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纪事》此恨绵绵

    如果他足够地尊重她, 就不该对她说这种不尊重的话;如果他还想娶她,大可以上她家提亲,但是他没有。他也没有等她回答,从腰间硬扯下一块玉佩, 直塞到她手里来,他说:“好娘子,收下可好?”
    她扬手, 玉佩飞了出去。左近没有湖, 没入了草丛中, 她看也不看他一眼, 昂首而过。
    他竟以为她会求他吗?还是他以为, 她不知道他新近娶了新城公主?他哪里还有资格到她面前来殷勤呢?他当她是他府里的婢妾么?她心里冷笑。
    那之后,大约是过了月余。冬日里天黑得早,横竖也无事, 她卸了妆,去掉钗环,才入帐中, 就听得有人喘息, 当时大惊要叫出声来,那人捂住她的嘴:“……是我。”
    是九郎。
    她呆住:“你……你怎么在这里?”
    他凑过来,涎着脸说:“冬夜里冷,我给嫂子暖床。”
    她反手一记耳光, 没有落实。手腕被架住了, 她力气不够大。两个人都不敢声张, 搏斗得异常惨烈,她被揪住头发对着墙撞了好几次,她想她的脸肯定肿了,她平生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头,最后觑了个空,把他踢下床去,这样大的动静,不知道为什么,外间值夜的婢子毫无动静。
    李家的婢子,李家的家风,她瞅着地上的男人冷笑。
    九郎几乎是恼羞成怒,嘴里不干不净骂些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混账话啐她:“装什么三贞九烈!”
    “这话你够胆到你哥哥灵前说去!”她冷笑,“看你哥哥不一个雷劈死你!”
    “去就去!”九郎反唇相讥,“当我不敢吗!刚刚好把你和卢家子那点子丑事抖落抖落,看他劈的是哪个!”
    “什么卢家子!”她怔住,继而勃然大怒,“哪个胡说八道?”
    “还有哪个?”九郎笑了,“除了卢家子,还能是哪个?满宴春楼的人都听得真真的,我的好嫂子,怎么就光知道疼别家的男人,不疼疼我?”这世间有下作的人,然而她不知道他能下作到这个地步。
    李家是呆不得了,她想,但是,她还能去哪里?母亲已经过世,父亲只念着利益,谁管她死活?
    没等她想出法子,九郎的妻子首先就打上门来。当然是她理亏,不然这府中又不少美貌婢子、伎人,怎么九郎就看不上莺莺,看不上燕燕,非要来爬她的床?还不是她卖弄风骚,招蜂引蝶?
    她们是指着四郎死后,她就该活得像一段枯木,不该上妆,不该佩饰,最最不该,一身缟素,还压过这满府女人的美貌。
    事情闹得不小,老夫人照例是不肯主持公道的。她受了欺侮,她挨了打,她被指指点点,然后她被关进了家庙。她愿她能像那些泼辣的市井妇人一样,指天骂地,然后一头撞在四郎的牌位前。
    然而她不能,她做不到。她没有这么刚烈也没有这么豁得出去,她惜命。
    在家庙里也不得安宁。
    她拔了头上珠钗,摘下腕上金钏,贿赂了好些管事娘子,才让婢子得以回郑家。没了母亲,内宅之中,她只能指望嫂子。嫂子倒是很快就上了门,看了她的伤,好生安慰了半日,又请了大夫,然后就走了。
    她答应了会与她哥哥说,但是能不能接她回去,不是她做得了主。
    嫂子的这个承诺,给了她不少希望,在绝境还能熬得下去,一天,又一天……不知道为什么,郑家再没有人来。
    一直到次年夏,那是因为……父亲过世了,于情于理,郑家不能不上门报丧,而李家不能不放人回去奔丧——两家都还要脸,只是不要良心。
    夏夜里,唯有月光寒凉。
    婢子打听来的消息,嫂子去年回府之后,和哥哥怎么说的不知道,但是和婢子嬷嬷们说的却是笑话,她说:“三娘子如今在李家倒好,说是守寡,其实风流快活,一张床上能有五六七个人。”
    ——能说这个话,想必是劝过哥哥不要接她回来。
    她和她并没有仇怨,也许有,只是她不知道。她整日整日守在灵堂里,夜色渐渐就深了,只剩了他们兄妹两个。
    “哥哥,”她虚弱地恳求,“我在李家……呆不下去了,哥哥接我回来吧。”
    哥哥扭头看了她一眼。他们兄妹都生得一副好相貌。不过哥哥是男生女相,多少让人觉得不端庄。他一向与父亲不和,也没怎么伤心,这些日子该吃吃,该喝喝,哪里都能睡得着,容色并无半分减损。
    “不是你说的,不想回来吗。”哥哥说。
    她目中流泪:“我怎么会不想回来。”
    哥哥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看了她这么久,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这么近了。夏天实在是太热,薄薄的麻衣,和空气一样稀薄。长驱直入的目光像火,落在哪里,哪里就烧起来。
    他说:“念儿是真想回来吗?”声音贴在她耳根上。
    她惊恐地叫出来,然而压得那么低,低得像是应和他的耳语:“哥哥!阿爷看着呢,哥哥,阿爷看着你呢!”
