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五章 郝定的军旅诉求

    早在淳熙九年前,岚山就已经在流民的青壮人中,拔选三百人组织岚山卫队。后来逐渐扩张规模。到了淳熙十二年,脱产的专职卫队战兵达到一千余人。另外又组织了二千六百人半脱产乡兵。
    淳熙十二年再次拣选青壮,把卫队扩编到一千五百人。经过李成之、吕轻侯、朱棣等人一年的训练,到淳熙十三年初,这一千五百余人的岚山卫队,已经足以支撑一场小规模的区域战斗了。
    等到淳熙十三年春天,吕祖安决定把军事力量规范一下。他参考了当时两宋及后世的编伍方式,更加重视军伍的士气、军略的强化。队伍配备了都虞侯督导军纪,增设录事参军用来参谋军事。又在张从正等人的不以为然下,坚持招募些戏子优伶,组建了一个小型文工团,说是要鼓舞士气。
    总体成军思路是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人,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兵担任。五伍一什,另设什长一人,编制二十六人。五什一队,另设正副队率各一人,编制一百三十二人。
    五队一都营,另设正副都官各一人,都虞侯一人,编制六百六十三人。五都营一指挥旅,另设正副指挥使各一人,都虞侯五人,录事参军一人,编制三千三百二十五人。
    五指挥旅为一统制司,另设统制使、都虞侯、录事参军、卫队、工兵营(指挥旅编制)、斥候营、火炮营、医护营等直属队伍,编制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人。
    都统制司属于独立军伍的最大编制,军事长官为游击将军、游骑将军、昭武校尉等准将、少将级别。再上面那就是根据需要组建军团,由经略使、节度使等高级将官负责方面的统战。
    那个军职设计就很多了,所谓“一骠、一卫,一冠、一怀,三国、四威、八远”等将军号。不过这些高层的职务都属于零时差遣,不做正式编制,防止他们在军中做大势力。
    当然现在肯定没有那么多的士兵给他编制,但未雨绸缪,吕祖安认为还是非常需要的。比如先在流民营的管理中试行一下?张从正等人早都见惯了吕祖安的各种瞎折腾,爱咋咋,都随意吧。
    淳熙十三年冬天,吕祖安最后的计划是花两万贯大价钱从辽东采买了一百七十匹战马,在这一千五百主力中抽选一百三十二人组建特种斥候部队,交给吕轻侯带队训练。
    再以剩余的八百六十八人为骨干,把原的间歇培训、半职业的两千多厢军中抽调一千八百余人,扩编为禁军四个营两千六百五十二人,这些训练就是朱棣及他的小伙伴们的营生了。
    此外,方远山、吕康年、戚如琥的“水师”也编制了一百三十二人。可怜此时岚山水师的全部家当不过十余艘快散架的“轻舟”而已。稍微结实点能用的,早被乔行简拿去当货船搞运输去了。
    这样主力禁军就能达到两千九百一十六人。而原来的三千乡兵中,除了编入禁军外,另又补充到四个营二千六百五十二人的厢军操练。
    乡兵系统也扩张到两个指挥旅六千六百五十人的规模,不过乡兵主要还是在战时协助做战场后勤工作,平日较少操演,大约一个月两三次的节奏,熟悉列阵、行军命令即可。
    原因也很简单,目前整个军事体系人员接近一万两千人,真正战力五千五百人左右。几乎是全民皆兵、穷兵黩武。真的再要把乡兵也脱产去训练,岚山可能就没法继续维持生产了。
    郝定在家里排行老八,父母不懂计划生育,越是家穷,越能生孩子。他父亲却又没钱养活这么多儿女,上面几个哥哥陆续亡故,到他懂事时候,不但父母都没了亲情锐气,家徒四壁也算标配。
    前几年,家乡泗水被黄河水夺道淹了,娘亲染病奄奄一息,父亲干脆弃家逃亡。郝定才十来岁的孩子,哪有能力独立生存?何况还要照料重病的娘亲?
    幸好刘二祖在此地发展教众,为人四海仗义,就瞒着上面帮他入了明教名册,算是编制人员啦。从此可以找点干粮孝养娘亲。此后刘二祖又寻医问药,算是救了他娘亲半条性命。
    要知道,明教组织赈济灾民可不是简单作慈善,象郝定这样才十来岁的枯瘦娃子,还有一个将死的娘亲。那是亏本买卖,毫无利用价值,一般的上司是不会同意刘二祖这么干的。最多把他们丢在流民营里自生自灭就是了,还给你医治救命?
