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物语》第四单元第七十七节

    大风和暴雨往往不能持续很久,一个非常温和的人长长活的很短,一些非常强硬的人物往往可以活的很长。所以天道和人道有时候是反的。珂活的非常久,可能是因为她把国家攥的太紧,快要驾崩的前一天她还觉得自己可以缓过来。明日一早她在睡梦中就驾崩了,整个国家就像是烟花一样,一下子散的谁也找不到谁了。子民们没有了主心骨,各种自然灾害交替出现,他们只好再次迁移,来到西北,他们来到一片黄土山区,山口坐着一个老头,老头是个盲人耳朵也听不见,他们没有搭理这老头,往前走了没一会儿,山里传出一阵怪叫。再看那老头坐在哪儿神情自若,一位妇人说:“这老儿坐在这样的荒山野岭,一定不是凡人。”于是过去跪在地上吓住他的手,老头笑着说:“你们来了,我在这儿等候你们多时了。”
    接下来大家问话,他因为听不见,所以只顾说自己的,老头把他们带到了一座山的山腰上,说:“在这儿挖掘洞穴,前年有溪水,水中有鱼虾,后山有有一片树林里面有不少野兽,也有不少野果。”因为老头对这些人有救命之恩,大家拥立他做氏,为他修筑高台,他在台下行礼,然后有人将他扶到了高台之上,他说:“大家远到而来一路辛苦,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乃盲人又是聋子,不能在生活上太多照顾大家,你们一定要守这里的规矩,如果你们无视规矩,这里将不再能容的下你们。”他没有说具体有什么规矩,只说规矩在你们心里,结束发言以后朝着上天两拜,朝着子民一拜。之后再没有干涉过大家的生活子民自行组织生产生活,子民获得食物之后给他送去,他也不接受。架不住子民再三请求,他才象征性的留下一点。
    子民之间有了矛盾到他那里评理,他什么听不见,说:“你们都是成年人,还因为一点小事来给我添堵。”说的对方羞骚而去。这种奇怪的处理方式居然让国中很少再发生冲突。子民的生活一点点有了气色,人口也渐渐多起来。大家对这老头感激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于是相约给老头奉上了尊号叫做浑沌氏,他的国叫做浑沌国。凡是难得糊涂就是这里的风俗,到老头驾崩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人。老头走的很突然,没有留下遗嘱,更没有指定新氏人选。于是大家商量着要推出新氏,经过几轮商议,大致拟定了标准,简而言之就是越接近浑沌氏越好。年纪大、眼神和耳朵都不好,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他们从子民中间挑出来一个与浑沌氏有几分相似的人物。
    这位老头叫做耄耋,满头银发一脸皱纹,眼睛深邃,说话的时候仍中气十足。他继续使用浑沌氏的尊号,当他现在高台之上的时候,子民在底下望着他,在夕阳的照射下他像是山一样挺拔。当他离开高台之后,台上只剩下夕阳,一位老人看着望着空空的高台,心想有没有可能有一天老子也站在上面呢!耄耋在氏的位置上呆了很久。驾崩之后那位站在台下的老人取代了他的位置,这位老人叫做涅槃,涅槃在坚持前两位氏的做法。驾崩之后,乌骓接替了他的位置,乌骓在任的时候,浑沌国的人口更多了。驾崩之后南无接替了他的位置,南无在位的时候,浑沌国子民活动的范围比之前扩大了一倍。接替南无的是天昊,天昊之后是天龙。天龙即位的时候已经一百岁了。尽管如此,他仍然非常的强势,他打破了之前历任氏都在极力维持的惯例。
    他实在是太能作了,终于作垮了身体,作垮了社稷。在他活着的时候,浑沌国已经崩溃了,因为当地的资源已经无力承担这么多人的生计。为了活下来,子民们不得不争夺有限的资源。天龙的眼睛里没有国家面临的危险,没有子民的生计。终于子民抛弃了,发生多次大乱之后子民撤出了这一片地区,天龙被留在了当地。因为场面不劳作,干活的时候怎么都不得劲,于是寻了无常。这个时候围绕着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子民内部发生了很大的争论,一拨认为应该就近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将来还要回到浑沌国的故土。一拨则认为为了生存四处迁移是非常正常的,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生地,太阳落下的地方是死地,我们应该离开日落之地,去日出之地。
