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第46节

    许爸摇头:“不一样,我妈做的更好吃,油炸过后,外酥内嫩,内里软化甘香,特别好吃。”
    许秧微微侧头,她在修真界做过萝卜糕,但总觉得跟在家里吃过的不一样。
    记忆有些遥远了,其实她也不记得奶奶做过的萝卜糕是什么味道了。
    许妈也跟着叹气:“我和你爸也跟着你们奶奶学过,但是做出来跟她老人家做的都不一样。”
    “要不当年我们就摆各摊子卖萝卜糕了,虽然辛苦,但好歹有个点赚头。”
    “妈,等我放寒假了,我们一起研究吧。”许秧说道。
    “那可好,有秧秧的帮忙,说不定我们就能做出跟妈做的一模一样的萝卜糕了。”许爸感慨地说道。
    闲聊结束,许澈、刘莹把奶茶端到桌上,许秧的煎了两盘的芋头糕,“大家快趁热吃。”
    “这芋头糕有点奇怪啊,还放腊肠和虾米。”许胜想到隔壁那个卖萝卜糕摊子卖的另一种叫咸米糕的,里头加了猪肉、虾米、香菇。
    许秧笑着说:“这是一道粤菜,好像挺有名的。不过我第一次做,还需要再改方子。”
    “桂城里汇聚了各地的小吃,我没吃过的太多了。”许胜感慨地说道。
    许爸笑着说:“大学城东街的小吃你都没逛完呢,更别说西街的了,在这里摆摊的,都是受欢迎的食物。”
    “说得也是,感觉明年我们也得增加一点新的品种,要不这生意就让别的摊子拉走了。”
    许胜大口吃着芋头糕,还真别说,吃了两块,就觉得越吃越好吃,就是不该配这奶茶,换成油菜花汤说不定更棒。
    到了大学城的美食街,他们才更加见识到竞争的厉害,不推陈出新,客人就要被别的摊子抢走了。
    第二天一早,许秧熬了一保温桶的芥菜芋头咸粥,把第二盘的芋头糕都切了油炸,然后带去学校。
    “霞卿,你帮我尝尝这个芋头糕,我总觉得有哪里做得不对。”
    许秧拿出饭盒,不过这时候芋头糕的外层已经不酥脆了,口感还是差了不少。
    杨霞卿还没说话,边上心急的同学就伸出了筷子,“许秧,别急,我们帮你尝尝,一定会给你意见的。”
    “我妈做了她的拿手菜红烧丸子,许秧,你尝尝。”
    “我妈做了蛋饺,就是卖相不大好,味道还不错,许秧,你也尝尝,别客气。”
    ……
    不一会,许秧面前的饭盒盖子上就堆了好几种菜。
    班主任黄金英拿着自己的饭盒到十五班的窗户旁,就看到大家把自己的菜夹一点给许秧,然后再去夹放在中间的芋头糕。
    “真热闹啊,不介意我加入你们吧。”黄金英有些意外许秧的人气。
    “老师。”拿着筷子这要吃的同学不由僵了下,心里都奇怪,怎么班主任会过来?
    杨霞卿率先反应过来:“欢迎老师加入我们的午餐时光。”
    她说着,朝其他同学挥挥手:“同学们,来,都让老师尝尝你们带的菜。”
    黄金英不由愣了下,忙拒绝,她可吃不完这么多,“下次下次,我吃点这个就好。”
    她指着桌子上中间的那一大盒芋头糕说道。
    “老师,您别客气,想吃什么就吃。”许秧笑着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们也别拘束,把我当成你们的同学就行了。”黄金英笑眯眯地说。
    这桌上的菜还挺丰盛的,一个人带一种菜,合在一起十几个菜色,丝毫不比去饭店里吃的差。
    她可算是明白这些学生为啥要自己带饭了。
    第46章 蒜蓉金针菇粉丝
    班主任的加入, 大家在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很快就习惯了,毕竟黄金英挺没平易近人的。
    黄金英的手艺还行, 偶尔也会多带一点自己做的菜,有美食作桥梁,大家就打成了一片。
    得知班主任有事会留在教室吃午饭, 带饭的同学越来越多,逐渐占了一半的人数。
    杨霞卿从黄金英那套话,得知告状的人是发短信, 是陌生号码, 所以也找不到是谁。
    现在连班主任都参与了, 就不信告状的人还能再找到什么理由来告状了。
    学校的生活一切还行, 家里的食品加工间和厨房改建也都很顺利, 就是时间比预计的多两天。
    毕竟是老房子了, 改建起来有点麻烦。
    看着重新装修过,干净明亮的厨房, 许妈这边摸摸那边摸摸,“放东西的格子、柜子多了,看起来更方便。”
    许秧点头:“是的, 现在有三个煤气灶,以后做饭更快了。”
    “要我说, 还是以前的土灶好用, 不过现在在城市里,烧柴火是不可能的了。”许妈有些感慨地说道。
    “妈,到加工间看看。”许秧说道,加工间的占地面积并不小,分出了清洗区, 就不会弄得到处湿漉漉的。
    许妈看着清洗区的水池,用的是不锈钢盆,还带有滤网,看起来很方便的样子。
    而其他的加工区也根据机器的大小,分别预留出空间,一切就显得整齐规整,不会乱糟糟的了。
    “妈,我在网上购买了效果不错的去油污清洁剂和消毒剂,还有口罩帽子之类的,以后每天加工间都要使用。”
    “秧秧,这弄得也太麻烦了吧,我看那些开店的都没我们弄的齐整。”许妈抿着嘴,想到花出去的钱,不由有一些心疼。
    “妈,别人怎么做我们管不了,我们做好自己就是了。”
    许秧心理满意,这杜经理介绍的果然靠谱,这加工间只要再仔细打扫一遍、消毒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回到二楼,许秧坐到椅子上,准备给自己泡茶。
    “妈,现在很多商家在弄什么平安夜、圣诞节的活动,我们要不要也跟着凑热闹?”
