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物语》第九单元第三百六十四节

    那老臣说:“你误会了,我们怎么做完是为了大王着想,为了大夏朝的江山社稷着想。”孔甲说:“我这么说我也是为了你们着想,朝廷里头尔虞我诈,我看你们年纪都不小了,好好的回家养老去吧!”那老臣说:“大王想让我们走不难,我不早了之后你别把我们请回来。”孔甲说:“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把你们请回来。”他们被请了出去,孔甲坐在那里显得非常疲惫,表面上看他巴不得这些人赶紧走,实际上心里却捏着一把汗,他还把这些人离开之后让朝局不稳,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非常低调,他说:“如果做错什么事情就尽快想着去纠正,而不是道歉了事,我个人非常不喜欢道歉,因为道歉者自己做错事还让别人心生怜悯,我觉得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对人可能有用,上天不会吃这一套。”
    听了孔甲的解释,那些人都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道歉这件事情还有这么大的副作用,一位朝臣说:“以大王的意思,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要道歉了。”孔甲说:“认错用道歉这种方式是最廉价的,如果你是真心觉得自己错了,那你就去做对的事情。我甚至感觉,有的人根本没有觉得自己错了,他却硬着头皮去道歉,所以到钱又浑水摸鱼之嫌。”那朝臣说:“如此说来,古代的圣王要求我做错事的人道歉,错了?”孔甲说:“古代的圣王虽然令人尊敬,但他永远有所欠缺,如果古代圣王都完美无缺,你觉得未来还需要圣王吗?”那朝臣说:“古代的圣王有欠缺,大王有没有不足之处啊!”孔甲说:“你怎么会是什么意思?我有说过自己完美无缺吗?你怎么会我就是居心叵测。”那朝臣说:“大王是不是想找个理由杀了我?”
    孔甲说:“你要永远记住,不要冒犯天威,这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那朝臣说:“大王是在威胁我,实话告诉你我不怕死,知道我不会是怕不怕死吗?因为我没有喜欢的女人,没有儿女,我的父母早就过世了,我也没有兄弟。我没有朋友,所以大王要杀我,我一点儿都不害怕。”孔甲说:“我敬你是一条好汉,你放心我不会杀你,你不会受一点皮肉之苦。”那朝臣说:“你会把我怎么样?”孔甲说:“把你现在的官职往下降十二级,从今天开始已在下级都是你的上级,你要好好伺候他们,不过你要不想干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像一根棍子一样杵在衙门里。”那朝臣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大王,算你狠,不过你不要小瞧我,用不了多久我会死给你看。”
    孔甲说:“放心吧!你不会屈死的。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一直活的很不如意,那么多年过去了你为什么没有死?说明你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当然,如果你有种,真的结果的自己,我一定会找一个很大的粪坑把你的尸首丢进去。”那朝臣一起听这话吓的面色惨白,说:“真不敢想,你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怎么就成了天子?”孔甲说:“我就知道我做了天子你很不服气,不过没有关系,很快你就要死了,我跟一个死人有什么可计较的呢?”那朝臣说:“我真是没想到,你居然这么狠?”孔甲说:“这辈子你是没有机会了,但是我的话你还要记住,下辈子你用的着,一定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在茫茫宇宙当中,人不过是一粒小小的灰尘而已,你有什么可自以为是的呢?”
