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王的小福妃》第三百章传消息

    待孤独绾儿离去之后,身边的丫鬟还愤愤不平,“沈姑娘,您说这公主也真是的,怎么说骂就骂起来了,往日您这么帮她,真是不得回报了。”
    言罢丫鬟咬唇跺着脚,替她斟了杯热茶。
    沈安对丫鬟的不平声置若罔闻,面上却止不住笑着,看来公主真的是成熟不少,都开始敢自己拿主意了。
    手边茶盏冒着白腾腾的水汽,淡色茶汤上飘浮着几片绿叶,听闻宫中的茶皆是边地进贡上来的,泡出的茶水自然是爽口无比。
    她轻啜了几口,果真如此。
    “近日我总觉嘴上苦涩难耐,也不知是季节不对还是如何,你可有这种感觉?”
    她杏眼微抬,目光盈盈的望着另一个丫鬟。恰逢阵阵清风拂过,将她额角的发丝吹贴于细嫩白皙的面颊上。也不刻意撩拨,沈安捏着帕子就掩住了含珠之唇。
    同住的丫鬟听闻后轻叹,“可不是嘛,我亦是嘴苦,吃什么皆觉得无味。”
    可做丫头的能吃饱已是幸事,哪还敢有其他的要求,且宫中分给下人们伙食还算是不错,比宫外寻常人家的要好得多,当然,与酒楼内的自然是比不得。
    嘴淡也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自然就不会如此,丫鬟倒也没觉得有多难受。
    晌午时分,有婆子将她的吃食给提了来,什么也没说,将东西放下后便要离去。
    “婆婆留步,近日我与同房丫头嘴生涩得厉害,可否劳烦您到典膳所与公公说几句,让人弄一道甜品过来?”沈安将嘴附到婆子耳边,压着声儿道。
    手中掏出了一锭白花花的银子,悄悄塞到这婆子的手中。
    只觉银子很快离了手,下一刻这婆子便笑脸相迎,侧目点头,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子处,“小事,小事!你这丫头还算聪明,我回去就和那头的人说说,快的话日落前便可送来!”
    她轻轻颔首,边看婆子扭着腰臀出门,边暗叹于宫中办事就是少不了银子。
    用过饭后沈安便下去休息了,呆在此处还算清闲,许多小事也用不着她来做。人一闲下来,便开始捣弄这捣弄那儿的。
    想起前阵子公主还说缺了个荷包,她毫不犹豫便将小篮子给收拾出来,里盛放着些各色绣线和一块儿上好的绸滑布料。这布出自宫里尚衣局嬷嬷之手,织得还算是细密,主要是此布极为轻薄,握于手中冰凉舒适,适合公主及各宫妃嫔。
    “沈姑娘这是要做手工?”
    丫鬟叠着榻上的衣裳,好气的扭头看着她捣鼓着手中物事。既被别人看见,她也不好再藏着掖着的,索性大方答了。
    “闲来无事,只好找些打发时间的东西来弄弄。”
    为防止这小丫鬟再抱怨公主,沈安并没有道出为何要缝,只想着膳房的公公能快些过来,将事情给办妥了自己也才安心。
    叠好衣裳的丫鬟被嬷嬷叫去打扫旁院了,这下屋内只余她一人,倒也清净极了。
    待小太监来时,她正端坐于凳上,聚精会神的缝制着荷包。站了许久,门外的太监才不好意思的小声开口,“沈姑娘?”
    她缓起抬头,便见太监弓着腰,脚旁立着个三层高的食盒。
    “公公不必多礼,快过来罢。”撂下荷包,沈安兀自到门边望了几眼,见无人了才将门关上,不徐不疾步至他旁侧拎起了食盒,掀盖之时,一阵浓郁的清甜味儿扑鼻而来。
    沈安猛吸了几口气,便将盖放到一旁。
    今儿膳房做的是一道杨枝甘露,浓稠的秋香色液体上飘浮着点芒果碎屑,其间有细细碎碎类似于椰蓉的小浆末儿。
    甜点用一镏金的瓷盘盛着,从此方向看去,甜汁似要满溢出来似的。
    “姑娘,这吃食乃厨房有年纪的婆子做的,色泽口感俱佳,不妨先尝尝?”小太监殷勤的将瓷盘往前推了推,脸上尽是疑惑的神色。
    也不知这位主儿有何事。
    沈安打量了他一眼,这太监虽年纪尚小,脸上五官还略显稚嫩,但行为举止却极为得当,单看他沉静如水的眼波便知,这人是个好苗子。
    能入得卫瑾瑜之眼,能不好吗?
