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物语》第九单元第三百四十节

    经过了长达三个月的跋涉,成康终于回到了老家。用何种方式进行谋生,成了他头疼的问题。有一天他在村子里闲逛,看到水塘里有很多乌龟。在商丘喜欢乌龟的达官显贵有很多,根据他掌握的信息,各个诸侯国,乌龟也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它象征着财富和长寿,于是他和村子里的人经过商议开始投资养乌龟。没过多久,他的乌龟就卖到了各个地方,甚至连域外的胡人也来凑热闹。随着这个村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成康越来越没有安感,于是搬到邻村去住。但这没有影响他的乌龟生意。发现了这一点平康立刻让人给成康送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成康,一定要多学乌龟的智慧,这样才可以帮我劝你的身家性命。成康再回信中告诉他自己已经住到邻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招摇。
    对于这样的回复,平康很难说买衣,先冷静下来之后,他觉得这样的回复已经非常难得了。成康是一个非常不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当他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永远不会尝试去解决,而是想尽办法去掩盖。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一次了,他拿着这一封信的手都在颤抖,眼睛里闪着泪花,嘴里说:“我为什么要这么夸张?”不知不觉他的儿子平复来到了脚下,说:“父亲,你这是怎么了?”平康把儿子抱起来放在腿上说:“没什么?为什么没有呆在你母亲身边?”平复说:“母亲有叔叔陪着把我轰出来了。”听这话平康非常吃惊,说:“叔叔?哪儿来的叔叔?”平复说:“每次来的我都不认识,所以我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叔叔?”平康说:“叔叔来了和你母亲都做什么呀?”平复说:“我不知道,母亲不让看。”话说到这个份上由不得平康把事情往坏处想,平康说:“凭什么不让看,我这就带你去。”
    拉着儿子的手火急火燎地来到夫人的寝室门口,正要推门,他却犹豫了。他想起了成康的话,既然自己不喜欢那个女人,为什么不让他快活一些呢?于是转身拉着儿子的手说:“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就在他走了没几步,美丽便传来夫人爽朗的笑声。平康低着头想她此刻该有多快活呀!这是我不曾给过的。作者不知道看官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在作者生活的县城,有很多来县城陪孩子读书的女人。孩子不能填满她们的空虚,他们需要男人,她的男人在遥远的地方。而是没有人去打理的田野总是长满了荒草,是他们的丈夫脑袋上长出了一顶翠绿的帽子。在做着看来这些妇女没必要太过于内久,因为他们的丈夫在外面不可能守身如玉。当然这是作者他猜测,没有人会对自己的猜测负责任,也许有的男人辛苦挣来的钱自己舍不得花,源源不断的送给自己的妻儿。
    人活在世上,总是有很多无奈。与大多数来说,完美的是不可遇也不可求的。月光如银,他把自己的琴拿出来弹了起来。夫人听到琴音忍不住叹息,说:“很久没有听到他的琴声了。”就在这个时候深宫之内,天子我正在忙碌,奏本堆成了山。内侍一边看着天子,一边忍不住想,人人都羡慕天子,四海为家妻妾成群。谁知道天子担着天大的干系,每天点灯熬油忙得要死,纵然妻妾成群无暇顾及。除非你决定做一个不能尽职尽责的天子。所以这个时候的贵人,日子过的非常的清苦,她一个人独守深宫,久而久之精神便有点抑郁了。有像她这样类似症状的人有很多,在当时的宫里。当贵人变得一点点不再那么可爱时天子就来的更少了,朝阳正院再也看不到朝阳。贵人的生孩子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渺茫,于是,她决定冒险有另外一条路。
    人们惊奇的发现,在她的寝室,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很清闲的她变得格外忙碌,之前一直气色不大好,可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他面色红润有光泽。然而即便如此都没有引起杼的注意。于是她就放开手脚干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像外面释放休息,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条龙落在她的身上,一开始谁也没有留意她的这番话。没过多久有了起身孕,看见她的大肚子,想起她之前说的话。杼于是信以为真,说在贵人的腹内怀上了天神的儿子。这则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天神的儿子,既然是天生的儿子理所当然应该为力以为嗣君。杼于是把平康请到了大类,如此这般一说,最后拱手说:“你以为如何?”平康说:“这是大王的家事,外臣不便评论。”杼说:“这是家事,但这也是国事。身为大臣在这种关键的事情少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恐怕不合适吧!”