    “那你去求他呀,”哥哥挑眉笑了起来,“你求他呀,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想过接你回来,死了就会回心转意吗?”
    她抬眼看着高台上的素烛,火光在瞳仁里化开来,一片金灿灿,金灿灿血淋淋。他是对的,父亲不会管她,以父亲的古板刚直,只会一个雷劈死她,劈死他们这对伤风败俗、玷污门楣的兄妹。
    “当初我就和阿爷说,李家子哪里配得上我家念儿。”哥哥笑吟吟抽掉她挽发的簪子,青丝委地。
    之后她就回了郑家。她不知道哥哥是怎么与李家人交涉,哥哥的仕途远远好过父亲,李家未必舍得得罪他。这个污浊的世道,哥哥这样不知道廉耻也无所谓忠诚的人,往往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郑家并没有传出什么闲话,至少没人敢当着她的面胡龇。她当然知道嫂子背地里说话不会好听,不过那又如何,那都挡不住哥哥得意洋洋来献宝,说李家兄弟不知道得罪了谁,被下黑手装麻袋里揍了个半身不遂。
    她是过得不好,不过每次看到嫂子,她心里就舒坦了。总须得有人比她过得更不好。她恶毒地想,至少如今,她是不必再为生不出儿子烦恼了,哥哥可不指望她生儿育女。想到这里,她几乎要放声大笑。
    她近乎放纵的对自己好,听说常州惠山寺有好水,就指定要惠山寺的水日常饮用,不顾千里迢迢靡费;她叫人用孔雀的羽织了件大氅,末了却嫌颜色太杂,转手给了婢子;朝食一碗羹,花费过万。
    更休说日常穿戴、佩饰、胭脂水粉了,都不是官中可比。阿薇喜欢她,常日里来,有时抱怨说:“阿娘那里就没见过好东西。”
    她笑吟吟回答:“你阿娘要顾着你姨娘兄弟,一大家子,哪里顾得过来。”
    姨娘也就罢了,嫂子要装贤惠,阿薇是不在意的。但是提到几个庶出的兄弟,就不免带出相来。
    郑笑薇瞧不上那几个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母亲还紧着他们,和母亲闹,越闹越不成,做娘的觉得女儿不贴心,做女儿的觉得做娘的偏了心。
    郑念儿只笑吟吟看着,为什么不?
    她看见三郎的那天下了雨,灰濛濛的雨,一重一重参差,像是面前挂起无数的水晶帘幕。燕子穿帘而过,少年人绯袍走来,像一幅越来越清晰的画。
    他们多像啊,她想,就是那种,千人万人中一眼认出自己的感觉——你知道与自己重逢是什么感觉吗?
    她冲他笑了一下。
    那时候她并不能预料这一笑的因果。不过是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少年,这些年来,何曾少过,今儿送支花,明儿送对鸟,什么金的玉的,稀罕的珊瑚树,远道而来的时令蔬果,锦缎衣裳,他只是静默。
    他该叫她姑姑,和阿薇一样。她轻轻巧巧与他说些风月。没有错,是她先撩拨的他,为什么不呢。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人,长得这样美,冒充什么好人?
    一些你来我往,假戏真做,棋逢对手。他总说带她走,当然她是不信的,她笑吟吟问:“走,走哪里去?”
    他以为她离得了这深宅大院的供养吗?还是他以为她离得了这动辄数十婢仆的伺候?走到天涯海角去,光自己动手穿戴洗漱,就能要了她半条命——他难道以为她能洗手作羹汤?或者他能?
