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划》曲终

    封锦在左悠之的陪同下走了进来,穿着一身华丽的红袍,这件衣裳群臣都眼熟,是封锦当初在世时穿的,他身故后其子便又恢复了玄色的帝袍,而这件则是存放在了库房中,此刻封锦穿着它,就如同从古画中走出来的一般。
    满室朝臣瞬间大惊失色,朔皇和昆吾子都表现得并无太多意外,叫封何华心中清楚,他们怕是已经提前见过封锦了。
    在常冈做出反应之前,封何华已经站了起来,恭敬道,“先祖。”
    这两个字如同在水面扔下了一颗巨石,众皆哗然,封锦走至正中间,背着手站着,眼神睥睨,神情倨傲,满是不可一世的帝王霸气,腰间的银龙闪着寒芒,光是站在那里,便有种天下尽在手中的压迫之感。
    常冈抬起头看着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兴祖?”
    他曾经无数次在祭拜的大典上见过兴祖的画像,顾道先生不愧是丹青妙手,生动而传神地绘出了兴祖的神韵,常冈有些骇然,“兴祖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说话都在哆嗦。
    原本被封何华那番话震住的封若婉猛地发出一声尖叫,“不可能!”
    她仪态尽失,“凭什么长得像便是兴祖了,你一定是姐姐找来的……对……你拿什么来证明……”
    这话一出,封锦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回头对朔皇道,“你这个女儿,养得确实比不得何华。”
    这已经是明晃晃地在说朔皇的偏心了,朔皇低头,“先祖教训得是。”
    群臣本已经被封锦的出现乱了心神,有几人听了封若婉的话反应过来了些,“确实,总归不是相貌相似就是兴祖了,就算有传言说兴祖羽化登仙,为何这么多年不出现,偏偏这个时候出现了?”
    他旁边的人接着说道,“实在是太过巧合,叫人不得不怀疑是殿下所为。”
    然后大着胆子看封锦,“你说自己是兴祖,如何证明?”
    封锦笑了笑,周身显露出一股威势来,“孤为何要证明?”
    衣袖一挥,语调平缓,“难不成孤连何时出现,都得向你报备一声?”
    他平静地看着提出异议的两人,右手按在了剑柄上,“公然冒犯天威,该当何罪?”
    先开口提出质疑那个人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
    常冈比他们要冷静些,他恭敬地施了个礼,“臣参见兴祖。”
    纵然不愿意叫封何华继位,常冈也必须承认,以封何华的人品,做不出这种叫人冒名顶替之事,心中已经确信了这人正是兴祖。
    然后说,“臣不知您可曾见过小殿下?”
    “你倒是个大胆的。”封锦说,“封云城年纪尚小,看不出将来,只是要孤来看,比不上何华。”
    他如此直白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封家此代,何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封云际有些差强人意,封云城若是好好培养,将来也能成才,至于剩下两个,草包无用。”
    语气异常轻蔑,“孤回来这宫里也有三天了,翻看了不少过往的卷宗,何华曾为苍生所做之事,你们应当都是看在眼里的吧。”
    群臣沉默,萧启明答道,“是,殿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臣等惭愧。”
    “你说呢?”封锦问常冈。
    常冈弯下腰,“殿下的艰辛,臣等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是有嫡子在,若是传位予公主,岂不是给后来人立了个坏榜样?大朔近些年来礼法日益宽松,已经给了女子别国所不能及的地位,只有皇位始终死死卡着嫡子这一条,这才使得大朔的皇位之争不如别处激烈。”
    “兴祖有所不知,陇西郡往西,度过群山和西海,有国名暨。”常冈继续说道,“暨国几个皇子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朝堂混乱不堪,去年年底才定了下来,但也动摇了朝堂根本。”
    “臣斗胆问兴祖一句。”
    封锦叫他说。
    “若是开了立女帝的先例,将来争夺起皇位来,便是皇子公主齐上阵,届时朝堂拉帮结派,乌烟瘴气,岂不是坏大朔根基的不智之举?”常冈与封锦对视,“不说将来,光是今天,四公主便已经出来想要争上一番了,那要是真的给了公主继位的资格,兴祖,臣说句大不敬的话。”
    “聪慧如您,难道当真要在这里偏袒何华公主?以至于要给将来埋下祸根?”常冈说到最后,已经老泪纵横,“臣求兴祖发话,立小殿下为太子,以固国本。”