    平康说:“大王这么说,臣不说就不合适了。臣以为,天神既然让贵人有了儿子,很显然这是给你送来了继承大位的人,那我应该倍加珍惜好好培养,争取把他培养成为一代圣主。”杼说:“话虽如此,可我总是觉得有点不甘心。”平康说:“为何?”杼说:“天神的的儿子,未必是我的儿子。把祖宗留下来的社稷,交给别人的儿子,叫我如何能甘心?”平康点点头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啊!这百年之后的事你不能不考虑啊!”杼说:“我又不是明天就要死了,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平康说:“话虽如此,可培养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还请大王三思。”杼忽然说:“不必三思,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平康说:“大王决定利他为嗣君?”杼说:“就算是要立他为嗣君,也得等他生下来再说。”平康点点头说:“大王所言极是。”
    本以为十拿九稳可以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这一天夜里,贵人起来遛弯儿,一不小心跌进了水塘。不但还不带孩子没有保住,自己也差点丧命。”这让她非常难过,一开始她哭的时候,大家还在不停地劝解。天子也总是陪在她身边,给他说很多宽心的话。可时间一长,那些宽心的话里渐渐就少了,即便是有的人继续说这些话,但他们的语气表情,已经与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贵人不能承受这样的变故,每天精神恍惚。平康说:“大王,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杼说:“你有什么办法?”平康说:“如果大王不能很好地照顾她,就把她还给成康。”杼一听这话不仅笑了,说:“把女人像东西一样送来送去,你觉得好吗?”平康说:“不好,可是大王有更好的办法吗?”杼说:“没有,那就这么定了。”
    听说自己要被送出宫去,她有双手把这门死活不肯走,最后都拽了下来。可即便如此她的力气,还是比不上侍卫,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明是为手里削尖了头的竹竿插进了了自己的心脏。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她就死了。这个时候天子有一点儿心慌,对平康说:“这下坏了。”平康说:“这件事因我而起,我愿意承担部责任。”一听这话,杼立刻感觉到一股暖流,注入了他的内心,于是,满脸的愁云惨雾不见了。笑着说:“难得你如此忠心,你放心,你死了之后我一定给你安排一场体面的葬礼,你的家人将得到一笔丰厚的奖赏。”平康吞吞吐吐地说:“大王这是何意?难道说我现在要说遗言了?”杼说:“如果你有什么遗言要对我说的话?”平康没有机会见家人嘱咐后事。被侍卫立刻拉到刑场,死状之惨烈。让现场观摩的人内心无比恐惧,天子用这种办法彰显自己的权威,震慑那些不安分的人。
    在观摩的人群当中就有姚元,同样的话在不同的人的口中说出来,有完不同的传播效果,其实天下的大道理都是一样的,而每个人的选择却不同。只有那些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有资格传播自己的思想。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有一些与我们正常的认知相反的事情发生,比如在历史上有一些名头很大的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却表现平平。据说孔子再如果从政的时候有着非常显著的政绩,可他还是因为失去了季桓子的支持而没有办法继续留在鲁国。之后他到处求职应聘,却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好之后三千年华夏文明。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话虽这么说,可他自己却不是这么做的。鲁国的决策层要做什么,他非常的关心,甚至有干预他们做决策的想法。
