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本良善之凰途》第二章 逃亡中的遇见

    深秋的天气已经很冷了,风刮在脸上,冰凉入骨。
    莫齐月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任由它流过脸庞。
    她的小手紧紧的握着拳头,美丽的眼眸里含着无比坚定的神情,对着那皇城无声的呐喊:“父皇,母妃。你们等着,月儿还会回来的。他们欠我们的,我会一一的让他们还回来。”
    锦绣上前搂紧了她,两人抱头痛哭。之前的隐忍统统的爆发出来。
    莫齐月擦干眼泪,也帮锦绣拭去泪水。对着锦绣说:“姑姑,不哭。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流泪。不管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月儿跟姑姑都不要再哭。我已经准备好了,咱们走吧。”她把包袱甩到肩上,小小的人儿目光坚定的看向远方。
    “咱们月儿真真是长大了。好,咱们走吧。”锦绣拉着月儿的小手向着未知的前方走去。
    一群人从她们身边急促的跑过,其中有个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招呼她们,“快跑,蛮人屠城了,被他们抓到就没命了。”
    她们俩一怔,回头再次望了一眼那惨叫中的人间炼狱。惨叫声不绝于耳。
    她们快步的加入到他们当中,其中带头的中年男子边跑边说,大家跟紧了不要掉队。
    咱们不能走大路,要走小道,否则,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们追上。
    他们绕到了一条偏僻的小路上,这里四面环山,怪石嶙峋,路上坑坑洼洼,甚是难走。
    她们何曾走过这样的路,不一会边拉下了老远。
    领头的汉子,见她们落后。并没有回头。
    而那个少年,却折身回来,背起月儿,拉着锦绣就走。
    边走边说:“这里离皇城不远,还得走一段才能停下来休息……”话还没有说完,他突然停了下来,站在那里,静静的侧耳倾听。一阵马蹄声从远处“哒哒哒”的传来。
    “不能继续向前了,咱们要躲起来。追兵很快就会追到我们”。
    山间草枯林密。她们躲进了巨石后面的枯草堆里。半米多高的枯草把她们很好的遮挡起来。
    锦绣紧紧地搂住月儿,彼此的心脏“嘭嘭嘭”的跳动起来。竟然跟着马蹄声混成了一个节奏。
    马蹄声逐渐来到跟前,在岔路口的位置停了下来。他们在犹豫着应该走哪条路。
    为首的那个人调转马头,朝四周看了看。
    莫齐月看到他面容的刹那,心中的火焰要从眼睛里烧出来。那群人便是杀害母妃的人。
    她死死地盯住那个人,她要把他刻进脑海里,永远都不要忘记。
    总有一天,她要他死在自己的手里。
    “记住,一定要抓到那个质子。要留活口”。说完,然后调转马头一声鞭响。分成两队人马的士兵迅速的向前方奔去。
    此时三人才长出了一口气。她们迅速的从枯草堆里爬出来。
    锦绣扶起莫齐月,锦绣上前行了一礼。道:“谢公子相救。”
    那位少年愣了下,但马上又回过神来说:“实在不必,咱们都在逃难,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不必多礼。路是不能走了。咱们进山吧。虽然山路更加难走,但相对于这里会比较安。”
    她们达成协议,向深山进发。山里没有路,靠自己走,一边走还要一边扒拉着挡在前面的枯草树枝。幸好现在是深秋,毒虫都已要冬眠。
    若是再早上一两个月,她们所面临的危险不亚于那些人的追杀。
    不知走了多久。一阵溪流声哗啦啦的从远处传来。三人立刻停下来仔细聆听。
    “是水流声。”锦绣疲惫的脸上露出喜悦。
    大家都很兴奋,一路上都在赶路,跟这些枯枝野草作斗争。早已经又累又饿又渴。
    沿着水声走去。一条山间溪流哗啦啦的从脚下往山下流去。隐藏在枯黄的灌木从丛下。
    三人踉跄的扒拉开枯黄的腐朽的灌木。那细细的水流清澈见底映入她们眼底。
    她们也顾不得寒冷。蹲在地上就开始用手捧着水喝,冰凉的泉水甘甜清冽,滋润着早已经冒火的咽喉。
    他们又找了块平整的地方,休整歇息。
    锦绣从行李里拿出一个精致的食盒。把里面的糕点拿给月儿。
    月儿拿了两块,走到那位少年的面前,“小哥哥,这个给你。”
    那位少年温和的接过糕点说:“谢谢姑娘。”
    锦绣看着眼前的这位少年,他头发束起,一双清亮的眼眸,高挺的鼻梁加上薄薄的嘴唇,镶刻在那张白净清瘦的脸上。
    一种温润尔雅的气质,衬托那与常人不同的高贵。
    锦绣看看天,天边挂起了厚厚的云层,风也开始肆无忌惮的刮起。天也逐渐的暗下来了。
    “必须的先找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那个少年道。
    “说的对,咱们休息好,再找个地方过夜。天已经晚了,山里头湿气大容易生病。夜里怕有野兽之类的就麻烦了。所以,在天黑之前,一定要找一个安的地方过夜。”锦绣道。
    休息了一阵,收拾了食盒。锦绣看着莫齐月问:“月儿,休息好了吗?”