    转眼很多年就过去了,在孔甲的治下,大家都过着虽然看不到希望却也暂时没有什么危险的生活。忽然有一天,有人说:“午朝门外出现了两条龙。”许多人根本不相信,但是他们都愿意亲自去午朝门外看一看。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真的,很快消息传到了大内,孔甲说:“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过了一会儿他来到明堂,朝臣们山呼舞拜,孔甲说:“请你们来是为了一件事,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午朝门外出现了两条龙,你们说这是凶兆还是吉兆?”一会身材消瘦的朝臣站了出来,拱手说:“大王,据臣所知龙是吉祥之物,这说明大夏朝要兴旺啊!”孔甲说:“可是这两条龙盘踞不去,你们什么怎么办呢?”另一位朝臣说:“既然它们盘踞不去,那就要把它们饲养起来,龙如果在我们这里饿死了,上天一定会发怒。”
    孔甲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所以请你们来就是要商议如何饲养这两条龙。”那身材消瘦的朝臣说:“这个找我们可能没什么用,我们都没有养龙的经验。”孔甲说:“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让那两条龙饿死算了?”这个时候一位头发花白的朝臣说:“当然不能让龙饿死,以天下之大,人物之多,一定能够找到会养龙的人,就算真的没有找到,上天也不会怪罪我们,因为我们竭尽所能的已经在找了。”孔甲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这个时候武班当中闪一位朝臣,说:“大王,臣有本奏。”孔甲说:“看着你有点眼生,你是新晋提拔上来的官吗?”对方点点头说:“然。”孔甲说:“尊姓大名?”对方说:“我叫邓云。”孔甲说:“有什么事你说吧!”邓云说:“我知道有一个人善于养龙。”
    孔甲一听就愣住了,说:“你不是在跟我说笑吧!”邓云说:“大王,在明堂这种神圣的地方我怎么敢信口胡说呢?”孔甲说:“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吧!”邓云说:“西边有一座山叫终南山,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呀!许多人在那里修炼。”孔甲说:“他既然住在遥远的终南山,你要是怎么知道他的呢?”邓云说:“前些日子翻阅前人留下来的记载,里面有提到,曾经有一个晋叔安的人非常喜欢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龙进行研究,后来他研制出了龙爱吃的东西,凭借这一点有大量的龙去找他,先王赐他董,封他为宗川候。后来有一个叫刘累的人拜到了他的门下,学习了他饲养龙的手艺。”孔甲听了哈哈哈大笑,说:“太好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听这话邓云瞬间就愣住了,说:“交给我了?”孔甲说:“你去终南山一躺,把那个刘累请到商丘来,只要他把这两条龙养好了,我绝不会亏待他。”
    当天邓云就离开了商丘,一路上天气算是糟透了,一天突然在半路上,就遭遇了大雨,随从说:“大人,我们这一路上说吃坎坷,你说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呀!”邓云说:“不管会不会发生意外,你们都要给我机灵一点儿。”随从说:“我的意思是刘累会不会不等于饲养好的那两条龙啊!”邓云坚定的说:“不会,当行天下,没有人比刘累更善于养龙。”随从说:“有些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邓云说:“你到底想说什么?”随从说:“我只是想不明白,路是一种非常能吃的动物,这就注定了养龙是非常费钱的,当初晋叔安只是这一个平民,他怎么有钱养龙呢?”一听这话邓云也愣住了,说:“你的意思是前人记载有误?”随从说:“前人记录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应该不会错。”邓云说:“那你这话我就听不懂了。”
    随从说:“大人可曾听过这样的谚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些可是懒得的美味呀!”邓云说:“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随从说:“大人,既然龙肉是难得的美味,如果有人愿意出高价吃龙肉,你不会觉得奇怪吧!”邓云说:“你的意思是他贩卖龙肉挣钱?”随从说:“这只是我的推测。”邓云说:“这么重要的事,你觉得我会相信你的推测吗?”随从说:“你当然不相信我的推测,但请你考虑一下要不要相信常识。”邓云一天就愣了,说:“你到底想说明什么?”随从说:“如果大王要吃龙肉,怎么办?”邓云说:“不要让他吃,这东西太贵了,大王要是吃的上了瘾,恐怕整个天下的人不要遭殃。”随从说:“你觉得大王听了你的这番话,能放弃吃龙肉吗?”邓云说:“所以按照你你的意思该怎么办?”随从说:“要不说我们干脆躲进终南山不出来了。”