    许妈换了鞋子,嘀咕道:“我们这小本生意,能做什么活动啊?”
    许秧想了想:“确实是不大好弄。”
    “秧秧,等会你爸他们就回来了,晚上夜宵吃点什么?”
    许秧倒了两杯茶,一杯放到许妈面前的桌上,“妈有想吃的吗?”
    许妈喝了口热茶:“没什么想法。”
    “家里还有点山药,要不熬个山药粥?”这寒冷的夜里,喝上暖和的山药粥,驱寒又养胃。
    “行,你去煮,我把茶叶蛋给煮上。”
    平安夜正好在周五,还没放学呢,许秧就收到了不少苹果。
    每年到这一天,苹果价格都要上涨不少,许秧就不买苹果,专门做了茶叶蛋,有人送苹果她就回送两个茶叶蛋。
    周六是圣诞节,杨霞卿他们早就定好了计划,去森林公园玩。
    本来他们也约了许秧,不过许秧拒绝了,周五周六的大学城的生意肯定好,她打算留在家里帮忙。
    大学城的人流量大,周五晚上,即使许爸和许胜多准备了不少食材,仍然比平时早了半个多小时收摊。
    因此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一家子就在加工间里忙活着。
    不得不说,流程分开之后,整齐有序,效率不知不觉间也提升了。
    当天晚上,许秧跟到大学城的摊位上去帮忙,人果然很多,不少人明显跟许胜、许爸很熟了,显然是熟客了。
    许秧在摊位的后头帮忙煮酱串,偶尔一阵冷风吹过,脖子就一阵凉飕飕的。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许秧心想,怪不得大学城美食街的摊位会让人抢破头,就这样的人流量,做什么不赚钱啊!
    然而到晚上九点多快十点的时候,前头的摊位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声,说是有人打架了。
    顿时,不少人都围过去看热闹,摊位前瞬时冷清了不少。
    许秧伸了个懒腰,算了下剩下的食材,预估回去的时间,就听到了警车出警的声音,不一会,又是救护车的声音。
    因为发生了这个事,后面的人就少了不少,许秧他们干脆收摊回家了。
    本来他们也以为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没想到却会牵扯到大学城美食街这一边所有的摊主。
    周日晚上许秧没过去,一切都是许胜在微信群里直播的。
    据说周六发生斗殴事件的是很火的麻辣烫摊子,昨晚客人在里头吃出了脏东西,气上头理论引发的。
    而现在就导致了,大学城这一片的摊位都要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整改。
    据说不合格的会罚款。
    许秧看着群里许胜说的话,整个人都惊呆了,有那么巧的吗?
    她这时不由庆幸,还好之前坚持修食品加工间,而且家里人之前已经办了健康证等必备证件,倒是不用太担心。
    不过这似乎是个导火线,一下子点燃了整个桂城的食品卫生检查,罚款、整顿等,一直持续到元旦过后。
    按照许胜的小道消息称,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新历年底,总要扫一波,账面上好看。
    而天元广场这边的检查就比较慢,一直拖到元旦后一周、快腊八的时候才来检查。
    许家的加工间、以及食物存放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检查人员依然教育一番食品安全卫生的事儿。
    据说摊主在过年前还要去参加一次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讲座。
    不过这一些事情许秧也管不上,快期末考了,她学习实在是很紧张,也就每天晚上的夜宵时间跟家里人聊聊。
    高三与高一高二同时期末考,不同的是,考完后,毕业班还要留下来继续补习,一直到小年才正式放假。
    八校联考,今年的卷子难度如何不得而知,反正许秧做练习卷是做得要吐了。
    饶是平时学习没啥压力的杨霞卿、叶向东等人也不敢掉以轻心。
    期末考一结束,许秧大睡了一场,第二天起来时仍有些恹恹的。
    桌上放着油条包子,还有肉末炒酸豆角,许秧盛了一碗稀饭,走到加工间门口,见许爸许妈他们都在忙碌着。
    “爸妈,今天怎么买这么多鸡肉?”许秧有些奇怪,看这数量,足足有平时的两倍多吧。
    “最近天元广场那边的人流量大了不少,生意比平时好。”许妈高兴地说道。
    自从大学城的学生陆续期末考、离校,美食街的生意就越来越差了。
    他们已经考虑好了,过两天就结束大学城的摊子,改为卖早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