型的模具。
    还是寒食做藕粉桃花糕时,甄榛随口说的想要打套好看的模具,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深没多久便差人送到了公厨。本想着七夕做糕点时用它打样,谁知那时每日为陆深提心吊胆的,连挂红绳都是在寺内榛子树上,更不用说做步骤繁复的花糕了。
    各色花草都印了一遍,嫦娥玉兔也不能忘,家中有垂髫小儿的再加上猫啊狗啊之类的小动物形状。甄榛为了好兆头,取双数六或八为一盒,混搭着分拣好,只待食客上门来取。
    果不其然,不拘在什么年代,广告的力量都是强大的,嫦娥仙子的带货能力也是惊人。有那本不大张旗鼓庆贺中秋的食客,望见这颇有趣味的形式,又见月饼精美,寓意也好,也就订了两套家去。
    更有那秀才举人,看到东坡先生的那句“千里共婵娟”,便再也走不动路了,呼朋唤友的前来拜读续写,倒是让饭馆里变得风雅起来。还有诗迷问到甄榛面前,非要拜见,甄榛好容易才糊弄过去,发誓再不做这挪用他人诗句的行径。
    按照个数,礼盒分成两个价位:二百六十文同三百文。
    店中其他人都觉得价格太高,只有甄榛一人坚持不讲价。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礼盒竟意外的好卖,开门没有两个时辰,加上预定的食客,五十份礼盒就早早售罄。
    白芨在一旁看得咋舌:“小娘子也忒会做生意了!虽说月饼有的馅料难做了些,可满打满算也就四五文钱的成本,算上手工也不会超过十文,竟卖出了这样的高价!”
    甄榛笑眯眯地回他:“这就不懂了吧,这叫做节日效应和品牌溢价,满长安城你能见到几家将糕饼做的这样精致?更别说精心设计的木盒了,哪个不是油纸随意一包就算完事。且这礼盒的目标群体就不是平常大众,包装这个东西,若是平头百姓尚还不觉着有什么,但凡有些家底的食客们便开始讲究。若我卖便宜了,他们反倒会觉得丢了面子、损了身价。”
    白芨早就被她一连串的“品牌溢价”、“目标群体”给说晕了头,哪里还能反驳,忙到柜台后站着继续招待客人。
    阳春白雪要有,下里巴人也不能少。甄榛也并不是完全放弃平价市场,要知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薄利多销,也颇有利润。
    蛋黄、五仁价贵便少做些,用甜蜜的豆沙馅做主打,全都印成俏皮可爱的玉兔状,在饭馆门口支起小摊,让白芨拿出练了一段时日的功夫,滔滔不绝地介绍以吸引人流。
    小孩子对可爱的物什最没有抵抗力了,连绒绒这个没少吃糕点的小妖都忍不住想要,更不用说没见过的过路孩童了。
    总归是过节,单买几个也不算破费,又抵不住家中小儿痴缠,家长们多数都愿意掏钱买个清净。有那是在囊中羞涩的,甄榛也不愿让人家败兴而归,挑了较小个的送予哭闹孩童,再给家长送上一句吉祥话,两相欢喜。
    等到傍晚收摊后算账,发觉光礼盒就挣了饭馆近半月的盈余,加上零散卖的月饼,就更加让人欢喜了。
    甄榛这才理解为什么原先众人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数钱的快乐真的是旁人想象不到的,也不觉得疲累,略微松快松快便继续去准备晚上宴请的席面。
    没错,今日还有任务。甄榛做东,发了帖子请王叔王婶一起过中秋。至于陆深,甄榛怕他要配陆老夫人,便只口头知会了他一声。
    菊香蟹肥,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