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妃如荷(重生)》第5节

    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你没跟下人打听过?”
    摇了摇头,许娇荷不喜欢跟人打听这些琐碎之事,“没问过,想着得空亲自问问你,奈何一直没机会。”
    恰巧豫王最不喜欢的就是长舌妇,她这性子他越看越顺心,大方为她解惑,“我叫东扬,字云升。”
    两人就这般闲聊着,他说话的语气甚是温和,似初升的旭日,暖暖的照在人身上,许娇荷渐渐放松下来,忘了方才的他有多严厉。
    看了眼桌上的漏刻,发觉已到戌时,心知时机成熟,梁东扬没再与她闲聊,转头凝望着她,在她的羞怯无措中,缓缓俯首,寻到唇瓣,印上一吻,亲近的瞬间,香甜的气息飘入鼻翼,侵进脑海,暗藏许久的意念被这缭绕的香气勾缠,霎时间四窜!
    她只觉周身发软,没了力气,歪倒在他怀中,又被他顺势放于帐里,这一刻,不管是忌惮还期待,它都会来临,躲不掉的,只能接受,似呼啸的狂风带来倾盆骤雨,酣畅淋漓的浇灌着大地!
    疾风暴雨过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只余自个儿剧烈的心跳声,震彻心扉。
    痛楚没她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因他有耐心,极尽温柔之所能,试图缓解她的不适。对此她十分感激,缓了许久才静心入眠。
    许娇荷觉浅,一点儿动静都能察觉,次日天未亮,梁东扬起身之际,惊醒了她。
    缓缓起身,一问才知,他这是准备上朝,“王爷大病初愈,实该多休养。”
    坐于床畔的梁东扬回身笑问,“难道本王昨晚的表现像是一个病人?”
    一想起昨夜的狂烈,许娇荷窘迫不语,他哪像个病人,生龙活虎的,险些没把她给揉碎!
    酡红的脸蛋儿上梨涡微显,梁东扬看得入了神,忍不住抬指轻抚她面颊,细腻柔滑,爱不释手,若不是赶着入宫,真想再将她按下再疼惜一番。
    临走前,梁东扬交代道:“往后你就跟着本王住在这璋华院,不必再回那边儿,天色尚早,你再睡会儿,待你睡醒,会有人将你的衣物搬至这边。”
    他总是习惯将一切都安排妥当,这样的性格有利有弊,她终于能省心,不必去担忧什么,但他只顾自己的意愿,也不会去征询她的意思,她只能听从他的安排,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果然一入高门就成了金丝雀,这是锦衣玉食的代价,有得必有失,深知自己没资格抱怨,她唯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将这余生安稳度过。
    搬至璋华院之后,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起初她还有些不习惯,一个人独住时终归自在些,何时用膳,吃什么都有她来做主,一旦住在豫王这儿,每日都得打听他这一餐是在外头应酬还是在府中,点膳还得考虑他的喜好,
    很多时候桌上摆着珍馐美味,说好了要回来却不见人影,她也用不完这饭菜,就做主让丫鬟坐下陪她,
    在娘家也时常如此,清歌也就顺从了,哪料当晚梁东扬回府后就与她说起此事,提醒她主仆有别,不可让下人与主子同桌用膳。
    许娇荷这才想到,身边有人告密,除了清歌,其他的都是王府里的下人,没人与她一心,自此后,她越发谨慎,言谈举止格外小心。
    这一日得闲,梁东扬没出去应酬,在府中用膳,席间提醒她做好准备,说是次日要带她入宫拜见他的母妃,
    “按理说,成亲第二日我就该带你入宫请安,一直因病耽搁,今日见着母妃,我才想起此事,明日带你去见见她,也好让你们婆媳二人说说话。”
    许娇荷对婆婆两个字有阴影,一听见就不自在,浑身发颤,也不晓得这安妃娘娘是怎样的性子,是否好相与。
    “那我该备些什么礼?”给婆婆挑贺礼尤其头疼,就怕送的不合适,婆婆会不高兴。
    丫鬟舀了一碗汤,梁东扬手执勺子轻搅着,“此事不劳你费心,你不晓得额娘的喜好,我已吩咐下去,让德望备礼,明日他会告诉你,准备的是什么。”
    男人的性格果然大不相同,嫁给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可惜女人没得选择,相较之下,这运气对女人而言就格外重要,望着眼前眉目清毅,喜怒不形于色的男子,许娇荷尚不能断定,嫁给他是幸还是哀。
    至少这会子比上一世过得要舒心,即便畏惧婆婆,也只是见上一面,不会待太久,相信只要她谨慎得体就不会出什么差错,却忘了这世事本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想安生过日子,偏有人想方设法的来找不痛快。
    第10章本王没病
    她是那种一有事就总会想着,不管梦醒都在思索的人,以致于这一夜都睡不安稳,半梦半醒间都在琢磨拜见安妃娘娘时的情形,甚至还梦到了前世的婆婆挑剔她的羹汤做得太清淡,明义彻夜不归,婆婆打算给他纳妾,拴住他的心,他没那个心思,一口拒绝,婆婆又来怪她,说她小家子气,让她去劝明义纳妾……
    凡此种种,不断在梦中困扰着她,压抑的她惊醒时发觉身边躺着的是豫王,才想起这已是另一世。
    期间她一直在说胡话,吵醒了梁东扬,仔细听了半晌也没听清楚她在说什么,瞧她满头大汗,神情惶恐,他顺手将枕边的巾帕递给她,
    “做噩梦了?”