    念及此她便放心了,将事情交给这小太监去办,定是妥当的。之前卫瑾瑜也与她说过,若在宫中有何事的话,就告诉膳房的人自己想吃甜点,如此便会有他的人替她传话。
    彼时的她极为不屑,还打趣儿着若日日想吃甜点,那传话的太监还不得每日都跑一趟,一来二去的定会被发现。
    没想到今日她却用上这个法子,这样一想又觉得打脸了。
    “姑娘?无事奴才先下去了?”
    小太监见她一言不发,还真以为这人是想吃甜的了,遂才斗胆提出退下,一主一奴的呆在一个屋子里也不太好。
    “吃食尚还热着,放会儿再吃罢,”沈安复又望了一眼桌上的瓷盘,“今日我唤你来,是有件事情想托你去办的。”
    说着她便从怀中掏出一纸皮信封,其上空空无一字,内里塞放了一张信纸,这是今早起了后趁同屋丫鬟不在是偷偷写的,内容并不多,只几行字而已。
    太监会意,瞥了眼信封,只问了一句,“姑娘可否还有口信儿让小的传了,近日宫中守卫森严,奴才担心东西送不出去……”
    因万俟沅就要进京,皇帝已下令增加宫中守备人手,各宫主子没事也都待于院子里赏赏花什么的,更别说下人了,只要是干完差事的,俱都待在房中,哪儿也不能乱跑。
    如此,宫内更是冷请了,想要办事儿的人只能一再小心着,生怕被人逮到。
    思忖一番后,沈安摆手摇头,“去给卫瑾瑜说一声,就说近日公主那处可能会有大动作,让他多派人盯着,倘若公主情急下真逃婚了,更要将她给护好。”
    言尽于此,太监垂着拱手,“奴才定会将消息带到,姑娘且放心罢,小的多嘴,姑娘可还有其他的事要转告?”
    她微微颔首,作势便要将从荷包中取出的银子递到太监手上,“只这件事,你出去万事小心,莫要走漏风声。”
    太监抬头,将银子推了回来。
    “姑娘别啊,您是主子的人,也是奴才的主子,这东西恕奴才不能收下。”小太监当即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双手频频于胸前摆着。
    开玩笑,他若真不识趣的收了沈姑娘的东西,让主子知道小命儿也就没了。她再想将银子塞到他手中时,太监已红臊着脸跑出门外。
    看着桌上的那瓷盘,沈安无奈摇头一笑,心想这太监要快写将消息送出去才好,公主那头恐是近两日便会有行动。
    事情倘若真如自己所想,太后为了皇家颜面定不会饶过独孤绾儿,那时候就怕她不仅逃不了婚,说不定还会受到责罚。
    想想就觉得公主危险。
    她刚坐下拿起碟上的瓷勺,门口便出现了一影子,她抬眼望,却见同屋的丫耷拉脑袋迈着碎步进门,边走边捏着胳膊。
    “这是怎么了?”沈安不解问道,放下手中瓷勺后起身。
    丫鬟径直躺于榻上,“你可是不知道,我这会儿就快要累死了,那差我去打扫院子的嬷嬷也忒不是人了,一扫就是两个时辰。”
    有气无力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沈安不觉笑出了声儿。
    正巧那盘杨枝甘露她还没碰,便唤了那丫头一句,“你若累便先歇息一会儿,方才膳房那头有人送了甜点过来,你醒后也可食。”
    听闻有吃的,丫鬟哪里还觉得累,“噌噌”两下便闪到了圆桌前,两眼放光的盯着那盘黄澄澄的甜点。
    不可置信的看着一旁的沈安,良久后才开口问,“不错啊,你还能让膳房的人送东西过来!”语毕她揉搓着双手,眼神依旧执着落于那瓷盘上。
    沈安见她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大方将盘子推到她面前,两人一同坐于圆桌旁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好吃的也堵不住这丫鬟的嘴,沈安还没说什么,这丫鬟却又扯到了今日公主来责罚她的事儿。
    “要我说,这公主就是看不惯你,存心来这找茬儿的!”
    沈安笑而不答,拿起绣线和布又开始捣鼓起来,俨然一副“我不在乎”的模样。
    “不过啊,这主子都是看心情来训诫人的,说不定今儿公主心情不好,正想拿你来泄气,这倒也没什么好恼的。”
    丫鬟“哧溜”食着盘中的东西,嘴上还喋喋不休的,虽说的是一些宽慰人的话,可暗里却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
    有不少宫人都道这沈安是个狐媚子,皇帝都被她迷住了。
    同为丫鬟,她是既羡慕有妒忌,明明都长得差不多,谁也没有高人一等,凭什么这沈安就能得主子青睐,而自己还是个干杂活儿的小丫头。
    不知为何,小丫鬟心中总觉沈安不简单。
    听着她这么絮絮叨叨的,沈安似笑非笑,却是一句话也不曾说。她自然知晓独孤绾儿的心思,正因如此,她才没觉得公主这么做有什么不妥之处。
    相反,她忽然佩服起独孤绾儿来。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