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本良善之凰途》第九十七章 行追杀令

    站在轩辕弘左手边的左丞相无序开口道:“皇上,这会不会是别国使用的离心计。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内斗,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比如领土争端。”
    “根据探子来报,这则传言正是云国的皇帝散播出来的。我们北凉向来与各国交好,有领土纠纷的也只有玉龙关,那里有萧炎将军驻守,云国也不敢起兵。如果轩辕业不与云国勾结,那云国的皇帝怎会这般信誓旦旦的游说各国。离间北凉与诸国之心。如若轩辕业与云国联手,那我北凉危矣。”轩辕弘道。
    “轩辕业他战功显赫,威名远扬,深得民众爱戴。现如今他又手持虎符,镇北大将军的职位加身。从这点上对我们北凉来说,是个天大的威胁啊。所以无论如何,先不管是谁散播的谣言,先把轩辕业这只猛虎招回北凉方为上策。然后派遣使臣出使诸国,安抚他们,就说这是轩辕业用的离间计,目的就是挑拨各国的关系,而后坐收渔翁之利。用轩辕业来化解这场危机。”右丞相上官显说。
    左丞相无序却摇头道:“此法虽好,也有不妥之处。轩辕业既与云国勾结,招回轩辕业便是天方夜谭。他是不会回来了的。
    如若,轩辕业并未与云国勾结,而是云国想让皇上与轩辕业反目,而故意使的离心计,挑起内乱,这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想想这几年北凉的太平盛世,疏忽了对将士的培养,天下太平,又多年没有打仗。能打仗的武将,微乎其微。龙虎将军把边境搞得一团糟。还有一个烂摊子需要人去收拾。
    贸然的再除去轩辕业。他们起兵也就没有顾忌了。到时,天下大乱,悔之晚矣。..co
    右丞相上官显明显不悦,他脸色铁青,甩袖怒道:“难道,我们北凉少了轩辕业就不行了,真是笑话。如果轩辕业果真与云国勾结,轩辕业驻守边疆的三十万大军与云国一起来攻打北凉,这个责任你可担当得起?”
    轩辕弘制止住正在争论不出结果,还面红耳赤的两人,他的心里更是烦躁的很。他对轩辕业的忌惮不是一天两天,想除去他的想法也一直压着。
    除去轩辕业很容易,他所忌惮的却是轩辕业背后的那死忠的三十万兵士。之所以北凉这些年会这般的太平,跟轩辕业的威名是分不开的。
    轩辕业的威名可以令他的对手闻风丧胆,即便,他已经没了将军之职。只要人在。就是一种震慑。
    恢复他的镇北将军之职也是无奈之举。无序说的有道理,近些年来,天下太平。他疏忽了对军队的重视,和对将士的培养。遇到危机时,却是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若不是龙虎将军把军队搞得乌烟瘴气,不能以身作则,反而落个不得善终的结果。如果夜汗没有出事。他是万万不会把轩辕业这头猛兽放归山林。
    既已如此,还好他还有太妃这张王牌,轩辕业总会顾忌些吧。那么,当前要做的事情便是尽快招回轩辕业,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下,他的心才能够彻底的放下来。至于,这个谣言是否由轩辕业之口传出,都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拿下轩辕业可以为北凉解除眼下的危机。他暗下决心,轩辕业万不能留的。
    他眼神凌厉的看向众臣,道:“目前面临的局势很严峻,解决眼下的问题是根本。传令下去,就说太妃病危,命轩辕业速速回京。如有违令,就地正法。”
    殿下一阵窃窃私语的讨论声,脸上的表情各异。
    正在此时,一个身着盔甲的兵士慌忙的跪倒在殿外,求见皇帝。
    轩辕弘宣见。
    那将士快速的走到殿中双膝跪地,匍匐于地说:“皇上,昨天晚上子夜时分,一伙土匪袭击了宿营区。公主的嫁妆被洗劫,南楚官员趁乱可能带走了公主与世子。”
    轩辕弘吃惊的一拍桌子,厉声道:“你说什么?南楚官员带走了公主与世子?”