    因为双方的意见实在是没有办法统一,竟然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争斗,几场仗打下来,人口损失了三分之一。最后决定各走各的,选择就近住下来的人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但他们习惯了这种辛苦。选我去东方寻找机会的人来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生活着许多动物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个骑在一头雄鹿背上的年轻女子,他们上前打听这里的情况。女子说:“你们问这么仔细是不是想在这里生活?”他们没有隐瞒,女子说:“想在这里生活,需要遵守这里的规矩。”大家说:“都有着什么规矩呢?”女子说:“规矩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大家说:“要不这样,你做我们的氏,往后天长日久,你可以慢慢的教导我们。”女子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子民献给他的尊号是东户氏。
    东户氏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跟随着一群鹿长大,如今成了一群人的头目也算是咸鱼翻身。子民们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修筑高台,高台落成的第二天就举行她的就职典礼。当她迎着阳光登上高台之后,周围不光有人类的欢呼声,还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她说:“子民们,动物在天地之间应该平等的享有生活的权力。我们人类不得已要将其它动物作为食物,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绝不能浪费食物,谁要是触犯禁令,一律处死。”底下一下子没有了声音,她接着说:“天地是孕育我们的母亲,阴阳二气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世界万物就像是我们的同胞姐妹。贪念遮盖了良知就像是乌云遮蔽了太阳,希望你们牢记这一点。”之后的日子里,大家总觉得很压抑,明明有那么可以享用的物资却不能吃个痛快,越想越觉得憋屈。
    于是在一天夜里,几个壮汉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东户氏的寝宫,用一块巨石将她的脑袋砸了个稀烂。东户氏驾崩的那一刻整个大地都在不停的摇晃,天上的星星像雨一样坠落。没过多久乌云遮蔽了星空,电闪雷鸣,进而下起了瓢泼大雨。各种野兽疯了一样四处逃蹿,子民立刻意识到有大的灾祸要发生,立刻跪在地上祈祷,出人意料的是祈祷竟然有了效果。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推举了新的氏,这个人叫做健凝,她没有接受新的尊号,而是继续叫做东户氏,她觉得这样可以减少子民的部分罪孽。她继续推行前任留下的旧法,一开始大家还能忍受,可时间一长大家就憋不住了,将健凝杀了另立健凭做氏,健凭继续前任的做法,这让子民们非常的崩溃,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又身不知鬼不觉得的把她给做掉了。
    这之后子民们也不愿意再推举人做氏,也没有人愿意做这个短命的位置。就在这个时候上天不断示警,于是她们强行将生活中一个极为窝囊的妇人推举为氏。做了氏之后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她想继续前任的做法,站在高台之上的时候她说:“我对上天充满敬畏之心,大家也是处于对上天的敬畏推举我做氏。我知道我这个氏是假的,所以我颁布的禁令大家可以不执行。”她的这种做法当然激怒了国中的强人,很快她就被一伙人给杀死了。出于对上上天的恐惧,她们不断推举新的人做氏,而这些家伙都继续着日前任的禁令。那女子之后之后一共有十六位氏被子民杀死,上天终于忍无可忍,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将他们的栖息地变成一片泽国。之后瘟疫开始就行,等到瘟疫结束的时候,人口只剩原来的十分之一。
