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二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得益于吕祖安在平江与韩侂胄、苏师旦达成的交易,淳熙九年起岚山工业产销暴增。眼下的制约主要还是生产能力跟不上。但现在就不算回事了,吸纳那么多股本,需要迅速投资见效的。
    因为岚山流民营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远。这种事就象是滚雪球,短短三四年间,人口增长也是几何级数的暴增。到了淳熙十二年,岚山流民总数超过四万。其中拿来工业生产的将近一万多人,剩下的老弱病残还要操劳开荒、种田。
    土地又陆续在南面的盐仓城、小金山一带买了四万多亩。加上阿掖山入股折算了两万多亩,岚山田产合计达到七万亩,自己产粮一年也近十五万石。虽然一年缺口还要十多万石,但比起前两年,已经算相当好转了。毕竟,如此局促狭隘的地方,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如此大的工业化率,自古以来就没有能够粮食自足的先例。因此,吕祖安也从未奢望过岚山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因为要忌讳官府,再者阿掖山也已经是岚山股东之一,所以后来干脆就把土地放在阿掖山寺产名下。这些流民摇身一变,成为阿掖山的佃户。这样才算堪堪安置了这四万多流民。
    淳熙十二年钱庄发行银票九百万贯,岁入一百八十万贯,岚山工业收益九十万贯。农业“收益”二十二万贯,但是粮食缺口还有二十五万贯。在目前情况下,粮食就是个无解的话题。
    加上当年船运的收益十万贯,几下合计岁入二百九十贯。因为需要补充粮食,当年粮食的采购二十万石,花费六十余万贯。再去掉其他各种支出,比如炼钢、炼铁、炼焦的初期就投入三十万贯,军事上的投入十五万贯。行政、教育、防疫投入四万贯,岚山其他建设投入十八万贯。当年岚山的总体财政也只是结余了一百五十万贯左右。
    军事上,从淳熙十年开始,岚山有计划地在原来三百人的基础上加速扩编。那一百少年兵在充足的饮食营养调理保障下,又经过吕轻侯、朱棣这些练兵狂魔的高强度训练,如今早已褪去青涩,纷纷成为各个新兵卫队的首领。
    此外,吕祖泰也从寿州调拨了一批刺头过来。没办法,他一个人在寿州,就算三头六臂也没法看住这些人。索性全收罗一起丢到岚山来,就不信还有吕轻侯、朱棣收拾不了混蛋!
    其实这些人军事潜质还真的相当不错,经过吕轻侯、朱棣“用心”调理,也算是死心踏地的忠于岚山了。话说吕轻侯和朱棣的拳头实在太恐怖,不服不行啊。再不死心,那就要死人了。
    经过两年的反复选拔、增编、训练,淳熙十二年,岚山已经拥有一千五百人的专业作战卫队。除了训练,就是维持岚山秩序。或说不少新加入的流民都有好吃懒做、小偷小摸的坏毛病。若不用武力镇住、调理,岚山还不乱成一锅粥啊?
    总之,积极投身岚山建设的新流民自然得到欢迎和安排。不听话的也不少,全都甩给卫队处理了。要么改邪归正,重新回到流民营接受以刘二祖为代表的岚山民事组织去安排工作。
    要么参加卫队训练,过上生不如死的新兵生涯。两样都不选的,那就丢到盐场晒盐,或者水泥厂砸石头,反正总要把岚山花在你身上的本钱拿回来,当然遣返的路费也要你赚自己回来的。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岚山每年都造不少,几万几十万的造,但没听说造浮屠还一定要倒贴本钱的佛法,张从正如是说。
    话说工矿这块目前是葛洪具体负责。一介书生啊,居然让人畏之如虎,可以想见此人心肠之刚硬、歹毒了。还别说一般人了,就算是国会山的议员们,你能见到他们经常刁难乔行简,可曾见他们质询过葛洪?!不是葛洪同志永远正确,而是刁难他的议员随时会变成孤家寡人!
    葛洪总能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把这位议员的小老婆、大太太、甚或不听话的孩子们全部安排去挖矿、或者敲石子,特么这搁谁受得了?
    所以说小乔同志完全自作自受。在这个时代,在岚山,你装啥子圣人大尾巴狼啊?若非乔行简的意志超凡绝伦的坚定,那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独立对抗国会山数十年的!而能独立对抗国会山数十年不倒的人物,他不是圣人,谁是圣人?这才是千古完人乔行简的最大牛掰!
