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你不配[快穿]》_493

    后至清朝时,全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而带动了这边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设立。
    等建国以后,读写多用钢笔和墨水,文房四宝销量大不如前,这里便自动转变成为了文玩一条街,是极为风雅之地。
    ……
    ……
    这一日,春节刚过不久,本来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不知怎得,却又下起了雪,起床时,外面已经一片洁白。
    雅玩阁的大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布帘子,以隔绝冷空气的进入。
    柜台后隔着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面摆着小小的炉子,炉子上烧着一壶清酒,炉子下面则煨着几颗红薯。
    这是陆天才的宝贝媳妇儿,特意弄出来的。
    为了应景那首著名的诗作: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引用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嗯,文艺青年。
    这是秦文熙同志最喜欢的一首诗,他说好不容易等来了大雪,不矫情一把,岂不辜负良辰?
    天才当然要宠着了,就这壶酒,还是去年下雪时,媳妇儿采集的梅花上雪水,又由他来亲手酿制的。
    陆秉行抱着人坐在椅子上,摸着一个冬日过去,媳妇肚子上软软的肉,不自觉感叹,这一世虽然前面刚来时还挺坑,在那么个破破烂烂的乡下,但回京后的这段日子,倒真过得极为舒服自在。
    雅玩阁传承几代,秦爷爷更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国画大师,在京中多有故交好友,如今势态初定,众人见老铺重开,时不时便会来光顾一番,随手带些宣纸、墨块回去,算是最开始的收入来源。
    接着,被那些人在圈内宣扬一通后,就来了更多的新客。
    秦文熙得到自家爷爷的传承,在书画装裱和修复上颇为精通,在之前的动乱中,不少古籍古画损毁严重,那些心好书画之人,急于修复,亦是偷摸纷至沓来。
    他们都这些人都是不缺钱的主,只要技术好就行,因此,秦文熙同志可是赚了个盆满钵。
    陆天才倒是踏踏实实,吃了一段时间的软饭。
    然而,这事被他爸妈知道后,用那种不堪的眼神,看了他许久。
    之后,陆天才便开始痛定思痛,决定奋发向上。
    雅玩阁的回头客,多是国画或者书法大家,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纸张,最重要的便是墨块和颜料的质量。
    陆秉行几世活下来,脑中知晓不少珍贵古方,制作了些许出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顿猛烈销售之后,不过几日间,他挣的钱,反而比秦文熙做古籍装裱和修复更多了,又终于找回了天才的尊严。
    于是,天才更加发奋努力,一天工作六小时,制出了几百块磨和几百盒颜料。
    再接着,又终于可以开始继续堕落了。
    古玩这一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现在虽然动乱刚平,收藏热还没有起来,但能光顾这里的,都是小有家资的风雅之人,由天才亲手特制的古法墨块和颜料,价格颇高,每天但凡能开张一回,就不缺吃喝了。
    再者,这店铺是秦家祖传的,不需房租,就算哪天没生意,也不会亏本。
    陆秉行便每日焚香,沏茶,听曲儿,再红袖添香,教教媳妇儿古玩知识。
    偶尔自己还写几张字、画两幅画挂在店里售卖。
    不过,他更喜欢的,却是模仿前人书法和画作。
    天才的模仿,自然不简单。
    至少,冯先生看了真迹和赝品摆在一起的对比后,忍不住感叹,上一个能在书画上以假乱真到如此地步的人,还是大千居士。
    然而,大千也仅在画作上如此,要论书法,他比之赵思清还略差一筹。
    呵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