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不枉情深》第二世(6)

    卫子秀由于太久没射过箭,技艺生疏了不少。前几轮卫子秀和扶辰都是在你追我赶,大家的总环数都是相同。到最后一局决胜轮,卫子秀手心都出汗了,紧张不已。舔着干涸的嘴唇,调整好状态后,眼神坚定的拉开弓箭,果敢的射出最后一箭,正中红心!可把卫子秀高兴坏了,看着皇上得意的挑了挑眉。
    但不能高兴的太早。也许皇上也正中红心,还算打成平局呢。
    由于不能把内心的欢呼雀跃表现的太过明显,卫子秀一直忍着,嘴角都变得微抖,随时都会笑出声来。
    扶辰注意到了,拿着弓箭的手稍微偏离了一下,眯着一只眼睛,露出邪魅的笑容。轻轻一松手,箭嗖一下便飞射出去。卫子秀眼睛没有从箭上离开,一直紧盯着。最后发现箭竟然一毫不差刚好落在红心外。便开始手舞足蹈,内心一高兴便冲到皇上怀里,抱着跳了起来。
    “臣妾赢咯。”
    “原来寡人输了,便能得到秀儿的一抱,早知道寡人每局都比你少一环,这样每局都能得到秀儿的拥抱了。”扶辰似笑非笑,反手抱住怀中的小人,语气是宠溺。
    这时卫子秀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马上停了下来,想从扶辰怀里窜出去。
    扶辰可不依,紧紧得搂住卫子秀的腰身,不让她挣脱,“别动,让寡人抱一会。”
    突如其来的深情让卫子秀措手不及,倒也乖乖的任由他抱着。
    “报!”一位奴才急急忙忙的跑来,跪在扶辰面前,神色迫切。
    “何事如此急切?”扶辰立马摆着个臭脸,咬牙切齿的吐出这一句,这奴才真不识时务,没看见朕在与爱妃卿卿我我中吗。最好有紧急的事上报,不然朕弄死你。
    “启禀皇上,卫将军来信,已在黄沙一战中取得胜利,如今正快马加鞭的赶着回宫。”皇上听到禀报后,龙颜大悦,正想与旁边的人儿分享喜悦,去发现身边空无一人。转头一看,发现卫子秀不知何时已跑到马儿边上,现在一溜秋便跃上马背了。睁圆着眼睛看着皇上,似乎在说陛下,就等你了。
    扶辰知道卫子秀有多心急,恨不得马上就见到自己打仗归来的父亲。所以扶辰一转弯,跃上了卫子秀的马。
    “陛下,您的马儿在旁边。”卫子秀不解,她还是第一次两人共骑一只马。陛下的胸膛紧贴着她的后背,让她有些害羞。身体往前靠了靠。
    “寡人喜欢你这匹。驾!”说罢,也不管卫子秀愿不愿意,扶正她的腰身,便拉着缰绳,往着宫殿的方向骑去。其实,扶辰是怕卫子秀心切要见到自己的父亲,在骑马时跑的很快,不小心脱缰而受伤。
    一路上俩人都没有说话,仰首期盼着卫海的凯旋。
    回到宫中,扶辰便坐于龙椅,闭上眼睛,从容的等待着卫将军回来复命。而卫子秀则心情急切的在殿外等待着父亲。是不是走来走去,转的身边的女婢都有些晕眼了。
    终于在宫门外渐渐冒出个熟悉的身影,身披战甲,手捧鹖冠,一步一脚印,意气风发地走向殿中。只要知道父亲能安归来,卫子秀便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几个月不见,还是能看见父亲双鬓边多了几缕白发,模样也憔悴不少。以前一直是跟在父亲身边,从未感觉到父亲日渐年老。此经一别,便深深地知道父亲也总会有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卫子秀心疼的站在门外,等待着父亲复命后出来。
    只见皇上高兴地从龙椅下来,扶起跪在地上的父亲,嘴上说着什么,但距离太远了,听不清。
    “卫将军可是为朕除去了心头之患啊。本王必定重重有赏。传令下去,颁发粮草彩缎,御酒三百坛,加封爵位,犒赏三军。”扶辰向一旁的太监宣布命令后,又转向卫海,“卫将军可还有什么要求,朕必定满足你。”
    卫海俯着身子,双手握着拳头,向皇上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老身也一把岁数不大看重。为皇上打仗乃是理应的责任,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卫将军的忠心真令朕敬佩,既然如此,便都退下吧。愿赌服输,朕也该批阅奏折了。”扶辰用余光瞥见了殿外时不时探出头来查看情况的小人儿,便立马把卫将军放出殿外,好解了她的思念之情。
    卫海有些听不懂皇上所说的愿赌服输是什么,但也不多嘴。答应一声便退出了殿外。“臣等告退。”
    见父亲已经退出殿外,便急忙跟上他的脚步,“爹爹!”