    封何华听得微微皱眉,而封云城又小声跟她说,“姐姐,我不当太子。”
    常冈说的当然在理,但封何华心中坚信,事在人为,她不愿就此放弃自己坚持了十数年的东西,也有充足的把握,去避免常冈所说的情况。
    朔皇自常冈开口,便没再说话,有封锦在,他的话没有丝毫分量,如今主场已经交给了封锦,按照先前他与封锦谈话的结果,封锦答应了必定全力立封何华为皇,但是此刻有些担心封锦会被常冈说动。
    朝臣心思各异,封何华环顾一圈,然后手就被人抓住了,她侧头看了左悠之一眼,左悠之站在她身边,用行动表明自己会一直陪着封何华的。
    所有人都在等封锦答复,常冈这一番话发自肺腑,不掺杂半点私心,封锦自然也看得出来,半晌,他叹了口气。
    “就是因为有你这般的臣子,大朔才绵延了千年之久。”他对常冈说。
    这话是在夸赞常冈了,然后他又说,“只是能臣,总归是要有个贤主的。”
    “何华舍命为大朔操劳的这些年,孤没能亲眼看到,但是就这几天,孤却是看得一清二楚。”封锦伸手拍了拍常冈的肩膀,“常大人,大朔已经一千多年了,千年之国,历来少有,而孤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
    “还有你们。”他看向那些反对封何华的臣子,“因为变革的缘故,大朔较之六百年前,好了很多。”
    “女子继位有何不可,就算将来争斗,那也是能者居上,只要是为大朔好,那谁继位都是一样的,况且将来总会有如你这般的臣子一心为国。” 封锦示意封何华过来,解了自己身上华丽的帝袍,披在封何华身上,“何华有这份心,也有这份能力,为何不可。”
    “何华,将你先前立的誓,给他们复述一遍。”
    “封何华在此立誓,必定为大朔赴汤蹈火,终此一生,都为大朔而活。”仍旧是毫不犹豫,语气坚定。
    有些年轻的臣子已经哭了出来,“臣愿随殿下,为大朔开辟一番新天地。”
    一呼百应,常冈沉默地站着,盯着封何华,神色复杂,过了许久,弯下了腰,“臣,向太子殿下赔罪。”
    封何华去扶他,常冈不起来,“臣年事已高,恐难当大任,求陛下与太子殿下,准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事情就此结束。
    封何华仍旧是太子,只不过她可以用自己本来的面目活了,恣意潇洒,封锦的决心坚定,如常冈这般固执的老臣也还有,最终他们全都选择了告老还乡,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妥协。
    而封云际,也歇了全部争夺的心思,亲口向封何华承诺了要全力辅佐她,封何华没怎么跟封若婉还有封云会计较,朔皇气得想罚他们,最终也是被封何华劝住了。
    “父皇,陈将军上书,自请解掉兵权,回乡里去做个富贵闲人。”封何华批奏折间忽然停下。
    “这是怕你秋后算账呢。”封锦已经又变回了少年模样,懒洋洋地靠在一边的椅子上吃着葡萄,“索性趁你没动手前,先交了兵权出来。”
    朔皇也赞同封锦的话,“还是要敲打敲打才行。”
    封何华按着朔皇说的写下批复意见,忍不住又说,“此番实在是猝不及防,若非有先祖在,怕是很难这么快收场。”
    左悠之跟着萧启明进来,常冈等一干老臣告老还乡后,朝堂空了近三分之一,索性就把左悠之塞到礼部去代替常冈的职位,那边萧启明在和朔皇谈话,左悠之忍不住就和封何华眉来眼去。
    封何华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手上的动作却没停,这副情境落到封锦眼里,他笑了笑,吐出葡萄皮走到封何华旁边,“你忙了一上午了,去后殿歇息会儿吧。”
    刚进后殿没一会儿,左悠之便跟了进来,看他轻手轻脚地关上门,封何华理都没理他,自顾自地摸着怀里的猫,然后便被抱住了,“殿下。”
    “嗯?”封何华眼里尽是笑,“累吗?”
    “累。”左悠之老老实实地承认,“听说舅父那边,把何诺也拉过去了。何诺没来找殿下喊累,也是奇事一件。”
    然后把下巴抵在封何华肩膀上,“殿下,臣要做皇后。”
    “你倒是有野心。”封何华侧过头与他贴着脸,“你不做丞相了?”
    “在前朝臣给殿下做丞相,在后宫臣做皇后如何?”左悠之理直气壮,“如臣这般又能暖床又能理政的,殿下有什么不要的理由吗?”
    “太麻烦了。”封何华叹道,“不过确实没什么不要的理由就是了。”
    温柔的笑意直达眼底,左悠之盯着她眼底的光,轻声道,“殿下,臣还有话要说。”
    封何华手指按在他唇上,“本宫先说。”
    她难得地在左悠之面前自称本宫,漂亮的瞳孔中闪着流光,“能有你,真的太好了。”
    end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