    缓了许久才回过神来,许娇荷擦了擦汗,心有余悸。对于王爷的询问,她不敢说实话,半真半假的回道:
    “梦见我毁了婚,没嫁给世子,世子心怀怨恨,报复我爹……”
    “本王的岳丈他敢动一个试试!”拍了拍她的肩膀,梁东扬安抚道:“你爹的官职是小了些,旁人才会乱嚼舌根,你且放心,本王会想法子让他官复原职,做了尚书之后,也就没人再敢说你身份低微。”
    本是随口一说,未料王爷竟会放在心上,许娇荷自是惊喜,欣慰道谢,但又心生忧虑,“还是顺其自然吧!妾身不希望王爷被人诟病,说您偏帮亲戚。”
    与他沾亲带故的都想方设法挤破了脑袋拉关系,想升官发财,身为他的妻子,本该为自家父兄谋出路,她却从不开口,难得他心情好,主动提出,她还担惊受怕,这个女人有时候未免太谨慎了些。
    抚了抚她的长发,梁东扬笑道:“本王自有分寸,你大可放心,才过子时,还能再睡一觉,莫多想,明儿个还要早起呢!”
    习惯了府中的清闲日子,忽然让她入宫,的确是为难了她,依稀记得父亲还是尚书的时候,有一年太后过大寿,她曾有幸跟着父亲进了一趟宫,当时年纪小,看到什么都觉新鲜,也不觉得入宫这段路有多累,如今已然长大,再看到这么长的一段路,她竟生出惶恐之心,
    而豫王最近有恙,皇上特准他乘辇入宫,但这辇驾只够一人乘坐,他便让她入座,许娇荷自是不敢逾越,“这是王爷才有资格乘坐的,妾身不敢放肆。”
    “你是王妃,乘坐本王的辇驾理所应该,谁也不敢说闲话。”
    “可是王爷病体初愈……”
    一听到旁人说他有病在身他就不悦,近前一步,压低了声威胁道:“要不今晚咱们再试试,看看本王是否康健!”
    只这么一句,吓得她立即住口,再不敢多言,乖乖上了辇驾。
    先行送她去拜见母妃之后,梁东扬嘱咐她留在此处,他则去上朝,待他归来,两人再一起去拜见太后。
    豫王走后,安妃娘娘招呼她坐下,“一家人无需客气,咱们虽不常见,你终归是我的儿媳妇,我自会将你当做女儿一样看待。”
    前世她才嫁过去时,婆婆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后来她才明白,场面话谁都会说,真正会做的没几个,安平侯府的老夫人根本没把她当女儿,也没当儿媳,纯粹当丫鬟来使,只因夫君不尊重她,婆婆也就不把她放眼里,而这安妃娘娘瞧着慈眉善目,究竟藏着好心还是歹心,她也不清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本想着自个儿谨慎就不会惹事,可这宫女上茶时居然将茶盏倾洒,茶渍瞬间溅在她身上,幸得有裙裳遮挡,否则这热茶可要将她烫伤!
    安妃登时发火,不顾宫女的求饶,命人将她拖出去,许娇荷抖了抖衣裙,急忙起身为宫女求情,
    “母妃息怒,儿媳并无大碍,只是湿了衣摆而已,料想她不是有意,还请母妃饶恕她的无心之过。”
    言辞恳切,并无怪罪或是幸灾乐祸,安妃见状颇为满意,但仍旧不肯轻饶这宫女,罚她到殿外跪两个时辰,又让人带许娇荷到后殿换身衣裳,
    “本宫这殿中还住了一位昭容,她与你的身形差不离,先找一身她的衣裳换上吧!”