    灾祸并没有就此停止,野兽频繁发起进攻,子民不得不再次迁移。他们一路辗转来到了衡山之野,在哪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那里有茂密的森林。隔的老远都能听见林子里禽鸟的鸣叫声。听着鸟叫声他们一个个的在哪儿流口水。没一会儿功夫他们就忍不住了,纷纷冲进林子里捕鸟。刚进去不久,便有一条大蟒蛇横在他们的面前。蛇口吐人言道:“你们这些畜生,在日出之地大肆杀戮,又想在这里胡来吗?真真可恶,我今天叫你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说着张开血盆大口,那些人几乎都被它吸进嘴里,只有一个胆小鬼坐在地上,她整个人都木了,手心里都是汗。这些进了蛇的嘴巴并不甘心受死,而是想着在蛇身上钻一个窟窿然后出来。当蛇把嘴巴闭上之后,一股气流就把他们送到了蛇的肚子里。
    那里充斥着一股难气体,而且他们泡在一用具有腐蚀性的液体里。没一会儿大家的身体就开始腐烂,大家疼的吇哇乱叫,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安静了。蛇也被撑死了,那胆小鬼看到这一幕跪在地上说:“感谢上天饶我一命,我一定遵守这里的规矩。”从那以后,她在那儿只是靠吃野果为生,日子一场,她与许多动物关系不错,其中包括不少大型的野兽,这样一来她成了方圆数百里没有人敢惹的角色。本以为生活就这样活下去了,一天下午,夕阳落在山上,她正在河边洗脸,忽然看见一个老太太带着二十人走了过来。这立刻引起了她的警觉,马上藏在了树林里。这些人也在河边洗脸,那胆小鬼一想自己有野兽保护,何必惧怕他们呢?于是走了出来,在她的身后跟着一只老虎,那些人立刻就怕了。
    然而一天后,那只老虎就他们诱进一个大坑,然后被乱石砸死。这么一来也没有动物敢替她出头了。而那些人进了林子开始大肆捕杀动物。胆小鬼只能蹲在一棵大树背后,最后发现这样仍不安。于是上树去躲避,在树上她一呆就是一年。一天清晨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鸟窝,里面有两颗巨蛋。蛋已经凉了,看来它们的母亲已经很久不在这里了。她于是每天趴在蛋上面,来年阳春三月,蛋壳忽然被挤破了,里面出来两只鸟。它们不吃虫子支持树叶,这两只鸟一死三变,一个月后,竟然成了两只五彩斑斓的大鸟。她非常感应,因为她看着这两只鸟长大,不但能辨认公母,还给她们取了名字,母的叫做凰,公的叫做凰。这两只鸟将她视作母亲一样,所以整天跟着她。经常驮着她在天上飞,她因此看到了以前做梦都看不到的风景。
    这个时候那些人对规矩的破坏越来越厉害了,她决定教训一下他们。在她的指挥下,将附近的动物组成七个纵队将他们围一个地方,那些人非常的镇定,他们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进行长期对峙。没想到动物们只是将他们围住,并不进行攻打。这让他们非常被动,为了抢夺水源,双方在一天之内发生七次冲突。对方没有任何伤亡,而动物里面却有不小的伤亡。她无计可施,只能在那里默默的祈祷。没有到祈祷真的应验了,立刻就有雷电袭击人类的栖地,约摸雷电快结束的时候,动物们发起进攻,人类被消灭掉十分之九。活下来的都是一些小孩,当他们看到她的时候吓得直哭。动物们不忍心伤害他们,她就让动物们来抚养这些小孩。有的跟着小孩跟着狼生活,以后仍以捕猎为生。有的跟着鹿为生,以后就以采集为生。人类之间不断繁衍,渐渐又形成了规模。
    她的名字叫做皇横,一天晌午她母亲因为敌不过疲劳,就在野地里睡了一觉。梦见自己路过一个地方,被一天蛇挡住了取了。所以给她取名字叫横,后来一位洞悉天机的阿婆告诉她的母亲道:“令嫒的命贵不可言,只可惜这名字不符合她的身份。”母亲说:“那就劳驾你给取一个合适的名字。”阿婆说:“其实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只需在横字之前加一个皇字就可以了。”从那以后,皇横就是她的名字。皇横经常召集子民开会,终于有一天她被大家正式推举为氏,并且上尊号为皇覃氏。过了七天大家路定修筑高台,让她就职。整整半年时间才完工,她在高台之下行完礼之后登上高台,她说:“过去的一段经历已经让你们深深的明白人与其它动物实际是一家,一之种一个人不守规矩,大家就都不守规矩了。大家若不守规矩,我们就会干出许多背逆人伦、有违天道的事。”
    这些人听的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皇横接着说:“愿风雨按照适宜的时令降下,愿子民与满地的野草一样,又不妨碍其物种的生长。”就职之后,皇横每天早晚各巡视一次,有什么大型活动,她一定到场。子民对她的评价相当正面。皇横自己也觉得自己生活的非常充实,在以后六年的时间里,她一共生了六个女儿。长女叫做皇疏,一天清晨她看见云彩非常稀少,忽然有了身孕,故名皇疏,次女叫皇影,一天晌午她在树底下乘凉,忽然有了身孕,故名皇影。三女皇斜,一次夜里,她看见寝宫前面的一株枯藤斜在太阳底下,故名皇斜。四女皇水,一日清晨,她跌入了湖中,被水中的灵龟救起,有了身孕,故名皇水。五女皇清,一日她迈过一条小溪,见溪水清澈见底,有了身孕,故名皇清。幼女皇浅,一日傍晚天降大雨,她在路上摔了一跤,沾了一身泥,她笑着说:“幸亏没有跌进很深的泥坑里。”忽然有了身孕,故名皇浅。