    不不不,他和她是一样的,富贵根子里长出来的富贵花,离了富贵,就该香消玉殒了。
    但终究是她选的他,她自己选的人,总比父亲选的,比命运指定的,分量要重一点。所以她用一把钥匙,在华阳面前换了他的命——以他的聪明,总不会以为,华阳像阿薇那么好招惹吧。
    然而那之后种种,在她意料之外。
    她也不知道是该佩服华阳人尽其才,还是感慨三郎色胆包天。原来他总说的要带她走,竟然是真的。
    但是他难道不知道,这是条死路?
    便是条死路吧,她选。
    入住桐花巷,就已经是她最后的日子了。住进来的那一日,道边桐花满树,白的紫的,沉沉压在枝头,如云。花开的时候繁盛如斯,花落时候,又是怎样光景?她那时候想过的,如今都到眼前来。
    郑念儿眸光里转动酒色。她今日说的话,他日她的婢子会一五一十说与三郎听,她能够猜得出三郎的反应,就像她知道自己。如果她死于太后之手,他恨过一阵也就忘了,但是如果不是呢?
    ——那是太后在找死!
    或者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谁叫她贪心,不仅想要她死,还想她心如死灰地死。她不会知道,她今日给她的这杯黄泉酒,他日自有人替她还她。
    “既然是三郎的意思,”她说,“那好,我喝。”
    郑忱回来,郑念儿玉体尤温,安奴面色惨然——他会回来得这么快,是他始料未及。
    郑忱面无表情,眉目浓烈得像一只地狱归来的艳鬼,良久,喉中咕噜一声:“姑姑最后……说了什么?”
    “三娘子说,”早备好的回答,还是说得战战兢兢,“不恨。”
    .........................................................
    昭熙在探云阁外徘徊已经好一会儿。
    该怎么开口?
    说上次鲁莽,特来赔罪?她会喜欢这些古籍善本吗?要她问,书从哪里得来,他是该实话实说,还是轻描淡写提一句,部属进献,因看到题跋上有谢家的印,所以拿来物归原主?像是哪种都不太对。
    世子这是怎么了?小厮捧着书卷,心里一万个不懂。都到宝光寺了,不先去瞧三娘子,却来这里?来这里也就罢了,都到了门口,又杵外头发什么呆?太阳是越来越烈了,世子这是要榨油吗?
    昭熙自然不会去理会身后幽怨的眼神,只深吸了口气,要吩咐叩门,忽然门“吱呀”一下开了,四月自里头出来,猛地撞见昭熙主仆,略吃了一惊:“世子?”随即道,“世子来找华阳公主吗?”
    “三娘在这里?”昭熙脱口问,心里想:却是不巧。
    幸而四月答的是:“不在。”又拿眼睛上下打量昭熙,意思很明白:你不是来找妹子,来这里做什么?
    昭熙干咳一声:“我来拜访谢娘子。”
    一个少年郎君来拜访一个没出阁的小娘子——亏他说得出口!四月心里腹诽,到底不敢擅自做主,只道:“世子稍候,我去通报姑娘。”探云阁原就不大,很快又出来:“世子随我来。”
    昭熙跟着四月进门,看见院里停了有两三辆车,有婢子正指挥仆妇下人把箱笼搬车上去,地上还杂七杂八堆着好些东西。
    昭熙心里疑惑,但是四月脚步轻快,绕了过去。
    谢云然在厅中等着,倒没有设屏,照常戴了茶色帷帽。淡青衫儿,袖上绣一对金色的蝶,翩然,正与垂下来淡金色海水珍珠坠相称,清爽得好看。
    夏日里瓜果多,案上林林种种摆满了,又配以五色饮,却没有煎茶。
    “谢娘子。”昭熙叉手行礼。
    谢云然回礼:“世子坐。”
    昭熙落座,开口便说道:“我今儿,是为着前儿鲁莽连累谢娘子前来赔罪。”
    他今日来意,原就在谢云然意料之内,当即应道:“世子客气了。”漏月亭的意外,她也该负一半责任。
    昭熙微示意,小厮上前,双手奉礼:“……原是想谢谢娘子照顾我家三娘,却不想令娘子陷入尴尬之地,这点东西,还请谢娘子莫要嫌弃。”
    他是一心一意认定了她对三娘别有照顾,谢云然有点啼笑皆非,然而人家诚心诚意提了礼来,推拒回去未免小家子气,面上也不好看。好在来日方长,找机会回礼给三娘就是了。便不啰嗦,只道:“世子有心。”
    余下无话可说,昭熙只是舍不得就走——这室中像是别有氛围,外头的热气宵宵,此间清爽沁脾——小饮了一口玄色饮,忽道:“我进门时候,瞧见院子里停着车,谢娘子是要出门吗?”