    刘二祖从泗水转战岚山后,郝定一家也跟着过来。这些年半死不活地长成,不但个头矮小,而且智力堪忧。郝定一生大约也就这样,不是被饿死,便会在明教的某次暴动中当炮灰被官府打死。
    等到吕祖安、欧阳来岚山后,岚山局面很快生发起来。特别是营养方面跟的上。因为造香皂、肉松都需要大量生猪,而加工过后的猪下水、猪骨一时也没有地方消化,全便宜了流民营众生。特别一干少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吕祖安更是不惜代价地拼命喂养。
    彼时郝定才十四五岁,正在长身体。之前饿得瘦瘦小小的人儿一下子就强壮起来,虽然个头很难再窜出多高,但一身力气还是让人啧啧惊奇的。之后再跟随欧阳习武,要说他头脑简单,可武学上倒有些天分。因此在岚山少年中,得了个“矮脚虎”的美称。
    “矮脚虎”郝定是最早被欧阳选入岚山卫队的少年之一,甚至连朱棣这种大块头都要管他叫师兄。不过也就这样,郝定打架被朱棣胖揍,阴人比不过姜无涯,阳光不如韩启明,仗义差了方远山。这就是一个不显山漏水,而又对岚山、刘二祖、吕祖安、欧阳、张从正们极端忠诚的少年人。
    他的娘亲,也在张从正的治疗下渐渐全愈,如今在糖果组负责包裹糖块,一家母子二人不说多富裕,最起码的生活有了保障。
    郝定原本是禁军斥候的队正,月薪是八贯,他娘亲是三贯。吃饭基本就是就在军营食堂里解决,一家子那就基本没啥开支了。心思也就慢慢活络起来,若按他娘亲计划,娘俩再苦干两年,就能攒下三百贯钱,可以买二十亩水田,一百亩旱田过富裕日子了。
    每每筹划起日后的好日子,再想想自己以前的糟心日子,郝定的娘亲都要泪流满面。这都是吕大官人和刘营长带来的福气呦!“定儿,咱这一辈子,负谁都不能负了吕大官人和刘营长啊!”
    郝定却觉得效忠吕大官人和刘营长那是必然,但却非当务之急。眼下还是先要交好朱棣才对。
    原来,因为岚山整编军伍,几乎把原来的厢军全都整编禁军了。导致新扩编的厢军几乎没有军事干部组织训练。为了保障厢军战力,加强军事训练。又从斥候队、水军中抽调骨干去厢军担任营长,组织厢军练兵,负责这块军务的是戚如圭。
    郝定很不幸被组织选中入了厢军。虽然职务升了,眼下也是一营都官。看起来和吕轻侯、朱棣、方远山、韩启明、纪晓天等人平职。甚至比吕康年、戚如琥的职务还高。但是,那有个卵用啊!
    郝定还是希望回到禁军继续做他的队率,这话说就要打出去了。军中之人多少还是有内幕可知的,郝定听说自己所在队伍可能要放在西面沭水一带防守为主,没得进攻机会,心中老大不乐意。
    区区一个厢军营的都官就想干涉岚山军略自然不可能,但是活动下关系,把自己调到南面的禁军里,郝定觉得还是可行的。不过就要面对一个难题,去南面禁军,最好是找朱棣帮忙说话。
    这家伙是吕大官人的嫡传子弟,又得吕轻侯青睐。因此别看他军中职务也只是个营都官,但他是禁军主力部队,在军中的话权绝对碾压厢军系统。
    如今岚山的军事架构中,李诚之、辅广是指挥使的职务,平时作为统帅部存在。吕乔年负责军中文宣、纪律督查等事,姜无涯录事参军,戚如圭管厢军及后勤,他们三人职务与营都官等同。
    但真正冲锋陷阵的,却是吕轻侯、朱棣、李大有、韩启明这四大金刚。连方远山、纪晓天都要退后一步说话。尤其吕轻侯,手上执掌一队斥候骑兵队伍,此外还辖制纪晓天的第一营禁军。
    这支队伍几乎是以岚山最早的那一百多人的少年卫队中选出的骨干队伍组建,绝对是王牌中的王牌,禁军里的禁军!