    福身道谢,许娇荷带着清歌入了后殿,生怕安妃娘娘久候不悦,她也没敢耽搁,迅速换完立即出来,行至前殿,却被一位宫女挡住了去路,
    “王妃娘娘请见谅,我家主子正在前殿与人说话,还请您在此稍候片刻。”
    许娇荷颇懂规矩,会意点头,候在此处,可她渐渐发觉,这里似乎能听到前殿的谈话,那声音有一丝耳熟,好像是安妃娘娘的妹妹方夫人,在讨论她女儿的婚事。
    这家人一直住在豫王府,原本许娇荷没怎么在意,直至今日听到这位姨母的话,她才感叹有时候清歌看人比她还要准!这母女二人果然是藏着小心思的。
    安妃娘娘看中的男方,还是许娇荷所熟识的!但听安妃道:“当初我劝妹夫留在京都谋个一官半职,他放不下家中的生意,一心要离开,到头来什么也没给你们母子留下,还是大哥有远见,又懂得体恤圣意,不必我怎么帮腔,如今已被皇上封为公爵,
    瑜儿虽是他的嫡次子,但深得大哥欢心,你且等着看,世子之位早晚是瑜儿的,悦容嫁给瑜儿,这姑舅表亲,亲上加亲,岂不美哉?”
    听了个大概,许娇荷已然猜到,安妃口中的瑜儿应该指的是豫王的表弟卫瑜。两家同样是安妃娘娘的亲眷,境遇却大不相同。一个满门荣耀,公爵加身,一个家境落魄,寄人篱下。
    安妃也算是会为这外甥女打算,哪料方氏似乎并不领情,“我瞧着瑜儿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悦容不似她大哥常信那般听话,常信愿意听从我的安排,我让他娶谁他都没意见,可悦容这丫头自小被我宠惯,颇有主见,不愿听我安排呢!”
    “哦?”多年的姐妹情谊,安妃又怎会听不出她的意思,羽玉眉微挑,故作好奇的询问,“难道悦容她有了心上人?”
    第11章愿意做妾
    点了点头,方氏尴尬道:“若是旁人我必会指教她,偏偏是自己人,我这个做娘的也不好说什么。悦容与东扬本是表兄妹,我们又一直住在这豫王府,两人日久生情,在所难免啊!”
    心中嗤笑了一声,安妃面上不动声色,了悟一笑,“原是看中了东扬,可你也晓得,东扬已然成亲,有了正妃,那悦容只有做妾的份儿,这孩儿打小心高气傲,难不成真愿意低人一等?”
    提起这个,方氏哀叹连连,“当娘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个正室?我也拿这话劝过她,可她听不进去,说自个儿就钟意表兄一人,不作他嫁,是以我才格外为难。”
    没有当即应承,安妃只说知道了,“此事我还得跟东扬商议一番,他也是个有主心骨儿的,早早的被封了王爵,一个人撑起整个王府,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不一定听我的话,我只能尽量说服他,应不应可就是他的事儿。”
    有安妃这话,方氏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又说了几句才起身道谢,告辞离去。
    人走后,又等了片刻,许娇荷这才从后殿走出来,有些拘谨的捏着衣裙,询问婆婆她这身装扮是否得体,“李昭容说这是她新做的衣裳,只试过一次,还没穿出来过,就先给儿媳应急。”
    打量一眼,安妃含笑点头,“兰色衣裳最挑人,面色发黄的穿着显老,太过苍白又显憔悴,非得肤白透红才能趁出兰色的美,神采奕奕,娇丽动人,挺适合你的,带回去穿吧!也不必还了,回头本宫再送她两匹新料子即可。”
    许娇荷福身道谢,佯装的像个孩子一般雀跃的沉浸在安妃的夸赞之中,并未多说其他。
    明明听到,却不吭声,这个儿媳妇果然沉得住气,既然她不过问,安妃也乐得装傻,聊了些旁的,对纳妾一事闭口不提。
    因着要早起入宫,许娇荷还没得及用朝食,正好陪安妃一道用膳。赶巧今儿个没什么要事,皇上早早的下了朝,豫王没耽搁,直奔昭仁宫,顺道喝了半碗粥。
    席间安妃也没提方悦容之事,许娇荷猜测着,安妃怕是顾及她的感受,打算没外人时再提吧?
    正喝着粥,无意瞧见门口有只猫,蹲在门口,通身雪白,蓝色的大眼睛泛着幽冷的光,一眨不眨的盯着里边儿,长而柔顺的毛发,浑身散发着高贵冷艳的气息,许娇荷甚感新奇,还想看清楚些,然而那只猫掉头就走,她还在陪安妃,也不好去追,掩下好奇继续喝粥。
    这猫可是安妃的宝贝,钟意得紧。每每跟人提起,安妃都颇为自豪,“进贡的波斯猫,不喜生人,性子冷得很,瞧见皇上都不肯近前,也就喜欢我和太后,只因太后那儿也有一只,这俩是一对儿呢!”