    邓云说:“混账主意,我的家眷还在商丘,一旦他们有什么事,我良心上怎么能过得去?”随从说:“不管怎么样,你应该早早筹划退路。”邓云说:“你多虑了。”随从说:“为什么这么说?”邓云说:“我不过是朝廷里面的一个小角色,就算是有什么问题,也轮不到我出来担责任。”随从说:“经历了这件事你不是小角色了,所有涉及到龙的事都跟你有关。”邓云说:“目前我们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任务上面。”随从说:“后面你打算怎么办?”邓云说:“把眼前的事办好了,才有后面的事,否则我们的故事到此为止。”他们终于到了终南山,可使终南山很大,寻找刘累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见到刘累之后说明来意,刘累说:“我也听说商丘有龙来了,所以我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邓云的随从说:“你怎么知道大王会找你?”刘累说:“我的猜测一下不准,可这次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准了。”三个人在回去的路上可谓一帆风顺,回来见了天子,刘累说:“养龙的使我很擅长,只是一节,这东西非常好费钱财。”天子说:“龙是吉祥之物,我们理当供奉,把龙伺候好了,自然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刘累说:“那我就替那两条龙谢谢大王了。”天子说:“我本是真龙天子,所以龙与我是本家,照顾好那两条龙,我一定给你丰厚的赏赐。如果你两条龙有任何闪失,你是要承担责任的。”一听这话流泪吓的面色惨白,天子说:“今天就在这里打住吧!还有什么事明天再议。”散朝之后刘累一个人来到午朝门外,你两条龙海盘踞在哪里,刘累说:“我在这里有礼了,我已经给你们安排下了最舒适的住所和可口的饭菜,跟我走吧!我想你们会非常愉快。”
    两条龙跟着他走了,从那之后孔甲每天都派人去探视那两条龙,每次得到的汇报的非常积极,孔甲捋着胡须说:“有这样一门手艺真不错,我打算安排专人去学习,将来我也要养很多很多的龙,这样大家才能够感觉到大内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听说其中一条龙病了,这样让孔甲非常担心,为此他茶饭不思。不久之后他也病了,朝臣们非常紧张,好在郎中说他的病情并不严重。不到十天孔甲就痊愈了,可能一条龙却一直病着,它闭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躺在那里,刘累都快要疯了,说:“我养了那么多龙,从来没有遇到这种问题,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我的印象当中龙一直是非常健康的,这一次了我算是要折在这条路身上了。”邓云的随从在邓云的推荐之下去刘累身边学习养龙,看到师父整日坐卧不宁,他显得非常紧张。
    生怕刘累因为这件事受到处分,于是说:“我有办法能帮助你脱离此困境。”刘累说:“有什么妙计快说吧!”随从说:“咱们这一伟大我非常好吃。”刘累说:“你的意思是让我做龙肉给他吃?这是万万不行的,我绝不会伤害龙。”随从说:“如果龙没有死你不必为自己担心,因为他还需要你照顾路,万一龙要是死了你就把龙肉做给大王吃,龙肉会让他非常愉快,他不会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杀人,说不定你还能领赏呢?”刘累说:“这样的赏钱,我宁可不要。”随从说:“拿这样的赏钱的确不光彩,相对于被杀来说,这不是要好的多吗?”刘累说:“事情办成这个样子,我觉得死了比活着好。”随从说:“不要说气话,求生是人的本能。”刘累说:“不要说碰到每年求死的人还少吗?”随从说:“求死的永远不如求生的多。”刘累说:“我就是少数求死之人。”
    随从说:“我相信你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但我不相信你是一个轻易求死的人。”刘累说:“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随从说:“我是替替你感到惋惜。”刘累说:“我是最知名的养龙人,现在,我养的龙病了,你说,我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随从说:“我已经告诉了你脱身之法,如果你还是不能想明白,那我只有陪着你你一起死。”刘累说:“你原本是与这件事不相干的人,何苦要如此的为难自己。”