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王的小福妃》第二百六十二章开导

    立于鸟笼前的身影微微一怔,悬于半空中的手顿时没了动作。
    独孤绾儿双眸一转,讳莫如深的望着沈安。没想到这人还真是特别,都提到赐婚一事了,竟然还没有劝自己的意思。
    不劝也就罢,竟还叮嘱自己好生用膳安寝。
    不得不说,沈安是了解自己的。
    “怎么,公主认为我说的不对?”思索之际,沈安已起身朝她走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
    “不,你说的并没有错。”独孤绾儿眉目低垂,目光空洞的盯着手上的白玉镯子。
    这镯子乃二七生辰时太后赠的,彼时太后专门命人于城中寻最好的白玉石,遂又派宫里心灵手巧工匠打磨玉石,耗了整整半载才制成,世间仅有一只,其他人想仿制也是不可能的。
    那时的太后是将自己捧在了手心里宠着,现下却不顾她的想法硬是要赐婚。
    其中变化不言而喻,独孤绾儿只得暗叹着今时不同往日了。
    恨只恨自己生在这宫中,许多事情不是自己想拒绝便可拒绝的。至此她也只能强撑着,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抵抗。
    前阵子她什么办法都想尽了,哭闹、打人,甚至是绝食自虐都做过了,却依旧无法动摇太后的心。
    绝望之际沈安却如救星般出现,将自己从地狱中拉了出来。
    现她还让自己好生顾着身体,莫要通过绝食而坏了身子,其言辞又极为恳切,将自己内心蓄积已久的委屈俱都激了出来。
    沉思之时,独孤绾儿竟兀自偷抹起泪来。
    “公主这是怎么了,好端端怎么就哭了起来?”
    沈安侧目便见她泪眼婆娑,顾不上多想便掏着帕子要替她拂泪。
    “无事,我只是感触过深罢了。”
    不一会儿便有提着水的丫鬟进来,替她靧面后方才又出去。
    知她心里难过着,沈安便也不再多言什么,倒是独孤绾儿亲昵的拉过自己,说要好好说会子话。
    对这突如其来的亲近有些摸不着头脑,沈安狐疑的看着那道身影,不由得问了一句,“公主可是有心事?”
    她看人一向跟准,光看公主这面上细微的表情,便就可猜到一二。
    果然,独孤绾儿徐徐开口,“这几日还多亏了有你来陪着我,不然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度过这难熬的时光,现下我视你为姐妹,以后无人在时,你唤我绾儿就好,不必多礼。”
    礼多倒是显得生份了。
    沈安知公主有意亲近,便也欣然接受,“绾儿。”她微微颔首。
    两人于坐于凳上,似闺中密友那般相谈甚欢。正是这一番谈话之后,沈安才知这公主的不易。
    从小于宫中长大,所接受的东西自然是要比寻常女儿的多。独孤绾儿打小便要跟着宫里嬷嬷学规矩,走路要目视前方,不能歪身侧目,笑时不能露齿,仪态要大方端庄。
    孩童本就是喜好自有,恨不得天天能撒了欢儿的满院子跑,独孤绾儿幼时就因贪玩儿被打过。
    一次两次也就罢,次数多起来她难免吃不消。
    其后她也学会了掩饰,不能将心中所想表露得太过明显,甚至有些时候还要牺牲自己所爱而换取一些她根本不在意的东西。
    可这是规矩,历来如此。
    从小便要听从旁人的安排,以至于她年岁大些便现出了逆反之心。
    她渴望自由,不喜束缚,这点与沈安颇为相似。
    此次赐婚是太后个人的决定,她不想答应,只能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反抗。毕竟她也是个大人了,也想自己做一回主儿。
    可惜,太后不让。
    “你也别太难过,许是太后一时没想清楚,只要你随时能存留着希望,总还是有机会拒了这婚的。”沈安呐呐道,此时只能这样劝慰公主。
    只一事她想不明白,为何独孤绾儿不愿意嫁给万俟沅?
    早前的那场宴上,公主看他的眼神满是羞涩,且举手投足间俱是看上那人的模样,这会儿却不想嫁。
    难道是自己揣测错了?
    沈安绞尽脑汁终不得结论,索性道出了心中疑惑。
    “上次宴会中,我见绾儿你对那万俟沅颇感兴趣,怎的太后说要赐婚,你倒还不乐意了?”本应是两全的好事情,到她独孤绾儿这却成了一道谜题。
    怪,实在是太怪了。
    见她一副不解的模样,独孤绾儿便开始犯了难。
    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说了怕沈安嘲笑自己,不说又显得太不真诚了。
    犹豫了一小会,她心里还是没底儿。
    “绾儿不肯说,是不相信我沈安答疑解惑的能力?还是不看好我这个好友,不肯与我分享你心中所想?”