    姚元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只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至于朝廷的是非,他总说:“自然有肉食这么谋之,横竖与我们不想干。”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得喜欢对朝廷的种种做法说三道四。他的这一特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都不满,有一个人愤怒地指责他道:“你也不撒泡尿就照照,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对朝廷的是说三道四,你配吗?”就在这期间,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忽然打到了来自衙门的一张聘书,之后再对朝廷的事情说三道四那个人又一次用手指着他的鼻子,义正辞严的说:“朝廷怎么决策与你没有关系,既然拿着朝廷俸禄,就该好而为朝廷办事,而不是说三道四给朝廷添乱,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别是人背后是鬼假道学、真小人,有什么脸继续在朝廷当差继续活在世上,我如果是你早就一头撞死了。”
    姚元被骂的摸不着门,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生出深深的困惑,天下的士人,大多都有自作多情的毛病。朝廷不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天子昏庸豺狼挡道。可这样的人如果进了朝廷,他们的表现会更好吗?当然是否定的,当年的东林党,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就像是某不到差事的医生,看谁都想病人,奉劝天下的士人,不要总想去拯救别人,人家根本不需要你去拯救。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在一个能够容纳自己的地方安身,姚元在衙门里果然过的很不快活,于是他递交了辞呈,他的这个决定在周围引起了一片哗然。总以为从此以后他就与衙门无关了,可偏偏天上就会掉馅儿饼,遥远竟然拿又一次拿到了官服的聘书,官府授予他的职位竟然是知县。
    当时很多人愤愤不平,纷纷向朝廷少数,揭发他种种不端的行为。把他过去指摘朝廷的种种言论朝了一大本,给天子寄了一份,剩下的到处散发。任凭天下扰攘,就是不为所动。姚元还是走马上任了。住进了衙门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对于这次调查他非常的重视,在很多事情上亲力亲为。结果发现这个县你入不敷出很多年,所有差役支取的钱都是借来的。那些穷人被搜刮得几乎连裤子都没得穿了,而那些富人,却有大量的欠款没有缴纳。姚元就把因为差役叫来,把手里借据丢在书案上,说:“他们欠了这么多税,之前的老爷为什么不去要?”那差役说:“你仔细看一看这些拮据的日期,很多都是在上上,一个老爷的手里留下的,既然是前任留下的,没有人愿意去做原本不该由自己负责的事。”
    姚元大吃一惊,说:“不该由他负责,如果继任者都这么想,这些债务岂不是一直要欠下去了。”那差役说:“之所以不去追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些人都是本地的豪强,豪门之间不断联姻,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甭管是什么样的老爷来了,都得给他们三分薄面。”姚元说:“无论是谁,我都可以给他三分薄面,但他的让我过的去才行。”那差役说:“怎么样你才能过得去?”姚元说:“很简单,如果因为他的原因让我的日子过不下去,我凭什么不跟他翻脸?“那差役说:“你不怕他们找你麻烦吗?”姚元说:“现在不是他们找我的麻烦,是我要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已经让我很麻烦了。”那差役说:“据我所知这些人无恶不作,要是得罪了他们,导致他们做出极端的事情可怎么才好怎么得了呢?”一听这话姚元哈哈大笑,说:“我巴不得他做出极端的事情,最好他们直接反了,我就可以堂堂正正剿灭他们的,抄没他们的家产,直接充公。”
    那差役愣在当场,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很快县衙就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了,所有拖欠税款的人,必须在一个月内缴清,如若不然,抄没家产充公。那些欠税的大户门置之不理,因为有大户们在前面顶着,所以那些欠了较少税款的人也跟着不搭理官府。因为没有钱办公,姚元下令关闭了县衙。当时有传言说,姚元丢下官印已经跑了。事实上,姚元案中招募志愿者,那些大多是一些出身穷苦的人,他们被召集到深林之中,进行秘密训练。实际上衙门里的衙役都与那些大户有所勾连。大老爷整天在做些什么他们不知道,衙门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重新营业,他们也不知道。眼看着期限就要到了,大伙们越来越放心,以为姚元早已经逃之夭夭不知所踪。在期限到的最后一天,夜里有大批的人往,这些大户的家周围聚集。
