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界皇》第一百九十章 基本原理

    在接下来的七天,最忙的无疑是七陌。
    不仅需要设计界宫的建造图纸,安排具体工作,还要完善界盟信息管理系统的编程代码。
    虽然说界盟保证每个人的自由,但是基本的规定是必须的。不然,谈何保证界盟的目标能够实现?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追求自由,必然不会长久。为了日后更为长久的自由,需要众人暂时抛开自己的幸福为之努力。
    界盟成员的自由看似与界盟的目标矛盾,但事实上不仅不矛盾,而且还是休戚相关的。
    界盟的理想若是不能实现,又拿什么保证人们的自由?
    建设一个人人满意的世界,是保证人们自由的前提。
    不然自由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犹如镜中之花,虚幻而不能落于实处。
    想要建设一个人人满意的世界,首先需要统一全人类,打破一切发展阻碍。从物质上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发展科技,以科学的手段解决人类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其本质就是资源的争夺。
    如果能让资源也如信息一样可以共享,那么冲突迎刃而解。届时再以合理的方式,疏通引导人类精神世界的矛盾。
    事实上,所有的争夺都不过是万物在“不平”的情况下的本能反应。
    但是,能量的流动必然导致事件的发生,有事件发生,必然存在矛盾。
    矛盾是事物运动伴随两者之间相互对抗的表现。
    水与火矛盾,黑与白矛盾,大与小矛盾,高与低矛盾……
    存在矛盾的本质在于不同。
    只要能够解决矛盾事物之间的不同,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矛盾的本质是事物结合的不和谐表现。
    以磁体举例。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相斥就是矛盾的表现。
    同性相斥就是结合的不和谐表现。结合的不和谐是因为事物在组合时结构上的不匹配。
    场在在数学上是指一个向量到另一个向量或数的映射。
    在物理学中,场的定义为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也即物质存在的空间,由爱因斯坦首先提出。
    空间之所以并非虚空,是由于有场存在。场不同于物质,但也是一种实在。
    爱因斯坦的论断在表述上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相容,由于物质有实物和场两种基本形态,出现了“场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形态”的说法。
    但场不是物质,场是物质发生作用的范围。
    事实上,场的本质是空间的结构。场是空间不同力作用的能量流动的单向路径,是“势”。
    物质可以改变空间的结构,不同的物质形成不同的场。
    磁体之间的排斥和吸引就是场在空间结构上的效应。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即是事物结合的不和谐表现。
    出现了与磁体相反的情况。
    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而在人与人之间,相同相互吸引,不同相互排斥。
    但其本质都是结合的不和谐表现,是事物排斥的不相容结果。
    表现为场的空间结构一共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即是像磁体存在两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第二种,两极相互吸引,如万有引力。
    第三种,两极相互排斥,如促使空间膨胀的暗能量。
    第四种,两极无作用。即既不吸引,也不排斥。
    不管是两极之间,同极排斥,异极吸引,还是两极相互吸引或者排斥,或者两极无作用,都是空间因结构的一种效应。
    两极之间,同极排斥,异极吸引,和两极无作用,这两种情况都能够保证空间的稳态。
    同极排斥,异极吸引,闭合为一个圆环。真正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但不同于磁体,引力的两极均表现为吸引力。
    之所以万有引力久久不能统一于弱力、强力和电磁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万有引力显得有些特殊。只要存在两个物体,任何方向都存在引力。
    爱因斯坦对万有引力的解释为物质在空间上的几何效应。
    暗能量正好相反,两两之间表现为斥力,因此造成空间膨胀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两块铜放在一起,抛开万有引力,既没有同极之间的斥力,也没有异极之间的引力。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力,都是空间结构的特有效应,是“高低不平”的能量流动。
    磁力并不是什么物质所特有的。电能生磁,磁亦能生电。四氧化三铁就是微观粒子在排列组合的一种效应,某些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也能产生磁力。
    排列组合是万物属性不同的本质原因。同是由碳原子组成,木炭光滑娇软,而金刚石却坚硬无比。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属性。
    磁体的南极与北极相互吸引,南极与南极相互排斥,北极与北极相互排斥,但是却不管是磁体的北极还是南极,均与铁的物质相互吸引。
    事物的不同,本质在于组成结构,排列组合是组成结构的主要表现方式。
    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场,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只要改变物质的结构,消除结合时结构上的不和谐,矛盾也就消失了。
    以上就是建设一个人人满意的世界的基本原理。
    这也是以人力改造世界逻辑上的可行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可知。因此,世界一定也可以改造为人人满意的世界。
    空间的膨胀是两极之间的斥力,空间的收缩是两极之间的引力。
    任何事物之间的作用都是空间结构的效应。
    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
    空间中的物质相互作用通过场,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但是看似有一个例外,量子纠缠存在超距作用,无视空间的距离。
    这是至今为止也不能解释的现象。
    通常的认识为,空间是静止的固有存在,物质在空间中运动。但事实上,空间也在运动。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黑洞的质量逐渐增大,空间的弯曲程度也逐渐变大,这个过程就可以看作是空间在运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