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国师的小巫妻》第九十章 余杭危机

    住在山里已经半月有余了,每天无事可做,除了每天去看我的那个小家伙,也没有什么提的起我的兴趣了。
    子言给小家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昱儿,子言说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这句话虽然我不明白,但是一定是好的寓意。
    昱儿几个月了?其实我并不知道,看样子也就两三个月大,子言说起名字的日子就是昱儿的生辰,这样好记。
    那天我们给小家伙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日,虽然他并不明白我们围着他高兴什么,但是他的小脸上一直有开心的笑容。
    这个孩子出生是不幸的,但是他的重生一定是幸运了,我不知道他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只想让他开心快乐的长大。
    昱儿生日那天夜里,宋淮安竟然来了,他只带着几个下人而已,想必是想念他的女儿吧!
    我过去的时候,倒是看见他眼睛里的惆帐,宋姑娘根本不认识他,一直躲在那个高个子的女人身后。
    子言将她的问题给宋淮安说了,也一直在找治疗的方法,可是我看宋淮安有了很多的犹豫。
    最后他还是决定了带女儿回家,我也清楚他这样的想法,治疗了不一定有效果,起码现在已经不是痴傻了。
    天下每个父母对孩子都一样,打时;骂时;甚至痛心时都只是一时的,有谁能看着自己的子女受苦呢?
    从宋淮安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父亲的角色,无论叱咤风云多久,面对女儿,他的一丝情感还是有柔情存在的。
    送走了他们,我也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也就动动嘴的事,其他的还是子言的。
    山中岁月安好,人便更加慵懒了,除了请安问好,剩下的就是看看山中风景,真的成了一个闲人。
    其实这样的生活多好啊!隐居在世外桃源,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不去想世间那些战乱和灾难,谁说不是太平日子啊?
    可这天下,我能躲多久呢?你想回避的人,想回避的事,它便非要找上你不可。
    关于皇上的消息终于还是每天源源不断的涌向了仓剑山,虽然长安与洛阳之间不是很远的距离,也没有长途跋涉,但是一月有余在路上走走停停的,时刻有人关注着皇上的消息。
    朱三的大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未必真的能坐稳这个江山,贪念的尽头不知道等待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日,大部队终于到了小都城,谷水县城,现在的洛阳正在大兴土木建造国都,所以暂时只能留在此处。
    皇上一路上劳累加上心情郁闷,没出发多久就病了,身边也没有个尽心伺候的人,这皇上当得也算是可以了。
    满朝文武杀的砍得只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皇室嫔妃们,皇子,还有一些太监,不足百人。
    一到谷水,皇上便一病不起,千里奔波的劳累和忧思心结终于将这个王权的统治者推到了尽头,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大殿外,乱哄哄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惊吓了床前跪着几个年幼的皇子,每个人的目光木纳呆滞。
    于贵妃的眼通红的望了望门外,手里端着一碗水轻轻的给皇上喂了几口,皇上的眼神瞟了一眼门口,吊着那一口气。
    “皇上,你在喝两口?”
    皇上使劲的摇了摇头,他这一病一下子苍老了很多,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到此地,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有人推门走了进来,朱三后面跟着几个人,看样子像个医官的打扮朱三一摆手,那个人立马低身来到床前。
    “听说皇上病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生病呢?我请了大夫过来给皇上瞧瞧。”
    病床上的人显然没有想到,这来的人跪在床前给他把了脉,还不忘细心的盖好被子。
    “将军,皇上只是路途劳累,偶感风寒而已,开两幅药便能痊愈。”
    说这话的是一个微胖的男人,三角眼充满着狡诈,朱三诡异的一笑,连连点头,他环视了屋子里的摆设,以及众人,这一眼不要紧吓的大家都警惕起来。
    “这屋子里甚是简单,该添置些东西了。”
    说这话的时候一双眼含笑盯着于贵妃,甚至还带着一种占有欲,这寓意自然在很多人眼里都很明了。
    于贵妃被瞧的浑身不自在,她那受过这等目光的侮辱啊!气的怒视他,朱三瞅了一眼跟来的下人一转身出了门。
    看着那人出门,房间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气氛稍稍有点回暖,只听那下人吩咐:“贵妃娘娘,请吧!”鸭脖子被踩到的声音。
    于贵妃的心里咯噔一声,就知道没有好事,皇上想要起来阻住,奈何身体根本起不来,生生只能望着贵妃娘娘跟着人家走了。
    新翻修的书房,坐北朝南十分亮堂,此刻朱三坐在里面听着下人回禀洛阳修建进程。
    “将军,贵妃娘娘到。”
    “带进来。”
    屋里面的下人很识趣的退了出去,朱三的嘴角上扬,眉角的笑纹微微的皱紧,两眼隐藏着贪欲。
    “贵妃娘娘可知本将军为何唤你来?”
    “将军有话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哈哈哈!贵妃娘娘倒是爽快之人。”
    朱三从书桌前绕身来到贵妃面前,一只手已经迫不及待摸上了她的前胸,眼神带着不可抑制的邪笑,手指的力量有些重。
    “贵妃的这等容貌也算是绝世无双了,本将军甚是喜欢。”
    于贵妃丝毫没有被他的气势吓到,反而一扭身想要挣脱了他的手掌,退后两步,两眼瞪着他,不经意间摸了摸腰间那柄利刃,双手紧握藏着身后。
    “怎么,贵妃娘娘还想暗算本将军?”