    当然,池子大了,自然啥玩意都会有的。也不是没抓到过一些乱七八糟来历的细作。按照张从正的吩咐,那就从不审问,甚至假装不知道,只是强制编入吕轻侯、朱棣的卫队,严格训练。
    张从正的说法是,能做到细作的人,都应该是军中悍卒,训练不易啊。能降服的,干嘛要杀呢?又不能做腊肉!这话让吕祖安很恶心,所以也只能姑且这么认为吧!
    所以卫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没停止过。基本上后世传销咋整的,岚山卫队的思想工作也是一样照葫芦画瓢。特别是张从正知人善任,把姜无涯这种里外坏透的人派去重点关注那些细作们的“思想”工作。再配合各种“仙家”药物的妙不可言,姜无涯的思想教育成绩当然立竿见影。
    这可是有实际指标可查的:几乎所有细作最后都自愿亮明身份,反水了。他们在写下效忠信、保证书,向岚山组织托付了妻儿老小下落后,大多又会被姜无涯再次遣返回去,成为“双面间谍”。
    因为岚山暂时不可言的战略目标,以及追加的股本实在不少。岚山对于经贸上的扩张不再象之前那么紧张。如何夯实工业基础,才是眼下最应该优先的选项。特别是军备物资的制造非常重要。吕祖安从不相信靠外买装备也能强军的可能存在,那只能是个花架子队伍,不堪一击的。
    所以,岚山的的军工、钢铁产业也是从无到有,淳熙十二年当年就达到六千贯的产值,军工大约四千贯,钢铁千贯左右。当然这都是内部核算,自卖自买。
    目前的炼钢、炼铁规模还不是太大,一年下来大约三百石的规模。冶炼的技术工艺还处于摸索阶段。按照欧阳的的规划,到淳熙十三年才能把工艺定型,然后年底炼出优质钢铁来。
    不过其他人并不满意这个预期进度。索性不管不顾,加大投资,边调试、边建设,不要怕浪费。务必要在十二年底前完成调试和建设,十三年一开春就要大炼钢铁的。
    就这点钢铁产能的分配,除了卫队的军械装备优先以外,其余多用于工业系统上使用。至于农具上的用铁,还没能力完全做到自己铸造,依然向南朝采买。
    之前岚山采买的海船,多数还是负责工业体系物品输进输出,以保障来回满仓。眼下也不打算继续采买了。因为买船哪有造船油水大?再说,造船那还能练手啊。只是眼下欧阳被困在炼钢、炼铁上,无法分身研发造船诸事,索性就押后再议了。
    运力不足,乔行简就把运输粮食的任务全都交给平江苏师旦控制的那些海商去,他们总有办法塞满自家船舱。关于这方面的规划、沟通,乔行简废了不少口舌,才算说服平江船商接受岚山的条件,而吕祖安对此则是一如既往地不负责任。
    经过数年的交往,吕祖安对明招山的这群弟子的个人能力还是很清楚的。单纯就处世、办事能力而言,乔行简、葛洪等人都能把他吕祖安虐成渣渣。所以吕祖安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既然自己的优势是看清发展道路的方向,和对新思维、新技术的合理选择,那么就继续发挥自己特长好了。
    而明招山的弟子,其实多数也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乔行简、郑清之都是宰相,葛洪、李诚之都是参知政事,其他人物,多的也是郡守、六部官员,这也是吕祖谦的高瞻远瞩之处。
    吕祖安就算不太熟悉南宋后期的历史,不知道这些人的真正能量。但这么长时间合作下来,还是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满意的。借助于来自后世的管理学帮助,吕祖安轻易就把工作分割出去,然后拍拍屁股,任性地做他的甩手掌柜去了。
    其中葛洪总管工业全局,朱质协助他,并重点关注铁、硝、硫、碳、矾、碱等工矿冶炼事。王介负责民生用品的加工诸事,特别是加强对雪糖、香皂、烧酒的品质监控,确保质量的始终如一。
    时沄负责船输、海运的具体事宜,但他只是熟悉海运的专业东东,加之性格上相对文弱了些,所以对外协调的事情,一般都是交给长袖善舞的徐侨去做。而徐桥也逐渐接手各地的出使事宜。
    宋濂主管民事,这方面其实最是繁琐不过,流民嘛,历来都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典范和代表。所幸刘二祖也在这方面监管着,而吕轻侯和朱棣也最喜欢听到哪里出现流民骚乱,然后吹起哨子,兴奋不已地冲上事发地。往往宋濂还没想好应对方案,流民事件已经被他哥俩“解决”了。
    所以,宋濂的苦恼在于,民事善后的场面有时实在过于血腥了。
