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物语》第八单元第二百九十节

    大禹王阴沉着脸说:“你觉得我不敢杀你?”伯益说:“世上没有大王不敢杀的人,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所不死就是不忠。”大禹王只是想杀一杀他的锐气,并不想真的送他上西天,与是说:“今天就这样了,你不要腻在我这里,快去办差吧!”其实伯益已经把所有的差事都派给手底下的人去做了,为上官者,有的人总是对手底下的人不放心,于是什么时候都很不得自己拿来做。有的人喜欢把差事还给手底下的人去做,第一种人很有责任心,只是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才是用出来的。把底下的工作你一个人干了,其实是双输的一件事,一方面把自己弄的精疲力尽,一方面让手底下的人什么都不会。为人父母也是一样,你什么都舍不得让子女做,做的过头了真的会害了他。比如女儿二十岁,还没有自己吃饭的习惯,生生的把人培养成了残障人士。
    很小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洗衣服,无论是什么活拿起来就能干,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你不要替他担心,他能够照顾好自己。如果相反。你若离开了,他的生活就完毁了。伯益回到自己的府邸,实在是闷的难受,就开始去各个衙门巡视。去了也不着急去见当官的,只是跟里面的小职员聊。他的这种做法让很多当官的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陪着笑脸说:“实在对不住,我的到访的确有些突然,我不会因为发现什么问题而处罚你们,不仅如此,我还要你们一起商议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听这话,那些当官的才释然。如果你愿意看作者的书,相信你应该不是什么官,作者做过的最高职务是少先队的大队委员,这个职务就很诡异,当初竞选大队长落选,按说应该去做普通的少先队员,可能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做了这么一个职务。
    所以作者实在没有做官的天赋,不过有时候心理暗示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早年间作者并不知道是处女座,那个时候误以为自己是狮子座,怎么看都感觉自己像狮子座。后来终于发现自己是处女座,又感觉自己真的很像处女座,所以这东西是不是靠谱儿,真的只有鬼知道了。作者开始学习易经。学会其实用大衍蓍法进行占卜,看官不要觉得占卜不敢,作者自己进行占卜,感觉还是蛮灵的。这里需要注明的是作者并不能够熟练的解读各种卦象,占卜第一要非常的虔诚,如果你从一开始是就是闹着玩儿,那就不可能灵验的。当一件很坏的事情要发生之前,一定会出现各种征兆,然而在事情发生之前,你是不会发现的。这有点像疑邻盗斧,在事情发生之前,你怎么看都觉得正常,事情发生了,你越想越感觉不正常。
    卜卦这件事不宜轻易的如否定他,因为当时占卜的往往是大事,要是不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如何解读《易经》里面的卦象,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你不是对他非常熟悉,做这件事就会格外的吃力。从测字、看手相到大衍蓍法,作者算卦的技术在不断的升级,不过不要经常给别人算卦,这里面有很多隐藏的忌讳是我们不知道的,你如果说的不准确,误导了别人,这是要损阴德的,如果你说的很准确,又可能泄露了天际。作者的父亲有一个把兄弟,他当年长的一表人才,但他被母亲宠的太厉害,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作者也有这个问题,一个人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独立处理关于自己的任何事,要习惯于依靠自己,如果你自己是没有办法依靠的人,你会最终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依靠。
    所以奉劝天下父母,爱子女是好事,但要克制,要理性。真正的爱是帮助他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厢里伯益给各大衙门的老爷出难题,那厢里启也在不停的忙活。这些都在大禹王的视线内,他其实他每一天都在煎熬,因为许多事情他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屋子外面一直下着雨,启一个人闷坐着。雨声之中夹杂着闷雷,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苦闷,这个时候有人进来了,他抬头一看,是明味进来了,手里拖着太康,太康一下子扑到他怀里,原本手脚冰凉的启一下感觉一股暖流注入了体内,这个时候明味阴沉这脸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儿子就给你,我走了。”启脸上浮现出的笑容一点点消失了,说:“为什么?”明味说:“不为什么?”启说:“东西收拾好了吗?”明味说:“不用收拾,我就没有什么东西。”启说:“你打算去哪里?”