    谢云然颔首道:“是。”
    昭熙“啊”了一声,忙道:“如此……就不打扰了。”
    谢云然也不多挽留,随之起身:“四月,替我送世子出去。”
    四月应声。再路过院落,箱笼已经装了个七七八八。昭熙没忍住问:“你家姑娘……这是要去哪里?”
    四月瞅了他一眼:“世子不觉得,自己问太多了吗?”
    昭熙:……
    谢娘子斯文大方,这丫头却像是长了满身的刺,冷不丁就要刺他一下,昭熙不好跟个小丫头去计较,只得好脾气地道:“我是想着,如果你家姑娘要远行,也好备份程仪……”
    “不必了,”四月淡淡地说,“我家姑娘不过是回家。”
    ...................................................
    “谢娘子要回家?”昭熙一脚踏进疏影园,就问。
    “是啊。”
    昭熙挑眉:“我怎么觉得,三娘有事儿瞒着我呢?”
    嘉语挑了半天,拈起一颗糖渍的青梅,方才懒洋洋地说道:“不干哥哥的事,哥哥问这么清楚做什么。”
    昭熙:……
    有这么当妹妹的吗!
    却道:“三娘说的对。说来你前儿五百部曲交给周小子的事儿,我也还没和阿爷说呢——”
    嘉语:……
    有这么当哥哥的吗!
    “谢姐姐要出阁了。”嘉语没精打采地说。
    昭熙一呆。
    怪不得她说“不干哥哥的事”,确实不干他的事。昭熙默默地想,默默喝了一口茶,不知道为什么,三娘今儿倒是兴起,煎了一整壶的茶,他来赶个巧,还是滚烫的,一直到肠子里,都还是滚烫。
    没准是为谢娘子煎的。
    三娘和谢云然好,希望他娶谢云然,他心里其实是知道,但是三娘也说了,他是为自己娶妻,不是为她娶嫂子。
    而他当时脱口说的那句“总该是个美人吧”,也不是假话。想以他的人才家世,难道就配不上一个才貌双全的小娘子?他想娶个美人,有什么不对?当然谢娘子是很好。然而世间,就有这么阴差阳错。
    只是忍不住问:“许的哪家?”
    谁会是她的夫君?他想不出来。以谢家门第,如果她愿意低嫁,洛阳城里也还是有大把的人伸长脖子等着娶,娶——谢家门庭,谢家钱财,谢家在仕途上的助力,而不是……她。以她的心高气傲,该是不情愿。
    她像是开在百花园里,都能卓尔不群,怎么肯低头做一棵草。
    嘉语瞧了哥哥一眼:“是广阳王。”她这个傻哥哥,倒是笃定她什么都知道,该死,她还真什么都知道!
    广阳王。昭熙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来。广阳王行五,是他的族兄。他家子嗣单薄,论血脉倒是不远的。听说幼时得病,盲了双目。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也是可怜了谢家做父母的心。
    “怎么这么快?”昭熙道。
    “也不算快了。”嘉语心里想叫你去找个古籍善本你找了整整半个月,还能怪人黄花菜凉得快,“前儿广阳王陪着他婶娘来寺里上香,宜阳王妃一眼就看上了,谢家……自然是肯的。”
    相看什么的,对于广阳王,也就是个过场。
    据说他未盲时候,曾在谢祭酒门下就学,彼时家中就有意,只是当时小,未及定下他就出了事。后来父母相继亡故,再无人做主。那时候谢云然未曾遭厄,谢家哪里舍得把个四角俱全的女儿给个瞎子。
    打听到这一段前因,嘉语也不知道是该艳羡广阳王的运气,还是扼腕自家哥哥迟钝,总之事已至此,也算是皆大欢喜。
    “人生于世,难免惑于声色,”嘉语叹息说,“不然哥哥以为,从前我……难道是因为宋王才华格外出众吗?”