    那将士身子有些颤抖,额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犹豫着轻声说:“这……,并不是臣亲眼所见。臣带领将士们去追那劫匪,忽略了公主和世子。回来时才发现公主与世子还有南楚的官员都失踪了,臣怀疑是南楚官员勾结匪徒,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而后带走了了世子与公主。”
    “那镇国将军轩辕业在做什么?”轩辕弘气愤的问。
    “臣回来时,已不见镇北将军。听得伤残的兵士说,镇国将军在与匪徒的打斗中也受了伤。他顾不得身上的伤和他的随从去追那南楚那一行人了。”那将士回答。
    轩辕弘的眼里冒出了一团熊熊的烈火,烧的他的眼睛通红。他咬牙切齿的问道:“那就是说,镇北将军现在也不知去向是吗?”
    那将士掩上露出惊恐之色,轻轻地点点头,声音细微,应了一声“是”。
    轩辕弘冷笑,“我北凉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何用?一个营的兵力竟然被人耍的团团转。北凉的脸都被你们给丢尽了。来人,给我拖出去砍了。”
    此时的轩辕业已经不能用愤怒来表达此时的心情了,如果司马云逸活着回到了南楚,继承了皇位。那他便是又多了个敌人。以司马云逸的性子,这十座城池他必定是要收回去的。现在的北凉处在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诸国集结军队蓄势待发。如果在加上南楚,这后果,他不敢在想象下去。
    恐怕,这司马云逸的脱逃,也跟轩辕业脱不了干系。
    那将士一脸死灰,哀求道:“皇上,再给臣一次机会。”
    有人想求情,刚站出来,刚想开口被轩辕弘打断,“任何人不得求情,求情者与其同罪。”
    殿内顿时便安静下来。
    “这都是轩辕业处心积虑布的局,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轩辕弘冷笑。
    左丞相无序道:“事已至此,再行追杀已然错过机会。皇上先把此事放下,先安稳局势,缓解周边国家的紧张,让他们对我们北凉放下戒备之心。”
    右丞相上官显明显不同意无序的想法,他说:“臣赞同皇上的意见,命镇国将军回京。若要反抗圣旨,这就说明他已有反心。就可以确定搅乱诸国局势的就是他轩辕业。坐实他的罪证。通报于天下。他若要起兵造反,咱们就一举灭了他。让百姓和诸国的国君看看,轩辕业就是一个有着狼子野心,善于伪装的伪君子。到时候,他们便会觉得被轩辕业耍了,言论自会倾向到我北凉这边。”
    皇帝轩辕弘赞同的点头。
    左相无序眉头紧蹙反驳:“轩辕业现在是镇北大将军手握虎符,北凉有一半的具有战斗力军力归他所管。试问,我们拿什么去讨伐他。不要忘了,他的麾下可都是骁勇善战的强兵勇将,我们拿什么跟他对抗?”
    右丞相上官显,嘴角挂上一丝微笑说:“左相此言差矣,驻守西北的大将军王怀,也是为战功显赫,他与轩辕业可不相上下。再说谁不知咱们的业王爷是个大孝子,太妃还在皇城呢。”
    轩辕弘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微笑,那微笑的脸上带着一丝的冰冷。原本紧蹙的眉头也逐渐散开。
    左相无序见状,知皇帝已有主意,他深知这样做的危险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劝道:“皇上,右相明显是把北凉带进危险的境地。一旦激怒了轩辕业,后果谁都不能预料。臣的意思,只要轩辕业不反,先稳住轩辕业,慢慢的消弱其实力,只要太妃还在皇城,轩辕业就不会贸然起兵讨伐。”
    殿下的大臣们,纷纷七嘴八舌。有赞同左相无序的,有赞同右相上官显的,一时分成了不同意见的战队。轩辕弘当然也在思考着刚才无序的分析,但他更倾向于上官显的的意见。他不能容忍,轩辕业这般的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受到这般的耻辱,他恨不得立刻就把轩辕业五马分尸。
    轩辕弘制止殿下那群讨论不休的大臣,他大声喝道:“好了好了,轩辕业是我们北凉的大患,不除不足以令人宽心,故朕同意右相显爱卿的想法。朕立马下道圣旨,以太妃病重为由,命镇北将军轩辕业立马回京,已尽孝道。”
    圣旨已下,帝意已明。众人纷纷住了口,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只能违心的说上一句皇上圣明。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找最新最全的书,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