    这六个女儿个个看起来都显得高大威猛,不像她们的母亲那样一副娇小的样子。对母亲她们都显得很孝顺,皇疏因为年长,在很多事情上已经可以替母亲分担,子民都很羡慕主上有六个能干的女儿。为人父母没有不盼着子女成才的,然而真正能够成才的能有多少呢?子女是否成才父母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呢?是百分之百的责任吗?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想必你一定不能接受百分之百的责任配比。如果你还没有成亲,你的很可能会觉得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非常大。一个人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如果连对自己负责都做不到对别人负责就是个笑话了。做父母的应该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心,但你不能要求自己的父母对你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大道非常的微妙,许多时候你百分百的努力会适得其反,所以掌握规律是成败的关键。
    作者没人浮夸、好发议论。上高中的时候就两次说自己要如何教育后代。作者大言不足以欺人,却足以自辱。正所谓祸从口出,作者的浮夸自大之语让自己颜面扫地。当初二哥在考场失利,作者不能鼓励他人感受,对人各种挖苦。虽然自认为不是有心,却也非常恶毒了。后来作者屡屡在考场失利,二哥各种报复。从那以后,作者与二哥远如路人,近如仇人。不知道二哥担了什么样的因果竟然在三十三岁时离开人世,无论如何,人应该对因果存敬畏之心,但是多积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善,会让自己受益无穷。超出自己的能力行善,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有一位校长大人,退休之后没有安享晚年,而是去拾荒,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用于助学,虽然不应该阻止他助学,但也不能将她当做榜样提倡,就算你把他吹成榜样,也不会有人跟他学。
    大人行大善,百姓行小善,这才是好的社会。百姓行大善,让衙门里的老爷去做什么呢?让那些声名在外的富人做什么呢?毁家行善的做法更不应该被树立为榜样让大家学习,难道你想让大家都家破人亡吗?皇横在位的时间非常的漫长,以至于她驾崩以后很多年,大家还是习惯性的说她是大家的氏。皇横驾崩于一个黑夜,在她驾崩的前一天发生了地震,在她驾崩的第二天发生日食。六位女人为了表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确立了姓氏制度,之后但是这六个人的后人将拥有统一的姓。看到这里看官可能会疑惑,三皇似乎都有自己的姓氏,为什么这里有创立姓氏制度呢?其实这不足为奇,历史上许多事都是这样,立了又破,破了又立。接替皇横的是她的长女皇疏,皇疏跟她的母亲很像,无论是长相还是行事风格。
    皇疏在位的时间几乎很她的母亲一样漫长,她在任内有许多建树,驾崩以后子民非常的悲痛。大人物的逝世是很有意思的,小人物死了如果人缘差一点,根本没有人哭。大人物死了许多不相干的人也哭的非常来劲,葬礼上的哭都是表演,真正伤心的哭往往发生在丧礼之前或者之后,人千万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以为没有了自己别人不知道有多难过,其实大错特错。清明节大家相约去烧纸,都是笑着去笑着会,有的人也象征性的哭一下。对于这些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解脱,不执着于没有意义的事。在皇疏之后即位的是皇影,她跟母亲和姐姐在各方面都不一样,但她的不一样于社稷无害,子民反而觉得她很可爱,月光下,她带着随从来到树林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