    明味说:“你管我去哪里?”启说:“行了,儿子我留下了,你可以走了。”明味一下子愣住了,启接着说:“你去找帐房先生,他会给你支一笔钱。”明味说:“你早知道我要走?”启说:“不,我是早知道有人要走。”明味说:“告辞了。”她来到帐房先生哪里领了一笔钱,然后默默的离开了,原本她以为自己离开的时候,会是一种如释重负、重获自由的感觉,没想到现实完不是如此,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舍和留恋,她感觉自己很失败,她带着钱回到娘家,父母非常恼火,她的兄弟们更是不能接受,哥哥说:“你这么做是要毁了咱家。”明味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就说:“我过我的,你过你的,怎么就能把家给毁了?”哥哥说:“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本来你的儿子有机会做未来的天子。现在好了,你丢下未来的天子自己出来了。”
    总之他们家为此闹的很不愉快,有一部电影叫《望乡》,岛国有一群年轻的女子离开本土去了南洋,去从事一种很不体面的行业,女主角为了帮哥哥攒盖房子的钱,她什么客人都接,当她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哥哥却嫌弃她名声不好,还担心她把房子要回去。她发现自己虽然攒了很多钱,却没有意义。当时有很多人死在了南洋,而她们的墓碑都面朝与岛国相反的方向。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生,都会夹杂着一丝苦涩的味道。如果是站在女权的角度,明味的做法没有错,如果是从现实的角度考量,她明显做错了事,她的父亲曾试图劝女儿回去,结果失败了,明味宁可自尽。明味的自尽在当时引来一片唏嘘,如果你生活在古代,你愿意进宫去为皇帝服务吗?
    作者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她们部选择愿意,目的与爱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们都是为了富贵。把婚姻作为一种改变命运的手段,严格来说不是那么符合平等精神,不过没有关系。只要是女性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就是符合女权精神的,只要是符合女权精神就是符合平等精神的,因为女性追求的不是真正的平等,而是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的利益。其实这种选择未必适合所有的女性,因为把女儿丢进后宫,就相当于把女儿丢进黄金周的旅游景区。她要在那种地方脱颖而出,光看才华和美貌是没有用的。很多时候有一种叫运气的东西在起作用,如果卫子夫没有汉武帝的姐姐给提供表演的机会,她就算进了宫也不会引起皇帝的注意,实际上她进宫没多久便如同石沉大海。
    后来凭借出色的哭戏再次引起皇帝注意,如果碰巧没有被皇帝看见,后来宠冠六宫的故事就不会上演。且把闲话摁住,书归正传。明味离开之后,大内一时找不到一个固定的人来照顾元康,这导致元康的体质非常差。三天一场小病,五天一场大病。一开始启还在每此时发愁,后来事一多就忘的干干净净。有一部电视剧叫《中国式关系》,里面马国梁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念到几年级,这应该是很多父亲做不到的。如果真有人到了这个份儿上,应该予以谴责。启做到了,照顾元康完成了良心活,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连亲生父母都不管,会有谁能管他呢?现在外面行走的少了。所以不知道街上是不是还能看到各种求助的人,曾经作者见过背着书包的男孩和女孩跪在道路边,不停的哭,在他们的面前,有一个牌子,上面写他们的父母死于车祸。
    当时有人说他们应该去打工,自己想办法筹钱,而不是在这里跪着求人。如果牌子上描述的事情真是发生了,求助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因为今天的现状就是如此,几乎每一家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突然遭遇这样的横祸,他很难在一夜之间变的成熟、独立起来。不过许多事情你看到地只是表面,在西安作者曾经在十冬腊月看见有人抱着孩子坐在地下通道搂乞讨,孩子脸被冻的通红。却一点都不哭,作者相信孩子很可能被喂了迷药,而抱着他的人不是母亲,而是拿他当道具的骗子。如果城市里没有骗子。会有许多人愿意行善,骗子让很多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走投无路。其实作者更希望这种事情让各种慈善组织去做,他们更专业,不容易被骗子给少了。