    进贡的两只,一只归太后,一只给了安妃,许娇荷由此可以断定,这安妃在宫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用罢朝食,又坐了会子,随后梁东扬起身告辞,准备带着新媳妇去拜见太后。安妃也没拦着,着宫人送他们出殿。
    许娇荷虽没说什么,但她的眼神不似来时那般轻松,一路上总是走神,连梁东扬跟她说话她都没听清楚。方才刚到昭仁宫,梁东扬就发觉她换了身衣裳,当时母妃在场,他也就没多问,这会子看她神情有异,他不禁心生好奇,
    “母妃跟你说了什么?你怎的魂不守舍?”
    她还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未料还是被发觉了,安妃都还没提,她若在此时说出来,似乎有些不妥,但王爷既然问了,她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也没法交代,便将衣裙被宫女弄湿一事说了出来,为了自圆其说,她还故作斤斤计较的模样,
    “那身衣裳我很钟意,才穿一回就被热茶给烫了,不复原有的美态,心里自是不好受,但碍于她是母妃的下人,也不好说什么。”
    “昭仁宫里都是有经验的老人,怎会犯这样低端的错?”想起一种可能,梁东扬又问她当时是什么反应,如何处理的。
    许娇荷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交代,梁东扬颇为满意的点点头,“母妃大约是在试探你,人在遭遇突发状况时的反应往往都是最真实的情态,她可能就是想看看你品行如何,被茶水烫了你也没发火,还为宫女求情,证明你是个宽宏大量的,
    你做的很好,在外端庄得体,若有不顺心的,只管回来跟本王抱怨便是,咱们夫妻不会计较,外人却是盯得真切,稍有差池就会被人诟病。”
    安妃居然会找人试探她?许娇荷没想到这一层,这会子听豫王说起才一阵后怕,幸亏她当时没发脾气,否则怕是会给婆婆留下不好的印象。
    由此及彼,她不禁在想,那方氏与她同住在豫王府,应该晓得今日豫王带她入宫一事,特意选在同天入宫,指不定就是故意的,为的就是想让她明白,此事是由安妃做主,她拦不得!
    偏偏今日安妃说话留有余地,没有直白应承,方氏大约很失望吧?许娇荷也看不通透,不晓得安妃是个什么心思。
    接下来还要去拜见太后,她得专心应对,万不可出岔子,于是强迫自己收敛心神,不再瞎琢磨。
    儿子和儿媳离开之后,坐得久了的安妃有些困乏,便侧躺在榻上由宫女为她按捏放松。
    大宫女闻雪与主子闲聊道:“娘娘觉着王爷这会子会纳妾吗?”
    儿子的心思一向难测,譬如这一回,安妃已为他物色好王妃的人选,正准备跟皇上商议,哪料他竟突然要娶一个跟人定了亲的女子,起初安妃严厉拦阻,不答应这婚事,亲自去了一趟豫王府,听罢儿子的解释,她才勉强答应,配合他演了那场戏。
    虽说拿不准他的决定,但依照安妃对儿子的了解,她认为这事儿没谱儿,“本宫之所以接妹妹来王府,不过是看在当年的姐妹情谊,毕竟是一母同胞,总不能让自家妹妹在外受苦,旁人听着也会觉着我残忍,
    这些年本宫待他们不薄,常信文不精通,武也不中用,本宫还是尽我所能,尽量帮衬,帮他谋个一官半职,就是希望他能借此飞黄腾达,而悦容虽有才情,到底没了父亲,好人家的贵公子挑媳妇儿也要看看对方的家世,她没有家世支撑,自是入不了大户人家的眼,本宫这才牵线,想让她嫁给她的表兄卫瑜。
    不是本宫说话难听,这会子瑜儿还没做世子,一旦被封为世子,怕是连悦容也瞧不上的,她们居然不知感恩,还敢打东扬的主意!
    东扬可是要做大事之人,没有利用价值的女人也就没必要让她进门,如悦容这般的,即便是做侧妃,东扬也不一定会收。”
    “可奴婢怎么记得王爷对表姑娘印象挺好的,当初似乎还说过,长大后就要娶表姑娘这样的女子为妻。”
    “结果呢?他娶了吗?”安妃哼笑道:“童言无忌,八九岁的话,当不得真,如今的东扬已然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做事都会再三考量,不会一意孤行,本宫和她,只能做姐妹,怕是做不了亲家的。”
    想了想,安妃又道:“不过得空还是要跟东扬提一提此事,万一他另有谋算,本宫也好随机应变。”
    女儿始终是要嫁人的,这个儿子是她唯一的指望,她自该全力配合,但愿他能不负所望,谋得大业!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