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符师[年代]》第58节

    也难怪那么多的重生者穿越者那么喜欢接触这些下放的人。
    王洛何的做饭技术不怎们样,他现在会的都是夏杰教他的,所以他做得很慢。
    等他煮好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知青们已经洗了脚准备缩进被窝里了。
    古如月趁着夜色拿着搪瓷缸过去,“王知青,这些你也带去吧。”
    王洛何被古如月的话吓了一跳,还想拒绝,可是想到老人们确实需要营养来度过这个冬天。
    他伸手接过搪瓷缸,入手的重量叫他大吃了一惊,古如月该不会把自己的份都给自己了吧。
    他沉默了一会,低声说:“谢谢。”
    王洛何从另一边的小门走,并不会惊动其他知青。
    他带着两大碗肉菜过去,把几个老人给吓了一跳,得知其中一份是古如月给的,不由感慨了一下。
    这时候,还敢偷偷帮助他们的人真的不多了。
    王洛何把肉都分给老人们吃,自己吃蔬菜,舍不得吃,待了一会,确定老人们的被子足够保暖后,这才抹黑回来。
    然后他和徐哥在屋外相遇了,两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的。
    完后徐哥笑了一下,“西北风很好喝,进屋去吧!”
    徐哥自从小疯子离开后,就没在老屋待着,主要是养猪场那边出了点问题,鹏哥家里有人生病了,他只好待在那边看着。
    现在年底了,他们还要趁着年底高价出几头猪,徐哥这次回来,是来拿衣服的。
    但他没想到知青里头,这些知青的秘密还真是不少呢。
    王洛何多少能猜到徐哥在干什么,他闻到对方身上的味道了。
    不过他并没有兴趣去折腾,只要他不犯到自己的头上来,他也不会故意去告发人家。
    徐哥匆忙回来又匆忙走了,其他知青都没人知道,王洛何也没有跟其他人说。
    而分完肉,也差不多到了分钱的时候。
    上林大队没有其余的收入,工分值很低,但聊胜于无嘛。
    算完钱,有的人家就开始哭天抢地了,因为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没赚到钱不说,反而还要倒欠大队,这能不难受吗?
    古如月的粮食已经扣掉了了,钱也一样,好在没倒欠,要不她会郁闷死的。
    分完钱,知青们纷纷打证明回家探亲,夜里她们都很兴奋,聊个不停,有不少知青是同一个省或是相邻省的,已经约好坐火车的时间了。
    第68章 翻过去
    “源清, 你喊我过来有什么事吗?”古如月双手缩在袖子里头,轻轻地敲了敲林源清虚掩着的门。
    林源清屋里的行李已经打包得差不多了,她笑了下, “我打算回家了,还剩下一点东西, 你拿去煮吧。”
    她说着, 提起一个用蓝花布盖着的篮子,递给古如月。
    古如月伸手接过,结果没想到篮子这门重, 人差点没往前倾去。
    “源清, 你不带回家?”古如月没有掀开蓝布看篮子里装的东西, 想也知道量不会少。
    “该寄回家的我已经寄回去了, 这些你就收着吧。”林源清把自己自己的背包拎到桌子上, 然后把床上的被子叠好, 连同席子卷了起来, 放在床脚。
    古如月把篮子放在脚边, 靠着门问林源清:“你啥时候走?”
    “等会阳哥就来接我, 我们晚上的火车。”
    古如月闻言, 眼底闪过一丝惊讶,男女主的感情进展有点快啊!
    “既然你不留下来过年, 这是送你的新年礼物。”古如月说这递过去一个鼓鼓的红包。
    红包里抱着的是两张平安符, 她想林源清一定会喜欢的。
    林源清面露惊喜:“谢谢如月,我过年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古如月笑眯眯着点头说好。
    她和林源清聊了几句, 就看到邱阳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见状, 她和林源清打了声招呼就提着篮子先回去了。
    老屋这里,知青们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不打算回去的知青。
    王洛何见到古如月提着篮子进来, 忙把锄头放下去帮忙:“古知青,之前谢谢你。”
    他指的是那碗杀猪菜。
    古如月摇摇头:“这没什么,你扛着锄头打算挖什么?地瓜仔吗?”