    大街就是一个大戏台,太多人的人在哪里表演,有的人演的慌腔走板,有的人演的入木三分,这世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部分都是演出来的。你想了解真相,其实就得了解更多信息。知道了很多背后的东西,你就不容易上当了。当一个人做了天子之后,要么居于深宫之内,他看到的所有关于外界的东西都是经人粉饰过的。他要想了解外面真实的情况,就得自己走出来看一看。然而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天子出行,总是被依仗包围着,寻常百姓根本没有办法靠近他。所以天子其实还是看可怜,比方说我们吃一颗鸡蛋七毛钱,他吃的一颗鸡蛋需要七十块钱,甚至七百块钱,他吃一颗鸡蛋需要支付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里面鸡蛋本身所需要的成本,卖鸡蛋的人的利润,一般来说卖给公家的东西都要比卖给别人的东西贵出去太多,卖给皇帝的更是如此。
    还得把有司的好处费算进去,当然皇帝这个冤大头也没有那么可怜,因为他的说所有开销说到底都是国家买单。月光下,南萱和大莲两个人围着一个小火炉在吃烧炭,当时启正在后花园散步,忽然问道了烧烤的味道,顿时火冒三丈,立刻让人去查,这种味道的来源。很快就查到了他们,启冲过去一脚把火炉踢翻,说:“你们知不知道。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南萱和大莲垂首站立,想要说什么,却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启指着她们的嘴巴说:“你们还想说什么?我看你们是要疯。”这个时候,忽然有人来报:“主公,着火了。”南萱和大莲顿时被吓得脸色惨白,启说:“把他们给我抓起来。”忙活了约莫一个时辰,火终于熄灭了。启坐在银安殿,让侍卫把南萱和大莲请到现场。
    她们双双跪倒,启一拍手里的醒木,说:“嘟!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后院放火。”南萱立刻警觉起来大声说:“主公,那火不是我们放的。”启说:“人赃俱获,还想狡辩?”南萱说:“你一脚踢翻了我们的烧烤炉,还记得吗?”启说:“记得,怎么了?”南萱说:“既然记得就好办了,我们吃烧烤被当场拿获,请问我们如何能到后院去放火。”大莲说:“主公,如果是我们做的事,甘愿领罚,不是我们干的,我们不会认的。”启一拍手里的醒木,说:“是吗?你们居然这么刚烈?好,给我用刑。”南萱大声说:“主公,你在明知道我们没有放火的情况下给我们栽赃,未免有失人主的风度。”启当然不能忍受这样的指控,说:“你们是微末之人,那里配让我指控。”南萱说:“如果不配,你如今在做什么?”启一下子愣住了,说:“这未免太过分了。”
    南萱说:“主公,你是要做天子的人,你的心中装的应该都是大事,而不是找我们的别扭。”一下子说的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个时候正林到了,启一挥手让南萱和大莲走了,本来以为正林会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正林说:“主公,你是管大事的人,你不能没有内助啊!”启说:“我家里女人多着呢。”正林说:“可你没有正妻。”启说:“你知当一外臣想管我的家室吗?”正林说:“你的家事我是管不着的,也不该管,但你自己应该把家事委托给可靠的人,然后专心处理大事。”启不说话了,他明白正林说的没错,可他的女人当中那一个适合做正室夫人的,厉害的女人不仁义,仁义的女人不厉害,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声,说:“我家里虽然女人不少,可我真的缺一个能够主持家务的正室夫人。”
    正林说:“主公,这件事你不要太着急,总会有办法的。”其实他心里什么办法都没有,这么说纯粹就是为了安慰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装病的大禹王真的生病了,而且这病来的十分凶猛,大禹王感觉这一关自己怕是闯不过去了,而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人。这一点跟作者很像,天下之大,人口之多,作者没有可以交心之人。电视剧《天下粮仓》里面的主角叫米和,米和长期被关在楼上念书,他没有朋友,每天面对着墙上的影子说话。作者长期独处,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一个人如果是独自在屋子里自言自语,其实还好,如果是在人前也如此,便如同神经病一样了。作者不但自言自语,还唱,许多人以为作者适合神经病,这是一种莫大的凄凉和痛哭,千金不易得,知己更难求。