随从说:“因为我是你的学生,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也走向一条不归路,还有一节,我想跟你学养龙的手艺,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刘累说:“这一点你放心,你既然做了我的学生,我一定对你有所交代。”随从说:“你根本就不知道,我是多么愚蠢的一个人,没有你的言传身教,我什么都学不会。”刘累说:“你不要把自己说的如此不堪,在跟你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你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随从说:“我的确看起来有一点小聪明,可我实话告诉你,我不是一个那么聪明的人,我的所谓聪明都是装出来的。”刘累说:“行了,我也不跟你争这个了,你知道你这个人你一辈子办的最糊涂的一件事是什么话吗?”随从说:“我一辈子办的糊涂事太多了,实在想不起来哪一件事办得最糊涂。”刘累说:“就是拜在我的门下学养龙。”随从说:“这件事让我自己来作出判断不是更好吧!你会什么要替我做决定呢?是不是想要甩掉我这个包袱呢?”刘累说:“你为什么要把话说的这么直接呢?”随从说:“我把话说直接一些不好吗?你希望我在说话的时候多顾及到你的感受,可你顾及到我的感受了吗?”刘累说:“你为什么要把话说的就直白呢?给我留一点颜面,会让你很难过吗?”随从说:“我也想把话给你说的含蓄一点,可我是个粗人,实在没办法含蓄。”
    刘累说:“没事儿,我能包涵。”又过了三个月龙死了,刘累陷入了深度的内疚和恐慌之中,随从说:“大王是一个性格极为暴躁的人,希望你能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样既能够保护你的平安,也能保我的平安。”刘累点点头说:“就这么定了。”这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孔?甲一个人坐在朝堂之上,面对着群臣,一时间心潮澎湃、波涛汹涌,他说:“我是一个非常好的王,这一点你们也看到了,那两条龙本是天上的神物,现如今都来依附我,这可是亘古未有的事,说实话,我都有点佩服我自己了,你说我怎么就那么有才呢?我怎么就那么聪明呢?像我这样的人才,真是天下难找啊!可惜我还是一个凡人,无论我多么能干,都有要死的一天,我真为自己感到可惜,也为你感到可惜,为天下人感到可惜,我看你们怎么没有一个替我难过呢?”其中有位性格耿直的大臣,实在是坐不住了,他说:“大王,别的事情我不说,但有一节你应该该知道,龙从天上下来这种事,之前已经发生过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轩辕黄帝,就是让龙接走的。”一听这话,孔甲满脸不悦,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瞧我过的太舒服了?嫉妒我的位置太高了?实话告诉你,无论你多想抹黑我,我都是大夏朝一代明君。”
    那位大臣说:“是不是有道明君由别人说?自己把自己说成是一朵花,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大王可听说过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故事?”孔甲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故事是我们夏朝发生的吗?你真是一个骗子,一个可耻的骗子,我要是你早找一根绳子上吊算了,像你这种货色,怎么有脸活着?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你能够悬梁自尽,这可能是你一辈子对咱们大夏朝,做出的最大贡献。我会给你很高的荣誉,让你死得其所,怎么样?这笔生意很划算的,要不要做?”那位大臣说:“真是没有想到大王会如此抬举我,我如果不领大王的情,是不是很不厚道的,还好,大王从来就不觉得我是厚道人,所以即使我拒绝大王,想必大王也不会怪罪,既然如此,我就只好冒犯大王了。”孔甲说:“你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这么拿我不当一回事,我看你真的是活腻味了,好啊!我成你,赐你一个尸,回去自尽!”那位大臣说:“大王如此深情,实在是让我非常惭愧,可惜我不能满足大王的要求,你还是允许我活着吧!”
    孔甲说:“你想活着?痴人说梦,我如果让你活着,还有天理吗?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有一点人臣的礼仪吗?你还把我这个大王放在眼里吗?我看你把上天都快不放在眼里了,像你这种人死一万次,都不冤枉,现在,你居然厚着脸皮让我饶你,你可真能说的出口,我要是你早死了。”那位大臣说:“大王知道我为什么不想死吗?是因为我知道大王对我好,叫我死都愿意给我留一个尸,我要是去了别的地方还会有人对我这么好吗?所以说什么我都要赖在这里,绝不会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