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龙招云》第531章 520十八拍

    马尾河下,渭水之南,赵云立在缘谷道上,俯瞰前方的秦川。
    “师父。”
    身后,星彩走了过来。赵云双手负在身后,战袍随风飘舞。在缘谷道北面的峰顶上,师徒二人并立,俯瞰关中平原。
    山下便是渭水,渭水之北有眉县。魏军经历了上次一败后,主动撤退到了眉县。占据当地县城,魏军能得到第一时间的补给,这也是董云的主意。
    “师父,我还是不懂。”星彩望着北面。
    赵云笑了笑,亦是望着北面。那一马平川,富饶的土地。
    “如今魏军已撤退到眉县,得到了当地补给不假,只是……”赵云道,“眉县处于我军视野之内,站在这里,眉县尽收眼底。我有些不懂魏军的意图了。”
    星彩将目光拉回,看着底下的渭水。渭水是横穿了秦岭的一条河流,时而在谷内时而在谷外,在褒斜道这里刚好拦在了谷口。若不是因为此,赵云出箕谷后便会进攻眉县了。地处高处,赵云第一时间占据了渭水河段,确保水源,这才安排军队盘山驻扎,布作疑兵。
    “师父,我军的粮草也很快到了。”
    “嗯。”赵云应道,“星彩,这一战会打很久,不要太松懈了。”
    “明白。”
    赵云说着望向箕谷两边凸起的山麓。这个地形易守难攻不假,但是也给军队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他望向天边,云层开始了堆积,颜色逐渐灰暗下来了。
    “要下雨了,回去通知他们做好准备。”
    赵云和星彩走下了山。那边的眉县,一片宁静。
    ……………………………………………………………………
    眉县内,府上亮着灯,董云把图铺开。重新振作的韩德依旧有些疲惫,但也恢复了些将军模样。
    “军师,你之前将薛则、万政二人分派东西方向,却是为何?”韩德有些不解。
    这段时间,主将消沉,董云暂时打理起了大局,如今韩德终于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开始议事。对于之前董云的一系列安排,韩德不明白他的意图。
    “将军,这是箕谷及附近的地势图。”董云先指着图。
    那天赵云放他归魏,董云并没有马上折返回营,而是凭着一身功夫摆脱了押解他的士兵,潜入深山之中,把山麓走势摸了个七七八八,这才归营。短短的时间,他竟将附近地形熟记于胸,并绘制成图。
    “箕谷,缘谷道,凤鸣山,我们正对的这块地形中间凹两边凸,易守难攻,所以,强攻不可。”
    韩德强打精神,认真看着。他的头发一夜全白,支撑他的,唯有对赵云的恨了。
    “赵云已经率军先扼制住了水源,我们不能断其饮水。强攻不可,巧取无方,如果他盘踞不出,我们没有办法。”
    韩德认真思索着。赵云毕竟是征战多年的人,占据高地,首先要确保水源,扼制险要。这些,他都滴水不漏地完成了,而且没有露出任何破绽。这种做法,完全不像是一介武夫。韩德心里莫名的绞痛。
    我之前是轻敌了……如果不轻敌,儿子们也不会……
    “军师之意是?”
    董云沉默了片刻,道:“将军可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
    “要击破赵云,只有引诱他出箕谷,到我们的地盘上来。之前凤鸣山一败,是因我军被他引诱入了山谷,使我魏军铁骑毫无用武之地。只要他出山,到了开阔之地,无论蜀军多少,便只能任由我大军铁骑宰割。”
    韩德喃喃着:“军师的意思是,要把赵云引到关中平原,在断其后路,合而围之?”
    董云点头,又摇头:“我之前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又变了。”
    “这是为何?”
    董云默然,他想起了当时赵云听到自己身份的模样。听到蔡琰两个字时,赵云没有任何触动,只是如平常地应了他一声。如果说之前董云只是崇敬赵云的武艺,那么现在,董云对赵云的心智也有些好奇了。
    那个人被誉为枪神,被誉为常胜将军,却没有半点锋芒。这般老练的人,又怎会轻易被引诱出来?
    “我们要在山中歼灭他。”
    韩德一惊:“山道?那不是我魏军铁骑派不上用场?”
    董云指着图上一处,说道:“将军,铁骑可以引诱赵云,却杀不了赵云。对付他,不能强攻硬取,只能用箭。”
    董云低声讲述着,韩德神色变了又变。
    “那么军师,你准备怎么引赵云出来?”