    倾慕一张美丽的皮囊,多可笑。然而人扪心自问,谁又能免俗。就不论宋王,她当初与谢云然结交,难道与她姿容脱俗全然没有关系吗?所以嘉语对昭熙的决定并不意外,只是可惜。
    如果一开始就心存遗憾,心有不甘,以后漫长的岁月,只会炼就怨偶,那又何苦。
    “谢姐姐和广阳王,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嘉语说。她从前的记忆里没有广阳王,乱世里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昭熙却仿佛被刺了一下,不知道刺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拔·出·来。也没有细想。他再喝了几口茶,是茶水不是酒水。当然三娘说的没有错,毁容的女子与盲目的夫君,再合适没有——当然是佳话。
    他起身道:“我先回去了。”
    嘉语应道:“好。”又说:“既然哥哥已经和谢姐姐赔过罪,没什么事,明儿就来接我回府罢。”
    昭熙应了声,出门去了。
    半夏道:“这大热天,姑娘怎么不留世子用过晚饭再走?”
    嘉语出了一会儿神,方才道:“……留不住的。”
    “什么?”
    “希望哥哥有好运气罢。”她说。
    当然谢云然是很好很好的,但是这世上的好女子多如过江之鲤,错过这一个,也许还有下一个。也许没有。谁知道呢。幸而他们从相遇到相别,没有太久的时间,所以应该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对彼此都是。
    这世上没有谁非谁不可,除非经历时间。时间把血与肉融在一起,才会撕扯不开,痛得死去活来。
    嘉语是不信一见钟情的,从前她已经试过。
    ...................................................
    探云阁。
    谢云然靠在软榻上,翻检昭熙送来的古籍。难为他这么好心思,竟找到当初战乱,谢家散佚的文卷。慢慢看了盏茶功夫,一抬头,四月杵在那里。谢云然奇道:“怎么不去帮着收拾?”
    “姑娘!”四月说,“姑娘怎么不留世子多坐一会儿?”
    “这说的什么话,”谢云然道,“他来赔罪,赔完也就完了,还惦着三娘子呢,何况咱们就要回家去,哪里有这功夫闲话。”
    四月深吸了口气:“姑娘,婢子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谢云然道:“既然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就不要讲。”
    四月咬唇站了一会儿,终道:“如果婢子还是想讲呢?”
    谢云然看了这个自幼跟随她的婢子一会儿,她知道她要说什么。她说:“有些话,是不当讲的,还是不要讲的好。”
    “可是姑娘当真就甘心——”
    “为什么不?”谢云然截口反问,没让她把话说全。
    四月不说话,只站着不动。如果没有遇见始平王世子,广阳王也是好的;除了眼盲之外,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姊妹,又是郎主的学生,姑娘过门就当家,不站规矩,不受欺负,是……挺好的。
    就广阳王的人才,也是很看得过去的,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前程,但是知礼,性情也温和,四月挑不出毛病来,只是意有不平:她家姑娘值得更好的。
    她一直怀着这个梦想,梦想有人慧眼识珠,不埋没了她们姑娘,后来……她遇见了始平王世子。
    要她一厢情愿也就罢了,但是明明始平王世子并非无意。不然,为什么用死蛇吓唬李家姐妹?为什么费心搜罗谢家失物?为什么每次见了姑娘,都格外留神?
    始平王府人口也简单,始平王不纳妾,也没听说过世子闹出些什么风言风语,可见家风是好的,三娘子、六娘子……特别三娘子与姑娘交好。至于王妃、王妃又不是世子亲娘,碍得了什么。
    偏偏是……有缘相遇,无分相守。
    四月是不信什么淡泊名利的,没有名利,吃什么穿什么,她家姑娘可不是靠了喝风饮露长这么大的。她家姑娘才智见识不让须眉,却因了是女子,不得不困守门庭,如今又入广阳王府……
    所谓相夫教子……做了广阳王妃,就只有教子了。
    谢云然慢悠悠地说:“有个词,叫天残地缺……”四月心里咀嚼这四个字,眼泪一下子冲了上来,她背过脸去,擦干了。
    谢云然无动于衷地继续翻看手里的古籍,都失散近百年了,搜集不易。不易归不易,她也不能自作多情,就咬定了始平王世子如何如何了,他若有心,自然会求家里去提亲,要是无意,她又何必多想?
