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架空之天外来妃》第三十三章 筹谋物资

    玄德年间二十六年,农历十月初一。
    晨悦又收到慕晨的家书,上面说军队的后勤补给不给力,如今国家一时也找不出人来突然拿出几万件的预寒衣来,就算去买,也不一定买得够那么多。朝廷正大量征收预寒衣,但是后面的预寒衣又被敌方联合其安插在大汉的细作给销毁了。如今国库亏空,恐怕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军队所需的预寒衣。
    晨悦在厂里选羽绒服的款式,由于考虑到军人的战斗,手臂和双腿肯定需要灵活的运用,而且动作幅度还比较大,因此,晨悦选了一款中长款的羽绒服样版,下摆开衩,袖隆和关节处都做了处理,能让他们大幅度动作都不会觉得绷。
    晨悦为了军队的服装统一,更主要就是只做一个款的话,在大家做熟了的情况下做的越多越顺手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把款式选好后,晨悦便让人大量地裁选好的款式的衣服的布料。
    晨悦记得她的库存里有一种白布适合做胆布,这种布是外海传来的,也就是以前慕晨送给她的娉礼其中的那种白布。
    但是,晨悦计算了下那种适合替代做现代羽绒服的胆布的那种布料,远远不够军队所需的布料。
    晨悦让柳絮在王府库房找了,可是也只够做小批量的衣服,这让晨悦也跟着着急了。
    于是,晨悦向景王府当家主母柳絮了解了下,他们的那种白布是怎么来的,如今有没有地方可以买得到。
    晨悦去了城东的一个中小型洋人商圈,里面正好有她所需要用到的适合做胆布的布料。
    这里因为大多数大汉的百姓都不会说洋文,所以这里的大汉百姓来此购买东西的人少,多数是其他一些商人来此进新奇的货物。
    正因为人少,而且识货的人更少,大家都不知道这种白色布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好,因为这种布虽然针织细密,但是有些泛硬,用来做里衣吧觉得硌人,做外套吧又觉得怪怪的。所以这里有很多存货,都是因为洋人从外海带过来的太多了和语言不通造成的,倘若他们就因为暂时没有卖出去,便又让人运回外海,那就豆腐价都做成肉价了,不仅不赚钱,反倒还亏。
    晨悦被人带到这个洋人商圈的时候,她感觉就像回到现代了似的,竟然看到了很多黄头发和白头发蓝眼睛灰色眼睛的洋人,只是这里的洋人并没有穿现代的那种短衣西服什么的。
    正好那些洋人的国语都是英语,而晨悦也会英文,她为了交流方便,用的便是英语与外海人沟通,而且,晨悦还带了那种布料的一小块作为布样,拿给外海人看。
    在得知这里有足够晨悦需要的作为胆布的货时,晨悦内心非常激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之所以晨悦压制住自己寻到胆布后的狂喜心情,那是因为要做出无所谓需不需要的表情,这样才好跟人讲价不是!
    晨悦因为要得多,所以她要求要立马去看看货,如果可以的话,当天就立马交钱带走,理由是她平时很忙,难得今天有点空闲时间,顺便就可以带走了。实则,晨悦是急需要用到这批货,所以才这么急着要验了货就立马运回去。
    外海人得知晨悦要得多,心知是个大主顾,便也痛快地带晨悦去验货了。
    晨悦被带到外海人库房的胆布那里看时,看到外海人的那批胆布上遮盖的东西都布满了厚厚的灰尘。看到这,晨悦便心里有数了,这种布在大汉王朝买的人极少,可能是语言不通造成,也可能是这里的人并不知道该怎么用这种布,所以已经堆积了很久了。晨悦觉得既然如此,那价格肯定能往下压压。
    晨悦用英语跟外海人进行交流着,每匹布有多大的尺寸长和幅宽,在了解到大约一匹布有多大尺寸后,晨悦在心里默算了下一匹布在不浪费的情况下能做多少,能做的再加上次品浪费的都加上,多预算一些,就算剩余的来年也可以做。
    晨悦了解了每匹布的具体价格是多少,了解了价钱后在心里预算一下价格,然后又要求验货,因为货太多,晨悦不可能每匹布都来查看,这样就太费时间了,所以便抽样检查一下。
    在晨悦抽样验货,觉得每匹布尺寸都没问题后,晨悦又跟老板讲了会儿价钱,希望老板能把价格降低一点!晨悦表示如果价格谈的拢,那么她便多买一些,老板知道晨悦要的多,不想失去这笔生意,便把价格降低到他和晨悦都觉得较为满意。
    晨悦又用英语跟人家老板交流着,大致意思就是表示她想要买二万五千匹布,说道:“l—want—twenty—five—thousand—pieces—of—cloth。”
    外海老板听到晨悦这一系列的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话,了解到晨悦竟然是大汉本土人士,对晨悦很是欣赏,没想到大汉王朝竟有女子能有如此本事,还通他国语言!