    今年的地瓜长得好,地瓜收成后,大队里的小孩子就会扛着小锄头提着小篮子到地瓜地里挖漏网的小地瓜。
    她也以为王洛何也一样。
    “不是,我想去挖下竹笋。”
    古如月打开房门把篮子放进去锁好,忙说:“你等等,我也去,顺便再砍几根竹子,做竹桌子。”
    走到门口,他们又碰到夏杰,三人就一同往竹林走去。
    “竹林这半年来长得也太快了。”王洛何踢了踢裸露的竹根。
    夏杰用力地点头:“是…是…是的。”
    古如月闻言,偷偷缩了下脖子,她没想到沃土符对竹子的效果那么大。
    有王洛何和夏杰在,古如月不用出什么力气,没一会,他们就砍了好几根竹子,并帮忙拖到了门口,然后才回身去挖竹笋。
    古如月笑了下,拿出锯子开始忙活起来。
    三人忙了一天,把挖回来的竹笋清理并切片煮好,用井水泡着,整整有两大盆。
    此外,他们还做了三张的竹桌子,这样就方便了许多。
    煮饭的时候,古如月发现林源清给自己的篮子里,有大约十斤的大米,二十个鸡蛋,二十个咸鸭蛋,还有一只鸡,一个猪脚,此外还有两封的饼干,一包红糖,一包糖块。
    这哪里是林源清她剩下的,分明是特地给自己准备的年货。
    古如月笑了下,煮了一锅鸡蛋汤,分别给夏杰和王洛何送了一碗。
    留下来的知青都是好相处的,古如月心情很好,于是,在过年前的这几天,她又砍了好几棵的竹子,做了若干的桌子、椅子,而帮忙的人每个都有份。
    远在h市的罗盛延就一直在等着信,一直盼啊盼啊,还是没有自己的。
    倒是吕舅妈收到了一个包裹,她拆开后,瞅着里头的东西,不由愣了下。
    这个包裹并不大,里头是一个竹子编织的小篮子,里头塞着软软的猫毛草,里头是一个用白底碎花布的布包。
    布包里头是一些手串、木片啥的,刻着好看的花纹。
    她拿了一串手串看了看,每颗珠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喜庆图案,看着就叫人欢喜。
    小疯子从外头郁闷地回来,一眼就瞅到吕舅妈放在桌子上的竹盒,他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扑到了桌边。
    “舅妈,是上林大队寄来的吗?”
    吕舅妈点点头:“这孩子挺有心的。”这手串很合她的心意。
    罗盛延点点头:“姐姐心灵手巧。”
    他到h市几个月了,个头拔高了不少,面容相比之前有了不小的变化,若是他现在再回到上林大队,只怕没几个人能认出他来。
    吕舅妈似笑非笑地看了罗盛延一眼:“你还叫她姐姐?”
    罗盛延迎上舅妈的眼神,只觉得耳朵都烧了起来,忙移开视线,轻轻咳了一声:“我这不是一时改不了口吗?”
    “姐姐做的这些都是好东西,舅妈,您和舅舅一人都要戴一个,我拿一个给爷爷。”
    罗盛延虽然不知道古如月刻的符有什么作用,但肯定是有什么作用的,他相信她。
    他说完,拿着一张刻有松鹤图的木片就跑了。
    吕舅妈看了,不由摇摇头,把手串戴到手上啊,金银不能戴,这木头的可就没问题了。
    除夕这天,老屋剩余的几个知青商量了下,决定依准备一两道菜,凑在一起吃饭。
    古如月把那只小母鸡剁了熬汤,王洛何贡献了一些红枣,加进鸡汤后,那味道鲜得人口水直流。
    鉴于古如月熬鸡汤,其他人拿不出啥好吃的,只好努力地多干点粗活,帮古如月把杂事儿都给做了。
    除夕这天是有点冷的,大家围着火盆吃饭,说说笑笑的,分别聊起各自家乡的过年的习俗。
    吃过了年夜饭,王洛何要出去,古如月就把单独流出来的鸡汤递给他,“让老爷子他们好好过个除夕吧。”
    其他人也看到王洛何出去,但都没说什么。
    “络何,这个拿给那个小姑娘。”王爷爷拿出一个古币,递给王洛何。
    王洛何脸色不由一变,迅速把古币拿到手里:“爷爷,您怎么还把这个也带来了?”
    “古知青的人情我会想办法还的,您们就安心地吃吧,别想太多。”
    王爷爷笑了一下:“你不用担心,现在可没谁识货。”
    这上林大队里,不乏有人家家里有点有年份的东西,可没被看在眼里。
    王洛何见老爷子放松的模样,到底也不好再说什么,他陪着几位老人,看着他们吃饭,又交代了几句,这才回老屋。
    而此时,天已经黑透了,王洛何远远地听到大队里小孩子们的笑声,不由怀念起以前过年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原样呢?
    过年期间,大家不用干什么事情,也不想赶集,待在屋里除了吃就是睡,人都捂白了几分。
    不过有一件事情值得高兴,那就是小母鸡下蛋了,就是那鸡蛋瞅着很小。
    其他知青不在,古如月他们就把这鸡蛋煮了吃掉了,据说这是最有营养的。
    此外,大队里的养鸡场的小母鸡们也陆陆续续下蛋,大队高兴得很,养了几个月的鸡,可算是要有收获了。
    社员们想要吃鸡蛋,也可以去大队部的养鸡场买了,价格相比外头,会便宜一些。
    过年期间,正是走亲戚的时候,鸡蛋是最好的礼物,可不,这养鸡场的鸡蛋都卖光了。
    到了元宵,回去探亲的知青们陆续回来,林源清回来得比较晚。
    她一回来就给古如月送了一双布鞋,还有她精心准备的各种吃食。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