    子时一过这些人立刻冲了进去,事先姚元进行了嘱咐,如果一切顺利就按照计划行事,如果找到了顽强抵抗你们就直接放火,既然他们要我过苦日子,我也让他们受点损失。因为事先没有防备,整个过程进行了非常顺利,大户们悉数被捕。到了晌午时分,衙门重新开始营业,大户们被请到县衙,姚元用滚水招待了他们。大户当中为首的一个叫泽华,这个人有一个油光光的大脑门,一双明亮的眸子,一脸横肉,一嘴黄牙,他的鼻子又高又大。一张脸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它占去了,他的个子很矮,身材很肥。两只手长得跟面包一样,说话的声音想是像是烂脸盆发出的声音一样。他说:“大老爷这样瞧得起我们,请我们来喝水,可我们都被困着,这水怎么喝呀!劳驾各位差役,我们都觉得不好意思。”
    姚元说:“你们还记得我说的话吗?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所有财产,都跟你们没有关系了,不久之后我就让你们在文书上签字,签完字你们就可以走了。”泽华说:“大老爷这样做与法无据,我们不会在文书上签字的。”姚元说:“不想签字没有关系,我会让你们画押。你别要是还不愿意,我就让你们按手印。总而言之你们想要离开这里,就必须做点什么,我还要提醒你们,我没有太多的耐心,要是让我等得不耐烦了,我们都有不便。”泽华说:“你是朝廷命官,不能胡来。”姚元说:“原来你还知道我是朝廷命官,那你是不是记得自己还是朝廷的子民呢?在海外有一个胡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有两件事不可避免,一件7纳税,一件是死亡。如果你想避免纳税,我就让你死亡。”泽华说:“亏你还是一个念过书的人,你简直与山贼无异。”姚元说:“这些年,你们鱼肉乡里,做过的坏事罄竹难书。我如果不对你们有所惩治,实在是辜负了天子的信任。”
    话音未落立刻让人把这些人打入了死牢,本以为立刻就会被处死,没想到只是被打入死牢,泽华心里想遥远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吓唬这些大户,但他实在想不出来姚元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忽然有一天他们被提出了牢房,外面阳光灿烂,姚元端坐于公堂之上。看见他们不由分说抽出一支签来丢在地上,说:“根据大夏朝的律法将它们部处死。”话音未落他们就被带出去,匆匆忙忙来到刑场,围观的人挤得满满当当。有的人一脸恐惧,有的人满心欢喜。眼看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大声说:“行刑。”如果你好端端的活在世上,你感觉不到生命的脆弱。其实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当屠刀落地的一刹那,所有曾经为一名赫赫的大户们都烟消云散了,这也是一场屠戮非常恐怖。等行刑完成,地上躺了一片尸体。
    监斩官吓的坐在地上,下面流出来一股散发着骚味的橘色液体。很快这一场风波震动了朝廷,有人指责姚元太过于残忍,有人则欣赏姚元的魄力。认为他残忍的人主张立刻将他罢免,同时启动对他的调查。欣赏姚元的人对此坚决反对,主张应该升他的官儿。面对巨大的争议,姚元似乎根本不在乎。祝听完这两天的意见,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他既没有升姚元的官,也没有启动对他的调查。其实在他的内心是非常欣赏姚元的,只不过感觉这个时候不是给他升官儿的好时机。那些持反对态度的人,当然知道了天子的心思。于是他们自己私下里开始对姚元进行调查,姚元是一个浑身都是缺点的人,他根本就经不起调查。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人就挖到了大量关于姚元的黑料。为了彻底摧毁他的仕途,他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不断的向民间,公开他的黑材料。一方面又不断的往大内寄送黑材料。两边的材料,互相呼应又有所不同。只是为了防止让天子以为这些事是同样一拨人做的。姚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给天子上了一份奏表,请求天子对他进行调查,即便是查出任何当死之罪,或者应当被罢官的行为,都不后悔。
    更新速度最快赶紧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