    吕祖泰已经离开岚山,全心投入族中产业的善后事宜。因为吕氏资产的投入方向完全转移到岚山这边,作为之前重点投入的寿州一下子断供了,族中自然意见不小。所以吕祖泰几乎就是要常驻寿州压制。好在岚山大量需要石碳、木碳,而寿州却不乏这些,也算做了产业扶持。
    自此寿州的吕氏乡勇纷纷投身采矿、烧炭,号称“黑炭军”。等到此后蒙胡入侵淮南时,他们被卫将军吕少安临时整编推上战场,成为抗蒙的中流砥柱,还出了孟珙、余阶这类绝世猛人。而这支军队,也和大明史上最著名的败家子、纨绔、卫将军吕少安一样地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乔行简则辅佐吕祖安统筹全局,并与倪千里一起具体负责钱庄管理。
    按说乔行简学的是圣人学问,本不该在商贾一道上也有所建树才对。但其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短短三个月后,保利钱庄自陈掌柜以下,所有掌柜见到乔行简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的害怕。无他,人家小乔的心算本事比他们拨拉算筹、算盘,效率快多了。
    李诚之、辅广负责军务筹划,军事素养教育等工作,纪晓天、韩启明协他们助工作。后来陈亮来了,也加入他们这个小组。凭借“陈龙川”的过时名头,居然还给他混了个老大位置?张从正表示不服!不过又能怎样呢?俩人切磋对战,张从正固然常占上风,但也经常会马失前蹄,败得难堪。
    李大有负责军情分析,此后姜无涯也带着他策反的那些细作们加入军情处。
    吕轻侯、朱棣重点负责练兵。吕乔年负责做军伍思想教育工作。当然,姜无涯也要和他配合的。所以到了后来,以吕乔年这等谦谦君子,在军中居然也背负了不少骂名,其实大多都是在给姜无涯背锅。
    方远山、戚如琥、戚如圭在日常训练之余,还配合时沄捣鼓那些海船。他们的角色定位很清楚,就是在为岚山水师的成立打埋伏。
    鉴于眼下岚山的军务主要是练兵,防务管理并不需要每天盯着。因而一般就由李诚之坐镇岚山负责日常军务。辅广则游走四方,到处招募有实战经验的豪侠、悍卒,充实岚山卫队战力。
    叶秀发、王深源带着儿子王洽等人暂随吕祖俭坐镇明招山,并为岚山筹办各类稀缺物资,招揽人才,比如得知海口书生董煟非常重视开荒救灾,而且打算收集资料,写本关于救济灾民、开荒的著作,全面系统地提出救荒“五法、十六项”等主张。吕祖谦和朱熹都读过,吕祖谦更是称赞其著的《救荒活民书》“实有经济,与同时空谈性学者殊”,建议他到岚山看看。
    “若说天下流民之积聚,岚山为最。彼辈工农共举,或可为董君参谋”。董煟自然多少听说过岚山的生发气象,之前一直没人引进。闻言大喜,跑到明招山找到吕祖俭开了封介绍信,这就兴冲冲上了贼船。哈哈,乔行简开怀大笑,就缺他这人呢。农事、开荒这一块就算名花有主了。
    时少章虽然只是十三岁的少年,本来是安排过几年再安排岚山行程的。但他非常任性地藏在行李堆里悄悄跟船跑来岚山。若非船上厨娘翻检食物,怕是一代铁血宰相就要魂断大海了。
    如今他要负责吕延年、刘全、曲成、姚云、赵君玉,以及流民营其他少年,如彭玉斌、张林、张春、阎通、崔天佑等的启蒙教育。自然,吕祖安家的吕少安、张从正家的张广和、刘二祖的外孙杨安国、以及积善人家李十三“托孤”的二儿子李福这种最喜淘气胡闹的小小屁孩们,也要他带着。时少章算是班长兼幼学老师了。
    等到这年底,吕轻侯如意抱的美人归,娶来苏妹喜后,一干学童的启蒙教育、托管就自然转移到苏妹喜的麾下。话说欧阳虽然也是女人,但她明显不喜欢干这类婆婆妈妈的事,而且岚山的各种研发须臾就离不开她。
    以刘二祖们为代表的流民营那些家眷,拘于出身、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那是连照看孩子都不能让欧阳放心的。就别提幼儿教育,更让人非常汗颜的东西了。至于明昭山弟子们,也不是没有成家立业的。不过如今岚山新创,条件简陋。而且事业风险不小,因此多将家眷留在东南老家。
    自此,苏妹喜毫无意外地剥夺了时少章“孩子王”的权力和名誉,成为岚山育儿院的创始人。此后她在岚山的影响,粉丝之重,居然仅次于岚山三老、和“军事三吕”、总理时少章、枢密使姜无涯等数人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