    大禹王躺在哪里,尽管承受着很大的痛苦,每天都坚持洗脸和梳头。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朝的人王地主,不管心里有多难受,也不能不要体面。每次接见外面的大臣,他永远是坐的笔直,说出话来掷地有声。不晓得看官是不是听说过,身体虚弱精神涣散的人更容易在夜里做梦,也更容易看见不干净的东西。作者的一位本家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夜里,他的儿子说:“有一个老婆婆在哪里。”他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过去,什么也没有,这个时候他的身上的汗毛一下子就立起来了。立刻抓了一条鞭子对着儿子指的方向挥了一通。我们必须说明一点,如果相信这个时候有鬼,你就生活在有鬼的世界里,如果再有另外一个信鬼的人,你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在别人的话语中得到印证,他会加深你的这种信。
    同样是一阵风刮来,科学家看来这就是如同的风,你却说这是一种妖风。作者在网上买了一尊佛像,其实拜佛求的只是心安。你如果没有钱,佛是不会帮你想主意的。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也是乞食为生,他怎么能走办法帮你赚钱呢?作者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传闻,比方说有人卖了一个开了光的佛戴在身上,不知道怎么就把佛给得罪了,于是各种倒霉的事不断,最后又把佛像给送走了。首先你要知道佛是神圣的,只要你是虔诚的在供养,他就不会与你为难。拜佛本质上拜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你既然皈依佛门,就要行善,不要作恶。如果你能够终身行善,佛又怎么会跟你过不去呢?许多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不是因为佛跟他有什么过节而是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有信仰的人他是有所畏惧的,在他的心中有清楚的红线,如果她足够虔诚,终其一生的活动范围都在红线之内。没有信仰的人则不同,只要法律不管着他,他就能杀人放火。在如今这个年月,我们越来越强调对法律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严格的遵守法律,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法律的核心是惩罚,以事后的惩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实就像是鲧的治水办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犯罪。教化就像是大禹的治水方法。如果能够认成长的过程中及早的进行干预,很多不好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信仰的初衷就是要导人向善,为什么科学不能够替代信仰?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信仰讲的是信,而科学是讲究有怀疑精神的。科学进步的过程理由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任结论的一个求真的过程。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永远需要导人向善,所以信仰不会随着科技得进步而消失。导人向善是信仰的初衷,然而现实中信仰却不是那么简单,对信仰的解释权会被强人垄断,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不断的在信仰当中表现自己的利益。不同的信仰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争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鼓吹一神论,然而他们的说法最终还是被打破了。犹太教是真正的一神教,从它发展出的一些支流就变的很有意思了,比如天主教,一方面鼓吹耶和华是唯一的神,一方面又说圣母玛利亚多了不起,耶稣更是具有各种神力,你能说他不是神吗?承认这世上有不同的神,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各自相安,岂不妙哉?
    人心信仰跟你不一样的神就是恶人,你想把他们都除掉,单留下你们只一支,真是太荒谬了,你和你信仰的人都太霸道了。虽然人们可以信仰不同,说在信仰相同的善,运用智慧和勤奋创造财富,用财富造福人类,不是很好吗?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