    三娘子对她尽朋友之义,难道她能强求,坏了她家和睦?该哭的早哭过了,她不过是,比四月更能够面对现实。
    命运如此安排,命运自有它的道理。
    ......................
    昭熙昏头昏脑地在洛阳城里走,他今儿不当值,原也没什么事。夏日里暑气蒸腾,放眼,到处都是白花花的。
    “世子这是要往哪里去?”小厮跟着他东游西荡了半个多时辰,终于没忍住问。
    “去——”昭熙怔忪片刻,说道,“去庄子上吧。”
    他还没有成亲,没有私产,他说的庄子,其实是嘉语的。就在洛阳城外,不算太远,骑马一个多时辰。周乐在那里帮嘉语练兵。昭熙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三娘放着现成的安平、安顺不用,用这么个外人。
    这一阵跑马跑得舒畅,倒把心头的郁结之气驱散不少。
    到庄子门口,倒丢开了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只想着先喝几口酒解解暑气,昭熙翻身下马,丢开缰绳,大步就往里走,才走了两步,不知道打哪里冒出来俩半大小子,把枪一横,喝问:“口令?”
    昭熙:……
    周小子行啊,他妹子的庄子,他还被问起口令了!
    昭熙在长辈面前固然谦恭守礼,在妹子那里也是好性子,但是进到军营里,可就没那么便宜了。当时飞起一鞭。问话的小兵冷不防挨了一下,衣甲破裂,背上肿起老长一道血痕。
    几个半大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没有退下的意思,反而分散包抄过来。
    昭熙冷笑一声,这样的小家伙,上多少个都是白给。
    反是他的小厮阿古吃了一吓,赶忙丢下马飞奔过来,守住左翼,喝道:“大胆!这是世子殿下!”
    几个小子充耳不闻。
    昭熙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不料这一动手,竟颇见章法:三个人身上兵器不少,刀,抢,钩子,长的长短的短,难得互为掩护,配合得当。要不是阿古早早守了左翼,他手里只一条软鞭,怕就已经吃了亏。
    登时收了小觑之心。
    以二对三,昭熙是久经战场,竟被困住,虽然有兵器不趁手的缘故,也大为意外了。终究他经验丰富,阿古服侍他多年,也是默契,多几个回合,卖了个破绽,挨鞭子的那小子见猎心喜,踏前一步,被反手抽倒。
    剩下两人不约而同退了一步,调整方位,一左一右,又成夹击之势——
    “住手!”
    这个声音传来,双方都松了口气。
    几个小兵退开三步,但执兵器,垂手而立,连被抽倒在地的伤兵都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和同袍并肩。
    昭熙晃着鞭子冷冷道:“小周郎君好大排场!”
    周乐快步上来,恭恭敬敬行礼道:“世子恕罪!”
    这还差不多。
    周乐的目光扫过几个带伤的不带伤的小子,说道:“这是始平王世子,华阳公主的兄长,都见过了?”
    “见过了。”几个小兵齐声道。
    “记住了?”
    “记住了!”
    “那就下去吧。”周乐吩咐,又补充道,“该上药的上药。”
    昭熙:……
    得!合着他就没有要人给他赔罪的意思?
    这当口却不好发作——人都走了,难道叫回来?他还不至于这么小气。何况那小子又堆了满脸的殷勤凑过来:“世子殿下这是打哪里来,可用了晚饭不曾?要不要先来一碗三勒浆?”
    从前在信都,怎么没觉得这家伙口舌便给?却果然渴得紧。他一向不拿乔,也就跟着进了庄子。周乐在这里是庄头,庄子里里里外外都归他打理,不想屋里却十分简陋,不过一榻,一案,干净倒是干净的。
    昭熙心里频频点头,三娘没看走眼,这家伙练兵还是用了心。这时候仔细回想起来,守门的原该有四个小子,当时被他抽倒一个,还走了一个,不然,无法解释这小子这么快就能赶到。
    如果四个都在,配合作战,不知道胜负如何。他心里寻思,多少生了爱才之意。
    周乐叫了人上酒,上肉,上瓜果菜蔬:“……都是就近山里打的,瓜果是庄户人家送的,比不得城里,世子吃个新鲜。”
    昭熙也不是洛阳城里的公子哥们,食要精,脍要细,更不讲究什么肉割不正不食,何况这些野味腌得很入味,火候正好,酒也是好的。因问:“酒是自酿的?”