    董云收起地图,望向前方:
    “粮草。”
    ………………………………………………………………………………
    眨眼间已有一段时间,对面的魏军一直不出,赵云也不知道韩德在想什么。如果他真的因为丧子而不敢应战,那头痛的就该是赵云了。
    箕谷独特的地势成为了易守难攻之地,但也给赵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原因无它,只是因为运粮。栈道到了这里,迫于地势变得极为蜿蜒,从汉中运粮到此,首先要经过两边凸出的马尾河谷或者伐鱼河谷,在外道盘旋数里,才能最终送入箕谷本营。
    营外下起了毛毛细雨,赵云望着灰暗的天空,莫名的忧虑。
    张著、凌利他们的运粮队已经快到了吧,僵持了这么久,蜀军的补给问题终于出现了。北伐,最难的不是战,而是补给。秦岭太过凶险,粮车运送不便,变数太大。赵云最怕的,就是魏军采取守势,不予理睬。
    这是我季汉北伐的致命问题,难道也被董云看出了么?若真如此,那这个小子,不可限量啊……
    宁静的山谷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那边,星彩、邓芝等人披着战甲,冒着小雨跑了过来,神色很急。
    “怎么了?”赵云料想不妙,急忙问道。
    “师父,不好了。”星彩道,“张著、凌利的运粮队被魏军围攻了!”
    “魏军?”赵云一惊,“怎么可能?他们是如何抵达伐鱼河谷和马尾河谷的?”
    “不知道!”邓芝摇头,“将军,粮草不能丢啊,我们得赶快去援救!”
    局势紧迫,赵云也顾不上多想,急忙调集部队绰枪上马。伐鱼河谷在西面,马尾河谷在东面,魏军同时攻击了两面的运粮车队,是要让赵云两面不能兼顾!
    “将军!”赵云还未出兵,谷外有奔来数名传令,“魏大将韩德尽起所属之兵,逼近谷口来了!”
    “随我迎战!”
    营门大开,赵云领着军队奔下山道,逐渐接近了谷口。那边的魏军已经一字排开,当先那将正是韩德!
    手下败将,岂敢再来!今日定要你殒命于此!
    赵云纵马飞奔,白龙驹越过渭水,赵云在空中俯瞰下方,河流那么清澈。
    原来如此!在那一刹那,赵云终于明白,魏军缘何能抵达两面的山谷!
    只因为脚下的这条……渭水啊!!
    …………………………………………………………………………………………
    “军师,你要怎么袭取赵云的粮草?”
    “渭水。”
    董云把手一指,指向图中的那条河流。韩德看去,这条河流横穿秦岭,在山间时隐时现。
    “韩将军,可还记得我之前派出的薛、万二将?”董云道,“他们各领军队,已经抵达了渭水的上、下游。渭水时而流在谷内,时而流在谷外,我让他们就借着渭水逼近箕谷,逼向箕谷两边的河道。”
    “赵云若要运粮,一定会经过伐鱼河道及马尾河道,所以,他会派重兵防守这两个凸起的地方,避免我军正面强攻。但是,我不会正面强攻,而是借助渭水隐匿于山谷。”
    “韩将军,当赵云发现我军从谷中杀出,直取粮道,他会是什么表情?”
    韩德愣住了,怔怔地看着烛光下董云的脸。董云的表情自始至终都是那么平静,平淡的语调,却蕴含了无穷杀机。
    “攻粮只是个幌子,我们要做的,是把赵云引出来。”
    韩德定了定神,继续听着。
    “这非你莫属,韩将军。”董云站起身来,“如今在赵云的眼里,你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你若撤退,定不会引起他的戒备。赵云刚经历凤鸣山大胜,我们便休战这么多天,他的心里一定会或多或少有着建功的焦虑。”
    韩德喃喃着:“我该……怎么做?”
    “不要向平原撤退,不然会引起他的警觉。平原之上蜀军不可能抵御骑兵的冲阵,他也是明白的。”董云指着那个谷地,“所以,你要把他引到这里。”
    五丈原。
    这个被山麓环绕的谷地。
    “我军就埋伏在五丈原,一旦赵云上钩,那这里,就会成为他的丧命之处。”
    韩德已经完全呆了,只为面前这个青年。
    这个青年,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
    “韩将军,还记得凤鸣山时赵云是如何引诱你的么?”董云走近了韩德。看起来那么温和的他,却让韩德心生寒意。
    “这一次,我要你全封不动地还给赵云!!”
    ………………………………………………………………………………
    “手下败将,有何颜面再来!”
    赵云带军杀出箕谷,直奔凤鸣山下的韩德军队。
    “赵云匹夫,我誓报四子之仇!”
    “轰!”
    顷刻间,韩德的开山斧与赵云的涯角枪撞在一起,大地塌陷,气波将附近的地面刮去一层!赵云用眼角余光扫视着战场,蜀军已经和魏军厮杀在了一起。
    呵,在谷内,魏军怎是蜀军的对手!韩德,你是要重演上次的凤鸣山么!