    莫齐月点点头。她起身,看着那位少年说:“小哥哥,你叫什么名字?”
    他迟疑了一下,回道:“你就叫我云逸哥哥吧。”
    莫齐月点点头,她对这位少年,莫名的好感与信任。也许是,在逃难的路上,他背了自己一路,才使自己躲过了追兵,捡下一条小命。是这个少年救了自己。
    “云逸哥哥。我叫月儿,以后你就叫我月儿吧。”莫齐月亲切的说。
    “月儿妹妹,咱们走吧。”他微笑的点点头,拉着莫齐月的小手,小心翼翼的避开一块块不安的石头。跟着锦绣向山下走去。
    天越来越暗。深秋白天的时间短。五六点钟的时候,天就开始黑了。
    远处的山野一片萧条,偶尔能看到葱翠的松柏,零散着矗立在山坡。在一片枯黄死寂的山野里带来些许的生机。
    下山的路也不好走。没有路的山坡,靠自己开道。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灰色的天边露出了鱼肚白。山间的风吹在出汗的身上,有着些许的快意。
    莫齐月跌倒好几次。手也被划了几个口子。她没有做声,她不想给姑姑和云逸哥哥拖后腿。
    山脚下一目了然,除了怪石嶙峋的山脉,就是枯草成堆的灌木丛。没有一处适合背风休息的过夜山洞。
    锦绣有些着急的说:“咱们分头找一下,尽快找到休息的山洞,或者背风的岩石。否则,今天晚上咱们撑不过去。”
    他们已经很疲乏了,眼看着黑暗将吞没白昼。
    正当他们失望的打算如何度过山里的夜时,一条长满杂草的小道映入他们眼帘。
    他们高兴地要叫起来了。
    锦绣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她们沿着小路向前走。
    她气喘吁吁的边走边说:“既然有小路,说明有人常走,才会在这山间踩出这么一条小道。在小道的尽头一定会有人家。我们就可以有歇脚的地方了。”
    三人想法一致,坚信希望就在前方。所以行进的速度也就快了起来。
    “姑姑,你看。前面是什么?”司马云逸兴奋的跳起来。
    一座寺庙映入眼帘,它就在对面的半山腰处,隐秘在茂盛树林当中,又被半座小山丘挡住。所以,刚在在山上的时候没有发现。
    几人向对面的山爬去,到寺庙门前时,天已经快要陷入黑暗。温度也在直线下降。山风呼呼的刮着,清冷入骨髓。
    一个小和尚开的门,引进她们见了寺庙里的主持。主持是一位胡须发白的老者。
    “师傅,我们是皇城里逃出来的难民。京城现在已经血流成河。我们九死一生,半路又有追兵。误打误撞的跑到了这里。希望师傅收留。”锦绣道。
    “施主快请起,佛祖在上,蛮人对我大梁垂涎已久。怪只怪现在的君主昏庸无能,听进小人谗言。杀尽忠良义士,才使得国家经历此次大劫。大梁气数已尽,已无回天之力。只是苦了贫民百姓跟着遭殃。”老主持忠言逆耳,这些话听在莫齐月心里感觉不爽。但是她知道主持说的或许是事实。
    “师傅,我妹妹太小,兵荒马乱的,带着她实属不易。所以想等外面风平浪静了再走,恐怕要打扰师傅一些时日。”司马云逸谦谦的行了个礼。
    “这不打紧,我在这里参禅礼佛。基本上已与外界隔绝。施主多住些时日也是没有问题。只不过,寺庙清寒,恐怕会给施主带来诸多不便。”
    “师傅都收留我们已经是我佛慈悲,让我们免受风餐露宿之苦,我们已经感激不尽。只是不要打扰了师傅的清修才好。”锦绣恭谨的施了一礼。
    “施主请进吧。山间的天气说变就变,晚上少不得冷风侵袭。悟能,带施主去后院。也好早些休息。”主持吩咐着那个小和尚。
    一行三人跟着小沙弥来到后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