    本来想马上冲到父亲怀里,岂料父亲竟然毕恭毕敬的喊了我一声,“娘娘。”我知道爹爹是怕这宫中人多口杂,失了我的面子。我让身边的宫女都退了下去,便抱起了爹爹的手,撒娇到,“女儿可想你了,此行爹爹可有受伤?”
    其实卫子秀抬起的那只手是受了重伤的,但在卫海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的变化,反而面露凶色,“秀儿,在宫中不许这样胡闹。这些日子,你可有给皇上惹麻烦?”
    “秀儿没有,秀儿谨遵父亲教导,做个端庄得体、知书学礼的好妃子。”我立马将父亲教导的一一复述给他听,表明这些日子来我真的安守本分,没有惹是生非。父亲听后,满意的点点头。转身便要离开。
    “爹爹,这么快便要回府吗。”卫子秀心里一阵失落,好不容易才看见父亲,这么快便要告别吗。
    卫海又何曾不想多与女儿待一会。可宫中是非多,我若逗留的太久,怕是要给秀儿惹上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怎么也要狠下心来。卫海背过身去,用他们俩才听得到的声音问,“皇上待你可还好?”
    “好,爹爹放心,皇上对秀儿宠爱有加。”
    卫海自己喃喃了一声,那就好,便头也不回地向宫门走去。卫子秀泪目,她知道父亲一直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内心很关心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扶辰会日日来卫子秀的寝宫中陪她说话。被卫子秀说了以后,便消停几天。之后换为召见卫子秀去他殿中陪他批阅奏折。卫子秀为了让皇上定下心来,便主动提出要去观山寺中陪王太后诵经数日,为皇上祈福。
    既然卫子秀都那样说了,扶辰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了她。可和她约好只能去一个月,不能多。一月之后扶辰便去接她回宫。卫子秀笑着点头答应了。其实从她想到要踏进寺庙的那一刻,她的心便揪痛了起来。她不知道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一个月不长也不短,可有些事,改变也只需一秒。
    她不清楚一月之后,皇上的心,装的还是不是她。这世间比她学识高,比她如花似玉,比她会讨皇上欢心的女子太多了。她不是不信皇上。她不信自己,她不信自己有那么大的能耐可以拴住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君王的心。
    卫子秀每日都侍奉着太后烧香拜佛,与她一起在庙中参悟着佛门的道理。闲暇时,便沏壶好茶,拿着蒲扇,与太后坐在庙前,说着皇上小时的趣事,说着他是怎么一步一步继承到皇位,说着他内心的宏伟大志。
    在庙中诵经的日子里。听说,陛下还是不愿有子嗣,日日废寝忘食地批阅奏折。听说,我不在宫中的日子里,陛下还是会到我的殿中就寝。听说,萧贵人已经被陛下打入冷宫,过起了凄凄惨惨戚戚,到不了头的日子。听说,宫中新来了几个妃嫔,个个能歌善舞,能说会道,又楚楚动人。
    只是这些都是听说来的,自打我住进观山寺以来,陛下从未来这看过我一眼。而我便守着我的一盏青灯,诵着经文,带着对陛下的思念入睡。
    那日,我正在观山寺门前扫着落叶。心中想着佛书上讲的,一花一世界,是何意思。抬头便看见一身明黄色的男子站于跟前。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全文,txt下载,全集txt下载,请记住138看书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