    “OK!这位美丽的小姐,但是我们的存货与您要的相比,还差了一千匹!您看?”外海老板用蹩脚的大汉官语对晨悦说道。
    最后晨悦便要了二万四千匹布,交了定金后,让人给她送到她的服装厂,到时她一手收货一手交清货款。
    晨悦的材料都准备齐了,让人把需要的数量裁出来,然后着手让员工去做。她打算做个十万件羽绒服给慕晨的军队,以现代制版的方式来裁布做衣服,这样既精确又节约成本,做的越多越省时间,不像古代方式那样用整块布来做,这样就造成了每件衣服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很是浪费时间,而且花费的布料也多,浪费钱。
    晨悦想了想,如果自己把羽绒服贡献给了大汉朝廷的军队,朝廷一时半会可能也不会给自己钱,到时多半都成了自己捐献给朝廷军队的了,况且自己的夫君慕晨和自己的公公也在军队,不管有钱没钱,于公于私自己都不能放任不管。今年拿出衣服到军队,多半都收不到钱,朝廷可能还会以征收的名义要了,倒不如晨悦自己以私人名义捐献给军队。
    要说为何不以景王府或者慕晨的名义捐献,那就有原因了,因为景王府景王是皇室亲王,如果太高调可能给人一种想要谋朝篡位的嫌疑。
    如果以慕晨的名义捐献的话也是不妥的,毕竟慕晨也是在军队,而且大小还是个将领,具体当的什么级别的,晨悦就不清楚了,她没有过问过。如果捐献大量预寒衣给军队的人是慕晨的话,可想而知,到时有心人就会认为这是慕晨在收集军心和民心,对皇位有威胁,如果再打了胜仗,那么又是功高盖主,其心可诛!
    因此,不管是景王府也好,还是慕晨这个亲王世子也好,都不能太过高调,以免树大招风,就算皇上相信慕晨父子俩,可架不住别人的嘴说啊,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当成真的了!
    但是,以晨悦自己的名义捐献,就再合适不过了,一方面东西是她自己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只是一个女子,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即使晨悦的名声再好再大,对国家的贡献再大,朝廷也最多给她一些赏赐,再多就是给她加封!这样仅是提高了晨悦自己的身份,对国家而言,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和妨害!
    晨悦既然是以捐献的名义贡献给军队她的羽绒服,那她作为一个商人,总不能亏了自己吧,那么只能在卖给别人的时候,把价格提高,这样才能弥补她在军队方面的损失。倘若她交十万件,那么她的材料钱和工人各方面的钱加上她赚的钱,将会亏损差不多一千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晨悦算了下账,她感觉她的心仿佛在滴血!她如果要批发出去加上自己门店里卖的,比如一万件,那么在自己的门店里,打算单件至少要卖一千两以上,这样晨悦才不会亏,卖一千两也只是保本不亏,赚了点自己的手工费,还没算自己作为老板的费用呢!
    晨悦在把工作方面的事交由厂里员工后,觉得自己厂里做不完的还拿出几万件发给别人做,这样也带动了其他做服装生意的商家和百姓,其次,还有镖局也被晨悦给带动了起来!
    跟其他要从她这进货的商家再次谈好批发价后,她又向人打听边疆的地址,实在不行,她便要挟侍卫刘一,带她去慕晨的军队。因为她知道,刘一以前是慕晨身边贴身近卫,又在王府呆了这么些年,跟着景王也历练不少,不可能不知道边疆在哪里,于是晨悦跟着刘一偷摸寻到了边疆。
    晨悦为了不引人注意,特意乔装打扮成了男子,为了逼真,还把腰上和腿上臂膀上,以及胸前都绑了棉布,给人一种膀大腰圆的壮汉的感觉,还做了假喉结!这让刘一不得不佩服,晨悦怎么一下就成这幅模样了,若是不认识晨悦的人,一定认为她是一个“真男人”!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