    他怎么知道?他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就这样拆穿自己的想法,他很高兴?就这样肆无忌惮吗?朱三这样的人,真是个无恶不作的人。
    “将军何处此言,本宫那只是一介弱女子。”
    “哦,是吗?”
    朱三上前一步将贵妃搂在怀中,另一只手已经抓住了那身后握着的利刃,一个使劲,那把利刃掉在了地上。
    “于贵妃,少跟本将军耍聪明,你那点伎俩,哼——。”
    朱三一抬手瞬间于贵妃胸前一片春光乍现,雪白的视觉勾起了他的欲望,说着便俯身,那副丑陋的嘴脸令贵妃娘恶心至极,用尽力想要挣脱,反而退到了书桌旁,朱三欺身而上,将她压在下面,挣扎不成。
    “娘娘还是那么年轻啊?”
    说着就亲了下去,贵妃用力扭头,这样的躲闪激起了朱三更大的挑衅,他一把将贵妃腰间的丝带扯掉,瞬间上衣掉落,只剩下一件白色的抹胸内衣,颈间玉色的肌肤如此的耀眼,恍惚了朱三的眼睛。
    书房里一片凌乱,于贵妃的额头红红的,蜷缩在墙角,朱三意犹未尽的穿戴好衣服,还不忘对着她上下其手的骚扰一番,脸上是淫荡的笑容。
    门外的下人在朱三离开后,走了进来,看见蓬头乱发在墙角的于贵妃丝毫没有一点怜悯,招呼来人便将她送回了皇上那。
    寄人篱下,还饱受凌辱,皇家的女人朱三都敢肆意妄为,还真是无法无天了,皇上昏暗的眼眸布满了绝望。
    谷水暂时成了朱三都城,朝中大小事务纷纷汇集到这里,朱三的计划也越来越提前了。
    这日,议事厅里,各位将军大人一一觐见,朱三现在已经提前上任了,叩拜时,人人喊着万岁。
    喜的朱三,也是摆起来铺,身边的人前呼后拥着,俨然一副王者的模样。
    “将军,这几日我们连着数日攻破了大李的几座城池,看样子他有意要投降我们。”
    说这话的是军师李木玄,他现在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身份。
    “军师啊?依你看,下一步我们该朝哪里开拔大军?”
    李木玄的心里沉思了一会,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部抛了出来,总要走这一步。
    “将军,依我来看,目前,我们还剩下三块骨头难啃,西北的独眼李;江南的齐家;最后一个就是我那师弟。这三个人里势力最强的就属独眼李了,现在不宜翻脸。那么剩下的齐佑和我师弟,都不在话下。”
    “军师分析的有道理。”
    这一句话说的来自朱建,他站在一边一直看着大厅的局面,现在父亲那么信任李军师,自己就要投其所好才好。
    “健儿也觉得如此甚好?”
    “是的,父亲,眼下河南地界已经部是我们的地盘,军师说的在理,独眼李一定会联合其他势力来讨说法的,因为那个狗皇帝还在。”
    朱三用复杂的眼神盯着他的儿子看了许久,这复杂的中带着太多无法揣测的嫌疑。
    “将军,以老臣来看,军师分析有所不妥,目前虽然只剩下三大主力可以和我们抗衡了,但是每一个人的势力都不容小视。尤其是国师大人,单看他的势力虽然没有多少,可是遍布天下的耳目众多,这种力量加起来,真的是个威胁。”
    这话说的不错,看来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点就是,国师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谁也没有见过。
    说这话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看穿衣打扮也是军中高管,头发花白,胡须有点长,满眼刚毅的目光。
    “李老将军,你这样说,有点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
    “军师,我并不是此意,我只是就事分析。”
    两个人唇枪舌战起来,整个大厅气氛有点紧张,分成了两派,谁也觉得自己说的对。
    朱三的目光盯着下面的这些人,有点恼火,本来高兴的事,大家却吵成一片。
    “都闭嘴。”
    这一嗓子,整个大殿鸦雀无声了,纷纷抬头看向朱三的位置,惊慌的;脸红脖子粗的;不甘心的;各种复杂的眼神。
    “现在为止,有谁真的跟国师有过正面接触的,用事实说话,嚷嚷有用吗?”
    “李老将军的话不无道理,军师说的也在理,但是现在至少要拿出一种方案来实施,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怎么能解决问题?”
    要说这朱三有时候是有点过分,行为准则在他的眼里都是摆设。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要算一个,大风大浪里摸爬滚打,走到这一步,那真是不是吹出来的。
    “父亲,我觉得目前不如来个试探吧!”
    说话的是朱三的另一个儿子,朱祈,这个人很有心计,单从上次青州之战就能看出来,这朱祈本不是嫡出,所以一直在家族的说话分量不足,加上他总是弱不禁风的样子,就像是生了大病一样,也是最近才参与朝中之事的,他沉默的性格和朱建截然不同。
    “怎么试探?”
    “既然齐佑的女儿和国师有牵连,我们就拿起齐佑来开刀,一来敲山震虎,看看国师的势力:二来,齐佑这个人早晚要解决,以前父亲常说为了弟弟的婚事,我们尽量拉拢,现在看来,齐佑根本无心归顺我们,那留着就是后患,不如就拿它开刀。”
    朱三的眼睛里一亮,以前忽视的大儿子,今日这番话正是他想的,除了震惊,他眼神里倒是是欣慰。
    三日之后,大军真的朝着余杭去了,我接到消息的时候真的震惊到了,倒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