    “那倒不是,”周乐笑道,“哪里有这许多粮食去酿酒——拿野味和过路贵人换的。”
    “野味很多?”昭熙敏锐地问,还有半句没问出口的“过路贵人很多?”
    周乐道:“儿郎很勤力。”
    昭熙的目光越过他的头顶,窗外就是校场,训练已经完了,还有几个逗留的,烈日当空。他也是这样过来的,看一眼就知道流程,汗水怎样糊了眼睛,又酸又疼,背脊上留下一条一条白色的痕……他依依不舍收回目光,如今战场离他远着呢,如今他在洛阳城里,给皇帝和太后看门。
    喝了几口酒,满心躁热退去不少,昭熙看住周乐:“怎么,你家母羊都生完了?”
    周乐:……
    果然是三娘子亲生的哥哥,记性好得令人发指。幸而他脸皮甚厚,只道:“世子明鉴,正是。”
    昭熙:……
    “我问你,”昭熙指了指窗外,虽然窗外已经没有人,“你不做我的亲卫,却跑回家去,是不是三儿的意思?”
    五百部曲,不给安平,不给安顺,给这么个母羊生产要回家照顾的边镇小子,偏这小子还训得有模有样,要不是事先说好的,他实在无法相信——但是三儿又如何知道,她会得到这五百部曲?
    “真不是。”周乐问心无愧,回答得格外响亮。
    昭熙哼了一声,嘀咕道:“总觉得你和三儿有什么事瞒着我。”
    周乐心里突地一跳,仔细看时,昭熙虽然没有醉倒,眼睛里却像是蒙了一层水汽。看来世子殿下的酒量,还真是很不怎么样,周乐心里想,正要砌词敷衍,忽听得头顶一个炸雷:“轰——”
    “轰隆隆——”
    周乐一惊之下,落箸于案,昭熙笑了:“你小子,是要假装汉昭烈帝来一个闻雷惊么?”
    周乐:……
    世子殿下你脑补得太多了。
    两个人牛头不对马嘴地胡乱说了些话,周乐殷勤劝酒,是一心想把这个不省事的世子殿下灌醉;昭熙心里有事,不知不觉真喝得多了;而窗外,雷声隆隆之后,大雨倾盆而下,像天地间挂了千条万条瀑布。
    天黑如墨。
    昭熙喝得差不多了,周乐吩咐了人照看,自抽身去与阿古说话。
    阿古是一直跟着昭熙的,在信都和周乐打过照面,倒还知道他和自家姑娘的渊源。也不能说他嘴不紧,只是架不住周乐套话,没多少工夫,一五一十都说了:原本是去给谢娘子赔罪,没坐多久就出来了,也没听说什么话儿,倒后来听三娘子说,谢娘子要出阁了,然后世子就和三娘子告辞了。
    莫非是昭熙看上谢娘子了?周乐心思转得快,又困惑不能解:看上了就上门求娶啊,无论人才、家世、前程,这洛阳城里,就没他始平王世子配不上的女子,何必大老远跑这里来折腾他?
    他这里胡乱想了一通,小厮的舌头也有些大了。
    周乐吩咐了人安置他,又回头看昭熙。昭熙又多喝了几杯,倒是没说胡话,只是伏于案上。周乐吩咐了人去熬醒酒汤,又要扶他上床,忽有人来报,说:“有人叩门,请求进庄子避雨。”
    大雨来得突然,西山又一向都是贵人们乐于游猎的地方,来人知道叩门,又请下人禀报,可见知礼。周乐正要请他们进来,却留意到通禀的小兵面色有异,一时问:“是什么人?”
    “说是赵郡李氏,”小兵口齿清晰,“一行九人,像是有人受伤,其中还有三个小娘子。”..
    ※※※※※※※※※※※※※※※※※※※※
    郑家骨科,咳咳。郑家这个风气呀,哎~~
    正宗的红颜祸水……
    好了,把小周放出来了,小周被哥哥调戏了……
    小周:干嘛你们兄妹都盯着我一个调戏,天理呢……
    三娘:嗯哼,我哥调戏你你有什么不满意,我哥不够好看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