    紧随其后的就是朱棣的禁军第二营,那也是以原来的三百多人的卫队中为骨架建立的队伍,又经过朱棣死命的训练。若是不到王对王的“天王山”之战,其整体战力未必会差第一禁军营多少。
    到了李大有的第三营,主力是原来的厢军,然后以辅广从各地招募来的两百多江湖豪杰、军中悍卒为框架组建。本来负责日常情报工作的李大有也算临危受命,他的功夫、家世、身份、地位都极高,而且军纪严格,训练认真。为人胆大心细,可谓文武兼资的俊杰,不怕压不住这些亡命之徒。
    韩启明的禁军第四营则是以岚山最初那批流民组建的厢军中选拔出来,又从第一、第二禁军营选调干部组建。这支队伍的战力或许不如前面三个营,但其对岚山的忠诚度却最高。绝对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典范部队,不像第一、第二营,经常要闹出些花边新闻啥的。
    军中要打仗,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基本上生活在岚山的人都知道,这一仗没的选。六万人口啊!长期窝在岚山这么一个小地方肯定是不行的。
    需要找到安置出路,也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支撑岚山的运作。金国朝廷对于岚山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关注,周围府县的兵库也在充实中。那么,战争就成了必须的选项。
    但对于岚山出击的方向,及战争时机的把握,究竟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出击?究竟是西出?还是北上,亦或南下?
    淳熙十三年底的岚山高层已经多次开会讨论,吵成一锅粥了。吕轻侯、朱棣等少壮鹰派主张西出徐州,最少是把沂州控制住,这样能得到更多的石碳和铁矿。但是这样可就隔断中原南北要塞,整的动静也太大了。容易被金国当成心腹大患,倾国清剿。小小岚山,目前还折腾不起。
    辅广则主张北下,越过莒县占领沂源、昌邑一线。扼守潍水要塞,窥视莱州半岛。这个动作的好处是占据胶州、登州、莱州、密州港口,中间平原人口、土地充足。
    但那就要直面济南以北广饶地区的大片平原,无险可守。只需中都的骑兵大队过来收割一圈。就岚山这点家底,够他们祸害几回呢?
    最后还是李诚之、吕祖安一起商量拍板,西北守住海曲、莒县几个山脚要点,西南占据曲阳城、锦屏山、羽山一线,东南攻略驹山半岛。这样西面据沭水而守,西南有曲阳坚城、中间还有河流、湖泊密布,西北莒县、海曲山势环抱,易守难攻。
    而且驹山县此时只有西南与大陆相连,其他三面环海。云台山脉更是军事的战略节点。此外还有白塔埠的天然港口依靠,可作为岚山的军事重地、重工基地、海外贸易的港口重地加以建设。
    这样做法的动静小,不太吸引朝廷关注。此外,吕祖安特意强调:咱们“现在”不是哈官早饭。咱们就是“借”块地方发展经济,造福国计民生而已。外交上一定要和缓、柔顺,不能有太多棱角。
    表面只以明教名义活动,占地后不能清算地方官府,还要继续纳税。这样顶多被视为小股土匪的打劫活动,却能把岚山到曲阳之间的赣榆沿海平原整个纳入囊中,布置岚山产业。
    在岚山的规划中,驹山在军事上要作为水师基地建设。此外,工业上要把炼铁、炼焦、军械、火药等军工业搬迁过去,扩大规模。
    这事吕祖安、欧阳都是非常坚持,开玩笑,啥叫重工业?那就是噪音和污染的代名词啊!
    来自后世的吕祖安绝对不愿意此后整天呼吸PM250的岚山空气,欧阳更不愿意自己一生投入建设的岚山别院此后被雾霭笼罩。关键是,一个被重工企业包围的休闲山庄不升值啊!
    驹山就很好嘛,三面环海,只有一条不足百丈宽的通道与海州相连,人口稀少。最适合岚山这些敏感工业进驻了。一旦有战事,还可以从云台直航岚山,或退入大海,进退自如。
    不过,想到退路,吕祖安琢磨,岚山除了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师之外,还需要稳妥的海外基地才行。这济州岛和琉球也该纳入日后战略考量范围了。
    人生不能总在水上漂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