    沈安撇着嘴,看她将手中帕子给搅得皱皱巴巴的。
    “我可没有这心思,别乱说,你若不信我将你当朋友,那便去问问那些个下人们,有几个姑娘能叫我绾儿这闺名的!”
    独孤绾儿扔下绢子,又朝沈安手背轻拍了几下。
    不是她不肯说,只是不知如何说罢了。
    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个理儿!
    “罢了,我与你说了,你万不可嘲笑于我,”独孤绾儿清了清嗓子,指着沈安鼻子道,“其实我对万俟沅挺感兴趣的,但应许谈不上是喜欢。”
    初次见他时,她也是被少年那俊朗的外表给吸引住了,其余的一概不知。
    只是那次宴后,她偶尔能想到那个有过一面之缘的男子,说实话独孤绾儿也不知这是不是心仪他。
    可现在太后却要赐婚了,这婚太过于唐突,她接受不了,更不想逼迫着自己去接受。
    独孤绾儿心里可是清楚,自己还不想这么草草就嫁了人。
    “可为何对他感兴趣,却不愿意通过此次赐婚,好好去了解他呢?”沈安歪着头看她,眼中还是充满了不解。
    也难怪会觉得不解,古人可不像现代人这般开放,合意就嫁,不合意便分。古代女子婚后若生活顺遂,自然是再好不过,但总有不顺遂的,即便是生活得不幸福,妇女也万不会与夫君分离,宁愿守着枯灯熬着空夜也不愿分开。
    这是女妇的幸,也是不幸。
    “那边太远了,要知道我受了这赐婚,就要嫁去万里之外的地方了,到那时候,再想回来一趟,恐怕是难上加难。”
    独孤绾儿兀自垂下头,平日的活泼已然全无。
    自己的年岁并不大,再多等两年也未尝不可。现下就让她嫁了出去,她可不愿意。
    “可是嫁人不就是如此?难道你嫁人了还想住娘家?”沈安双手撑住下巴,其貌似在说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
    可独孤绾儿又怎会不知,嫁出去的女子如泼出去的水,哪还有住娘家的理。
    “可是我就是不愿意嫁到如此远的地方,这宫中有太多回忆了,好的坏的都值得怀念,一夜之间就要我嫁了,我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她有些激动的就要起身,还好沈安拦得快。
    这人急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何况是她一个公主。
    “可你对那万俟沅还是颇感兴趣的不是吗?这都不足以让你动心。”沈安咧着嘴问道。
    要说舍不得故土,她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当初也不知怎地就到了这个鬼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或多或少都会想念家人。可要说回去,她现在却有些舍不得这里的一切了。
    人总是要学着前进的,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停滞不前。
    这样一想,沈安倒没这么害怕了。活在哪儿不是活,只要知道在不同时空中总有挂念,那便足够了。
    独孤绾儿深深叹了一口气,“感兴趣又如何,心动又如何,不过是儿女情长的事罢了,况且我只是见过他,又不熟识,要让我嫁给一个陌生男子,实在是为难我了。”
    她倒也不遮掩,想什么便说什么。
    感情之事是需要深思熟虑的,这么草率的就做决定,她总觉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万俟沅。
    思索一阵后她又道:“我这也是对我与他负责,赐婚乃是两个人的人生大事,万一那万俟沅并不心悦我,我以后可不得要独守空房了?”
    闻言,沈安“噗嗤”笑了出来,没想到公主还能想得这么长远。
    笑的同时她不得不佩服这独孤绾儿思虑周全,敢于挑战太后。可这么耗下去终归不是个事儿。
    长久下去,太后必然会采取下一步行动,到时候这公主怕是想不答应都难了。
    “绾儿,你可曾想过你是这一国的公主?”
    “我知道我身上肩负着重任,当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可这赐婚实在是太突然,我还没做好准备便要嫁人了,倘若是你,你不会害怕?”
    沈安讪笑两声,暗忖着等卫瑾瑜说要娶自己的那一刻,怕是要到很久以后了。
    “我也会害怕,可这是迟早的事不是吗,”她一脸认真的看着独孤绾儿,心里忽然很心疼这如花似玉的女子,“我们终究要嫁人,出于各种原因,当然了,因为爱才是最好的!”
    害怕又如何,还不是无济于事。
    怪只怪公主的身份和以后要走的路,注定与寻常女子不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