    赵云扬天长啸,凤鸣山内传出一阵龙吟。韩德被赵云的枪势震得口吐鲜血,退出好远。在赵云的指挥下,人数不占优的蜀军充分利用山势,杀得魏军施展不开溃不成军。韩德把斧一招,急忙率军往外退去。
    “贼将哪里走!今日不取你的狗头,我誓不罢休!”
    赵云一马当先追击魏军,冲出山谷,身后士兵随即跟上。魏一败涂地,旗子都倒了,赵云正要纵马,星彩赶了过来。
    “师父,当心有诈!”
    星彩的一句提醒了赵云。赵云勒马停在山口,望向魏军撤退的方向。
    “呵,无事。”赵云指着韩德败退的方向,“他们慌乱得连路线都走错了,只要不到平原上,魏军的数量优势就发挥不出来!”
    ………………………………………………………………
    五丈原两边的山麓上,树林茂密,一片寂静。
    谁会想到,如今的这里,埋伏着无数大军?
    董云潜伏在山腰间,等着韩德进来。他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弓,陷入沉思。
    娘,你在生我的那一年,写下了你乐曲里的最后一拍。你对我说过,这一拍,本来是想和那个人一起写的。
    只是,命运弄人罢。我不怪你,我不怪你还记着他,人的一生,总会有深刻到终生铭记的人。
    娘,对不起,我接下来要做的事,会让你伤心的。
    命运弄人,我为魏将,我敬仰的赵云是为蜀将。两国不两立,我与他,也不可能和解!!
    “军师,将军来了!”
    董云闻声看去,东面尘土飞扬,是韩德过来了,是他吸引的赵云追兵来了!
    五丈原内,韩德率领的铁骑已经进入谷口,宽广的平原显得拥挤起来。继而,一骑白马进入视线,是蜀军来了!
    “通知谷口的士兵,待蜀军进入,即刻封死山麓!”董云低声喝道,“如今粮草那一边也应该得手了,就算赵云能逃出去,我看他拿什么向诸葛亮交差!”
    山间杀声大作,追入五丈原内的赵云回头再看,却发现谷口滚石落下,轰鸣声起硝烟弥漫,出路已经被锁死!
    “中计了?”赵云勒马停下,蜀军惊慌,却也没乱了阵型。五丈原内再度寂静。
    只是片刻的寂静,漫山遍野都响起了杀声。眨眼间,无数滚木礌石沿山砸下,直取蜀军!骤变的局势引起好一阵骚乱,星彩与邓芝没了主意,看向前面的赵云。
    “不要乱!”赵云喝道,“这个谷地很广,我们向中间靠拢,就能避免损伤!”
    山腰间,董云逐渐站了起来。他看向下方往中央集结的蜀军,握紧了手中的弓箭。
    韩德已率队反杀回来,埋伏好的魏军也扼制险道,赵云往哪里突围,哪里就聚集了万千大兵。董云在上,俯瞰着下方赵云的挣扎。
    ……………………………………………………………………
    已近天暝,晚霞染红了半边天。赵云立于谷中,看着四周狼狈的战场。
    箫声绝,鼓声咽,残阳如血。头顶上那火红的云朵映照着地面的鲜血,到处都是一片萧条。
    赵云被困在此,冲突不出,魏军占据山麓,蜀军竟只有引颈待戮。前日的凤鸣山,如今的五丈原,情景是那么相似,只是两人的位置变了。
    赵云抬头,天边的云朵如同凤凰,逐渐升空,像是在祭奠。
    那是赵云梦里的场景。他无数次梦见过那只凤凰,腾跃于火海,从谷底升起。两双眼睛相对,却是那么萧条。常胜之名,不败之名,如今的赵云想来,却是那么可笑。
    残存亦末路,兵败如山倒。今日之局,该如何得破……
    赵云看见了山上的董云。他扬天长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
    不服老,死于此地。这在董云的耳边是那么悲凉。
    赵将军,您一生征战,这个结局,也不辱没了身为将军的您吧。要知道,有许多名将,都没有死在战场。不知如今的五丈原,对于您而言,是不幸还是幸运。
    董云搭弓拉箭,身后的弓箭兵亦是做好了准备。
    “我说过了,对付赵云,只能用箭。”
    “嗖!”
    随着董云的一支箭飞出,五丈原的上空骤射万箭!密密麻麻,箭雨遮蔽了霞光,破空声频频,像极了某种乐章。
    赵将军,这是我代我娘送给您的——
    胡笳十八拍!!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