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芳华年代》532、终将落幕

    外面纷纷扰扰,熊白洲却巍然不动,甚至午饭后还颇有闲情的睡了一觉。
    他休息的时候直接关机了,下午三点醒来就是无数条信息在“叮,叮,叮”的跳动。
    总结来看就是两点内容:
    一、袁照龙真的只是喝了杯茶就安然无恙的出去了;
    二、袁照龙放出风,海州没有熊白洲和他家人的容身之地,限定一个月内撤离。
    熊白洲看完后笑了笑,心想这大概也是沈正宁给我条件了。
    不过,自己不答应就是了。
    熊白洲来到家里的座机边上,从手机里翻出一个香港号码走国际专线拨了出去。
    “郑社长吗,我是熊白洲啊。”
    熊白洲居然把电话打到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副社长郑克坚那里。
    郑克坚手里的事情很多,现在的香港忙乱的不可开交,既要保证社会正常运转,还要提防港英政府撤离前的局势混乱,郑克坚现在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不过听到这是熊白洲的电话,郑克坚还是很重视:“白洲,燕京一别现在如何啊?”
    “其他没什么,甚是想念郑社长。”熊白洲在电话里笑着说道。
    “哈哈哈。”
    郑克坚大笑着附和,然后说道:“白洲,你有事就直接说,我这里忙的焦头烂额,还在等着你赶紧过来帮我分担任务呢,我收到信息下个月就有······”
    郑克坚话都没说完,熊白洲突然打断道:“首长,我就是想和您汇报这个事,我可能没时间去香港了。”
    “什么意思?”
    郑克坚心里就是一惊。
    熊白洲这个人并不是随意指认的,而是综合他的个人能力、做事风格、自身的影响力、爱国情怀还有和香港那边的人际关系。
    换句话说,熊白洲是仔仔细细精挑细选的人选,而且还经过更高级别的领导签字同意才确定下来的。
    他将在香港的回归大业中承担很关键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暂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白洲啊,你可不能这样撂挑子,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呢?”郑克坚一边说话,一边让秘书把线接到社长俞昌文的办公室。
    “主要我在老家这边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处理完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就和首长汇报一下,这副担子我挑不动了。”熊白洲在电话里说道。
    “什么样的麻烦,居然要把你困这么久?”郑克坚早就把熊白洲的资料熟记于心,直接说道:“你老家不是海州的吗,市里的领导我不太熟悉,不过江东省的领导都有过几次照面。”
    “方不方便我去问一问?”郑克坚试探着说道。
    “即使省里出面,调查、研究、取证,这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恐怕也得三个月到半年。”
    听到熊白洲居然对省里出面还不满意,郑克坚反而沉住了气,缓缓问道:“白洲,那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既然江东省不够,那咱们还可以寻求更高层的支持嘛。”
    “总之,任何事都不会比香港回归更重要!”
    郑克坚斩钉截铁的说道,这是为了安抚熊白洲。
    接下来,熊白洲就在电话里将袁照龙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了,而且还有民间对袁照龙的评价。
    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电话的那一端其实有两个人在接听。
    十分钟以后,熊白洲将原委叙述清楚,然后坦然的说道:“袁照龙的行为已经过线太多,他这是取死之道,我虽然也不太干净,不过总是在当前规则之下做事,相信这也是首长看中我的原因。”
    郑克坚暗暗的点点头,熊白洲做事时的有礼有节是最令人欣赏的闪光点,很适合处理线头较多的问题。
    “所以我请个长假,清理掉袁照龙以后,我再赶去香港和你们汇合。”熊白洲开玩笑说道。
    “那时你来香港,准备参加交接仪式吗?”
    电话里突然传出另一个厚重的声音:“我是新华社香港分社的社长俞昌文,一个大流氓和香港回归孰轻孰重,熊白洲你心里就没有数吗?
    ······
    熊白洲自然是有数的,决策层也都是有数的。
    所以,袁照龙放出风声要赶走熊白洲第二天早上,他就被带走了。
    最关键的是,不是当地抓捕,不是隔市抓捕,也不是省里抓捕,而是燕京来了一队神秘人直接把袁照龙拷走了。
    这次行动没通知江东省、没通知海州市,悄然无声,但又的的确确存在。
    很快就有形形色色消息传出来,有人说袁照龙当时只穿着睡衣,有人反驳只穿着裤衩,有人却说亲眼所见袁照龙是光着腚出门的。
    版本的种类很多,不过无一例外都显示袁照龙是在突发情况下被抓捕的。
    另外还有两件有趣的事。
    第一件就是当天上午的市委常委会上,一向被压的很惨的市长陈军突然精神抖擞,第一次占据了上分;
    第二件事,陈庆云、盛元青、刘大祥在公安局监仓里吃了两顿牢饭后,被一辆崭新的轿车安稳的送回了伊山县。
    这个时候,熊白洲还在睡觉。
    盛元青呆呆的站在床边叫熊白洲起床:“大佬,起来吃早餐了。”
    熊白洲睁了睁眼睛:“几点了?”
    “九点了。”
    “这么晚了。”
    熊白洲穿衣、起床、洗漱,一切行动都没有任何异常,然后坐到桌上:“把小陈和大祥叫过来陪我吃早饭。”
    “喔。”
    三个在牢里呆了一夜的年轻人,再次吃到了家里的味道。
    ······
    家是让人安稳的港湾,只是现在海州担忧的大有人在,袁照龙知道太多的秘密了。
    不过,明明应该最慌乱的沈正宁,却在市委大院里的观景湖边安静的抽着烟,面容平和的就像这个人工湖,静谧从容。
    “沈书记。”
    一个走过去的办事员恭敬的和沈正宁打招呼。
    沈正宁和蔼的点点头作为回应。
    办事员心里无比的佩服,这就是临危不乱的大人物啊,听说今天的常委会上陈市长占据了主动权,不过风水轮流转,可能下次常委会就转回来了。
    “能够这样沉着应对的人,怎么可能会被暂时的困难压倒。”
    办事员觉得从沈正宁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走着走着,办事员突然听到身后“咕咚”一声,他扭头看了看,除了湖面上水花晃动一下,其他没有什么异常,摇了摇头继续离去。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的芳华年代》,“ ”看,聊人生,寻知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